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热模式下冷媒量自动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447752发布日期:2020-04-17 22:51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热模式下冷媒量自动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空调
技术领域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制热模式下冷媒量自动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空调机组中安装超长连接管时,现有技术中需从外部冷媒罐抽真空后进行补充加液。但是这种加液方法存在安全风险,且增加人力消耗;增加适合超长连接管的冷媒量后,机组在高温和低温状态下运行时,无法自动调节冷媒量,易造成系统压力高或产生回液。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制热模式下,现有冷媒循环系统需要售后人员从外部补充冷媒,且添加方式存在安全风险、耗费人力、物力资源,无法实现自动补偿加液。为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制热模式下冷媒量自动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将冷媒调节单元连入空调器的冷媒循环系统,其中,所述冷媒调节单元包括可换热气液分离器和调节管路,所述可换热气液分离器内存储有液态冷媒,所述调节管路适于将所述可换热气液分离器与所述冷媒循环系统选择性连通,所述调节管路包括储液管路和补气管路,所述冷媒循环系统中的冷媒适于通过所述储液管路储存至所述可换热气液分离器中,所述可换热气液分离器中的冷媒适于通过所述补气管路补充进所述冷媒循环系统中;步骤s2,当所述空调器为首次通电时,所述空调器经调试过程后,启动压缩机并运行第一预设时间后检测排气实时温度及室外环境实时温度,根据所述排气实时温度与预设排气温度控制所述储液管路或所述补气管路与所述冷媒循环系统连通;当所述空调器并非为首次通电时,则启动所述压缩机并运行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后检测所述排气实时温度、所述室外环境实时温度及室内盘管实时温度,根据所述排气实时温度与所述预设排气温度以及所述室内盘管实时温度与室内盘管初始温度控制所述储液管路或所述补气管路与所述冷媒循环系统连通。本发明通过在冷媒循环系统中设置可换热气液分离器,并在可换热气液分离器与冷媒循环系统之间连接补气管路和储液管路,通过预先在可换热气液分离器中存储适量冷媒,控制补气管路或储液管路连入冷媒循环系统,实现自动调节冷媒循环系统中的冷媒量,使得冷媒处于最佳冷媒量,无需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加液操作,避免冷媒充注存在的泄露风险,改善冷媒循环系统的制热效果。进一步地,所述调试阶段具体包括:控制室内风机按设定运行,所述压缩机及室外风机不通电运行,且所述补气管路与所述储液管路均与所述冷媒循环系统连通。调试阶段将补气管路和储液管路同时连入冷媒循环系统中,以平衡管路压力,使得冷媒循环系统中的冷媒循环起来。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当所述空调器为首次通电时,根据所述排气实时温度与所述预设排气温度控制所述储液管路或所述补气管路与所述冷媒循环系统连通具体包括:当所述排气实时温度大于所述预设排气温度,且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时间时,控制所述补气管路与所述冷媒循环系统连通;当所述排气实时温度小于所述预设排气温度,且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时间时,控制所述储液管路与所述冷媒循环系统连通。当检测到排气实时温度td大于或等于预设排气温度tds时,表明冷媒循环系统此时排气温度较高,冷媒循环系统中冷媒量不足,将补气管路连入冷媒循环系统中,即可将可换热气液分离器中储存的冷媒补充到冷媒循环系统中,实现冷媒的自动添加。当检测到排气实时温度td小于预设排气温度tds时,表明冷媒循环系统此时排气温度过低,冷媒循环系统中冷媒量过多,将储液管路连入冷媒循环系统中,即可将冷媒循环系统中多余的冷媒储存至可换热气液分离器中备用,实现多余冷媒的自动储存。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还包括:当所述排气实时温度大于所述预设排气温度,但持续时间小于第二预设时间,或者所述排气实时温度小于所述预设排气温度,但持续时间小于第二预设时间时,控制所述空调器按照设定的制热模式运行。由此,当空调器首次通电经调试后,根据排气实时温度td与预设排气温度tds的比较,判断冷媒循环系统中冷媒量既不过量也不不足时,控制空调器按照设定的制热模式运行。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2之后还包括:步骤s3:持续检测连续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内的所述排气实时温度和所述室外环境温度,而后返回所述步骤s2;其中,所述预设排气温度是根据所述室外环境实时温度以及所述空调器中预存的室外环境温度与预设排气温度的对应数据库或目标函数获得由此,可以根据室外环境实时温度从数据库或目标函数中获得预设排气温度,进而通过持续不断地实时检测排气实时温度及室外环境温度,进行排气实时温度与预设排气温度的比较,为冷媒循环系统补液或回收多余冷媒,使得冷媒循环系统中循环的冷媒量可自动调节。