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空气智能管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34205发布日期:2020-07-10 16:05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室内空气智能管理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闭环境下的空气调节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是室内空气智能管理机。



背景技术:

传统空调一般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内机与室外机通过管道连接,并且室外机内设置有压缩机以及冷凝器(换热器),室内机内设置有室内换热器(冷凝器)、制冷剂在压缩机内被压缩为高温高压气体,然后在室内换热器和室外冷凝器中的一者内凝气放热。在另一者中蒸发吸热;对室内环境实现制热或制冷功能。现在市场上的空调产品一般不具备新风功能。

多联式空调,属于一种中央空调,用一台室外机通过管道连接两台或两台以上室内机,夏天配合室内机制冷,冬天配合室内机制热。这种类型的多联式空调或者中央空调,也无法将室外新鲜空气引入室内,不具有新风模式。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高质量的生活环境。因为有了空调机,人们在夏天可以制冷降温,冬天也可以有温暖如春的享受。但是,要想有更好的空气品质和生活环境就不可能了,因为空调机无论是制冷或者制热都需关闭门窗,这样室内就没有新鲜空气。室内如果没有新鲜空气流通就会缺少氧气,人们就会感觉不舒适,胸闷、气短,还可能诱发其他疾病,这就是所谓的“空调综合症”。如果是人群密集场所,像学校教室、幼儿园、会议室,这种由于缺氧造成的空气污染情况会更加严重。有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疾病90%是因为缺氧造成的。

如果有一台这样的机器,天气热时能制冷,天冷时能制热,而无论制冷或制热的同时也能有一定比例的新鲜空气源源不断地进入室内,而且每当春秋季节空调停用时,该机器又能作为一台新风空气净化机亟需使用,这将是人们梦寐以求的一款家用电器,现在市场上还没有一款这种真正意义上的上述家用电器产品。

鉴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空调机或中央空调机无法兼具制冷、制热和新风功能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制冷、制热和新风模式的空调机,以填补市场空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提供一种室内空气智能管理机,兼具制冷、制热和新风功能,全天候、具有制热模式、制冷模式、新风模式、制热和新风模式以及制冷和新风模式,提高空调的使用效率,节省空间,节省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室内空气智能管理机,包括外壳和出风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腔、空调组件以及新风组件,其中:

所述内腔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内腔通过第一隔板分隔为前腔部分和后腔部分,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前腔部分的侧壁上;

所述空调组件位于所述前腔部分内;

所述新风组件位于所述后腔部分内;

所述新风组件包括新风系统、回风系统和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与所述新风系统相连通、且与所述回风系统相连通;

所述出风口与所述新风系统相连通、且与所述空调组件相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热交换器横向放置于所述后腔部分内;

所述热交换器呈六边体结构;所述热交换器包括新风进风侧面、回风进风侧面、新风出风侧面和回风出风侧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有显示屏设于所述外壳前侧壁上、且位于所述出风口下方;

有导风板活动连接于出风口上;

有感应系统设置于所述后腔部分上、且位于所述热交换器上方;

所述感应系统位于所述新风系统和所述回风系统之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空调组件包括冷凝器/散热器、辅热器、接水槽、电控板、冷热风机、冷热滤网和送风风道;所述辅热器位于所述冷凝器/散热器上;所述冷凝器/散热器固定于所述前腔部分上部;所述接水槽位于所述冷凝器/散热器下端;所述电控板位于所述接水槽下方;所述冷热滤网位于所述接水槽和所述电控板前端;所述冷热风机固定于所述电控板与所述第一隔板之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新风系统包括新风进风口、新风进风管道、新风出风口、新风进风腔、新风出风腔、新风通道、过滤腔和新风电机腔;

所述新风进风口位于所述外壳后侧壁上、且位于所述后腔部分上部;

所述新风出风口位于所述新风进风腔内、且位于所述热交换器下端;

所述新风进风腔位于所述热交换器下端、且与所述新风进风侧面相连通;

所述新风进风口与所述新风出风口通过所述新风进风管道连通;

所述新风进风管道位于所述热交换器侧方;有密封盖位与所述热交换器呈并列设置;所述密封盖位于所述新风进风管道上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过滤腔和所述新风电机腔位于所述后腔部分上端;

