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热交换器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0689发布日期:2019-04-20 02:36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板式热交换器机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机领域,特别是一种板式热交换器机组。



背景技术:

换热机组主要通过两种流体之间的直接、间接热交换,实现流体温度的改变,从而对热源进行合理分配和利用。现有换热机组的设计已经非常合理,主要体现在换热器中热源流体逐步降温,而冷源流体逐步升温,在换热器内,冷源流体与热源流体换热时温差较小,保护设备,但是上述设计中存在一个里外,即在长时间停用后,两相的流体均会降低到常温,此时启动设备后,热源流体接触到的并不是已经升高一定温度的冷源流体,而使温度接近室温的冷源流体,此时存在较大温差,加之在换热器中二者的接触面积非常大,给设备造成非常大的负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板式热交换器机组。具体设计方案为:

一种板式热交换器机组,包括板式换热器,所述板式换热器与一次供水管路、一次回水管路、二次供水管路、二次回水管路连接,所述二次回水管路通过循环泵驱动,所述板式换热器、循环泵均固定于基座上,所述基座上还安装有电控箱,所述一次回水管路通过预热管路与所述二次回水管路连接,所述二次回水管路通过降温管路与所述一次回水管路连接,所述预热管路、降温管路上均安装有缓冲箱。

所述一次供水管路中,包括多个一次供水分路,

每个所述一次供水分路均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热源输入端连接,

多个所述一次供水分路通过同一入水管路输入,

每个所述一次供水分路均分别对应独立的一个二次回水管路,

每个所述一次供水分路均与同一缓冲箱连接,所述缓冲箱为降温管路中的降温缓冲箱。

入水管路为DN50型号管路,入水管路与球阀Q1的流入端连接,球阀Q1的流出端与压力表PI13、Y形排污阀P1的流入端连接,Y形排污阀P1的流出端与缓冲箱B1的流入端连接,缓冲箱B1的流出端与温度变送器TT1、蝶阀D1的流入端连接,蝶阀D1的流出端接温度表TI1、压力表PI1、板式换热器的热源输入端,

从球阀Q1经蝶阀D1至板式换热器的热源输入端构成一条一次供水分路,

入水管路为DN50型号管路,入水管路与球阀Q1的流入端连接,球阀Q1的流出端与压力表PI13、Y形排污阀P1的流入端连接,Y形排污阀P1的流出端与缓冲箱B1的流入端连接,缓冲箱B1的流出端与温度变送器TT1、蝶阀D3的流入端连接,蝶阀D3的流出端接温度表TI3、压力表PI3、板式换热器的热源输入端,

从球阀Q1经蝶阀D3至板式换热器的热源输入端构成一条一次供水分路。

所述一次回水管路中,包括多个一次回水法恩路

每个所述一次回水分路均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热源输出端连接,

多个所述一次回水分路通过同一入水管路输出,

每个所述一次回水分路均分别对应独立的一个二次供水管路,

板式换热器的热源输出端与压力表PI2、温度表PI2、疏水阀S1 的流入端、蝶阀D2的流入端连接,蝶阀D2的流出端接电动调节阀ML2 的流入端,电动调节阀ML2的流出端接球阀Q2的流入端,球阀Q2的流出端接DN50出水管路,

从板式换热器的热源输出端经蝶阀D2至球阀Q2的流出端形成一个完整的一次回水分路,

板式换热器的热源输出端与压力表PI4、温度表PI4、疏水阀S2 的流入端、蝶阀D4的流入端连接,蝶阀D4的流出端接电动调节阀ML2 的流入端,电动调节阀ML2的流出端接球阀Q2的流入端,球阀Q2d流出端接DN50出水管路,

从板式换热器的热源输出端经蝶阀D4至球阀Q2的流出端形成一个完整的一次回水分路。

所述二次供水管路中,包括多个二次供水分路,

每个所述二次供水分路均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冷源输出端连接,

多个所述二次供水分路通过同一入水管路输出,

每个所述二次供水分路均分别对应独立的一个一次供水管路,

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冷源输出端与压力表PI5、温度表PI5、蝶阀D5 的流入端,蝶阀D5的流出端接蝶阀D14的流入端,蝶阀D14的流出端接DN50出水管路,

