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470817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空调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0002]为了保证离心叶轮的转动可靠性,风道盖板与离心叶轮之间会预留有配合间隙,这就使得由风道盖板的导流口吹向离心叶轮的部分进风会由二者的配合间隙处溢散,从而造成有效进风量降低、降低了空调器的换热效果和能效,并容易因气流紊乱而导致振动和噪声加剧。
[0003]此外,由于漏风处容易产生凝露,会对电器部件形成安全威胁,因而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离心叶轮与风道盖板处漏风导致的有效进风量低、换热效果差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底壳,底壳上形成有风道;风道盖板,与底壳配合并盖设在风道上,风道盖板具有与风道连通的导流口 ;离心叶轮,离心叶轮设置在风道内并与导流口对应,离心叶轮与风道盖板之间具有配合间隙;防漏风结构,防漏风结构设置在配合间隙处以降低配合间隙的漏风量。
[0006]进一步地,防漏风结构包括防漏风凸沿,防漏风凸沿为风道盖板的导流口向风道一侧伸出设置的凸缘。
[0007]进一步地,防漏风结构包括环形的挡风凸沿,挡风凸沿设置在离心叶轮上并向风道盖板侧伸出设置,且环形的挡风凸沿的内径大于导流口的直径。
[0008]进一步地,防漏风凸沿呈环形,且防漏风凸沿位于挡风凸沿的内环侧。
[0009]进一步地,防漏风结构包括由离心叶轮向风道盖板侧伸出设置的挡风凸沿。
[0010]进一步地,挡风凸沿位于离心叶轮的导流圈的上表面的内侧周缘处。
[0011]进一步地,防漏风结构包括设置在风道盖板上的防漏风凹槽,挡风凸沿嵌设在防漏风凹槽内并与防漏风凹槽间隙配合。
[0012]进一步地,防漏风凹槽的槽壁面呈弧面。
[0013]进一步地,风道盖板的远离底壳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支撑蒸发器的支撑筋。
[0014]进一步地,支撑筋位于风道盖板的中部。
[0015]进一步地,导流口为多个,防漏风结构为多个,离心叶轮为多个,多个离心叶轮、多个导流口以及多个防漏风结构彼此一一对应设置。
[0016]进一步地,风道为多个,多个风道彼此独立设置,每个风道内均设置有一个离心叶轮。
[0017]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蒸发器,蒸发器为多个,多个蒸发器与多个导流口一一对应设置。
[0018]进一步地,蒸发器呈圆形,且蒸发器的形状与导流口的形状相适应。
[0019]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底壳上形成有风道,风道盖板与底壳配合并盖设在风道上,风道盖板具有与风道连通的导流口,离心叶轮设置在风道内并与导流口对应,离心叶轮与风道盖板之间具有配合间隙,防漏风结构设置在配合间隙处以降低配合间隙的漏风量。由于在配合间隙处设置有防漏风结构,因而对二者配合间隙处起到有效的阻挡作用,避免或减少进风由配合间隙处溢散,保证了进风的可靠性,保证了能够有足够的进风量吹入离心叶轮内,从而提高了空调器的能效和换热效果,并且有效降低了因气流紊乱而导致振动和噪声。由于从根本上避免了凝露的产生,因而消除了凝露对电器部件形成的安全威胁、消除了安全隐患,从而保证了空调器的运行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20]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1]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2]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底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3示出了图2的P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底壳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底壳和安装在底壳上的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底壳和安装在底壳上的离心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示出了图6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8]图7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离心风机的离心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底壳和安装在底壳上的离心风机分解结构示意图;
[0030]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风道盖板和电器盒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风道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11示出了图10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3]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第一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第二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1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底壳和风道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1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底壳、风道盖板和离心风机安装在一起后的结构不意图;
