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水盘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52418发布日期:2019-08-17 01:21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接水盘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接水盘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空调技术逐步提高完善。但是在空调技术成熟的现在,空调器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在现有技术中,对于立式的空调器通常还是会出现漏液的现象,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空调器产生漏液不仅对使用该空调器的环境造成了影响,使得室内地面潮湿,对使用者造成不适;同时还有可能对空调器自身造成影响,可能会由于长期漏液造成空调器内侧积存污渍,并且难以清洗维护,影响空调器的使用。而在尝试增大接水盘的承接容积之后,依然会出现空调器漏液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改善空调器漏液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接水盘,所述接水盘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承接部和第二承接部,所述第一承接部和所述第二承接部共同围成环形并形成开口。

所述第一承接部用于换热器的安装,并且所述第一承接部上开设有第一承接槽。

所述第二承接部用于设于出风组件的下方,并且所述第二承接部上开设有第二承接槽。

本发明提供的接水盘能通过第一承接部上开设的第一承接槽承接换热器上产生的冷凝水,并通过第二承接部上开设的第二承接槽承接出风组件上产生的冷凝水,进而能同时承接换热器和出风组件上产生的冷凝水,便能改善换热器和出风组件上产生的冷凝水不能通过接水盘承接而泄漏的问题,实现了改善空调器漏液的问题。并且,第一承接部和第二承接部共同围成环形,以使得能通过接水盘中部的开口实现空调器内部气流顺畅的流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承接槽和所述第二承接槽均呈弧形设置。

通过环形设置的第一承接槽和第二承接槽的设置,能适配于换热器和出风组件的形状,进而能使得第一承接槽和第二承接槽充分地对换热器和出风组件产生的冷凝水进行承接,进而改善空调器漏液的问题。

可选地,所述第一承接槽和所述第二承接槽相连通。

通过将第一承接槽的一端和第二承接槽的一端相连通,进而能使得通过第一承接槽承接的冷凝水能和第二承接槽承接的冷凝水能汇集为一起,以便于第一承接槽和第二承接槽内部的冷凝水一起排出。

可选地,所述第一承接槽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承接槽的两端相连通,并形成环形。

通过将第一承接槽的一端与第二承接槽的两端分别连通,使得第一承接槽和第二承接槽能共同形成环形。能便于使得第一承接槽中收集的冷凝水和第二承接槽收集的冷凝水能汇集于指定的区域,进而便于第一承接槽和第二承接槽共同收集的冷凝水的排出。

可选地,所述第一承接部和所述第二承接部可拆卸连接。

通过将第一承接部和第二承接部设置为可拆卸连接,能便于第一承接部和第二承接部的安装以及拆卸,进而能便于第一承接部以及第二承接部的维护以及清洗。

可选地,所述第二承接槽的底壁高于所述第一承接槽的底壁。

通过设置第二承接槽的底壁高于第一承接槽的底壁,能使得第二承接槽在承接出风组件产生的冷凝水之后能将冷凝水导流至第一承接槽中,进而便于第一承接槽将冷凝水汇集为一起并排出。

可选地,所述第一承接部高于所述第二承接部,或者,所述第二承接部高于所述第一承接部。

能按照换热器以及出风结构的实际安装情况设定第一承接部和第二承接部的高度,以便于使得第一承接部能适配于换热器,使得第二承接部适配于出风组件,保证第一承接部能稳定地对换热器进行冷凝水承接,同时能保证第二承接部能稳定地对出风组件进行冷凝水承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承接部和所述第二承接部均呈弧形。

通过将第一承接部设置为环形,能适配于换热器的形状,进而能适应于换热器的安装,同时能节省大量的接水盘制作成本。

可选地,所述第一承接部和/或所述第二承接部上还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与所述第一承接槽和/或第二承接槽相连通。

通过在第一承接部上设置连通第一承接槽的排水口,或者在第二承接部上设置排水口,或者在第一承接部和第二承接部上均设置排水口,能通过排水口将第一承接槽和/或第二承接槽内部的冷凝水导出,进而便于冷凝水的排出。

可选的,所述接水盘底部还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连接后围板。

通过连接部和后围板的连接,便于接水盘稳定的安装。

一种空调器,包括换热器、出风组件和接水盘,所述接水盘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承接部和第二承接部,所述第一承接部用于换热器的安装,并且所述第一承接部上开设有第一承接槽。所述第二承接部用于设于出风组件的下方,并且所述第二承接部上开设有第二承接槽。所述换热器安装于所述第一承接部,所述出风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二承接部。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与上述接水盘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空调器局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接水盘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接水盘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提供的接水盘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提供的接水盘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空调器;10-接水盘;11-换热器;12-出风组件;13-下出风风机;100-第一承接部;110-第一承接槽;120-排水口;200-第二承接部;210-第二承接槽;300-开口;400-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空调器1,该空调器1能改善其漏液的问题,进而能保证使用者的使用体验,同时还能改善由于空调器1长期漏液造成的污渍堆积难以清洗维护的目的。