由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冷源输出端经蝶阀D5至蝶阀D14构成完整的一个二次供水分路,

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冷源输出端与压力表PI7、温度表PI7、蝶阀D7 的流入端,蝶阀D7的流出端接蝶阀D14的流入端,蝶阀D14的流出端接DN50出水管路,

由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冷源输出端经蝶阀D7至蝶阀D14构成完整的一个二次供水分路。

所述二次回水管路中,包括多个二次回水分路,

每个所述二次回水分路均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冷源输入端连接,

多个所述二次回水分路通过独立的入水管路输入,

每个所述二次回水分路均分别对应独立的一个一次回水管路,

每个所述二次回水分路均流入缓冲箱,所述缓冲箱为预热管路的预热缓冲箱,

DN50入水管路接蝶阀D13的流入端,蝶阀D13的流出端接压力表 PI12、Y形排污阀P2的流入端,Y形排污阀P2的流出端接蝶阀D11的流入端,蝶阀D11的流出端接避震喉KXT2的流入端,避震喉KXT2的流出端接循环泵M1的流入端,循环泵M1的流出端接避震喉KXT1的流入端,避震喉KXT1的流出端接压力表PI9、止回阀H1的流入端,止回阀H1的流出端接蝶阀D9的流入端,蝶阀D9的流出端接缓冲箱B2的流入端,缓冲箱B2的流出端接Y形安全阀A1的流入端、温度变送器 TT2、蝶阀D6的流入端,蝶阀D6的流出端接压力表PI6、温度表PI6、疏水阀S3、板式换热器的冷源流入端,

由蝶阀DS13至板式换热器的冷源流入端形成一个完整的二次回水管路,

DN50入水管路接球阀Q3的流入端,球阀Q3的流出端接电动调节阀ML1的流入端,接电动调节阀ML1的流出端接蝶阀D12的流入端,蝶阀D12的流出端接避震喉KXT4的流入端,避震喉KXT4的流出端接循环泵M2的流入端,循环泵M2的流出端接避震喉KXT3的流入端,避震喉KXT3的流出端接压力表PI、止回阀H2的流入端,止回阀H2的流出端接蝶阀D的流入端,蝶阀D的流出端接缓冲箱B2的流入端,缓冲箱B2的流出端接Y形安全阀A1的流入端、温度变送器TT2、蝶阀D6 的流入端,蝶阀D6的流出端接压力表PI6、温度表PI6、疏水阀S3、板式换热器的冷源流入端。

由球阀Q3至板式换热器的冷源流入端形成一个完整的二次回水管路,

所述预热管路中,

入水管路为DN50型号管路,入水管路与球阀Q1的流入端连接,球阀Q1的流出端与压力表PI13、Y形排污阀P1的流入端连接,Y形排污阀P1的流出端与截止阀J2的流入端连接,截止阀J2的流出端与止回阀H4的流入端连接,止回阀H4的流出端接电动调节阀ML4的流入端,电动调节阀ML4的流出端接蝶阀D11的流入端,蝶阀D11的流出端接避震喉KXT2的流入端,避震喉KXT2的流出端接循环泵M1的流入端,循环泵M1的流出端接避震喉KXT1的流入端,避震喉KXT1的流出端接压力表PI9、止回阀H1的流入端,止回阀H1的流出端接蝶阀D9 的流入端,蝶阀D9的流出端接缓冲箱B2的流入端,

入水管路为DN50型号管路,入水管路与球阀Q1的流入端连接,球阀Q1的流出端与压力表PI13、Y形排污阀P1的流入端连接,Y形排污阀P1的流出端与截止阀J2的流入端连接,截止阀J2的流出端与止回阀H4的流入端连接,止回阀H4的流出端接电动调节阀ML4的流入端,电动调节阀ML4的流出端接蝶阀D12的流入端,蝶阀D12的流出端接避震喉KXT4的流入端,避震喉KXT4的流出端接循环泵M2的流入端,循环泵M2的流出端接避震喉KXT3的流入端,避震喉KXT3的流出端接压力表PI、止回阀H2的流入端,止回阀H2的流出端接蝶阀D的流入端,蝶阀D的流出端接缓冲箱B2的流入端。