所述过滤腔与所述新风电机腔呈间隔设置,且位于所述新风电机腔下方、位于所述新风出风腔上方;

所述过滤腔包括初效滤网腔和高效滤网腔,所述高效滤网腔位于所述初效滤网腔上端、且与所述初效滤网腔呈叠置放置;

所述第一隔板上端连接于所述过滤腔内端面下端;

所述新风电机腔位于所述出风口侧方、且与所述出风口相连通;

有新风电机固定于所述新风电机腔内、且固定于所述外壳顶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回风系统包括回风进风口、回风进风腔、回风通道、回风出风腔、回风电机和回风出风口;

所述回风进风腔位于所述新风出风腔下方;

所述回风进风口位于所述外壳两侧面上、且位于所述回风进风腔两侧面上;

所述回风进风腔位于所述热交换器上端、且与所述回风进风侧面相连通;

所述回风出风腔位于所述新风进风腔下方;

所述回风电机位于所述回风出风腔内;

所述回风出风口位于所述外壳后侧壁上、且位于所述后腔部分下部;

所述回风出风口与所述回风出风腔相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新风通道位于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回风进风腔之间,且位于所述热交换器上端、与所述新风出风侧面相连通;

所述新风通道与所述新风出风腔相连通;

所述回风通道位于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新风进风腔之间,且位于所述热交换器下端、与所述回风出风侧面相连通;

所述回风通道与所述回风出风腔相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热交换器的内侧面位于所述第一隔板上;

有第四隔板固定于所述内腔两侧面,所述第四隔板位于新风出风腔与所述回风进风腔之间;所述新风进风口固定于所述第四隔板上端面;

所述第四隔板外侧面设置有向下折弯结构;

有第五隔板位于所述新风进风腔与所述回风出风腔之间;

所述新风出风口固定于所述第五隔板上端面;

所述第五隔板外侧面设置有向上折弯结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空调组件和新风组件,调组件与新风组件通过第一隔板分隔;本实用新型兼具制冷、制热和新风功能,具有制热模式、制冷模式、新风模式、制热和新风模式以及制冷和新风模式;提高空调的使用效率,节省空间,节省成本;

(2)本实用新型工作简便,节能降耗,高效安全;因为安装有热交换器,热交换效率为70%-80%,因此,在使用新风时,对室内空气温度的扰动是很微小的,能量得到有效回收,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3)本实用新型空调组件与新风组件共用出风口,即出风口为制冷空气、制热空气以及新风空气的共用出风口,布局合理,节省空间,节省成本;

(4)本实用新型是一款智能型的三合一机器,兼具制冷、制热、清洁新风(经过滤后进入室内的新鲜空气)三大功能,它可以根据室内环境指标,如空气洁净度、二氧化碳指标、温湿度等自动开、关机,并自动调整运行速度和风量大小;还可实现app远程控制;

(5)本实用新型可以对密闭的室内空气进行四种模式的运行操作,即制热模式、制冷模式、制热+新风模式和制冷+新风模式,本实用新型在制冷或者是制热时,新风和回风都可以同时进行;另外还有一种模式,即空调室外机不运行的情况下,仅依靠室内空气智能管理机,即可实现室内环境的新风模式,为室内提供源源不断的、经过高效过滤的新鲜空气,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在不需要制冷或制热时(例如,春天或秋天的大多数时间内)新风和回风单独运行,这样大大提高了机器的使用效率;

(6)本实用新型在空调室外机不运行的情况下,仅依靠室内空气智能管理机运行,即可实现室内环境的新风模式,为室内提供源源不断的、经过高效过滤的新鲜空气;本实用新型一机多能,一机多用,既是空调机,又是新风空气净化机,为真正意义上的室内空气管理机(即:空管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缺少后盖时的局部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缺少后盖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缺少后盖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缺少侧盖时的侧视局部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在缺少后盖时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整理结构的立体接示意图一。

