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室外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73931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调器室外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外控制器,特别是一拖多空调器的室外控制器。
目前,定频空调器最多做到一拖二,变频空调器在国内也仅仅做到一拖三。由于空调器的压缩及管路之间运转的特殊性,其控制方面也相应是比较困难的课题,特别是对于定频一拖多控制更是较难解决的问题。如果采用变频控制或现有的定频控制来解决一拖多的问题,控制系统将非常复杂,成本较高,并且控制系统易发生故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根据各个室内机信号的情况协调地控制室外风机,压缩机和电磁阀动作的空调器室外控制器,它成本低,故障率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隔离电路的输入端与室内机的信号输出端连接,隔离电路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I/O口连接,执行电路的输入端与单片机的I/O口连接,执行电路通过其继电器与管路系统中的电磁阀和压缩机以及室外风机连接。
隔离电路主要用于避免将各个室内机输出的电信号直接输入单片机IC1中,使室内机和室外机不共地,防止室内机输出信号的传输线路上接收的干扰信号进入单片机IC1中。单片机IC1运行程序,对各个室内机输入的信号进行处理,输出控制信号控制执行电路中的继电器动作。执行电路根据单片机IC1输出的控制信号,驱动继电器动作。继电器的触点与管路系统中的电磁阀和压缩机以及室外风机的控制电路连接,继电器控制电磁阀和压缩机的开和关,控制室外风机的开和关以及风速的大小。
本实用新型由于具有隔离电路,可以防止室内机输出信号的传输线上接收的干扰信号,进入单片机IC1中,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减少了控制的故障率。单片机IC1通过运行程序,对各个室内机信号进行处理、输出控制信号控制执行电路,执行电路协调地控制电磁阀、压缩机和室外风机运行,简单而有效地实现了定频一拖多的控制问题。由于采用单片机IC1通过运行程序进行控制,本实用新型与单纯采用硬件进行控制相比较,具有电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方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图3、图4为一拖四定频空调器的管路系统图。
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用于一拖四空调器的实施例。如图3所示,室内机热交换器1和室内机热交换器2在同一管路系统中,该管路系统包括室内机热交换器1、室内机热交换器2、截止阀3、截止阀4、调节器5、电磁阀6、电磁阀7、压缩机8、毛细管9、毛细管10、过滤器11和室外机热交换器12。如图4所示,室内机热交换器13和室内机热交换器14在同一管路系统中,该管路系统包括室内机热交换器13、室内机热交换器14、截止阀15、截止阀16、调节器17、电磁阀18、电磁阀19、毛细管20、毛细管21、过滤器22、压缩机23和室外机热交换器24。室外机热交换器12和室外机热交换器24安装在同一塞外机中,共用同一个风机,该风机具有低速和高速两档风速。室内机热交换器1、室内机热交换器2、室内机热交换器13和室内热交换器14分别安装在四个室内机内。如
图1和图2所示,隔离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和光电耦合器(IC2)、光电耦合器(IC2)采用TLP521-4,单片机(IC1)采用TMP47P241V,光电耦合器(IC2)的(1)脚、(3)脚、(5)脚和(7)脚分别与四个室内机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光电耦合器(IC2)的(2)脚、(4)脚、(6)脚和(8)脚分别与电阻(R1)、电阻(R2)、电阻(R3)和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阻(R1)、电阻(R2)、电阻(R3)和电阻(R4)的另一端与室内机的地连接,电容(C1)、电容(C2)、电容(C3)和电容(C4)的一端分别与光电耦合器(IC2)的(1)脚、(3)脚、(5)脚和(7)脚连接,电容器(C1)、电容器(C2)、电容器(C3)和电容器(C4)的另一端接地,光电耦合器(IC2)和(10)脚、(12)脚、(14)脚和(16)脚分别与单片机(IC1)的(KEO)、(KO1)、(KO2)和(KO3)I/O口连接,光电耦合器(IC2)的(9)脚、(11)脚、(13)脚和(15)脚接地,电阻(R5)、电阻(R6)、电阻(R7)和电阻(R8)的一端分别与单片机(IC1)的(KEO)、(KO1)、(KO2)和(KO3)I/O口连接,电阻(R5)、电阻(R6)、电阻(R7)和电阻(R8)的另一端与+5V电源连接。