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室内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556185阅读:来源:国知局
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51]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52]本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风机构和一种空调器室内机,为了更清楚地说明该导风机构的技术特点和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本具有实施例中,以采用了该导风机构的空调器室内机来进行说明。
[0053]请参看图1和图2,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导风机构和装设于所述导风机构内的换热器和风机。其中,所述导风机构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形成有进风口、出风口 101和连通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 101的风道102。所述换热器和风机设于所述风道102中,所述风机设于所述进风口处。风机用于产生负压,将外部空气90从进风口吸入风道102,空气90经过换热器而变温后由出风口 101吹出。
[0054]在实际应用时,可以将该空调器室内机构造成可稳定地立在地面上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也可以将该空调器室内机构造成悬挂于墙面上的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以适应多种空间布置要求。本实施例采用立式空调器室内机,所述壳体10包括连接于其顶端和底端之间的侧面,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壳体10的侧面上并靠近侧面的底端设置,所述出风口101设于所述壳体10的侧面上并靠近侧面的顶端设置,所述风道沿着所述壳体10的底端向顶端的方向延伸以连通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 101。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包括背板104和与所述背板104盖合的面板103,所述出风口 101设于面板103,而进风口设于背板104以降低噪音,当然,其他实施例中,进风口 101也可以设于面板103或其他面上;出风口也可以设于其他面上。
[0055]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空调器室内机,在风道沿着所述壳体10的底部向顶部的方向延伸以连通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 101的情况下,空气将沿着风道而冲击所述壳体10的顶端,并在壳体10的顶端形成高压区,然后再经由出风口 101吹出。由于高压区靠近壳体10的顶端形成,则将靠近出风口 101顶部产生的风速高,而靠近出风口 101底部产生的风速低;尤其是现有的出风口为方形时,风量集中于出风口的顶部吹出的现象较明显。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出风口 101的周缘呈多弧线围合状,所述的多弧线围合状可以是为圆形、椭圆形、由一圆弧和一大曲率弧圆滑连接形成的类半圆形(图19的I型)、两劣弧和两大曲率弧圆滑连接形成类椭圆形(图19的II型)或由三劣弧和三大曲率弧圆滑连接形成类三角形等(图19的III型)。相对于传统方形的出风口,周缘呈多弧线围合状的出风口 101在其上部的开口面积减小,贝1J可以减小出风口 101上部的出风量,以达到减小出风量不均衡的效果。并且由于空气将更集中于出风口 101的圆心吹出,则采用圆形的出风口 101还可以使得空气吹得更远。
[0056]此外,本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导风装置20,该导风装置20与壳体10连接,并位于风道102的出风末端处,由此通过导风装置20对经由风道102送出的风进行导向,以实现多样式送风。
[0057]请结合参看图3和图4,所述导风装置20包括出风框40、外层导风件206、摆动驱动结构和周向驱动结构。所述出风框40通过所述周向驱动结构可转动地装设于壳体10的出风口 101处。所述出风框40包括边框402,所述边框402之间围合成供空气流过的通风腔。所述外层导风件206包括与所述通风腔的周缘相匹配的弧状轮廓板2064,所述弧状轮廓板2064之间围合成过风通道2062。所述外层导风件206还包括与弧状轮廓板2064的内弧面连接的若干外层导风板2061。所述外层导风件206还包括形成于其外弧面上的转轴2063。所述外层导风件206装设于所述通风腔处并通过所述转轴2063与所述出风框40可转动地插接。所述摆动驱动结构驱动所述外层导风件206绕其上的转轴2063往复转动;所述周向驱动结构包括定位结构和驱动结构,所述出风框40通过所述定位结构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结构驱动所述出风框40绕所述出风口 101的轴线旋转。
