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干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17673发布日期:2020-03-31 15:55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真空干燥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干燥机,属于塑料加工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真空干燥,又名解析干燥,是一种将物料置于负压条件下,并适当通过加热达到负压状态下的沸点或者通过降温使得物料凝固后通过溶点来干燥物料的干燥方式。物料内水分在负压状态下溶点沸点都随着真空度的提高而降低,同时辅以真空泵间隙抽湿降低水汽含量,使得物料内水等溶液获得足够的动能脱离物料表面。真空干燥由于处于负压状态下隔绝空气使得部分在干燥过程中容易氧化等化学变化的物料更好的保持原有的特性,也可以通过注入惰性气体后抽真空的方式更好的保护物料。常见的真空干燥设备有:真空干燥箱,连续真空干燥设备等。ms胶料一般为粉末状或者小颗粒状,在干燥较热过程中,胶料间容易发生黏连,干燥后的胶料颗粒增大,影响胶料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ms胶料一般为粉末状或者小颗粒状,在干燥较热过程中,胶料间容易发生黏连,干燥后的胶料颗粒增大,影响胶料的使用”的不足,提供一种真空干燥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真空干燥机,包括底板架和两个侧部支撑架,侧部支撑架固定设置与底板架上并与底板架固定连接,两个侧部支撑架之间设置有两端为圆锥型的回转筒,回转筒的两个圆锥形端部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回转筒的中段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回转支座,回转筒中段两侧的回转支座分别与两个侧部支撑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侧部支撑架内设置有回转动力机构,回转动力机构的动力输出端通过皮带与其中一个回转支座转动连接;所述回转筒连接有一个真空管,真空管套接于回转支座内并通过密封轴承与回转支座转动连接,真空管位于回转筒内的一端连接有防尘头,真空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真空泵;所述回转筒内设置有一个搅拌框,搅拌框的两端分别与回转筒两侧的回转支座连接。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使用回转动力机构带动回转支座转动,进而使得回转筒进行转动,在真空烘干的过程中,回转筒内的ms胶料通过回转筒的转动而不停的被翻匀,使得ms胶料均匀干燥。在回转筒转动过程中,搅拌框翻转搅拌回转筒内的ms胶料,将回转筒内的ms胶料搅拌打散,降低回转筒内的ms胶料在干燥过程中结团。真空管对回转筒内进行抽真空,真空管套接于回转支座内并通过密封轴承与回转支座转动连接,方便在回转筒转动过程中持续对回转筒内抽真空操作。

优化的,上述真空干燥机,所述搅拌框包括两根折弯管和一根热风管,两根折弯管的一端连通,两根折弯管的另一端与热风管的端部连接,折弯管与热风管连通;所述热风管穿过回转支座并通过密封轴承与回转支座转动连接,热风管的端部连接有热风机。

本申请中,为了提高干燥效率,通过热风管对回转筒内进行加热,热风管的热气输送到搅拌框的两根折弯管内,在搅拌框对回转筒内的ms胶料搅拌打散的过程中对回转筒内的ms胶料进行加热,能够提高加热的均匀性。热风管穿过回转支座并通过密封轴承与回转支座转动连接,方便在回转筒转动过程中持续对回转筒内加热。

优化的,上述真空干燥机,所述搅拌框还包括一个环形的端部转动管,折弯管的端部与端部转动管连接;所述端部转动管套接于真空管位于回转筒内的端部并通过轴承与真空管转动连接;两个折弯管的端部通过端部转动管连通。

本申请中,两个折弯管的端部通过端部转动管连通,并且端部转动管套接于真空管上对两个折弯管的端部的进行支撑,防止两个折弯管在长时间使用后变形,提高了两个折弯管的端部强度。

优化的,上述真空干燥机,所述折弯管上设置有若干加热管,加热管的一端封闭,加热管的另一端与折弯管内部连通。

本申请中,在折弯管上设置了若干加热管,提高搅拌框对回转筒内的ms胶料的打散搅拌效率,防止回转筒内的ms胶料在干燥过程中黏连形成较大的颗粒。

优化的,上述真空干燥机,所述回转筒内设置有两个网板,搅拌框设置于两个网板之间,网板由若干内部杆组成,内部杆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两个网板的内部杆的等腰三角形底边所在平面相对设置,同一组网板的内部杆平行间隔设置。

