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422329阅读:来源:国知局
二运转模式:制冷剂流路102a》
[0105]图4是表示除湿装置100的第二运转模式下的制冷剂循环路径的概要回路图。图4中,(a)表示制冷剂流路102a,(b)表示制冷剂流路102b。首先,基于图4(a)说明除湿装置100的制冷剂回路A的第二运转模式下的制冷剂流路102a的制冷剂工作。
[0106]在第二运转模式中,第三换热器Ilc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第二换热器I Ib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第一换热器I Ia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
[0107]从压缩机13被压缩并排出的制冷剂通过了流量调整构件17之后,向第三换热器Ilc流动。向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的第三换热器Ilc流动的制冷剂与空气热交换时,一部分冷凝液化。该制冷剂通过了第三换热器Ilc之后,通过四通阀15向第一换热器Ila流动。向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的第一换热器Ila流动的制冷剂与空气热交换时,冷凝液化,并向节流构件14流动。该制冷剂在节流构件14中被减压后,向第二换热器Ilb流动。向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第二换热器Ilb流动的制冷剂与空气热交换并蒸发之后,通过四通阀15再被吸入压缩机13。
[0108]《第二运转模式:制冷剂流路102b》
[0109]以下,基于图4(b)说明除湿装置100的制冷剂回路A的第二运转模式下的制冷剂流路102b的制冷剂工作。
[0110]从压缩机13被压缩并排出的制冷剂通过了流量调整构件17之后,在第三换热器Ilc旁通绕过并通过四通阀15,向第一换热器Ila流动。向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的第一换热器Ila流动的制冷剂与空气热交换时,冷凝液化,并向节流构件14流动。该制冷剂在节流构件14中被减压后,向第二换热器Ilb流动。向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第二换热器Ilb流动的制冷剂与空气热交换并蒸发之后,通过四通阀15再被吸入压缩机13。
[0111]《第三运转模式:制冷剂流路103》
[0112]图5是表示除湿装置100的第三运转模式下的制冷剂循环路径的概要回路图。基于图5说明除湿装置100的制冷剂回路A的第三运转模式下的制冷剂流路103的制冷剂工作。
[0113]在第三运转模式中,第三换热器Ilc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第二换热器I Ib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第一换热器I Ia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
[0114]从压缩机13被压缩并排出的制冷剂通过了流量调整构件17之后,向第三换热器Ilc流动。向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的第三换热器Ilc流动的制冷剂与空气热交换时,一部分冷凝液化。该制冷剂通过了第三换热器Ilc之后,通过四通阀15向第一换热器Ila流动。向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的第一换热器Ila流动的制冷剂与空气热交换时,冷凝液化,并向节流构件14流动。该制冷剂在节流构件14中被减压之后,向第二换热器Ilb流动。向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第二换热器Ilb流动的制冷剂与空气热交换并蒸发之后,通过四通阀15再被吸入压缩机13。
[0115]《第四运转模式:制冷剂流路104a》
[0116]图6是表示除湿装置100的第四运转模式下的制冷剂循环路径的概要回路图。图6中,(a)表示制冷剂流路104a,(b)表示制冷剂流路104b。首先,基于图6(a)说明除湿装置100的制冷剂回路A的第四运转模式下的制冷剂流路104a的制冷剂工作。
[0117]在第四运转模式中,第三换热器Ilc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第二换热器I Ib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第一换热器I Ia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