所述降温管路中,

DN50入水管路接蝶阀D13的流入端,蝶阀D13的流出端接压力表 PI12、截止阀J1的流入端,截止阀J1的流出端接电动调节阀ML3的流入端,电动调节阀ML3的流出端接止回阀H3的流入端,止回阀H3 的流出端接缓冲箱B1的流入端。

换热温度的调节、预热调节、降温调节均通过所述电控箱实现,其中,

所述电动调节阀ML1、电动调节阀ML2、电动调节阀ML3、电动调节阀ML4与所述电控箱电连接;

所述温度变送器TT1、温度变送器TT1与所述电控箱电连接;

所述循环泵M1、循环泵M2与所述电控箱电连接。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得到的板式热交换器机组,其有益效果是:

在启动设备的初始阶段对热源进行降温,同时对冷源进行预热,减小其进入换热器时的温差,保护设备,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板式热交换器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板式热交换器机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板式热交换器机组的管路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板式热交换器机组的电路原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次供水管路的管路原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次回水管路的管路原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二供水管路的管路原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二次回水管路的管路原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预热管路的管路原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降温管路的管路原理图;

图中,1、板式换热器;2、一次供水管路;3、一次回水管路;4、二次供水管路;5、二次回水管路;6、循环泵;7、基座;8、预热管路; 9、降温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

一种板式热交换器机组,包括板式换热器1,所述板式换热器1与一次供水管路2、一次回水管路3、二次供水管路4、二次回水管路5 连接,所述二次回水管路5通过循环泵6驱动,所述板式换热器1、循环泵6均固定于基座7上,所述基座7上还安装有电控箱,所述一次供水管路3通过预热管路8与所述二次回水管路5连接,所述二次回水管路5通过降温管路9与所述一次供水管路3连接,所述预热管路8、降温管路9上均安装有缓冲箱。

所述一次供水管路2中,包括多个一次供水分路,

每个所述一次供水分路均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热源输入端连接,

多个所述一次供水分路通过同一入水管路输入,

每个所述一次供水分路均分别对应独立的一个二次回水管路,

每个所述一次供水分路均与同一缓冲箱连接,所述缓冲箱为降温管路9中的降温缓冲箱。

入水管路为DN50型号管路,入水管路与球阀Q1的流入端连接,球阀Q1的流出端与压力表PI13、Y形排污阀P1的流入端连接,Y形排污阀P1的流出端与缓冲箱B1的流入端连接,缓冲箱B1的流出端与温度变送器TT1、蝶阀D1的流入端连接,蝶阀D1的流出端接温度表TI1、压力表PI1、板式换热器1的热源输入端,

从球阀Q1经蝶阀D1至板式换热器1的热源输入端构成一条一次供水分路,

入水管路为DN50型号管路,入水管路与球阀Q1的流入端连接,球阀Q1的流出端与压力表PI13、Y形排污阀P1的流入端连接,Y形排污阀P1的流出端与缓冲箱B1的流入端连接,缓冲箱B1的流出端与温度变送器TT1、蝶阀D3的流入端连接,蝶阀D3的流出端接温度表TI3、压力表PI3、板式换热器1的热源输入端,

从球阀Q1经蝶阀D3至板式换热器1的热源输入端构成一条一次供水分路。

所述一次回水管路3中,包括多个一次回水法恩路

每个所述一次回水分路均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热源输出端连接,

多个所述一次回水分路通过同一入水管路输出,

每个所述一次回水分路均分别对应独立的一个二次供水管路,

板式换热器1的热源输出端与压力表PI2、温度表PI2、疏水阀S1 的流入端、蝶阀D2的流入端连接,蝶阀D2的流出端接电动调节阀ML2 的流入端,电动调节阀ML2的流出端接球阀Q2的流入端,球阀Q2的流出端接DN50出水管路,