本申请中,在回转筒转动过程中,回转筒内的ms胶料撞击两个网板的内部杆,通过撞击将暂时结团的ms胶料撞散,防止回转筒内的ms胶料粘结为较大的颗粒。内部杆的横截面采用等腰三角形,两个网板的内部杆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相对设置,这样在暂时结团的ms胶料撞击内部杆时,内部杆的等腰三角形的顶角边更加容易将暂时结团的ms胶料撞散,防止干燥后的胶料颗粒增大。

优化的,上述真空干燥机,所述回转筒内设置有两个辅助网板二,两个辅助网板二设置于两个网板之间,搅拌框设置于两个辅助网板二之间;所述辅助网板二由若干内部杆二组成,内部杆二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两个网板的内部杆二的等腰三角形底边所在平面相对设置,同一组辅助网板二的内部杆二平行间隔设置。

本申请中,被内部杆撞散的ms胶料进一步的与辅助网板二的内部杆二撞击,进一步将ms胶料撞散,防止ms胶料结团。内部杆二的横截面采用等腰三角形,两个网板的内部杆二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相对设置,这样在暂时结团的ms胶料撞击内部杆二时,内部杆二的等腰三角形的顶角边更加容易将暂时结团的ms胶料撞散,防止干燥后的胶料颗粒增大

优化的,上述真空干燥机,所述内部杆二与内部杆垂直设置,网板与辅助网板二之间间隔设置。

本申请中,内部杆二与内部杆垂直设置使得内部杆二与内部杆形成网状,能够使得ms胶料均匀的被撞击打散,防止ms胶料结团。

优化的,上述真空干燥机,所述真空管上设置有双向截止电磁阀,其中一个侧部支撑架上设置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的输出端与双向截止电磁阀、真空泵、热风机、回转动力机构的控制输入端连接。

本申请中,真空管的双向截止电磁阀能够在抽真空或者充气时防止逆向的气流的产生。控制面板控制双向截止电磁阀、真空泵、热风机、回转动力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使用回转动力机构带动回转支座转动,进而使得回转筒进行转动,在真空烘干的过程中,回转筒内的ms胶料通过回转筒的转动而不停的被翻匀,使得ms胶料均匀干燥。在回转筒转动过程中,搅拌框翻转搅拌回转筒内的ms胶料,将回转筒内的ms胶料搅拌打散,降低回转筒内的ms胶料在干燥过程中结团。真空管对回转筒内进行抽真空,真空管套接于回转支座内并通过密封轴承与回转支座转动连接,方便在回转筒转动过程中持续对回转筒内抽真空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点。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真空干燥机,包括底板架1和两个侧部支撑架2,侧部支撑架2固定设置与底板架1上并与底板架1固定连接,两个侧部支撑架2之间设置有两端为圆锥型的回转筒3,回转筒3的两个圆锥形端部分别设置有进料口4和出料口5;所述回转筒3的中段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回转支座6,回转筒3中段两侧的回转支座6分别与两个侧部支撑架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侧部支撑架2内设置有回转动力机构7,回转动力机构7的动力输出端通过皮带与其中一个回转支座6转动连接;所述回转筒3连接有一个真空管8,真空管8套接于回转支座6内并通过密封轴承与回转支座6转动连接,真空管8位于回转筒3内的一端连接有防尘头10,真空管8的另一端连接有真空泵9;所述回转筒3内设置有一个搅拌框11,搅拌框11的两端分别与回转筒3两侧的回转支座6连接。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使用回转动力机构7带动回转支座6转动,进而使得回转筒3进行转动,在真空烘干的过程中,回转筒3内的ms胶料通过回转筒3的转动而不停的被翻匀,使得ms胶料均匀干燥。在回转筒3转动过程中,搅拌框11翻转搅拌回转筒3内的ms胶料,将回转筒3内的ms胶料搅拌打散,降低回转筒3内的ms胶料在干燥过程中结团。真空管8对回转筒3内进行抽真空,真空管8套接于回转支座6内并通过密封轴承与回转支座6转动连接,方便在回转筒3转动过程中持续对回转筒3内抽真空操作。

