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75821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热水锅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水锅炉。
目前广泛采用的一种热水锅炉结构是锅炉的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构成封闭的环形水室,水室分别与进水管和出水管相通,在内壳体内的炉膛上方设有与水室相通的炉胆和加热水管,炉膛的下方设有一次进风管。在炉膛中,通过煤的燃烧释放热量对炉胆和加热水管中的水进行加热。此种热水锅炉在使用过程中,煤燃烧不充分,产生黑烟严重污染环境,同时热量利用率低,浪费能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水锅炉,它能使煤充分燃烧,减小环境污染,同时提高热量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锅炉底部增加设置二次进风管,在锅炉内壳体的外壁上设有环形风箱和产气箱,二次进风管的一端与环形风箱连通,环形风箱通过内壳体上开有的风嘴与炉膛相通,产气箱的下端口和由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形成的环形密闭水室相通,在产气箱内部的下端口处设有浮球阀,产气箱的上端设有送气管,送气管与二次进风管的另一端共同连通于鼓风箱。
由于在内壳体外壁上增加设置了环形风箱和产气箱,通过二次送风管的送风,使环形风箱的空气和产气箱中的水蒸气,在环形风箱中受到加热,再通过内壳体上设置不同角度的风嘴,高温气体在炉膛内对煤燃烧进行第二次助然,使得煤彻底充分燃烧,以此提高热效率,并且降低黑烟浓度,减小煤烟对环境的污染。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
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是图2的B-B向剖视图。
外壳体(9)与内壳体(5)之间构成环形密闭水室(10),在外壳体(9)上设有进水管(12)和出水管(13),在内壳体(5)的上端穿过外壳体(9)设有出烟口(14),在锅炉底部设置有一次进风管(1)和二次进风管(4),一次进风管(1)的一端连通于鼓风箱(2),其另一端与炉膛(3)相对应,在锅炉内壳体(5)的外壁上设有环形风箱(6)和产气箱(7),二次进风管(4)的一端与环形风箱(6)连通,环形风箱(6)通过内壳体(5)上开有的风嘴(8)与炉膛(3)相通,产气箱(7)的下端口和环形密闭水室(10)相通,在产气箱(7)内部的下端口处设有浮球阀(19),产气箱(7)的上端设有送气管(11),送气管(11)与二次进风管(4)的另一端共同连通于鼓风箱(2),炉膛(3)的上方内壳体(5)的内壁上设有炉胆(15)和依次垂直排列的加热水管(16),炉胆(15)下部设有与水室(10)相通的炉胆进水管(17),炉胆(15)上部设有与水室(10)相通的炉胆出水管(18),加热水管(11)的上下两端口均与水室(10)相通。
权利要求1.一种热水锅炉,包括设置在锅炉底部的一次进风管(1),一次进风管(1)的一端连通于鼓风箱(2),其另一端与炉膛(3)相对应,其特征在于锅炉底部增加设置二次进风管(4),在锅炉内壳体(5)的外壁上设有环形风箱(6)和产气箱(7),二次进风管(4)的一端与环形风箱(6)连通,环形风箱(6)通过内壳体(5)上开有的风嘴(8)与炉膛(3)相通,产气箱(7)的下端口和由内壳体(5)与外壳体(9)之间形成的环形密闭水室(10)相通,在产气箱(7)内部的下端口处设有浮球阀(19),产气箱(7)的上端设有送气管(11),送气管(11)与二次进风管(4)的另一端共同连通于鼓风箱(2)。
专利摘要一种热水锅炉,在锅炉底部增加设置二次进风管,在锅炉内壳体的外壁上设有环形风箱和产气箱,二次进风管连通于鼓风箱和环形风箱,环形风箱通过风嘴与炉膛相通,产气箱内部下端口设有浮球阀并与水室相通,产气箱上端口通过送气管与鼓风箱相通。其优点是通过二次送风使煤彻底充分燃烧,降低烟尘浓度,减小环境污染,提高热量热用率。
文档编号F24H1/22GK2352885SQ98212629
公开日1999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1998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1998年4月30日
发明者梁熙德 申请人:梁熙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