其中,空调器1包括接水盘10、换热器11、出风组件12和下出风风机13。其中,换热器11用于对流经换热器11的气流进行制热或者制冷。出风组件12则用于引导气流流经换热器11。并且接水盘10安装于后围板并位于下出风风机13的上方。需要说明的是,上方以及下方指代的均为当空调器1正常放置并正常工作时的上下方位。接水盘10用于承接换热器11上产生的冷凝水和出风组件12上产生的冷凝水。在现有技术中,由于换热器11上产生的冷凝水较多,所以接水盘10大多用于承接换热器11上产生的冷凝水,当空调器1依然出现冷凝水漏出的问题,通常认为换热器11上产生的冷凝水没有得到充分的收集,此时便对于换热器11下方的接水盘10进行改进,然而依然无法进一步改善空调器1漏液的问题。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接水盘10能在承接换热器11时,同时承接出风组件12上产生的冷凝水,进而能避免出风组件12上产生的冷凝水漏出,便能实现改善空调器1漏液问题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出风组件12包括壳体(图未标)以及多个风机(图未标),当风机工作时能从空调器的上方进行出风,并且同时会在壳体的内周壁上形成冷凝水。另外,下出风风机13则设置于接水盘10的下方,并且当下出风风机13运作时,能从空调器1的下方进行出风。即,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空调器1采用的出风方式为上下出风的方式。

请结合参阅图2和图3,接水盘10包括第一承接部100和第二承接部200,第一承接部100和第二承接部200相互连接。并且,第一承接部100用于安装换热器11。当空调器1正常使用时,换热器11安装于第一承接部100,并且第一承接部100位于换热器11的下方。另外,第二承接部200用于设置于出风组件12的下方,即当空调器1正常使用时,第二承接部200位于出风组件12的下方。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承接部100上开设有第一承接槽110,并且第一承接槽110位于换热器11的下方,进而能通过第一承接槽110承接换热器11上产生的冷凝水。同理地,第二承接部200上开设有第二承接槽210,并且第二承接槽210位于出风组件12的下方,进而能通过第二承接槽210承接出风组件12上产生的冷凝水。并能实现对于换热器11上产生的冷凝水和出风组件12上产生的冷凝水进行收集的目的,进而实现改善空调器1漏液问题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承接部100和第二承接部200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一个整体。另外,请参阅图4,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承接部100和第二承接部200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相互连接,即能通过将第一承接部100和第二承接部200设置为可拆卸连接,能便于第一承接部100和第二承接部200的安装以及拆卸,进而能便于第一承接部100以及第二承接部200的维护以及清洗。其中,第一承接部100和第二承接部20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可以为插槽连接的方式,也可以是卡扣连接的方式,或者是螺钉连接等方式。

另外,当第一承接部100和第二承接部200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时,第一承接部100和第二承接部200相连接时,第一承接操110和第二承接槽210可以为连通的状态,以便于第一承接槽110和第二承接槽210内部的冷凝水相汇集。应当理解,第一承接槽110和第二承接槽210也可以为相断开的情况,即,第一承接部100上的第一承接槽110以及第二承接部200上的额第二承接槽210均能独立运作,即在拆下第二承接部200时,能通过第一承接槽110承接换热器11的冷凝水;同理,可以在拆下第一承接部100的情况下,能通过第二承接槽210实现对于出风组件12上冷凝水的承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承接部100和第二承接部200均呈弧形,并且第一承接部100和第二承接部200共同围成环形。即,能通过环形设置的第一承接部100适配于换热器11,进而能便于换热器11的安装,并且同时能节省接水盘10的制作成本;同理,第二承接部200通过环形设置的方式以适配于出风组件12,即在本实施例中,出风组件12中的产生冷凝水的侧壁为弧形,便能便于对于出风组件12上产生的冷凝水的承接,同时节省接水盘10的制作成本。另外,第一承接部100和第二承接部200共同围成环形,便能在接水盘10的中部形成开口300,能通过该开口300适应于空调器1内部的气流循环,进而便于空调器1内部气流循环的顺畅。即,设置于接水盘10下方的下出风风机13的进风口与开口300连通,进而使得下出风风机13能从开口300进行进风,即,通过将接水盘10设置成环形,则能保证下出风风机13的进风,同时能使得空调器1内部的气流流动顺畅。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接水盘10上还设置有连接部400,连接部400设置于接水盘10的下方,进而能通过连接部400和后围板的连接,进而使得接水盘10能稳定地安装,进而能保证接水盘10能稳定地对换热器11和出风组件12进行冷凝水的收集。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取消连接部400的设置,即能通过其他方式实现接水盘10稳定的安装,例如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或者卡扣连接的方式等。