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当所述空调器并非为首次通电,根据所述排气实时温度与所述预设排气温度以及所述室内盘管实时温度与所述室内盘管初始温度控制所述储液管路或所述补气管路与所述冷媒循环系统连通具体包括:当所述排气实时温度大于所述预设排气温度,且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时间,或者所述室内盘管实时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室内盘管初始温度,且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时,控制所述补气管路与所述冷媒循环系统连通;当所述排气实时温度小于所述预设排气温度,且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时间,且所述室内盘管实时温度大于所述室内盘管初始温度,且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时,控制所述储液管路与所述冷媒循环系统连通。当检测到排气实时温度td大于等于预设排气温度tds,或室内盘管实时温度小于等于室内盘管初始温度时,表明冷媒循环系统此时排气温度较高,冷媒循环系统中冷媒量不足,将补气管路连入冷媒循环系统中,即可将可换热气液分离器中储存的冷媒补充到冷媒循环系统中,实现冷媒的自动添加。当检测到的排气实时温度td小于预设排气温度tds时,或者,检测到排气实时温度td小于预设排气温度tds,且室内盘管实时温度大于室内盘管初始温度时,表明冷媒循环系统此时排气温度过低,冷媒循环系统中冷媒量过多,将储液管路连入冷媒循环系统中,即可将冷媒循环系统中多余的冷媒储存至可换热气液分离器中备用,实现多余冷媒的自动储存。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2之后还包括:步骤s3’:持续检测连续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内的所述排气实时温度、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及所述室内盘管温度,而后返回所述步骤s2。由此,通过排气实时温度td与预设排气温度tds的比较以及室内盘管实时温度te与室内盘管初始温度te0的比较,来判断冷媒循环系统中冷媒量是否不足或过量。进一步地,所述冷媒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四通阀、第二超长连管、蒸发器、第一超长连管、节流部件及冷凝器,所述储液管路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超长管与所述节流部件之间的管路上,所述储液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可换热气液分离器的进液口连接,所述补气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压缩机回气管路和所述可换热气液分离器的出气口连接,且所述补气管路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所述储液管路上设置有第四电磁阀。由此,通过补气管路与第三电磁阀的配合,实现可换热气液分离器的补充冷媒的功能,通过储液管路与第四电磁阀的配合,实现可换热气液分离器回收多余冷媒的功能,且电磁阀的控制方式,简单、可靠、方便。进一步地,所述冷媒循环系统还包括压缩机排气管路,所述压缩机排气管路与所述可换热气液分离器之间连接有增压管路,且所述增压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补气管路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磁阀用于控制所述补气管路是否与所述冷媒循环系统连通。由此,通过增压管路的设置,可以提升可换热气液分离器中的压力,便于可换热气液分离器中的气态冷媒通过补气管路进入压缩机,且电磁阀的控制方式,简单、可靠、方便。进一步地,所述冷媒循环系统上还设置有闪发器,所述闪发器的冷媒出口与所述可换热气液分离器通过降压管路连接,所述降压管路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储液管路上设置有第四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第四电磁阀用于控制所述储液管路是否与所述冷媒循环系统连通。由此,通过降压管路的设置,可以降低可换热气液分离器中的压力,便于冷媒循环系统中的多余液态冷媒储存至可换热气液分离器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中制热模式下冷媒量自动控制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制热模式下冷媒循环控制的原理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制热模式下冷媒量自动控制方法流程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可换热气液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压缩机;2-冷凝器;3-蒸发器;4-可换热气液分离器;5-闪发器;6-第一超长连管;7-第二超长连管;8-四通阀;9-第一电磁阀;10-第二电磁阀;11-第三电磁阀;12-第四电磁阀;41-内腔缸体;42-上薄壁换热盘管;43-下薄壁换热盘管;44-出气口;45-进液口;46-第一出口端;47-第一进口端;48-第二进口端;49-第二出口端。