图9为本实用新型整理结构的立体接示意图二。

图中1-前腔部分,2-后腔部分,3-外壳,4-出风口,4.1-导风板,5-空调组件,5.1-冷凝器/散热器,5.2-辅热器,5.3-接水槽,5.4-电控板,5.5-冷热风机,5.6-冷热滤网,5.7-送风风道,6-新风组件,6.1-新风系统,6.11-新风进风口,6.12-新风进风管道,6.13-新风出风口,6.14-新风进风腔,6.15-新风出风腔,6.16-新风通道,6.17-过滤腔,6.171-初效滤网腔,6.172-高效滤网腔,6.18-新风电机腔,6.181-新风电机,6.19-密封盖,6.2-回风系统,6.21-回风进风口,6.22-回风进风腔,6.23-回风通道,6.24-回风出风腔,6.25-回风电机,6.26-回风出风口,6.3-热交换器,6.31-新风进风侧面,6.32-回风进风侧面,6.33-新风出风侧面,6.34-回风出风侧面,7-第一隔板,8-内腔,9-显示屏,10-感应系统,11-第二隔板,12-第三隔板,13-第四隔板,13.1-向下折弯结构,14-第五隔板,14.1-向上折弯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参阅附图可知:室内空气智能管理机,包括外壳3和出风口4,还包括内腔8;

所述内腔8通过第一隔板7分隔为前腔部分1和后腔部分2;

有空调组件5位于所述前腔部分1;

有新风组件6位于所述后腔部分2;可以对密闭的室内空气进行四种模式的运行操作,即制热模式、制冷模式、制热+新风模式和制冷+新风模式;另外还有一种模式,即空调室外机不运行的情况下,仅依靠室内空气智能管理机,即可实现室内环境的新风模式,为室内提供源源不断的、经过高效过滤的新鲜空气,一机多能,一机多用,既是空调机,又是新风空气净化机,为真正意义上的室内室内空气智能管理机;

所述外壳3位于所述内腔8外周,所述出风口4位于所述外壳3前侧壁上、且位于所述前腔部分1上部;

所述新风组件6包括新风系统6.1、回风系统6.2和热交换器6.3;所述热交换器6.3与所述新风系统6.1相连通、且与所述回风系统6.2相连通;

所述出风口4与所述新风系统6.1相连通、且与所述空调组件5相连通(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所示);该出风口为制冷空气和制热空气以及新风空气的共用出风口,布局合理,节省空间。

所述热交换器6.3横向放置于所述后腔部分2内;最大限度地实现热交换器6.3在本实用新型中的热交换功能,节省空间;

所述热交换器6.3呈六边体结构;所述热交换器6.3包括新风进风侧面6.31、回风进风侧面6.32、新风出风侧面6.33和回风出风侧面6.34(如图1、图4所示);

有导风板4.1活动连接于出风口4上(如图1、图4、图7、图9所示),导风板可遮挡或打开所述出风口。

有显示屏9设于所述外壳3前侧壁上、且位于所述出风口4下方(如图4、图7、图9所示);显示屏9为液晶显示屏,实时显示室内环境的各项指标,如空气中的pm2.5数值、二氧化碳浓度、室内温湿度等;

有感应系统10位于所述第一隔板7中部、且位于所述新风系统6.1和所述回风系统6.2之间;所述感应系统10包括感应控制器以及空气质量传感器;

所述感应系统10设置于所述后腔部分2上、且位于所述热交换器6.3上方(如图1所示),用于检测空气质量和调整机器的运行状态;室内空气智能管理机以及空调室外机的运行,由前面板上的显示屏和前腔上的电控板以及后腔的感应系统三者联合进行;电控板控制压缩机和各个风机的运转,感应系统对室内环境实施进行监控。

所述空调组件5包括冷凝器/散热器5.1、辅热器5.2、接水槽5.3、电控板5.4、冷热风机5.5、冷热滤网5.6和送风风道5.7;所述辅热器5.2位于所述冷凝器/散热器5.1上;所述冷凝器/散热器5.1固定于所述前腔部分1上部;所述接水槽5.3位于所述冷凝器/散热器5.1下端;所述电控板5.4位于所述接水槽5.3下方;所述冷热滤网5.6位于位于所述接水槽5.3和所述电控板5.4前端;所述冷热风机5.5固定于所述电控板5.4与所述第一隔板7之间(如图1、图4所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制热和制冷功能。