[0058]在使用时,摆动驱动结构根据接收的控制指令,驱动外层导风件206按预设的角速度摆动;周向驱动结构根据接收的控制指令,驱动所述出风框40按预设的角速度连续旋转或间歇旋转,由此实现多种方式的送风。比如,外层导风件206进行往复的连续摆动,周向驱动结构进行连续的转动,则具有送风角度大、覆盖面广的特点;又比如,外层导风件206进行间歇性摆动,出风框40进行间歇性转动,在停歇期间以特定角度进行送风,有效实现了区域送风。并且,整套导风装置的组成零部件数量少,大大简化了结构设计。
[0059]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外层导风件206的两插接处分别位于水平面的相对两侧,从而外层导风件206可以沿着平行于水平面的轴线进行往复摆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外层导风件206也可以因为空调器室内机的工作需要或摆放位置的变化,而绕着非平行于水平面的轴线进行往复摆动。该处外层导风件206的命名是为了与其他导风件进行区别,例如具有多层导风件时与内层的导风件相区别。外层导风板2061的导风面可以为弧面也可以是曲面,在此并不做限定。本实施例中,外层导风板2061的延伸方向与外层导风件206的摆动轴线基本平行,以实现增强导风框206的导风性能的效果。
[0060]优选地,所述周向驱动结构的定位结构包括轴承208,所述轴承208包括能相对转动的内圈2081和外圈2082 ;所述轴承208的内圈2081与所述出风框40的背向所述通风腔的外周侧面固定;所述轴承208的外圈2082与所述壳体10固定。通过在出风框40和壳体10之间设置轴承208,可以达到对出风框40进行径向定位和减少周向转动的摩擦阻力的作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绕出风框40设置的多个定位轮,通过多个可转动定位轮对出风框40进行齿啮合或摩擦抵顶来对出风框40进行径向定位;相对于采用环状导轨滑动摩擦定位,采用定位轮定位还具有减小周向转动的摩擦阻力的效果。
[0061]请结合参看图2、3、7和8,优选地,所述轴承208包括出风端面和进风端面,所述轴承208的内圈2081包括贯通其出风端面和进风端面的内圈安装孔20811,所述出风框40包括与所述轴承208内圈2081的进风端面抵顶环状墙面4071,所述环状墙面4071上设有与所述内圈安装孔20811对应以供插销(图未示)插合的配合孔40711。通过插销固定可以限制轴承208的内圈2081与出风框40在周向上的运动,相对于箍紧配合以限制周向上的运动,本实施例并不需要轴承208的内圈2081和出风框40的配合过于紧密,进而可以达到便于安装的效果。
[0062]请结合参看图9,同理,优选地,所述轴承208的外圈2082包括贯通其出风端面和进风端面的外圈安装孔20821,所述壳体10的面板103上与所述轴承208外圈2082的出风端面抵顶,所述面板103上一体设有与所述外圈安装孔20821插合的插销1031。通过插销固定可以限制轴承208的外圈2082与壳体10在周向上的运动,并且相对于箍紧配合以限制周向上的运动,本实施例并不需要轴承208的外圈2082和壳体10的配合过于紧密,进而可以达到便于安装的效果。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插销1031也可以是与面板103分体的,即面板103上设有装设有相应的安装座,而插销1031插入该安装座上的安装孔内。
[0063]优选地,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在出风框40的外周侧面凸出形成的一圈外齿403,所述驱动结构还包括周向驱动电机702,所述周向驱动电机702的转轴上套设有与所述外齿403啮合的齿轮703,所述周向驱动电机702驱动所述出风框40旋转。相对于采用摩擦传动,采用齿轮传动具有传动稳定和易于控制的效果。本实施例中,与轴承208抵顶的环状墙面4071形成于外齿403的侧面上,从而具有结构精巧的效果;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出风框40也设置专门结构以形成所述环状墙面4071,来对轴承208进行抵挡支撑。
[0064]请结合参看图6,优选地,所述出风框40的边框402包括背向所述通风腔的外侧面,所述出风框40的外侧面呈内弧面状,所述出风框40的外侧面上凸设有所述外齿407,所述凹弧面与所述外齿407之间形成凹槽,所述凹槽容置所述轴承208的内圈2081,所述内圈2081的进风端面与所述外齿407抵顶。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容置轴承208的凹槽,可以使得轴承208的安装更稳定。而具体通过将边框402背向所述通风腔的外侧面设为内弧面,从而在该外侧面与外齿407之间形成该凹槽,则具有结构简单和精巧的特点。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出风框40的边框402背向所述通风腔的外侧面可以在其他位置设有一凹槽,以达到容置轴承208的效果。
[0065]优选地,所述出风框40的边框402包括形成所述通风腔的内侧面,所述出风框40的内侧面的截面呈朝向所述通风腔拱起的C形,即出风框40的内侧面呈中部直径小而迎风端和出风端直径大的变直径柱状。则使得出风框40的迎风端和出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