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干扰的电磁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1457发布日期:2018-12-07 22:51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防干扰的电磁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干扰的电磁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电磁烹饪器具是采用电磁线圈内通电产生交变磁场,处于交变磁场中的铁磁质锅具受交变磁场的感应而自身发热,以实现对食物的烹饪。而交变磁场未被锅具利用的部分,泄漏到电磁烹饪器具外部就会造成电磁辐射。目前为了抑制电磁辐射,一些电磁烹饪器具采用了电磁屏蔽件,例如设置金属屏蔽片围绕在电磁线圈以及电路板周围,即将电磁场屏蔽在金属屏蔽片内,通过反射、吸收等方式将电磁场消耗掉。然而,由于电磁场被屏蔽在了空间较小的金属屏蔽片内,使得该内部的磁场强度较高,而处于该空间内部的、用以进行信号传输的排线容易受到磁场的干扰,导致误动作,影响电磁烹饪器具的正常使用。

因而,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防干扰电磁烹饪器具,其可避免引线受电磁场的影响而导致误动作,保证电磁烹饪器具的正常操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干扰的电磁烹饪器具,其包括电磁线盘、主电路板、显控电路板以及屏蔽壳体,所述电磁线盘和所述主电路板设于所述屏蔽壳体内,所述显控电路板设于所述屏蔽壳体外,所述主电路板与所述显控电路板之间通过引线电性连接,其中,所述屏蔽壳体靠近所述主电路板的引线处开设有出线孔,所述引线穿出所述出线孔,由所述屏蔽壳体外侧连接至所述显控电路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电磁线盘和主电路板均设置在屏蔽壳体内,可减少电磁线盘以及主电路板上的电器元件的对外的电磁辐射强度,具有更好的降低电磁辐射的效果,同时,为了避免屏蔽壳体内因电磁辐射强度大而对引线产生干扰、引起误动作,将引线引出屏蔽壳体外走线,避免引线受电磁场的影响而导致误动作,保证电磁烹饪器具的正常操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主电路板上设有连接所述引线的接线座,所述出线孔距离所述接线座的水平距离不大于10cm。出线孔与接线座的水平距离不大于10cm,使得引线处于屏蔽壳体内的长度较短,受到的干扰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接线座靠近所述屏蔽壳体的一侧边设置,且所述接线座具有供所述引线的一端插接的插装口,所述插装口朝上设置。接线座靠近屏蔽壳体的一侧边设置,方便引线引出屏蔽壳体,而且将接线座的插装口设置为朝上设置,相较于插装口水平设置,避免了因受屏蔽壳体侧边的阻挡,导致空间较小、引线插接困难的问题,使得引线一端与接线座的插接更方便,提升了装配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屏蔽壳体包括相互盖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出线孔开设在所述下壳体的侧壁上沿和/或所述上壳体的侧壁下沿。出线孔形成在下壳体的侧壁上沿和/或所述上壳体的侧壁下沿,出线孔的形成方便,而且形成的出线孔为开放式的缺口,方便引线置放在出线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出线孔处设有圆滑的翻边。出线孔处设置圆滑的翻边,避免出线孔处过于锋利而划破引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出线孔内安装有防护件,以保护所述引线。通过安装防护件来保护引线,避免引线被划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护件包括塑胶垫、橡胶垫、泡沫垫中的一种或多种。塑胶垫、橡胶垫、泡沫垫质地柔软,易于制造且方便安装在出线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引线上套设有保护套。通过在引线上套设保护套以保护引线,避免引线被划伤。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电磁烹饪器具还包括塑料底座,所述屏蔽壳体固定在所述塑料底座上,所述塑料底座于所述屏蔽壳体外侧设有走线卡扣,所述引线卡接在所述走线卡扣上。通过走线卡扣安装固定引线,使得引线的连接整齐有序。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引线上绕设有至少一个磁环,所述磁环位于所述屏蔽壳体外。通过在屏蔽壳体外的引线上设置磁环,可进一步增强引线的抗干扰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电磁线盘和主电路板均设置在屏蔽壳体内,可减少电磁线盘以及主电路板上的电器元件的对外的电磁辐射强度,具有更好的降低电磁辐射的效果,同时,为了避免屏蔽壳体内因电磁辐射强度大而对引线产生干扰、引起误动作,将引线引出屏蔽壳体外走线,避免引线受电磁场的影响而导致误动作,保证电磁烹饪器具的正常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干扰电磁烹饪器具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干扰电磁烹饪器具实施例一的屏蔽壳体及其内部部件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去除屏蔽壳体的上壳体后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防干扰电磁烹饪器具实施例二的局部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防干扰电磁烹饪器具实施例三的局部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防干扰电磁烹饪器具实施例四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塑料底座;11-走线卡扣;2-主电路板;21-接线座;210-插装口;3-电磁线盘;4-屏蔽壳体;401-出线孔;41-上壳体;42-下壳体;421-翻边;43-防护件;5-显控电路板;6-引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干扰的电磁烹饪器具,其包括电磁线盘3、主电路板2、显控电路板5以及屏蔽壳体4,所述电磁线盘3和所述主电路板2设于所述屏蔽壳体4内,所述显控电路板5设于所述屏蔽壳体4外,所述主电路板2与所述显控电路板5之间通过引线6电性连接,其中,所述屏蔽壳体4靠近所述主电路板2的引线6处开设有出线孔401,所述引线6穿出所述出线孔401,由所述屏蔽壳体4外侧连接至所述显控电路板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电磁线盘3和主电路板2均设置在屏蔽壳体4内,可减少电磁线盘3以及主电路板2上的电器元件的对外的电磁辐射强度,具有更好的降低电磁辐射的效果,同时,为了避免屏蔽壳体4内因电磁辐射强度大而对引线6 产生干扰、引起误动作,将引线6引出屏蔽壳体4外走线,避免引线6受电磁场的影响而导致误动作,保证电磁烹饪器具的正常操作。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见图1至图4,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防干扰的电磁烹饪器具。本实施例以电磁炉为例进行说明,所述电磁烹饪器具包括底座1,设于底座1内的电磁线盘3、主电路板2和显控电路板5,主电路板2和显控电路板5通过引线 6连接。所述电磁烹饪器具还包括屏蔽壳体4,所述电磁线盘3和主电路板2设置在屏蔽壳体4内。所述屏蔽壳体4包括相互盖合的上壳体41和下壳体42,所述下壳体42的侧壁上沿开设有出线孔401。出线孔401形成在下壳体42的侧壁上沿,其成方便,而且形成的出线孔401为开放式的缺口,方便引线6置放在出线孔内。易于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出线孔401还可以开设在所述上壳体41的侧壁下沿。