所述新风系统6.1包括新风进风口6.11、新风进风管道6.12、新风出风口6.13、新风进风腔6.14、新风出风腔6.15、新风通道6.16、过滤腔6.17和新风电机腔6.18;

所述新风进风口6.11位于所述外壳3后侧壁上、且位于所述后腔部分2上部;新风进风口6.11用于进新风;

所述新风出风口6.13位于所述新风进风腔6.14内、且位于所述热交换器6.3下端;新风出风口6.13的排出的新风进入新风进风腔6.14、再进入热交换器6.3进行热交换;

所述新风进风腔6.14位于所述热交换器6.3下端、且与所述新风进风侧面6.31相连通;新风进风腔6.14内的新风通过新风进风侧面6.31进入热交换器6.3进行热交换、在经过新风出风侧面6.3排出热交换器6.3;

所述新风进风口6.11与所述新风出风口6.13通过所述新风进风管道6.12连通;新风通过新风进风口6.11进入新风进风管道6.12、再由新风出风口6.13排出,实现新风进风功能;

所述新风进风管道6.12位于所述热交换器6.3侧方;有密封盖6.19位与所述热交换器6.3呈并列设置;所述密封盖6.19位于所述新风进风管道6.12上方;外壳3严密扣合盖在热交换器6.3和密封盖6.19侧端面上,保证本装置的密封性,且保证新风在新风通路中运行、脏空气在回风通路中运行;防止发生交叉运行的现象。

所述过滤腔6.17和所述新风电机腔6.18位于所述后腔部分2上端;

所述过滤腔6.17与所述新风电机腔6.18呈间隔设置,且位于所述新风电机腔6.18下方、位于所述新风出风腔6.15上方;

所述过滤腔6.17包括初效滤网腔6.171和高效滤网腔6.172,所述高效滤网腔6.172位于所述初效滤网腔6.171上端、且与所述初效滤网腔呈叠置放置;新风经过新风出风侧面6.3排出热交换器6.3后、进入新风通道6.16,再进入新风出风腔6.15,再从位于过滤腔6.17下端进入初效滤网腔6.171进行初滤后、再从下端进入高效滤网腔6.172进行精滤,过滤后的新风从过滤腔6.17上端排出,进入新风电机腔6.18,再经过新风电机腔6.18内的新风电机6.181从出风口4排出;

所述第一隔板7上端连接于所述过滤腔6.17内端面下端;保证进入新风出风腔6.15的新风从下端进入过滤腔6.17,提高新风利用效率;

所述新风电机腔6.18位于所述出风口4侧方、且与所述出风口4相连通;

有新风电机6.181固定于所述新风电机腔6.18内、且固定于所述外壳3顶端(如图1所示);保证新风从出风口4排出,布局合理,空间利用率较高。

所述回风系统6.2包括回风进风口6.21、回风进风腔6.22、回风通道6.23、回风出风腔6.24、回风电机6.25和回风出风口6.26;实现回风功能;

所述回风进风腔6.22位于所述新风出风腔6.15下方;

所述回风进风口6.21位于所述外壳3两侧面上、且位于所述回风进风腔6.22两侧面上;回风进风口6.21形状为百叶窗形,在后腔中部两侧上呈对称设置;室内的脏空气通过回风进风口6.21进入回风进风腔6.22;满足进入口的进风量需求;

所述回风进风腔6.22位于所述热交换器6.3上端、且与所述回风进风侧面6.32相连通;进入回风进风腔6.22内的脏空气通过回风进风侧面6.32进入热交换器6.3进行热交换,再经过回风出风侧面6.34排出热交换器6.3,进入回风通道6.23;

所述回风出风腔6.24位于所述新风进风腔6.14下方;

所述回风电机6.25位于所述回风出风腔6.24内;

所述回风出风口6.26位于所述外壳3后侧壁上、且位于所述后腔部分2下部;

所述回风出风口6.26与所述回风出风腔6.24相连通(如图1所示);经过回风出风侧面6.34排出热交换器6.3、且进入回风通道6.23的脏空气进入回风出风腔6.24,再经过回风电机6.25排至回风出风口6.26、排出室外;