具体实施方式空调机组有时会使用于安装超长连接管的应用场景中,此时空调机组出厂液量无法满足安装超长连接管后的液量,需在售后安装时从外部冷媒罐补充液量。此外,在机组常规运行过程中,现有冷媒循环系统缺乏良好的冷媒量的自动调节机制,使得空调机组中的冷媒量与最佳冷媒量之间存在偏差,导致空调机组不能在最佳状态下运行,影响空调的制冷或制热效果。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在空调运行过程中可以进行冷媒量调节的方法和装置。冷媒量的自动调节可以在空调制冷和/或制热模式下进行,不同模式下,空调的冷媒循环系统的管路设置和控制方法会有所不同。本发明提供的是在空调制热模式下可以自动补充加液量的控制方法,以解决冷媒液量不能自动调节修正的问题。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制热模式下冷媒量自动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将冷媒调节单元连入空调器的冷媒循环系统,其中,冷媒调节单元包括可换热气液分离器和调节管路,可换热气液分离器内存储有液态冷媒,调节管路包括储液管路和补气管路,储液管路用于回收冷媒循环系统中的液态冷媒,补气管路用于向冷媒循环系统中补充气态冷媒;步骤s2,当空调器为首次通电时,空调器经调试过程后,启动压缩机并运行第一预设时间后检测排气实时温度td及室外环境实时温度twf,根据排气实时温度td与预设排气温度控制储液管路或补气管路与冷媒循环系统连通;当空调器并非为首次通电时,则启动压缩机并运行第一预设时间后检测排气实时温度td、室外环境实时温度twf及室内盘管实时温度te,根据排气实时温度td与预设排气温度tds以及室内盘管实时温度te与室内盘管初始温度te0控制储液管路或补气管路与冷媒循环系统连通。其中,冷媒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1回气管路和冷凝器2出口管路,补气管路的两端分别与压缩机1回气管路和可换热气液分离器4的出气口连接,储液管路的一端连接在第一超长管与节流部件之间的管路上,储液管路的另一端与可换热气液分离器4的进液口连接。在制热模式下,如图2所示,沿冷媒流向,冷媒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1、四通阀14、第二超长连管7、蒸发器3、第一超长连管6、节流部件及冷凝器2以及用于将上述部件连接起来的主管路。本实施例通过排气实时温度td与预设排气温度tds的比较或者排气实时温度td与预设排气温度tds、室内盘管实时温度te与室内盘管初始温度的比较,来判断冷媒循环系统中冷媒量是否不足或过量。通过在冷媒循环系统中设置可换热气液分离器4,与冷媒循环系统之间形成补气管路和储液管路,预先在可换热气液分离器4中存储适量冷媒,通过控制补气管路或储液管路连入冷媒循环系统,实现自动调节冷媒循环系统中的冷媒量,使得冷媒处于最佳冷媒量,无需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加液操作,避免冷媒充注存在的泄露风险,改善冷媒循环系统的制热效果。优选地,补气管路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11,第三电磁阀11用于控制可换热气液分离器4中的气态冷媒是否补入冷媒循环系统。储液管路上设置有第四电磁阀12,第四电磁阀12用于控制热媒循环主系统管路中的液态冷媒是否回收进入可换热气液分离器4中。第三电磁阀11、第四电磁阀12均为常闭状态。优选地,当检测空调器是首次通电,则对冷媒循环系统进行调试。具体调试过程包括:室内风机按照设定转速运行,压缩机1及室外风机不通电运行,第三电磁阀11和第四电磁阀12完全打开,冷媒循环系统运行固定时间。固定时间优选为30s。由于冷媒循环系统中设置了超长连管,因此调试阶段将补气管路和储液管路同时连入冷媒循环系统中,以平衡管路压力,使得冷媒循环系统中的冷媒循环起来。需要说明的是,调试固定时间后,室内风机仍按设定转速运行,第三电磁阀11和第四电磁阀12均关闭,而后再启动室外风机,压缩机1通电运行。而当检测到空调器不是首次通电,则直接启动室内风机、室外风机,控制压缩机1通电,冷媒循环系统按正常制热模式运行。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检测到冷媒循环系统为首次通电,此时步骤s2中为持续检测并记录排气实时温度td及室外环境实时温度twf;步骤s2具体包括:当排气实时温度td大于预设排气温度tds,且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时间时,控制补气管路连入冷媒循环系统;当排气实时温度td小于预设排气温度tds,且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时间时,控制储液管路连入冷媒循环系统。其中,第二预设时间优选为10s。预设排气温度tds是根据室外环境实时温度twf以及冷媒循环系统中预存的室外环境温度与预设排气温度tds的对应数据库或目标函数获得。