光电耦合器IC2的1脚、3脚、5脚和7脚分别通过插座CN5J和插头分别与四个室内机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电容C1、电容C2、电容C3和电容C4为滤波电容。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和电阻R8都为限流电阻。光电耦合器IC2将四个室内机的信号输出端与单片机IC1的I/O口之间的电信号隔离,使室内机和室外机不共地。执行电路包括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9)、电阻(R20)、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电阻(R24)、三极管(DQ)和达林顿晶体管陈列(IC3),达林顿晶体管陈列(IC3)采用2003,晶体管陈列(IC3)的(1)脚、(2)脚、(3)脚、(4)脚、(5)脚、(6)脚和(7)脚分别与单片机(IC1)、(P13)、(P12)、(AIN0)、(AIN1)、(AIN2)、(AIN3)和(P11)I/O口连接,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和电阻(R15)的一端分别与达林顿晶体管陈列(IC3)的(1)脚、(2)脚、(7)脚、(6)脚、(3)脚、(4)脚和(5)脚连接,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和电阻(R15)的另一端与+5V电源连接,达林顿晶体管陈列(IC3)的(8)脚接地、(9)脚接+12V电源,达林顿晶体管陈列(IC3)的(10)脚、(11)脚、(12)脚、(13)脚、(14)脚和(15)脚分别与电阻(R18)、电阻(R19)、电阻(R20)、电阻(R21)、电阻(R22)和电阻(R23)的一端连接,电阻(R18)、电阻(R19)、电阻(R20)、电阻(R21)、电阻(R22)和电阻(R23)的另一端分别与继电器(RL3)、继电器(RL2)、继电器(RL4)、继电器(RL5)、继电器(RL7)和继电器(RL6)的线圈一端连接,继电器(RL3)、继电器(RL2)、继电器(RL4)、继电器(RL5)、继电器(RL7)和继电器(RL6)的线圈上另一端与+12V电源连接,达林顿晶体管陈列(IC3)的(16)脚继电器电器(R1)的线圈一端连接,继电器(RL1)的线圈的另一端与+12V电源连接,单片机(IC1)的(P10)I/O口与电阻(R16)和电阻(R17)的一端连接,电阻(R16)的另一端与+5V电源连接,电阻(R17)的另一端与三板管(DQ)的基极连接,三极管(DQ)的集电极接地,三极管(DQ)的发射极与电阻(R24)的一端连接,电阻(R24)的另一端与继电器(RL8)的线圈一端连接,继电器(RL8)的线圈另一端与+12V电源连接。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和电阻R15为上拉电阻。达林顿晶体管陈列IC3能够提供大电流,它用于在单片机IC1输出控制信号时,驱动继电器RL1-RL7动作。由于继电器共有8只,而达林顿晶体管陈列IC3只能连接7只继电器,所以增加三极管DQ用于驱动继电器RL8。继电器RL1-RL8的触点分别用于控制电磁阀6、电磁阀7、电磁阀18、电磁阀19、压缩机8、压缩机23、风机的低速和高速两挡风速。本实施例可以通过单片机IC1运行程序,实现以下功能1、室外机第一次上电或断电后再上电四个电磁阀立即打开,在无室内机信号的情况下,延时4分钟闭合;2、每个电磁阀信号对应一个室内机信号,无论在何种状态下,如果有室内机信息,则必有与之对应的电磁阀信号(电磁阀打开);3、压缩机在检测到电磁阀已经打开10S,并且有与对应的室内机信号时才能启动,如果两个压缩机同时接收到室内机信号,则有一个压缩机首先启动,另一个压缩机在此压缩机启动1分钟后启动;4、风机与压缩机(第一个启动的)同时启动,在第一个压缩机关闭后,风机风速转化为低速,在第二个压缩机关闭后,风机延时4分钟后关闭;5、与压缩机对应的电磁阀(处在同一个管路系统中),在该压缩机关闭后都要打开(或延时)四分钟再关闭;6、室外机第一次上电或停电后再上电,压缩机在三分钟内不能启动;7、当只有一个压缩机运行时,风机风速为低速。两个压缩机都运行时,风机风速为高速。
