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形砖、回转窑的圆柱状内衬砌以及回转窑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491545阅读:来源:国知局
)RS1、RS2,图2中仅一侧(RS2)是可见的。
[0028]左侧的砖部件12的形状对应于部件10,使得两个砖部件10、12以形式配合的方式彼此互补以呈现根据DIN 1082-4 (2007年I月版本)的楔形砖。
[0029]砖部件10、12可通过在各自的模具中压制来制造。但是,它们也能够以在其基座AG和IG之间以相对于其侧面RS1、RS2成直角地切割常规的楔形砖来制造。
[0030]所述砖部件10的侧面RSl、RS2具有两个直角、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在右侧处的梯形前面TS2保持不变,通过所述的砖部件10、12之间的分离面TF提供一个新的梯形前面TSl'内(在此图中:下)基座KT和外(在此图中:上)基座AG*是标准楔形砖的对应基座AG、IG的局部区域。砖部件10、12之间的坡面/分离面TF相对于所述基座IG'AG*以及以大约45度的角度从一个基座AG延伸至另一个基座IG。
[0031]左侧的砖半部12以此方式成形,使得当与部件10以形式配合的方式装配在一起时形成完整的楔形砖。
[0032]-图3涉及这样的实施例,在其中两个砖部件10、12之间的分离缝TF大致从外基座AG延伸到后面TS2,使得当从侧面观看时,砖部件10具有大约三角形的轮廓。如图2中所示,分离面TF是平的,但是其也能够略微拱起或者能够设有不同的斜角。部件10的基座AG*和坡面/分离面TF之间的所述角度(α)约为35度。如在图3中以K显示的,为了避免任何边沿的破损(脱落),这些边缘可以被加边。这样做不改变基本几何结构以及基本发明构思。
[0033]如图3示出的,第二砖部件12具有五角形的形状,使得在组装后两个部件10、12两者呈现完整的楔形砖。
[0034]在此图中示出的部件12的前面TS2#相对于前面TS2*或部件10略微偏移地布置。这允许提供面对沿窑的轴向方向相邻的楔形砖的伸缩缝,该伸缩缝可由类似纤维材料等的密封物填充。
[0035]-根据图4的实施例公开了加边的分离缝TF,使得在右上方部件10中实现梯形形状(在侧视图中),同时相对应部件12的侧面RSl' RS2*的每一个都具有六个角落。除此之夕卜,图4的此示例类似于图3的示例。
[0036]-在图4中显示了部件12的另一种划分,即以虚线的划分,其中这样形成的分离面TF*成为类似于根据图2的部件10、12的划分。
[0037]如已经提及的,在所述耐火衬砌中的轴向压力朝向窑出口增加。因此,推荐在该区域中布置由根据发明的楔形砖组成的一个环。
[0038]下列可替代实施例(变型)也是根据本发明的:
-一个接另一个地布置由新的楔形砖(在窑的轴向延伸部中)组成的若干个环(排),即其一个直接紧接另一个或者其间具有一定距离。在后一种情形中,可以在新的楔形砖的环/排之间布置常规的衬砌砖,或者可以在新的楔形砖的环/排之间布置伸缩缝,该伸缩缝可以用类似纤维层等的弹性接缝材料填充。
[0039]-另一可替代办法的特征在于:常规的金属环布置在根据发明的楔形砖的砖层/环后面,以充当额外的保持装置,由此其可设计成小得多,因为必需抵消的力要小得多。
[0040]-布置楔形砖的环,其中新的(多部件的)楔形砖与常规的(整体的)楔形砖一起以交替的方式布置。
[0041]-砖层(环、排列)可以形式配合的方式或者以彼此之间具有一定距离的方式布置,并且也可以与常规的砖形状(DE 2643412A、DE29921607U1)组合。
[0042]-可以在干燥状态下铺设砖或者利用其间的砂浆来铺设砖。
[0043]-在相邻的砖部件之间的分离面相对于侧面可以不是90度,可以是平的或者不是平的。
[0044]-一个砖部件的相对的表面(RS1、RS2 ;RS1' RS2*)可以具有梯形形状、三角形形状,可以成形为五角形,以及可以是平坦的或者不平坦的。
[0045]相应地,回转窑的圆柱状内衬砌可具有下列特征:
-衬砌在回转窑的第一端处的窑入口与在回转窑的第二端处的窑出口之间延伸;
-衬砌大体上由一个接另一个布置的环状部段组成;其中
-至少一个环状部段至少主要由根据权利要求1的楔形砖组成,楔形砖利用它们的侧面RS1、RS2彼此邻接,并且较大的基座AG布置到外侧;其中-楔形砖的分离面TF从外基座AG朝向窑出口延伸。
[0046]可以按如上所述的方式改变这些楔形砖。
[0047]本发明还包括具有上面说明的类型的圆柱状内衬砌的工业回转窑。