请重点参阅图4,所述主电路板2上设有连接所述引线6的接线座21,所述出线孔401距离所述接线座21的水平距离不大于10cm。出线孔401与接线座 21的水平距离不大于10cm,使得引线6处于屏蔽壳体4内的长度较短,受到的干扰小。进一步的,所述接线座21靠近所述屏蔽壳体4的一侧边设置,且所述接线座21具有供所述引线6的一端插接的插装口210,所述插装口210朝上设置。接线座21靠近屏蔽壳体4的一侧边设置,方便引线6引出屏蔽壳体4,而且将接线座21的插装口210设置为朝上设置,相较于插装口210水平设置,避免了因受屏蔽壳体4侧边的阻挡,导致空间较小、引线6插接困难的问题,使得引线6一端与接线座21的插接更方便,提升了装配效率。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5,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示意图,其与实施例一的不同在于,所述出线孔401处设有圆滑的翻边421。

具体为,所述出线孔401形成于所述屏蔽壳体4的下壳体42的侧壁上沿,所述出线孔401是由所述屏蔽壳体4的下壳体42的侧壁上沿的一段向下折弯形成,该折弯部形成翻边421,折弯部的边角设置为倒角或是卷边结构,使其呈圆滑结构,避免出线孔处过于锋利而划破引线。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6,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示意图,其与实施例一的不同在于,所述出线孔401内安装有防护件43,以保护所述引线。

具体为,所述防护件43可以为塑胶垫、橡胶垫、泡沫垫中。塑胶垫、橡胶垫、泡沫垫质地柔软,易于制造且方便安装在出线孔401内,通过安装防护件 43来保护引线6,避免引线6被划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护件43的截面呈工字型,其中部设有中空的通孔,该工字型防护件43的窄段插接在出线孔401 内,其两端的宽段分别位于下壳体42的内、外两侧,引线6穿过其中部的中空通孔连接至屏蔽壳体外部。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防护件43还可设置为上部为开口的结构,以方便引线6的装配。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引线6上套设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可以为热缩套管或玻纤管,可单独使用,或是与实施例二、三中的结构配合使用,均可起到较佳的保护引线的作用。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7,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示意图,其与实施例一的不同在于,底座1上还设有固定所述引线6的走线卡扣11。

具体为,所述电磁烹饪器具还包括塑料底座1,所述屏蔽壳体4固定在所述塑料底座1上,所述塑料底座1于所述屏蔽壳体4外侧设有走线卡扣11,所述引线6卡接在所述走线卡扣11上。通过走线卡扣11安装固定引线6,使得引线 6的连接整齐有序。优选的,所述走线卡扣11为2个以上。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主要不同在于,所述引线上还绕设有至少一个磁环,所述磁环位于所述屏蔽壳体外。通过在屏蔽壳体外的引线上设置磁环,可进一步增强引线的抗干扰性能。本实施例中的其他结构可参实施一至实施例四设置,此处不再赘述。

另外,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中,所述显控电路板5可以为一块电路板,其上设有显示灯和操控键等,还可以为分体设置的两块电路板,例如具有旋钮的旋钮电路板与具有显示灯的显示板,或是具有滑条的滑条电路板与具有显示灯的显示板等。

通过以上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干扰的电磁烹饪器具,其包括电磁线盘、主电路板、显控电路板以及屏蔽壳体,所述电磁线盘和所述主电路板设于所述屏蔽壳体内,所述显控电路板设于所述屏蔽壳体外,所述主电路板与所述显控电路板之间通过引线电性连接,其中,所述屏蔽壳体靠近所述主电路板的引线处开设有出线孔,所述引线穿出所述出线孔,由所述屏蔽壳体外侧连接至所述显控电路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电磁线盘和主电路板均设置在屏蔽壳体内,可减少电磁线盘以及主电路板上的电器元件的对外的电磁辐射强度,具有更好的降低电磁辐射的效果,同时,为了避免屏蔽壳体内因电磁辐射强度大而对引线产生干扰、引起误动作,将引线引出屏蔽壳体外走线,避免引线受电磁场的影响而导致误动作,保证电磁烹饪器具的正常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在以上所述实施例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结合以得到其他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电磁烹饪器具可以为电磁炉,也可以为采用电磁加热的电饭煲、电压力煲、电炖锅、炒菜机、豆浆机、料理机等厨房电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厚度”、“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