所述新风通道6.16位于所述第一隔板7与所述回风进风腔6.22之间,且位于所述热交换器6.3上端、与所述新风出风侧面6.33相连通;

所述新风通道6.16与所述新风出风腔6.15相连通(如图2所示)。

所述回风通道6.23位于所述第一隔板7与所述新风进风腔6.14之间,且位于所述热交换器6.3下端、与所述回风出风侧面6.34相连通;

所述回风通道6.23与所述回风出风腔6.24相连通(如图3所示);经过回风出风侧面6.34排出热交换器6.3、且进入回风通道6.23的脏空气进入回风出风腔6.24,再经过回风电机6.25排至回风出风口6.26、排出室外。

所述热交换器6.3的内侧面位于所述第一隔板7上(如图1、图4所示),所述第一隔板7通过所述热交换器6.3的内侧面分隔为上、下两部分;

有第二隔板11位于所述回风进风腔6.22内端面;有第三隔板12位于所述新风进风腔6.14内端面;

所述第二隔板11和所述第三隔板12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分别位于所述热交换器6.3上下两顶端;所述回风进风侧面6.32位于所述第二隔板11外侧,所述新风出风侧面6.33位于所述第二隔板11内侧;

所述新风进风侧面6.31位于所述第三隔板12外侧,所述回风出风侧面6.34位于所述第三隔板12内侧;

所述新风出风侧面6.33、所述第一隔板7上部分和所述第二隔板11构成所述新风通道6.16;

所述回风出风侧面6.34、所述第一隔板7下部分和所述第三隔板12构成所述回风通道6.23;

有第四隔板13固定于所述内腔8两侧面和所述第二隔板11上,所述第四隔板13位于新风出风腔6.15与所述回风进风腔6.22之间;所述新风进风口6.11固定于所述第四隔板13上端面上;

所述第四隔板13外侧面设置有向下折弯结构13.1;保证密封效果;

有第五隔板14位于所述新风进风腔6.14与所述回风出风腔6.24之间;

所述新风出风口6.13固定于所述第五隔板14上端面上;

所述第五隔板14外侧面设置有向上折弯结构14.1(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保证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室内空气智能管理机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室内空气智能管理机包括五种运行模式,分别为:制热模式、制冷模式、新风模式、制热和新风模式以及制冷和新风模式;

步骤一:当启动制热模式时,

空调室外机启动的同时室内机冷热风机启动;

室外机里面的主要元器件有压缩机、冷凝器、冷凝风扇、分液器、储液器、换向阀、毛细管输气管、室外机机壳等;室内机的主要元器件有:热蒸发器(包括电热管)、冷热风机、新风风机、回风风机、热交换器、滤网、出风组件、智能控制电路板、液晶显示屏、臭氧消毒灯、负离子发生器、室内机机壳等;

制热时,制冷剂气体低压蒸汽被压缩机加压、成为高温高压气体,且进入室内机的冷凝器/散热器5.1;制冷剂气体在冷凝器/散热器5.1内冷凝液化放热,成为制冷剂液体,同时将室内空气加热,从而达到提高室内温度的目的;

制冷剂液体经节流装置减压、进入室外机的换热器/蒸发器,制冷剂液体蒸发气化吸热、成为制冷剂气体,同时吸取室外空气的热量,成为低压制冷剂气体;低压制冷剂气体再次进入压缩机,开始下一个制热循环;

上述制热循环过程所形成的热气流通过室内机冷凝器/散热器5.1将热风从出风口4送入室内,形成热气流通道;

步骤二:当启动制冷模式时,

制冷时,压缩机启动,制冷剂气体被压缩机加压、成为高温高压气体;制冷剂气体进入室外机的冷凝器,冷凝液化放热,成为制冷剂液体,同时热量向大气释放;液体制冷剂经节流装置减压,进入室内机的蒸发器,蒸发吸热,成为气体制冷剂,同时制冷剂液体吸取室内空气的热量,从而达到降低室内温度的目的;制冷剂气体再次进入压缩机,开始下一个制冷循环;