[0048]图5以高度示意性的方式显示了穿过具有外窑围护结构20和圆柱状耐火衬砌30的水泥回转窑的垂直切面,圆柱状耐火衬砌30以径向的方式布置至窑入口 OE和窑出口 OA之间的内侧。由常规楔形砖组成的若干个环30a-30z —个接另一个沿着轴向方向(箭头A)布置,这本身是已知的。在窑出口 OA之前大约Im处,示出环30w,其由根据本发明的楔形砖(即,根据图2的楔形砖)组成。
[0049]根据本发明,砖部件10、12之间的分离面/坡面负责反向承载件的任务,以至少部分地抵消源自布置在前面的(朝向窑入口)楔形砖的轴向压力(PA),且使这些力偏转至窑壁20和相邻的楔形砖中。
[0050]图6显示了部分切出的内部透视图,其对应于回转窑的沿着由根据本发明的和根据图3的多部件楔形砖组成的砖层30w的耐火衬砌30的一部分。
[0051]根据现有技术的常规钢环40安装在随后的砖层(排)中且用作抵抗轴向压力额外保持装置。但是这是可选的。
【主权项】
1.一种根据2007年I月版本DIN 1082-4的楔形砖,其沿至少一个分离面(TF)分离成两个分立的砖部件(10、12),所述分离面(TF)从基座(AG)延伸到前面(TS2)或另一基座(IG)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楔形砖,其的所述分离面(TF)以多20度的角度延伸至所述基座(A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楔形砖,其的所述分离面(TF)以<75度的角度延伸至所述基座(A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楔形砖,其的所述分离面(TF)以<60度的角度延伸至所述基座(A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楔形砖,至少一个砖部件(10、12)具有两个相对的表面(RSf、RS2*),其每个都具有梯形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楔形砖,至少一个砖部件(10、12)具有两个相对的表面(RSf、RS2*),其每个都具有三角形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楔形砖,至少一个砖部件(10、12)具有两个相对的表面(RSf、RS2*),其每个都具有五角形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5、6或7所述的楔形砖,其中所述相对的表面(RSI'RS2*)是相同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楔形砖,其中分离面(TF)是平的。
10.一种工业回转窑的圆柱状内衬砌(30),其具有下列特征: a)衬砌(30),其在所述回转窑的第一端处的窑入口(OE)与在所述回转窑的第二端处的窑出口(OA)之间延伸, b)所述衬砌(30)大体上由一个接另一个布置的环状部段(30a…30z)组成,其中 c)至少一个环状部段(30w)至少主要由根据权利要求1的楔形砖组成,所述楔形砖以其侧面(RS1、RS2)沿周围方向彼此邻接,并且大的基座AG布置到外侧,其中 d)所述楔形砖的所述分离面(TF)从所述大的基座AG朝向所述窑出口(OA)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衬砌,其具有根据权利要求2-9中任一项所述的楔形砖。
12.—种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圆柱状内衬砌(30)的工业回转窑。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根据2007年1月版本DIN 1082-4的楔形砖、回转窑的圆柱状内衬砌和回转窑,其中所述衬砌包括这些楔形砖,并且所述回转窑具有所述衬砌和所述楔形砖。
【IPC分类】F27D1-04, F27D1-00, F27D1-06, F27B7-28
【公开号】CN104813128
【申请号】CN201480003305
【发明人】A.维里, R.克里沙尼茨
【申请人】里弗雷克特里知识产权两合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4年1月6日
【公告号】EP2784421A1, WO2014154364A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