油电两用加热烘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43586发布日期:2018-06-19 23:14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油电两用加热烘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电两用加热烘箱。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领域经常会用到热烘箱,传统的热烘箱,使用用电加热。

但是电加热虽然预热速度快,加工方便,耗能却很大,不利于成本的节约。

经过测试采用油加热的方式进行烘烤同样可以达到使用要求,但是预热和准备工作需要时间较长。无形降低了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电两用加热烘箱,其具有油电两用,节能环保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油电两用加热烘箱,包括烘烤箱体、烘烤组件以及输送组件,所述烘烤箱体包括上加热层和下加热层,所述输送组件设置在上加热层和下加热层之间,所述烘烤组件分布在上加热层和下加热层上,所述上加热层和下加热层相对于输送组件对称设置,所述烘烤组件包括油加热箱、排布在上加热层和下加热层上的油路管以及电加热管,所述油路管处于上加热层和下加热层靠近输送组件的端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先采用电加热使加工可以快速进行,在电加热的期间开始准备油加热。油加热准备工作完成后,关闭电加热,采用油加热取代电加热。

通过油电两用,将电加热的加工方便,和油加热的成本低廉的优点结合在一起,同时摒弃了电加热耗能很大和油加热预热和准备工作需要时间较长的缺点。

将油电两用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实现节能环保。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烘烤箱体包括主烘烤箱和副烘烤箱,所述主烘烤箱和副烘烤箱并列排布且首尾相连,所述主烘烤箱留有投料口,所述副烘烤箱留有出料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烘烤箱和副烘烤箱的设置可以产品的加热更加充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投料口和出料口设置保温帘,保温帘采用耐高温的柔性材料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主烘烤箱和副烘烤箱内的热量从投料口和出料口散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油加热箱设置在烘烤箱体的侧边,所述油路管与油加热箱连通,所述油路管包括进油管和出油管,所述进油管、出油管和油加热箱形成一个循环油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循环油路可以实现烘烤箱的持续加热,保证工作的正常进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油路管内的热油流经出油管进入主烘烤箱,从主烘烤箱的四个角部流入,然后经过循环后从副烘烤箱的中部流出,之后从进油管循环到油加热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的排布可以保证烘烤箱内的温度更加均匀,烘烤的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烘烤箱和副烘烤箱内的油路管分为四股,并分别通过角部向中部盘绕,最终从中部伸出,所述主烘烤箱的油路管从中部伸出的部分又与副烘烤箱的四个角部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过散热后的油路管流入到副烘烤箱会使最终的副烘烤箱内的温度低于主烘烤箱,实现产品的阶梯性加热烘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油路管上设置有散热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油路管的散热面积,提升散热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将油电两用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实现节能环保;

避免主烘烤箱和副烘烤箱内的热量从投料口和出料口散出;

循环油路可以实现烘烤箱的持续加热,保证工作的正常进行;

散热板的设置提高了油路管的散热面积,提升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加热烘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驱动机构和输送机构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处出料口的输送机构及保温帘的放大图;

图4是为体现主烘烤箱和副烘烤箱的之间油路管连接关系所做的视图;

图5是为体现油路管内部排布所做的视图;

图6是图5中C处油路管排布的放大图;

图7是为体现油路管和电加热管之间的位置关系所做的视图;

图8是图7中D处油路管和电加热管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放大图。

图中,1、烘烤箱体;11、主烘烤箱;12、副烘烤箱;121、上加热层;122、下加热层;13、投料口;14、出料口;15、保温帘;3、烘烤组件;31、油加热箱;32、油路管;321、进油管;322、出油管;323、散热板;33、电加热管;4、输送组件;41、驱动机构;411、电机;412、传送带;413、带轮;42、输送机构;421、链轮、422、链条;423、传送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油电两用加热烘箱,如图1所示,包括烘烤箱体1、烘烤组件3以及输送组件4。

烘烤箱体1放置在地面上,包括主烘烤箱11和副烘烤箱12,主烘烤箱11和副烘烤箱12并列排布且首尾相连,主烘烤箱11留有投料口13,副烘烤箱12留有出料口14。

主烘烤箱11和副烘烤箱12均为上下结构,均包括上加热层121和下加热层122。

烘烤组件3分布在上加热层121和下加热层122上,输送组件4设置在上加热层121和下加热层122之间,且上加热层121和下加热层122相对于输送组件4对称设置。

结合图2、图3,输送组件4伸出主烘烤箱11上的投料口13的长度大于伸出副烘烤箱12上的出料口14的长度,包括驱动机构41和输送机构42,驱动组件设置在主烘烤箱11上的投料口13的外侧,输送机构42设置在上加热层121和下加热层122之间用来对产品进行传输。

驱动机构41包括电机411、传送带412以及带轮413,带轮413与链轮421同轴,利用电机411带动带轮413并通过传送带412带动输送机构42进行运转。为输送机构42提供动力。

输送机构42包括链轮421、链条422以及传送网423。链轮421与链条422啮合,链条422和传送网423固定连接,通过链轮421带动链条422进而带动传送网423进行产品的传输。

为避免主烘烤箱11和副烘烤箱12内的热量从投料口13和出料口14散出,在投料口13和出料口14设置保温帘15,保温帘15采用耐高温的柔性材料制成。

如图4、图5所示,烘烤组件3分布在上加热层121和下加热层122上相对于输送组件4对称设置并固定在上加热层121和下加热层122靠近输送组件4的端面。

烘烤组件3包括油加热箱31和油路管32。油加热箱31设置在烘烤箱体1的侧边,油路管32与油加热箱31连通。油路管32包括进油管321和出油管322,进油管321、出油管322和油加热箱31形成一个循环油路。油路管32排布在上加热层121和下加热层122靠近输送组件4的端面上。

图中的箭头表示油路的输送方向,热油流经出油管322进入主烘烤箱11,从主烘烤箱11的四个角部流入,然后经过一系列循环后从副烘烤箱12的中部流出,之后从进油管321循环到油加热箱31。这样的排布可以保证烘烤箱内的温度更加均匀,烘烤的更加稳定。

结合图6,在主烘烤箱11和副烘烤箱12内的油路管32分为四股,并分别通过角部向中部盘绕,最终从中部伸出。主烘烤箱11的油路管32从中部伸出的部分又与副烘烤箱12的四个角部相连。

经过散热后的油路管32流入到副烘烤箱12会使最终的副烘烤箱12内的温度低于主烘烤箱11,实现产品的阶梯性加热烘烤。

结合图7、图8,下加热层122上方的油路管32的上方间隔排布有电加热管33,上加热层121的电加热管33设置在油路管32的下方。

为了进一步提高油路管32的散热面积,在排布后的处于上加热层121和下加热层122之间的油路管32上设置散热板323。

本实施附图中的油加热箱31以及与油加热箱31相连的进油管321和出油管322处于露天状态,这是为了体现他们之间的连接关系。实际生产过程中会将油加热箱31、进油管321和出油管322放置到能够隔热的保温腔内,降低热量损耗。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使用方式为:使用时先采用电加热使加工可以快速进行,在电加热的期间开始准备油加热。油加热准备工作完成后,关闭电加热,采用油加热取代电加热。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