上述制冷循环过程所形成的冷气流通过室内机冷凝器/散热器5.1将冷风从出风口4送入室内,形成冷气流通道;

步骤三:当启动新风模式时,

在新风模式启动的同时,回风模式同时启动;

新风模式为:新风系统工作时,新风电机6.181启动,新风电机6.181产生负压,将室外新鲜空气通过新风系统6.1吸入室内;

新鲜空气通过新风进风口6.11进入新风进风管道6.12,从新风出风口6.13排出、进入新风进风腔6.14,从新风进风侧面6.31进入热交换器6.3、从新风出风侧面6.33排出热交换器6.3,通过新风通道6.16、进入新风出风腔6.15,从过滤腔6.17下端进入,从过滤腔6.17上端排出,通过新风电机6.181排至出风口4、进入室内,形成新风气流通路(如图1、图2所示);

回风模式为:回风系统工作时,回风电机6.25启动,回风电机6.25产生负压,将室内脏空气通过回风系统6.2排出室外;

室内脏空气通过回风进风口6.21进入回风进风腔6.22,从回风进风侧面6.32进入热交换器6.3、从回风出风侧面6.34排出热交换器6.3,通过回风通道6.23、进入回风出风腔6.24,通过回风电机6.25排至回风出风口6.26、排出室外,形成回风气流通路(如图1、图3所示);

步骤四:当启动制热和新风模式时,

制热模式同上述步骤一;新风模式同上述步骤三;

步骤五:当启动制冷和新风模式时,

制冷模式同上述步骤二,新风模式同上述步骤三。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室内空气智能管理机与现有的室内空气智能管理机相比所具有的优点,工作人员将这两种技术方案进行了对比,其对比结果如下表:

由上表可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室内空气智能管理机与现有的室内空气智能管理机,具有多种功能(具有制热、制冷和新风功能),一机多用,工作模式包括制热模式、制冷模式、制热和新风模式、制冷和新风模式,以及单独新风模式,整机利用率达到100%。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室内空气智能管理机,它通过管道(铜管)和电缆线等与空调室外机联通。

安装空调室外机的建筑物墙体上开有两个直径为120毫米左右的孔洞,这两孔洞通过软管分别与室内空气智能管理机上的新风进风口和回风出风口相连接。

在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下,室内空气智能管理机与空调室外机相配合,对室内环境进行制冷或制热。

在新风模式下,室外空气可以通过新风进风口从室内空气智能管理机进入室内,为室内环境提供新鲜空气。

在实施例中,室内空气智能管理机包括具有内腔的外壳,所述外壳分为前腔室和后腔室;前腔室的上部开设有出风口;该出风口为制冷、制热和新风时共有的出风口;

在所述制热模式或制冷模式启动时,空调室外机启动的同时室内机冷热风机启动;所形成的气流通过冷凝器(又称散热器)等将热风或冷风从出风口送出,形成热/冷气流通道;

在新风模式启动的同时,回风模式同时启动;

新风模式为:新风系统工作时,新风电机6.181启动,新风电机6.181产生负压,将室外新鲜空气通过新风进风口6.11和新风系统6.1吸入室内;

新鲜空气通过新风进风口6.11进入新风进风管道6.12,从新风出风口6.13排出、进入新风进风腔6.14,从新风进风侧面6.31进入热交换器6.3、从新风出风侧面6.33排出热交换器6.3,通过新风通道6.16、进入新风出风腔6.15,从过滤腔6.17下端进入,从过滤腔6.17上端排出,通过新风电机6.181排至出风口4、进入室内,形成新风气流通路(如图1、图2所示);

回风模式为:回风系统工作时,回风电机6.25启动,回风电机6.25产生负压,将室内脏空气通过回风系统6.2排出室外;

室内脏空气通过回风进风口6.21进入回风进风腔6.22,从回风进风侧面6.32进入热交换器6.3、从回风出风侧面6.34排出热交换器6.3,通过回风通道6.23、进入回风出风腔6.24,通过回风电机6.25排至回风出风口6.26、排出室外,形成回风气流通路(如图1、图3所示)。

其它未说明的部分均属于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