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27554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发明涉及适用于住宅、写字楼、恒温室及其它需要空气调节的场所,属于空气调节设备。
目前生产的传统机械压缩式空调设备,其制造工艺复杂、使用寿命短、故障率高、向外界排放热量浪费能源,其制冷工质氟利昂还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本实用新型发明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半导体制冷器件在低温差时具有较高制冷效率的特点,同时将散热器设计成储热水罐式,将散热器排放的热量加工热水供人们使用;以节约能源,同时利用半导体制冷器件通过极性变换可以方便地将制冷端置换成制热端的特点,从而设计出一种能够完成制冷、制热、抽湿和向使用者提供热水的四功能无污染的电子空调器。
本实用新型发明之电子空调器,由半导体制冷器件(14)、换热器(6)、散热器(13)、储热水罐(21)、循环水泵(20)、风机(8)、空气过滤网(9)、挡风板(2)、控制电路(5)、等主要部分组成。
本实用新型发明是这样设计的,散热器(13)与半导体制冷器件(14)之散热端(18)之间涂导热硅脂后相联接,循环水泵(20)、管道(12)和(16)与储热水罐(21)和散热器(13)相联接形成一个散热循环系统,挡风板(2)、空气过滤网(9)、进风风道(7)、出风风道(1)、风机(8)、换热器(6)与涂了导热硅脂后的半导体制冷器件(14)的吸热端(17)相联形成一换热制冷系统,这样风机(8)驱动被调节的空气,通过换热制冷系统后降温降湿以达到空气调节要求的目的温度;同时,该系统吸收的热量由换热器(6)经半导体制冷器件(14)再经由散热器(13)进入散热循环系统排走。
按照最大制冷效率设计的半导体制冷器件(14)的吸热端(17)和放热端(18)之间的平均温差为15℃,根据计算其制冷效率为12.5。换热器(6)系采用肋片管道式结构设计以提高吸热效率和减小风机(8)的功率。半导体制冷器件(14)采用小规模制冷器件,以提高吸热和散热效率。散热器(13)也采用肋片管道式结构设计,用液体循环散热方式,加大散热器(13)与换热器(6)的比值,最大程度地降低半导体制冷器件(14)散热端(18)的温度以提高制冷效率。储热水罐(21)与城市自来水管路串联并容纳一定数量的低温水,这部分低温水用来集蓄电子空调器排放的热量,同时也为人们提供热水使用,以节约人们日常用热水所消耗掉的那部分能源,储热水罐内的阻流隔板使水温较高的循环水集中在储热水罐的上部。安装在电子空调器前面板上的控制电路(5)给风机(8)循环水泵(20)供电,并通过整流硅桥(22)整流后给半导体制冷器件(14)供电,安装在换热制冷系统风道中的温度传感器(3)串联在控制电路(5)的电源入口处控制室温,当室温达到空气调节要求时自动切断电源,安装在散热系统中压力传感器(15)检测循环水水压,并串联在控制电路(5)的电源入口处在水压不够时自动切断电源,以保护半导体制冷器件不再散热不良状态下工作。控制电路(5)还通过双极双刀开关(4)改变给半导体制冷器件(14)的供电极性来切换电子空调器的制冷(夏天)和制热(冬天)的工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发明电子空调器与公知的机械压缩式空调器相比,由于采用电子半导体制冷,机械运动部分减少,从而也减少了由其带来的机械故障。由于不采用任何制冷工质,从而杜绝了对空气的污染,同时在致冷、致热和提供热水几方面节约了大量能源,而制造成本则与公知的机械压缩式空调器相仿,所以在住宅、写字楼、宾馆饭店、恒温室等场所使用极为安全、方便和经济。
实施例1本实施例借助附图祥述如下附


图1 电子空调器结构图。
附图2 电子空调器换热器散热器图。
附图3 电子空调器换热器散热器A-A图。
附图4 电子空调器控制电路图。
附图5 电子空调器储热水罐图。
制冷时室内被调节之空气经安装在基座(10)上的风机(8)的驱动,通过空气过滤器(9)进风风道(7)进入换热器(6)内,通过低温的换热器(6)温度降低后,通过出风风道(1)、挡风板(2)重新进入室内。换热器(6)不断地吸收所通过之空气中的热量由半导体制冷器件(14)吸热端(17)吸走,并排到半导体制冷器件(14)的排热端(18),半导体制冷器件的排热端(18)所排放的热量被经循环水泵(20)后流经散热器(13)内的冷却水带走到储热水罐,携带大量热量的冷却水使在储热水罐内的水温升高,以便人们使用。储热水罐内的阻流隔板使热水集中在储热水罐的上部。电源插座(11)安装在箱体上,经控制电路板(5)分别给半导体制冷器件(14)供电的硅整流桥(22)、离心风机(8)、循环水泵(20)供电,串联在控制电路(5)中的压力传感器(15)检测水压,在水压不够,冷却水不能良好循环时自动切断电源以保护半导体制冷器件不被烧坏,串联在控制电路(5)中的温度传感器(3)检测风口的空气温度,当达到目的值时,控制停机以节省能源。
制热时,通过双极双刀开(4)改变给半导体制冷器件的供电极性,原吸热端(17)变为制热端,原制热端(18)变为吸热端这样室内空气被加热,为冬季室内采暖提供热源。
本实施例供电电压为交流220V,消耗功率为600W,单位制冷量为1350Kcal/h,制冷效率为12.25,环境温度为35℃时,冷却水温度为25℃时,工作6小时,可提供水温达45℃的热水450公斤。
权利要求1.一种由制冷系统、散热系统、控制系统组成的用于空气调节的电子空调器,其主要技术特征是半导体制冷器件(14)的吸热端(17)涂上一层薄的导热硅脂后与换热器(6)紧密联接,离心风机(8)的出风口与换热器(6)的一端相联接,离心风机(8)的进风口与进风通道(7)相联接,进风通道(7)的进风口处安装滤尘网(9),换热器(6)的出风口与出风风道(1)相联接,在出风风道(1)的出风口处装有档风板(2);涂有薄层导热硅脂的半导体制冷器件(14)的排热端(18)与散热器(13)相联接,散热器(13)通过管道(12)与储热水罐(21)相联接,散热器(13)的另一端与循环水泵(20)相联接。循环水泵的另一端与集热水罐(21)相联接;控制电路部分中的整流硅桥(22)给半导体制冷器件(14)供电,安装在散热器(13)和循环水泵(20)之间的压力传感器(15)串联在控制电路中,安装在出风风道(1)处的温度传感器(3)串联在控制电路中,交流电源分别给循环水泵(20),离心风机(8)和整流硅桥(22)供电。
2.如权力要求1所述之电子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换热器和散热器均为内装筋片的矩型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电子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半导体制冷器件之散热端(18)面积应小于400平方毫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电子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储热水罐内装有阻流隔板(23)。
专利摘要电子空调器是一种用半导体制冷器件制成的空气调节装置,适用于住宅、写字楼、恒温室及其它需要空气调节的场所,克服了现有空气调节装置的制冷工质氟利昂造成环境污染、噪声大、压缩机制造工艺复杂、使用寿命短和浪费能源的技术缺陷,其主要技术特征是采用半导体制冷器件,由半导体制冷器件、换热器、散热器、储热水罐、循环水泵、风机,空气过滤网、挡风板、控制电路等主要部分组成。
文档编号F24F5/00GK2111486SQ9122450
公开日1992年7月29日 申请日期1991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1991年9月10日
发明者王世荣, 李青, 赵焕明, 阴法林 申请人:北京汇理自动化技术联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