所述搅拌框11包括两根折弯管111和一根热风管12,两根折弯管111的一端连通,两根折弯管111的另一端与热风管12的端部连接,折弯管111与热风管12连通;所述热风管12穿过回转支座6并通过密封轴承与回转支座6转动连接,热风管12的端部连接有热风机13。

本申请中,为了提高干燥效率,通过热风管12对回转筒3内进行加热,热风管12的热气输送到搅拌框11的两根折弯管111内,在搅拌框11对回转筒3内的ms胶料搅拌打散的过程中对回转筒3内的ms胶料进行加热,能够提高加热的均匀性。热风管12穿过回转支座6并通过密封轴承与回转支座6转动连接,方便在回转筒3转动过程中持续对回转筒3内加热。

所述搅拌框11还包括一个环形的端部转动管14,折弯管111的端部与端部转动管14连接;所述端部转动管14套接于真空管8位于回转筒3内的端部并通过轴承与真空管8转动连接;两个折弯管111的端部通过端部转动管14连通。

本申请中,两个折弯管111的端部通过端部转动管14连通,并且端部转动管14套接于真空管8上对两个折弯管111的端部的进行支撑,防止两个折弯管111在长时间使用后变形,提高了两个折弯管111的端部强度。

所述折弯管111上设置有若干加热管15,加热管15的一端封闭,加热管15的另一端与折弯管111内部连通。

本申请中,在折弯管111上设置了若干加热管15,提高搅拌框11对回转筒3内的ms胶料的打散搅拌效率,防止回转筒3内的ms胶料在干燥过程中黏连形成较大的颗粒。

所述回转筒3内设置有两个网板,搅拌框11设置于两个网板之间,网板由若干内部杆151组成,内部杆151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两个网板的内部杆151的等腰三角形底边所在平面相对设置,同一组网板的内部杆151平行间隔设置。

本申请中,在回转筒3转动过程中,回转筒3内的ms胶料撞击两个网板的内部杆151,通过撞击将暂时结团的ms胶料撞散,防止回转筒3内的ms胶料粘结为较大的颗粒。内部杆151的横截面采用等腰三角形,两个网板的内部杆151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相对设置,这样在暂时结团的ms胶料撞击内部杆151时,内部杆151的等腰三角形的顶角边更加容易将暂时结团的ms胶料撞散,防止干燥后的胶料颗粒增大。

所述回转筒3内设置有两个辅助网板二,两个辅助网板二设置于两个网板之间,搅拌框11设置于两个辅助网板二之间;所述辅助网板二由若干内部杆二16组成,内部杆二16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两个网板的内部杆二16的等腰三角形底边所在平面相对设置,同一组辅助网板二的内部杆二16平行间隔设置。

本申请中,被内部杆151撞散的ms胶料进一步的与辅助网板二的内部杆二16撞击,进一步将ms胶料撞散,防止ms胶料结团。内部杆二16的横截面采用等腰三角形,两个网板的内部杆二16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相对设置,这样在暂时结团的ms胶料撞击内部杆二16时,内部杆二16的等腰三角形的顶角边更加容易将暂时结团的ms胶料撞散,防止干燥后的胶料颗粒增大

所述内部杆二16与内部杆151垂直设置,网板与辅助网板二之间间隔设置。

本申请中,内部杆二16与内部杆151垂直设置使得内部杆二16与内部杆151形成网状,能够使得ms胶料均匀的被撞击打散,防止ms胶料结团。

所述真空管8上设置有双向截止电磁阀17,其中一个侧部支撑架2上设置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的输出端与双向截止电磁阀17、真空泵9、热风机13、回转动力机构7的控制输入端连接。

本申请中,真空管8的双向截止电磁阀17能够在抽真空或者充气时防止逆向的气流的产生。控制面板控制双向截止电磁阀17、真空泵9、热风机13、回转动力机构7。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