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节能型空气预处理装置的换热管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04698发布日期:2018-08-04 16:35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酵、制药行业的空气预处理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节能型空气预处理装置的换热管箱结构。



背景技术:

专利号为ZL200910208228.9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节能型空气预处理方法及装置,该装置可将压缩空气中的废热回收,替代蒸汽来加热空气,或替代蒸汽来作为溴化锂制冷机的动力,节能效果十分显著。

该装置中,空气冷却除水装置的管箱中采用的是翅片式换热管,换热管呈竖向且并排布置,换热管的两端分别穿过管板并与管板焊接固定。空气冷却除水装置的第一组管箱最先与高温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其换热管中的冷却水受热变为热水,当长期工作后,一旦再次启动,若第一组管箱中的换热管内断水或清洗管箱时断水,则高温空气(>120℃)经过第一组管箱后,就会使换热管产生膨胀,高温空气的温度越高,换热管膨胀量越大,由于换热管与管板是固定焊接的,因此就会带动管板一起整体膨胀,当再次进入冷却水时,换热管就很容易被收缩应力拉坏,导致渗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节能型空气预处理装置的换热管箱结构,其能解决现有空气预处理装置的第一组管箱,由于其换热管固定焊接在管板上,存在换热管渗漏风险的问题。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用于节能型空气预处理装置的换热管箱结构,其包括翅片换热管和管板,所述翅片换热管的两端分别穿过管板,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U型弯头,所述翅片换热管呈上下多层设置,每根所述翅片换热管均呈水平设置,位于同一层的所述翅片换热管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翅片换热管的首尾分别通过所述U型弯头连通,每层所述翅片换热管的进口端均与进水管连通,每层所述翅片换热管的出口端均与出水管连通,所述进水管一端封闭,另一端连接有进水口,所述出水管一端封闭,另一端连接有出水口。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翅片换热管与所述U型弯头之间通过焊接固定。

位于同一层的所述翅片换热管呈上下交错设置。

其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水平设置在底层的所述翅片换热管下方,所述管板分别垂直固接在所述支撑架的顶面上。

所述翅片换热管中的冷却介质为软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翅片换热管与管板之间无需焊接,翅片换热管之间通过U型弯头连接成一个整体,当翅片换热管与高温空气进行热交换时,即使管内断水导致换热管膨胀,其膨胀力也可通过U型弯头消化,管板并不会变形,因此不会遇到再通冷水时翅片换热管被收缩力拉坏而渗漏的现象,从而可保证设备安装可靠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换热管箱安装在空气预处理装置上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节能型空气预处理装置的换热管箱结构,其包括翅片换热管1、两个管板2和数个U型弯头3,翅片换热管1呈上下多层设置(如图2所示),每根翅片换热管1均呈水平设置,翅片换热管1的两端分别穿过管板2,位于同一层的翅片换热管1中,相邻的两个翅片换热管1的首尾分别通过U型弯头3连通,翅片换热管1与U型弯头3之间通过焊接固定,每层翅片换热管1的进口端11均与进水管4连通,每层翅片换热管1的出口端12均与出水管5连通,进水管4一端封闭,另一端连接有进水口6,出水管5一端封闭,另一端连接有出水口7。

实际安装时,除了可以将每层翅片换热管1的进口端11均与进水管4连通,每层翅片换热管1的出口端12均与出水管5连通以外,还可选择将最下层的翅片换热管1的进口端11与进水管4连通,将最上层的翅片换热管1的出口端12与出水管5连通,而其余层的翅片换热管1的首尾依次通过U型弯头3连通的安装形式。

优选的,见图2,位于同一层的翅片换热管1呈上下交错设置。如此可增大换热面积。

见图1,本装置还包括支撑架8,支撑架8水平设置在底层的翅片换热管1下方,管板2分别垂直固接在支撑架8的顶面上。如此设计,安装本装置时,直接将支撑架与节能型空气预处理装置的机壳9内壁固接即可。

优选的,翅片换热管1中的冷却介质为软水,可保证换热管内不会产生水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