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水循环的新方法

文档序号:4578337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热水循环的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采暖系统的热水实现自然循环的新方法。现有热水循环的方法一种是机械循环,一种是自然循环,而自然循环要求散热设备高于炉体之上即散热器的中心与锅炉中心的高差h必须是正值(h>0)[摘自″供热工程″第十八页,(天津大学土木建筑工程系供热通风教研室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77年12月第一版)],由北京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华丰公司生产的″华丰高效采暖炉″组成的采暖系统,其散热器必须架高,使散热器中心高于炉体中心(引自″华丰高效采暖炉″使用说明书]。这样方可利用重力原理实现自然循环,且重力原理作用于整个采暖系统,热水动压头P=h(VH-VC)[VH进水容重;VC出水容重],如h≤0,则热水流动压头为零或负值,就无法形成自然循环。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器安装高度可任意布置,均能实现热水自然循环的新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吸热炉体上部设置一下降管与炉体内的上升管相通,使重力仅作用于吸热炉体结构内部以获得动压头,同时在吸热炉体和散热器之间设置一热交换器,按热平衡原理,使吸热和放热的进出温差同步减少,整个供热系统内流量增大。
本发明的优点是供热系统中散热器可按装在任意高度位置,均能实现热水的自然循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所提的一种热水循环的新方法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发明所提的一种热水循环的新方法的示意图。
从图1中可以看出,热水循环的新方法主要由吸热炉体1、散热器2、热交换器5、炉体进水管3、炉体出水管4、散热器进水管6、散热器出水管7等组成,在吸热炉体1的上部设置下降管8与吸热炉体1内部的上升管9相通,这样重力原理以固定值仅作用于吸热炉体1内,使吸热炉体1的内部结构获得流动压头,热交换器5安装在吸热炉体1与散热器2之间,使炉体出水管4与散热器出水管7的出水在其中进行1∶1换热,从而提高了炉体进水管3中进水的温度,降低了散热器进水管6中进水的温度,这样吸热和放热的进出温差同步减少,达到吸热与放热流量的同步增加,增大了供热系统内的流量。例如一户时供热3200大卡,点火后一开始的出水温度为95℃,回水(进水)温度为15℃,则流量=3200÷(95℃-15℃)=40Kg/h,现在使用200大卡/时·℃换热器,使炉体回水(进水)温度提高到75℃,散热器进水温度降低到35℃,结果流量发生下列变化吸热流量=3200÷(95℃-75℃)=160Kg/h放热流量=3200÷(35℃-15℃)=160Kg/h其次,热交换器5还提高了吸热炉体1内热水的平均温度,使炉体出水管4中的出水温度迅速达到沸点,扩大了与下降管8的容重差,从而取得较高的动压头。
由于供热炉体1内部存在重力作用,又增大了供热系统的流量,提高了流动压头,从而达到散热器安装高度任意布置均能实现热水自然循环的目的。
权利要求
1.一个由吸热炉体1、散热器2、炉体进水管3、炉体出水管4、散热器进水管6、散热器出水管7等组成的热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a、在吸热炉体1的上部设置下降管8并与吸热炉体1内部的上升管9相通,使吸热炉体1的内部结构获得流动压头。b、在吸热炉体1与散热器2之间安装有热交换器5,增大了供热系统内的流量。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热水循环的新方法,它主要是在吸热炉体上部设置了下降管与炉体内部的上升管相通,这样重力以固定的值仅作用于炉体结构内部,使炉体内部具备了产生流动压头的功能。同时在吸热炉体和散热器之间设置热交换器,利用热平衡原理增大供热系统的流量,从而实现散热器安装高度可任意选择均能实现热水的自然循环,本方法结构简单,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F24H1/22GK1269493SQ99114150
公开日2000年10月11日 申请日期1999年4月7日 优先权日1999年4月7日
发明者王和 申请人:王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