[0037]图16示出了图15中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8]图17示出了图16中M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9]图18示出了图16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40]图1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蒸发器和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20示出了图19中B-B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42]图20a示出了图20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43]图2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面板体和前面板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44]图2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驱动结构和进风格栅的结构示意图;
[0045]图2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前面板未推出)的结构示意图;
[0046]图2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前面板被推出)的结构示意图;
[0047]图25示出了图24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48]图2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前面板被推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9]图2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实施例的开机步骤的流程不意图;以及
[0050]图28示出了图27的控制方法的实施例的关机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0051]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52]1、底壳;11、风道;lla、第一侧壁;llb、第二侧壁;111、第一风道;112、第二风道;
121、上出风口 ;122、下出风口 ;1211、第一上出风口 ;1212、第二上出风口 ;1221、第一下出风口 ;1222、第二下出风口 ;13、电器盒安装部;131、电器盒;1321、第二走线通道;1322、第三走线通道;1323、第四走线通道;133、第一盖板;1331、第一连接部;1332、第二连接部;134、第二盖板;1341、第三连接部;1342、第四连接部;14、电机散热孔;151、第一上蜗舌;152、第二上蜗舌;153、第一下蜗舌;154、第二下蜗舌;16、扫风机构;161、第一上扫风机构;162、第二上扫风机构;163、第一下扫风机构;164、第二下扫风机构;171、上导风板;173、下导风板;181、风道底面;1821、安装凹槽底面;1822、安装凹槽侧壁;2、风道盖板;21、导流口 ;211、第一导流口 ;212、第二导流口 ;22、第一走线通道;221、隔板;2211、布线缺口 ;222、避让缺口 ;23、驱动盒;24、防漏风凹槽;25、支撑筋;26、立板;3、离心风机;3a、第一离心风机;3b、第二离心风机;31、离心叶轮;311、轮毂;3111、通风孔;312、挡风凸沿;32、电机压盖;321、第一罩体;322、连接凸缘;323、加强结构;33、风机电机;313、叶体板;314、导流圈;4、蒸发器;5、底座;51、安置槽;52、承载台;53、支撑立板;54、引水管;6、前面板;61、上进风口 ;62、下进风口 ;63、侧进风口 ;7、面板体;71、挡板容纳槽;73、进风格栅;74、框架;75、过滤网;76、驱动机构;81、上进风挡板;82、下进风挡板;9、出风挡板;91、上出风挡板;92、下出风挡板;93、步进电机;94、止挡台阶面;95、第二避让凹槽;96、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53]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0054]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55]如图1、图9和图24所示,本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依次设置的底壳1、离心风机3、风道盖板2、蒸发器4、面板体7、前面板6、上进风挡板81、下进风挡板82以及出风挡板9。下面将对以上结构一一进行介绍。
[0056]如图2至图8及图25所示,底壳I具有相对设置的上侧和下侧,底壳I上设置有由上侧向下侧延伸的风道11,风道11具有对应于上侧的上出风口 121以及对应于下侧的下出风口 122,上出风口 121处设置有上导风板171及上扫风机构,下出风口 122处设置有下导风板173及下扫风机构。上出风口 121向上出风,下出风口 122向下出风。上出风口 121处设置有上导风板171及上扫风机构,下出风口 122处设置有下导风板173及下扫风机构。这样,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由上出风口 121和/或下出风口 122出风,进而提高了对出风方向调节的幅度,从而提高了用户的舒适度。底壳I上具有电机散热孔14,该电机散热孔14的具体结构及作用会在后面进行详细说明。
[0057]如图9和图10所示,风道盖板2具有与风道11连通的导流口 21。风道盖板2的具体结构及作用会在后面进行详细说明。
[0058]如图1、图7、图7a和图8所示,离心风机3设置在风道内。离心风机3包括风机电机33及被风机电机33驱动的离心叶轮31,离心叶轮31具有叶体板313。关于离心风机3的具体结构及位置关系会在后面进行详细说明。
[0059]如图1所示,蒸发器4设置在离心风机3的远离底壳I的一侧。本实施例中,蒸发器4罩设全部的导流口 21。或者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每个导流口 21对应设置有一个蒸发器。
[0060]如图1、图24和图26所示,前面板6可移动地设置在底壳I上,前面板6优选具有远离底壳I的打开位置以及靠近底壳I的关闭位置,前面板6处于打开位置时,前面板6和底壳I之间形成进风口。其中,进风口
当前第1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