从板式换热器1的热源输出端经蝶阀D2至球阀Q2的流出端形成一个完整的一次回水分路,

板式换热器1的热源输出端与压力表PI4、温度表PI4、疏水阀S2 的流入端、蝶阀D4的流入端连接,蝶阀D4的流出端接电动调节阀ML2 的流入端,电动调节阀ML2的流出端接球阀Q2的流入端,球阀Q2d流出端接DN50出水管路,

从板式换热器1的热源输出端经蝶阀D4至球阀Q2的流出端形成一个完整的一次回水分路。

所述二次供水管路4中,包括多个二次供水分路,

每个所述二次供水分路均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冷源输出端连接,

多个所述二次供水分路通过同一入水管路输出,

每个所述二次供水分路均分别对应独立的一个一次供水管路,

所述板式换热器1的冷源输出端与压力表PI5、温度表PI5、蝶阀 D5的流入端,蝶阀D5的流出端接蝶阀D14的流入端,蝶阀D14的流出端接DN50出水管路,

由所述板式换热器1的冷源输出端经蝶阀D5至蝶阀D14构成完整的一个二次供水分路,

所述板式换热器1的冷源输出端与压力表PI7、温度表PI7、蝶阀 D7的流入端,蝶阀D7的流出端接蝶阀D14的流入端,蝶阀D14的流出端接DN50出水管路,

由所述板式换热器1的冷源输出端经蝶阀D7至蝶阀D14构成完整的一个二次供水分路。

所述二次回水管路5中,包括多个二次回水分路,

每个所述二次回水分路均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冷源输入端连接,

多个所述二次回水分路通过独立的入水管路输入,

每个所述二次回水分路均分别对应独立的一个一次回水管路,

每个所述二次回水分路均流入缓冲箱,所述缓冲箱为预热管路8 的预热缓冲箱,

DN50入水管路接蝶阀D13的流入端,蝶阀D13的流出端接压力表 PI12、Y形排污阀P2的流入端,Y形排污阀P2的流出端接蝶阀D11的流入端,蝶阀D11的流出端接避震喉KXT2的流入端,避震喉KXT2的流出端接循环泵M1的流入端,循环泵M1的流出端接避震喉KXT1的流入端,避震喉KXT1的流出端接压力表PI9、止回阀H1的流入端,止回阀H1的流出端接蝶阀D9的流入端,蝶阀D9的流出端接缓冲箱B2的流入端,缓冲箱B2的流出端接Y形安全阀A1的流入端、温度变送器 TT2、蝶阀D6的流入端,蝶阀D6的流出端接压力表PI6、温度表PI6、疏水阀S3、板式换热器1的冷源流入端,

由蝶阀DS13至板式换热器1的冷源流入端形成一个完整的二次回水管路,

DN50入水管路接球阀Q3的流入端,球阀Q3的流出端接电动调节阀ML1的流入端,接电动调节阀ML1的流出端接蝶阀D12的流入端,蝶阀D12的流出端接避震喉KXT4的流入端,避震喉KXT4的流出端接循环泵M2的流入端,循环泵M2的流出端接避震喉KXT3的流入端,避震喉KXT3的流出端接压力表PI、止回阀H2的流入端,止回阀H2的流出端接蝶阀D的流入端,蝶阀D的流出端接缓冲箱B2的流入端,缓冲箱B2的流出端接Y形安全阀A1的流入端、温度变送器TT2、蝶阀D6 的流入端,蝶阀D6的流出端接压力表PI6、温度表PI6、疏水阀S3、板式换热器1的冷源流入端。

由球阀Q3至板式换热器1的冷源流入端形成一个完整的二次回水管路,

所述预热管路8中,

入水管路为DN50型号管路,入水管路与球阀Q1的流入端连接,球阀Q1的流出端与压力表PI13、Y形排污阀P1的流入端连接,Y形排污阀P1的流出端与截止阀J2的流入端连接,截止阀J2的流出端与止回阀H4的流入端连接,止回阀H4的流出端接电动调节阀ML4的流入端,电动调节阀ML4的流出端接蝶阀D11的流入端,蝶阀D11的流出端接避震喉KXT2的流入端,避震喉KXT2的流出端接循环泵M1的流入端,循环泵M1的流出端接避震喉KXT1的流入端,避震喉KXT1的流出端接压力表PI9、止回阀H1的流入端,止回阀H1的流出端接蝶阀D9 的流入端,蝶阀D9的流出端接缓冲箱B2的流入端,