权利要求1.空调器外控制器,它具有隔离电路、单片机(IC1)和执行电路,其特征是,隔离电路的输入墙与室内机的信号输出墙连接,隔离电路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I/O口连接,执行电路的输入端与单片机的I/O口连接,执行电路通过其继电器与管路系统中的电磁阀和压缩机以及室外风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外控制器,其特征是,隔离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和光电耦合器(IC2)、光电耦合器(IC2)采用TLP521-4,单片机(IC1)采用TMP47P241V,光电耦合器(IC2)的(1)脚、(3)脚、(5)脚和(7)脚分别与四个室内机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光电耦合器(IC2)的(2)脚、(4)脚、(6)脚和(8)脚分别与电阻(R1)、电阻(R2)、电阻(R3)和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阻(R1)、电阻(R2)、电阻(R3)和电阻(R4)的另一端与室内机的地连接,电容(C1)、电容(C2)、电容(C3)和电容(C4)的一端分别与光电耦合器(IC2)的(1)脚、(3)脚、(5)脚和(7)脚连接,电容器(C1)、电容器(C2)、电容器(C3)和电容器(C4)的另一端接地,光电耦合器(IC2)和(10)脚、(12)脚、(14)脚和(16)脚分别与单片机(IC1)的(KEO)、(KO1)、(KO2)和(KO3)I/O口连接,光电耦合器(IC2)的(9)脚、(11)脚、(13)脚和(15)脚接地,电阻(R5)、电阻(R6)、电阻(R7)和电阻(R8)的一端分别与单片机(IC1)的(KEO)、(KO1)、(KO2)和(KO3)I/O口连接,电阻(R5)、电阻(R6)、电阻(R7)和电阻(R8)的另一端与+5V电源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室外控制器,其特征是,执行电路包括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9)、电阻(R20)、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电阻(R24)、三极管(DQ)和达林顿晶体管陈列(IC3),达林顿晶体管陈列(IC3)采用2003,晶体管陈列(IC3)的(1)脚、(2)脚、(3)脚、(4)脚、(5)脚、(6)脚和(7)脚分别与单片机(IC1)、(P13)、(P12)、(AIN0)、(AIN1)、(AIN2)、(AIN3)和(P11)I/O口连接,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和电阻(R15)的一端分别与达林顿晶体管陈列(IC3)的(1)脚、(2)脚、(7)脚、(6)脚、(3)脚、(4)脚和(5)脚连接,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和电阻(R15)的另一端与+5V电源连接,达林顿晶体管陈列(IC3)的(8)脚接地、(9)脚接+12V电源,达林顿晶体管陈列(IC3)的(10)脚、(11)脚、(12)脚、(13)脚、(14)脚和(15)脚分别与电阻(R18)、电阻(R19)、申,阻(R20)、电阻(R21)、电阻(R22)和电阻(R23)的一端连接,电阻(R18)、电阻(R19)、电阻(R20)、电阻(R21)、电阻(R22)和电阻(R23)的另一端分别与继电器(RL3)、继电器(RL2)、继电器(RL4)、继电器(RL5)、继电器(RL7)和继电器(RL6)的线圈一端连接,继电器(RL3)、继电器(RL2)、继电器(RL4)、继电器(RL5)、继电器(RL7)和继电器(RL6)的线圈上另一端与+12V电源连接,达林顿晶体管陈列(IC3)的(16)脚继电器(RL1)的线圈一端连接,继电器(RL1)的线圈的另一端与+12V电源连接,单片机(IC1)的(P10)I/O口与电阻(R16)和电阻(R17)的一端连接,电阻(R16)的另一端与+5V电源连接,电阻(R17)的另一端与三极管(DQ)的基极连接,三极管(DQ)的集电极接地,三极管(DQ)的发射极与电阻(R24)的一端连接,电阻(R24)的另一端与继电器(RL8)的线圈一端连接,继电器(RL8)的线圈另一端与+12V电源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空调器室外控制器,为克服现有一拖多空调器控制系统复杂、易发生故障的缺点。本实用新型具有隔离电路、单片机IC1和执行电路。隔离电路的输入端与室内机的信号输出端连接,隔离电路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I/O口连接。执行电路的输入端与单片机的I/O口连接,执行电路通过其继电器与管路系统中的电磁阀和压缩机以及室外风机连接。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一拖多空调器,它能协调地控制电磁阀、压缩机和室外风机运行,故障率低。
文档编号F24F11/00GK2347097SQ9723402
公开日1999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1997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1997年8月14日
发明者喻子达, 楚人震, 王正太, 许云强 申请人:海尔集团公司,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