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片式管壳换热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253583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穿片式管壳换热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船用热交换处理设备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穿片式管壳换热器。
【背景技术】
[0002]换热器又称热交换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换热器是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部门的通用设备,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更加广泛。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穿片式管壳换热器,减少原有换热管数量并在原有换热管上增加若干散热翅片,使换热器的散热功能得到增强。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穿片式管壳换热器,包括换热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壳体一端设有前封头,所述换热器壳体的另一端设有后封头,所述前封头上设有前管板,所述后封头上设有后管板,所述后封头与后管板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前管板与后管板之间设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上设有散热翅片,所述换热器壳体上方设有接管法兰。
[000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产品在符合常用的规范要求的基础上,在原有的换热管上设置了散热翅片,装备散热翘片厚的换热器呈几何级数的增大了换热面积,并减少了换热器内换热管的数量,应用于换热器内的换热管一般造价比较高,用散热翅片代替换热管可有效的减少材料成本。通过改良后的换热器的压力容器安全性能完全符合具体管壳式散热器的规范要求,本产品在相同体积的前提下,换热面积普遍是原有换热面积的10倍以上,且本产品在相同换热面积的前提下体积可以减小一半以上,缩小体积后的换热器仍可达到预期换热效果,极大地节省了原材料的投入。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发明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0007]其中:1、前封头,2、前管板,3、接管法兰,
[0008]4、换热器壳体,5、换热管,6、后管板,
[0009]7、密封件,8、后封头,9、散热翅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简要说明。
[0011]如图1所示,一种穿片式管壳换热器,包括换热器壳体4 ;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壳体4 一端设有前封头1,所述换热器壳体4的另一端设有后封头8,所述前封头I上设有前管板2,所述后封头8上设有后管板6,所述后封头8与后管板6之间设有密封件7,所述前管板2与后管板6之间设有换热管5,所述换热管5上设有散热翅片9,所述换热器壳体4上方设有接管法兰3。
[0012]安装及工作原理:首先将主管道通过连接的方式分别接入设置在换热器壳体4两端的前封头I和后封头8上,再将设置在换热器壳体4上的接管法兰与其他子集散热设备连接,即可完成安装工作,工作时所输入的热流会通过换热管5流向后封头8,在这个过程中换热管5内部所产生的热量会传递给散热翘片9从而完成进一步的散热工作,达到理想的散热效果。
[0013]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穿片式管壳换热器,包括换热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壳体一端设有前封头,所述换热器壳体的另一端设有后封头,所述前封头上设有前管板,所述后封头上设有后管板,所述后封头与后管板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前管板与后管板之间设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上设有散热翅片,所述换热器壳体上方设有接管法兰。
【专利摘要】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穿片式管壳换热器,减少原有换热管数量并在原有换热管上增加若干散热翅片,使换热器的散热功能得到增强。一种穿片式管壳换热器,包括换热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壳体一端设有前封头,所述换热器壳体的另一端设有后封头,所述前封头上设有前管板,所述后封头上设有后管板,所述后封头与后管板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前管板与后管板之间设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上设有散热翅片,所述换热器壳体上方设有接管法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产品在符合常用的规范要求的基础上,在原有的换热管上设置了散热翅片,装备散热翘片厚的换热器呈几何级数的增大了换热面积,并减少了换热器内换热管的数量。
【IPC分类】F28D7-00, F28F1-10
【公开号】CN104567473
【申请号】CN201310497061
【发明人】李铁岭, 李兆利, 杨杰
【申请人】天津市环亚船用热交换器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3年10月2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