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拉胶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2913发布日期:2018-12-07 23:03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卡拉胶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干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卡拉胶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卡拉胶,是亲水性胶体,它的化学结构是由半乳糖及脱水半乳糖所组成的多糖类硫酸酯的钙、钾、钠、铵盐。由于其中硫酸酯结合形态的不同,可分为K型(Kappa)、I型(Iota)、L型(Lambda)。广泛用于制造果冻、冰淇淋、糕点、软糖、罐头、肉制品、八宝粥、银耳燕窝、羹类食品、凉拌食品等等,卡拉胶的生产中关键工序是碱处理、煮胶、脱水和干燥等。

专利一种高效的卡拉胶真空干燥系统(公开号CN206803622U),公开一种高效的卡拉胶真空干燥系统,包括箱体和密封锁紧在箱体上部的盖体;所述箱体从外到内依次包括外壳、第一石棉网层、加热层、第二石棉网层和内胆,在箱体内装有可拆卸地不锈钢内胆;所述盖体上设有出气管和进气阀,出气管与一真空发生器相连通使得箱体内形成真空环境;该系统能在利用真空条件促进卡拉胶在较低温度下实现烘干,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但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个进料口放入卡拉胶,会导致卡拉胶堆积受热不均匀。

因此需要一种结构简单、加热均匀、保温性好、工作效率高、能耗低和具有温湿度实时监控的卡拉胶干燥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卡拉胶干燥装置,以解决现有装置加热不均匀,工作效率低和不能实时监控温湿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卡拉胶干燥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端盖、若干中间层和底座,所述端盖、中间层和底座均从外到内依次设有外壳、第一石棉网层、加热电阻丝层、第二石棉网层和内胆,所述端盖上设有出气管和进气阀,所述出气管上连接有真空发生器,所述端盖内侧设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中间层包括中间主体和设于所述中间主体两侧的连接体,所述中间主体上设有通气孔,所述连接体和所述中间主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连接体中部的所述加热电阻丝层两端均连接有铜制连接件,所述底座两端对应设有铜制连接件。

优选的,所述连接体外侧上端设有卡座,所述卡座包括一体成形的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凹部和所述第二凹部上均设有密封垫,所述连接体外侧下端设有与所述卡座对应的卡扣。

优选的,所述铜制连接件成T形,所述铜制连接件与所述加热电阻丝层之间设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底座底部设有防滑减震保护垫。

优选的,所述端盖上方中部和连接体外侧中部均设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端盖上方设有显示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和制作。

2.卡拉胶置于中间层和底座上,通过加热电阻丝层加热和第一石棉网层、第二石棉网的均匀导热,使卡拉胶受热均匀。

3.第一石棉网层和第二石棉网层减少箱体内热量损失保证保温性能配合真空发生器降低干燥温度,减少功耗。

4.设有多个中间层,并且可以通过卡扣和卡座自由根据需要拆卸组装,增加卡拉胶的受热面积,提高干燥效率和干燥均匀。

5.设有显示屏可以实时显示监控装置内的温湿度变化。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

图中标记为:1.端盖,11.出气管,12.进气阀,13.真空发生器,14.温湿度传感器,15.把手,16.显示屏,2.中间层,21.中间主体,22.连接体,23.通气孔,24.铜制连接件,25.卡座,26.密封垫,27.卡扣,28.弹簧,3.底座,31.防滑减震保护垫,4.外壳,5.第一石棉网层,6.加热电阻丝层,7.第二石棉网层,8.内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卡拉胶干燥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端盖1、若干中间层2和底座3,端盖1、中间层2和底座3均从外到内依次设有外壳4、第一石棉网层5、加热电阻丝层6、第二石棉网层7和内胆8,端盖1上设有出气管11和进气阀12,出气管11上连接有真空发生器13,端盖1内侧设有温湿度传感器14,中间层2包括中间主体21和设于中间主体21两侧的连接体22,中间主体21上设有通气孔23,连接体22和中间主体21为一体式结构,连接体22中部的加热电阻丝层6两端均连接有铜制连接件24,底座3两端对应设有铜制连接件24。

如图1-2所示,连接体22外侧上端设有卡座25,卡座25包括一体成形的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上均设有密封垫26,连接体22外侧下端设有与卡座25对应的卡扣27,铜制连接件24成T形,铜制连接件24与加热电阻丝层6之间设有弹簧28,底座3底部设有防滑减震保护垫31,端盖1上方中部和连接体22外侧中部均设有把手15,端盖1上方设有显示屏1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