[0118]从压缩机13被压缩并排出的制冷剂通过了流量调整构件17之后,向第三换热器Ilc流动。向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的第三换热器Ilc流动的制冷剂与空气热交换时,一部分冷凝液化。该制冷剂通过了第三换热器Ilc之后,通过四通阀15向第二换热器Ilb流动。向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的第二换热器Ilb流动的制冷剂与空气热交换时,冷凝液化,并向节流构件14流动。该制冷剂在节流构件14中被减压之后,向第一换热器Ila流动。向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第一换热器Ila流动的制冷剂与空气热交换并蒸发之后,通过四通阀15再被吸入压缩机13。
[0119]《第四运转模式:制冷剂流路104b》
[0120]以下,基于图6(b)说明除湿装置100的制冷剂回路A的第四运转模式下的制冷剂流路104b的制冷剂工作。
[0121]从压缩机13被压缩并排出的制冷剂通过了流量调整构件17之后,从第三换热器Ilc旁通绕过并通过四通阀15,向第二换热器Ilb流动。向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的第二换热器Ilb流动的制冷剂与空气热交换时,冷凝液化,并向节流构件14流动。该制冷剂在节流构件14中被减压之后,向第一换热器Ila流动。向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第一换热器Ila流动的制冷剂与空气热交换并蒸发之后,通过四通阀15再被吸入压缩机13。
[0122]《除湿装置100的除湿工作》
[0123]使用图7?10说明除湿装置100的各运转模式下的空气工作。
[0124]图7是表示除湿装置100的第一运转模式下的温湿度推移的湿空气线图。图8是表示除湿装置100的第二运转模式下的温湿度推移的湿空气线图。图9是表示除湿装置100的第三运转模式下的温湿度推移的湿空气线图。图10是表示除湿装置100的第四运转模式下的温湿度推移的湿空气线图。
[0125]这里,水分吸附构件16成为在第一运转模式、第四运转模式下水分保持量少,对高湿的空气(例如相对湿度70%以上)进行吸附反应的状态。另外,水分吸附构件16成为在第二运转模式、第三运转模式下水分保持量多,对低湿的空气(例如相对湿度60%以下)进行解吸反应的状态。此外,在第二运转模式、第四运转模式时,根据在第一换热器11a、第二换热器Ilb是否结霜,而动作不同。由此,无结霜的情况如图8(a)、图10(a)所示,有结霜的情况如图8 (b)、图10 (b)所示。
[0126](第一运转模式下的除湿工作)
[0127]基于图7说明第一运转模式的除湿工作。图7的表示空气状态的1-1?1-5示出了第一运转模式下的流入空气(1-1)、第一换热器Ila通过后(1-2)、水分吸附构件16通过后(1-3)、第二换热器Ilb通过后(1-4)、第三换热器Ilc通过后(1-5)。
[0128]如上所述,在第一运转模式中,第三换热器Ilc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第二换热器Ilb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第一换热器Ila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
[0129]在除湿装置100的第一运转模式中,从风路框体10的吸入口 1b被导入的导入空气(1-1)被送入第一换热器11a。这里,导入空气被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第一换热器Ila冷却。在导入空气被冷却到露点温度以下的情况下,成为水分被除湿的除湿空气(1-2),并被送入水分吸附构件16。被冷却除湿的空气的相对湿度高达70?90% RH左右,从而水分吸附构件16的吸附材料容易吸附水分。
[0130]被冷却的导入空气通过水分吸附构件16的吸附材料吸附水分来除湿,而高温低湿化并流入第二换热器llb(l-3)。由于第二换热器Ilb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所以流入第二换热器Ilb的导入空气被加热,使通过空气温度上升(1-4)。通过了第二换热器Ilb之后的空气流入第三换热器11c。由于第三换热器Ilc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所以使流入第三换热器Ilc的通过空气温度上升(1-5),并从吹出口 1c放出。
[0131](第二运转模式下的除湿工作)
[0132]基于图8说明第二运转模式的除湿工作。图8的表示空气状态的2-1?2-5示出了第二运转模式下的流入空气(2-1)、第一换热器Ila通过后(2-2)、水分吸附构件16通过后(2-3)、第二换热器Ilb通过后(2-4)、第三换热器Ilc通过后(2-5)。