本实施例中室外温度与目标排气实时温度td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表1室外环温twftwf<-15℃-15℃≤twf<0℃0℃≤twf<10℃10℃≤twf<20℃预设排气温度tdstds=55℃tds=0.8twf+70℃tds=twf+70℃tds=0.8*twf+70℃进一步地,步骤s2还包括:当排气实时温度大于预设排气温度,但持续时间小于第二预设时间,或者排气实时温度小于预设排气温度,但持续时间小于第二预设时间时,判断冷媒循环系统中冷媒量既不过量也不不足时,则控制空调器按照设定的制热模式运行。如图3所示,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检测到冷媒循环系统不是首次通电,此时步骤s2中为持续检测并记录排气实时温度td、室外环境实时温度twf及室内盘管实时温度te。步骤s2具体包括:当排气实时温度大于预设排气温度,且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时间,或者室内盘管实时温度小于或等于室内盘管初始温度,且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时间时,控制补气管路与冷媒循环系统连通;当排气实时温度小于预设排气温度,且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时间,且室内盘管实时温度大于室内盘管初始温度,且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时间时,控制储液管路与冷媒循环系统连通。可选地,在步骤s2之后还包括步骤s3:若冷媒循环系统是首次通电,则步骤s3为:持续检测连续第二预设时间内的排气实时温度和室外环境温度,而后返回步骤s2,根据持续检测的排气实时温度td和室外环境实时温度twf,比较排气实时温度td和预设排气温度tds的大小,控制储液管路或补气管路与冷媒循环系统连通,或者控制空调器按照设定的制热模式进行。若冷媒循环系统并非首次通电,则步骤s3’为:持续检测连续第二预设时间内的排气实时温度、室外环境温度及室内盘管实时温度,而后返回步骤s2,根据持续检测的排气实时温度td、室外环境实时温度twf及室内盘管实时温度te,比较排气实时温度td和预设排气温度tds的大小,以及室内盘管实时温度te与室内盘管初始温度的大小,控制储液管路或补气管路与冷媒循环系统连通,或者控制空调器按照设定的制热模式进行。优选地,如图4所示,可换热气液分离器4包括储液器,储液器内设置有内腔缸体41,内腔刚体用于储存冷媒,储液器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44和进液口45,出气口44和进液口45均与内腔缸体41连通。内腔缸体41的外壁上设置有上下分离的两个换热盘管,分别为上薄壁换热盘管42和下薄壁换热盘管43,上薄壁换热盘管42上设有第一进口端47和第一出口端46,第一进口端47与第一出口端46相连通,下薄壁换热盘管43上设有第二进口端48和第二出口端49,第二进口端48与第二出口端49相连通。优选地,冷媒循环系统还包括压缩机1排气管路,压缩机1排气管路与可换热气液分离器4的第二进口端48之间连接有增压管路,且增压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9,第一电磁阀9用于控制经压缩机1压缩后的高温高压气态冷媒是否部分进入可换热气液分离器4中,以与可换热气液分离器4中的液态冷媒进行换热。优选地,冷媒循环系统还包括闪发器5,闪发器5具有三个接口,分别为设置于闪发器5一端的第一接口、设置于闪发器5另一端的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第一接口为冷媒出口,闪发器5的第一接口与可换热气液分离器4的第一进口端47通过降压管路连接,闪发器5的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设置在冷凝器2与蒸发器3之间的管路上。进一步地,降压管路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10,第二电磁阀10用于控制闪发器5内的闪发蒸汽是否进入可换热气液分离器4中。第一电磁阀9、第二电磁阀10均为常闭状态。本实施例中,当检测到的排气实时温度td大于预设排气温度tds时,或者,检测到排气实时温度td大于预设排气温度tds,或室内盘管实时温度小于等于室内盘管初始温度时,表明此时冷媒循环系统排气实时温度td高,冷媒循环系统中冷媒量不足,需要将可换热气液分离器4中储存的冷媒补充到冷媒循环系统中,此时打开第一电磁阀9和第三电磁阀11,保持第二电磁阀10和第四电磁阀12关闭,即可将补气管路连入冷媒循环系统中,实现冷媒的自动添加。当检测到的排气实时温度td小于预设排气温度tds时,或者,检测到排气实时温度td小于预设排气温度tds,且室内盘管实时温度大于室内盘管初始温度时,表明此时冷媒循环系统排气实时温度td过低,冷媒循环系统中冷媒量过多,需要将冷媒循环系统中多余的冷媒储存至可换热气液分离器4中备用,此时打开第二电磁阀10和第四电磁阀12,保持第一电磁阀9和第三电磁阀11关闭,即可将储液管路连入冷媒循环系统中,实现多余冷媒的自动储存。需要说明的是,断开补气管路与冷媒循环系统之间的连接时,先关闭第一电磁阀9,5s后关闭第三电磁阀11。断开储液管路与冷媒循环系统之间的连接时,先关闭第四电磁阀12,5s后关闭第二电磁阀10。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