其中,与第一承接部100和第二承接部200相对应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承接槽110和第二承接槽210同样呈弧形,即能通过第一承接槽110适配于换热器11,同时通过第二承接槽210适配于出风组件12。具体的,换热器11在接水盘10上的投影位于第一承接槽110内,同时出风组件12的内周壁形成的弧形与第二承接槽210相适配。进而能使得换热器11上产生的冷凝水能流入至第一承接槽110中,并且出风组件12的内周壁上产生的冷凝水能流入至第二承接槽210中。通过第一承接槽110对换热器11上产生冷凝水的接收,并通过第二承接槽210对出风组件12上产生的冷凝水的接收,能实现改善空调器1漏液问题的目的。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承接槽110和第二承接槽210相互连通,进而能使得第一承接槽110承接的冷凝水和第二承接槽210承接的冷凝水能汇集为一起,以便于将冷凝水一起排出。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承接槽110的其中一端与第二承接槽210的端部相连通,进而能使得第一承接槽110承接的冷凝水与第二承接部200承接的冷凝水能汇集为一起,以便于冷凝水的汇集和排出。即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承接槽110和第二承接槽210同样围成环形,并且第一承接槽110的其中一端和第二承接槽210的两端相连通,即第一承接槽110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承接槽210的两端相连通,便能使得第二承接槽210承接的冷凝水能从第二承接槽210的两端流入至第一承接槽110内部进而实现冷凝水的汇集。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承接槽110内部的冷凝水能从第一承接槽110的两端流入至第二承接槽210内部。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承接槽110的宽度大于第二承接槽210的宽度,以便于接收换热器11上产生的较多的冷凝水,并且第二承接槽210和第一承接槽110共用一侧壁的端部位于第一承接槽110的内侧,以便于节省接水盘10占用的空间。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承接槽210的底壁高于第一承接槽110的底壁,进而能使得第二承接槽210在承接出风组件12上产生的冷凝水之后,第二承接槽210能将承接的冷凝水导流至第一承接槽110,进而能便于第一承接槽110和第二承接槽210内部的冷凝水汇集为一起,并便于冷凝水的汇集和排出。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承接部100的顶部与第二承接部200的顶部等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承接部100和第二承接部200等高指代的是,当空调器正常方式时,第一承接部100的上侧最高面与第二承接部200的上侧最高面等高。

在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第一承接部100高于第二承接部200,或者,第二承接部200高于第一承接部100。其中,第一承接部100高于第二承接部200指代的是,当接水盘10正常安装放置时第一承接部100的顶端高于第二承接部200的顶端,同理,第二承接部200高于第一承接部100指代的是,当接水盘10正常安装放置时第二承接部200的顶端高于第一承接部100的顶端。即,能按照接水盘10、换热器11以及出风组件12的实际安装情况对第一承接部100以及第二承接部200的高度进行设计,以便于使得第一承接部100能适配于换热器11,使得第二承接部200适配于出风组件12,保证第一承接部100能稳定地对换热器11进行冷凝水承接,同时能保证第二承接部200能稳定地对出风组件12进行冷凝水承接。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承接部100和第二承接部200也可以等高设置。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承接槽210和第一承接槽110相连通的端部之间为阶梯形,即第二承接槽210的底壁所在平面和第一承接槽110的底壁所在平面之间通过另一平面相接并呈阶梯形,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承接槽210和第一承接槽110之间还可以通过斜面相接,即使得第二承接槽210中的冷凝液能沿斜面导向至第一承接槽110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承接部100上还设置有排水口120,排水口120与第一承接槽110相连通,以使得能通过排水口120将第一承接槽110内部承接的冷凝水排出。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排水口120也可以设置于第二承接部200上,并使得排水口120和第二承接槽210相连通,便能实现对于冷凝水的汇集排出。另外,当第一承接部100和第二承接部200可拆卸连接,并且第一承接槽110和第二承接槽210相断开时,此时第一承接部100和第二承接部200上均开设有排水口120,能使得第一承接槽110和第二承接槽210内部的冷凝水通过对应的排水口120排出。当然,在第一承接槽110和第二承接槽210相连通时,也可以在第一承接槽110和第二承接槽210内部分别开设排水口120。

即,在本实施例中,能通过第一承接部100上设置的第一承接槽110承接换热器11上产生的冷凝水,同时通过第二承接部200上开设的第二承接槽210承接出风组件12上产生的冷凝水。然后第二承接槽210内部的冷凝水能流动至第一承接槽110的内部,进而实现冷凝水的汇集。并且还能通过排水口120将第一承接槽110中汇集的冷凝水排出,进而能完成空调器1冷凝水的汇集和排出。实现改善空调器1冷凝水漏出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空调器1能通过第一承接部100上开设的第一承接槽110承接换热器11上产生的冷凝水,并通过第二承接部200上开设的第二承接槽210承接出风组件12上产生的冷凝水,进而能同时承接换热器11和出风组件12上产生的冷凝水,便能改善换热器11和出风组件12上产生的冷凝水不能通过接水盘10承接而泄漏的问题,实现了改善空调器1漏液的问题。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