[0133]如上所述,在第二运转模式下,第三换热器Ilc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第二换热器Ilb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第一换热器Ila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
[0134]首先,基于图8(a)说明无结霜的情况。
[0135]在除湿装置100的第二运转模式中,从风路框体10的吸入口 1b导入的导入空气(2-1)被送入第一换热器11a。这里,导入空气被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的第一换热器Ila加热。通过第一换热器Ila使导入空气的通过空气温度上升(2-2),并送入水分吸附构件16。此时,被加热的空气的相对湿度变得比流入空气低,从而水分吸附构件16的吸附材料容易解吸水分。
[0136]而且,与后述的第三运转模式进行比较时,流入第一换热器Ila的制冷剂量变多,从而第一换热器Ila的加热量变得比第三运转模式大。因此,在相同温湿度、相同风量的空气流入第一换热器Ila的情况下,在第一换热器Ila通过后的空气的相对湿度变得比第三运转模式低。
[0137]被加热的空气通过水分吸附构件16的吸附材料解吸水分,并被加湿,而低温高湿化并流入第二换热器llb(2-3)。由于第二换热器Ilb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所以对流入第二换热器Ilb的通过空气进行冷却。在第二换热器Ilb中被冷却的通过空气被冷却到露点温度以下的情况下,成为水分被除湿的除湿空气(2-4)。通过了第二换热器Ilb之后的空气流入第三换热器11c。由于第三换热器Ilc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所以使流入第三换热器Ilc的通过空气温度上升(2-5),并从吹出口 1c放出。
[0138]以下,基于图8(b)说明有结霜的情况。此外,这里的结霜是指在第一换热器Ila上结霜的情况。
[0139]在除湿装置100的第二运转模式中,从风路框体10的吸入口 1b导入的导入空气(2-1)被送入第一换热器11a。由于第一换热器Ila结霜,所以在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的第一换热器Ila中进行除霜。通过了第一换热器Ila的空气的温度在除霜时,相对湿度上升(2-2),并被送入水分吸附构件16。此时,空气温度根据流入空气温湿度和除霜状况而变化。
[0140]然后,空气流入水分吸附构件16,但由于相对湿度高,所以水分吸附构件16的吸附材料与无结霜的情况相比变得难以解吸水分(随着时间经过,吸附解吸反应发生变化)。在水分吸附构件16通过后的空气流入第二换热器Ilb (2-3)。由于第二换热器Ilb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所以对通过空气进行冷却。在第二换热器Ilb中被冷却的通过空气被冷却到露点温度以下的情况下,成为水分被除湿的除湿空气(2-4)。通过了第二换热器Ilb之后的空气流入第三换热器11c。由于第三换热器Ilc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所以使通过空气上升(2-5),并从吹出口 1c放出。
[0141](第三运转模式下的除湿工作)
[0142]基于图9说明第三运转模式的除湿工作。图9的表示空气状态的3-1?3-5示出了第三运转模式下的流入空气(3-1)、第一换热器Ila通过后(3-2)、水分吸附构件16通过后(3-3)、第二换热器Ilb通过后(3-4)、第三换热器Ilc通过后(3-5)。
[0143]如上所述,在第三运转模式中,第三换热器Ilc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第二换热器Ilb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第一换热器Ila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
[0144]在除湿装置100的第三运转模式中,从风路框体10的吸入口 1b导入的导入空气(3-1)被送入第一换热器11a。这里,导入空气被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的第一换热器Ila加热。通过第一换热器Ila使导入空气的通过空气温度上升(3-2),并被送入水分吸附构件
16。被加热的空气通过水分吸附构件16的吸附材料被解吸水分,并被加湿,而低温高湿化并流入第二换热器I Ib (3-3)。
[0145]由于第二换热器Ilb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所以对流入第二换热器Ilb的通过空气进行冷却。在第二换热器Ilb中被冷却的通过空气被冷却到露点温度以下的情况下,成为水分被除湿的除湿空气(3-4)。通过了第二换热器Ilb之后的空气流入第三换热器11c。由于第三换热器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