入水管路为DN50型号管路,入水管路与球阀Q1的流入端连接,球阀Q1的流出端与压力表PI13、Y形排污阀P1的流入端连接,Y形排污阀P1的流出端与截止阀J2的流入端连接,截止阀J2的流出端与止回阀H4的流入端连接,止回阀H4的流出端接电动调节阀ML4的流入端,电动调节阀ML4的流出端接蝶阀D12的流入端,蝶阀D12的流出端接避震喉KXT4的流入端,避震喉KXT4的流出端接循环泵M2的流入端,循环泵M2的流出端接避震喉KXT3的流入端,避震喉KXT3的流出端接压力表PI、止回阀H2的流入端,止回阀H2的流出端接蝶阀D的流入端,蝶阀D的流出端接缓冲箱B2的流入端。

所述降温管路9中,

DN50入水管路接蝶阀D13的流入端,蝶阀D13的流出端接压力表 PI12、截止阀J1的流入端,截止阀J1的流出端接电动调节阀ML3的流入端,电动调节阀ML3的流出端接止回阀H3的流入端,止回阀H3 的流出端接缓冲箱B1的流入端。

换热温度的调节、预热调节、降温调节均通过所述电控箱实现,其中,

所述电动调节阀ML1、电动调节阀ML2、电动调节阀ML3、电动调节阀ML4与所述电控箱电连接;

所述温度变送器TT1、温度变送器TT1与所述电控箱电连接;

所述循环泵M1、循环泵M2与所述电控箱电连接

换热机组正常作业时,从一次供水管路2进入到板式换热器1中的流体温度最高,在所述板式换热器1中实现换热,温度逐步下降,流出时温度最低,而从二次回水管路5中流入的流体流入时温度最低,在板式换热器1内换热的过程中,温度逐步升高,流出时温度最高,而两种流体相向流过板式换热器,

简单的讲,当热源流体温度最高时,与其换热的冷源流体温度也是最高的,反之亦然,所以二者的温差保持最小,体现了现有换热器机组的合理设计。

上述原理的例外在于,当换热器机组长时间静置后,无论是管路内还是板式换热器1内,无论是冷源流体还是热源流体,都已将降到了与室温接近的水平,此时若启动设备,新流入的热源流体仍然在流入时处于最高的温度,但是流出的冷源流体还处于常温状态,二者温差极大,对设备造成影响。

在使用前,先打开预热管路8、降温管路9,即打开截止阀J1、截止阀J2,其原理在于,既然不能避免极高温度的热源流体与常温流体发生热交换,就使其发生在接触面积小、不易损坏、造价成本低、易更换的场所,即发生在缓冲箱中,热源流体通过预热管路8流入到预热缓冲箱B2中,在预热缓箱B2中将冷源流体的温度先进行提高,则其再在板式换热器1中与热源流体接触时,就不会有较大的温差,

同理,先通过降温缓冲箱B1将温度极高的热源流体进行冷却,使其温度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再进入板式换热器1后,会降低其与换热的冷源流体的温差。

现有换热设备中,通过电动调节阀,结合循环泵6的功率,调节流体的流速、流量,从而最终调节两种流体之间的换热率,该效果也应用于预热和降温过程中,

由于预热、降温的原理,只是为了降低初始温差,若换热率足够,冷源流体的温度在初始甚至可以高于热源流体,但当换热机组正常作业的过程中,并不需要开启,所以在开启预热、降温管路后,需要逐步降低其预热、降温功能,并逐步将其关闭。

具体的将,通过所述电动调节阀ML3、电动调节阀ML4的逐步关闭,将不会再有流体流入缓冲箱B1、缓冲箱B2,在此过程中,换热效果铸件下降,直至恢复换热机组的正常作业。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