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基础代谢率的空调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450277阅读:来源:国知局
0076]步骤5,根据所述用户的基础代谢率和一般人的基础代谢率范围,计算所述用户的怕热程度。计算用户的怕热程度的公式为:
[0077]当BMR/BMR!时,L = 0.0 ;
[0078]当BMRU>BMR2时,L= 1.0 ;
[0079]当BMR1S BMR BMR 2时,L = (BMR.-BMR1) / (BMR2-BMR1),其中 L 为用户的怕热程度,BMRu为用户的基础代谢率,BMR:为基础代谢率下限,BMR 2为基础代谢率上限。以上算法将任意用户的基础代谢,标准化至O?I的数值,越接近I,代表基础代谢越高,越接近O代表基础代谢越低。由于不同的基础代谢程度,代表用户转换热能的程度,当L较低时,代表此用户转换热能的效率较低,偏向怕冷。当L较高时,代表此用户转换热能的效率高,偏向怕热。
[0080]步骤6,根据所述用户的怕热程度,调整空调的运行方式。调整空调运行方式包括根据所述怕热程度,调整空调温度、空调湿度、空调风量、空调自动开机的时间点或距离点、空调自动关机的时间点或距离点、空调连续温度变化曲线以及调整用于控制空调运行方式的用户交互界面。以下简单进行说明。
[0081]—实施例中,根据怕热程度调整空调定时开机、自动开机、或回家自动开机等模式中开机的时间点。用户怕热程度越高,可以越早开机,使怕热的用户得到较凉爽的环境。比如自动开机时间=自动开机时间设定值-怕热程度*F,其中F为系统参数,或一个可变函数,用来调整因怕热而提早开机的时间点。因此,越怕热的人可获得较早的空调开机时间,达到较佳的舒适感制冷量。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选择距离为回家自动开机模式中驱动空调开机的时机点或门槛,即可以根据怕热程度修正开机距离点。比如设定了接近房间20公尺开机,则可根据怕热程度,增加或减少此距离,例如开机距离点=20+20*怕热程度。因此,越怕热的人,可得到较好的凉爽感,越不怕热的人,因开机较慢,可越省电。
[0082]在另一实施例中,根据怕热程度调整空调定时关机、自动关机等模式中关机的时间点。自动关机时间=自动关机时间设置+怕热程度*F,其中F为系统参数,或一个可变函数,用来调整因怕热而延迟关机的时间点。因此,越怕热的人可获得较晚的空调关机时间。例如睡眠定时关机模式,时常会设定η小时后关机,一个套用了怕热程度的自动关机做法范例为:睡眠关机时间=用户设定小时数+C*怕热程度,若C设定为0.5,怕热程度为1,则睡眠自动关机时间,会因用户怕热而延后0.5个小时。
[0083]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怕热程度调整空调连续温度变化曲线。智能空调时常具有连续温度控制模式,比如睡眠曲线模式,睡眠曲线模式控制了睡眠时间8?10小时的温度变化,逐渐将温度升温至室外温度。此种连续温度变化控制,可套用怕热程度,怕热程度高,升温越慢,降温越快,使空调可根据人体体质来做更精致的温度控制。比如一个连续八小时的睡眠曲线为:前三个小时降温两度,最后两个小时升温三度,套用怕热程度对以上曲线进行优化修改为:降温两度时间=3-C*怕热程度,而升温三度时间=2+D*怕热程度,其中C与D为一个可调控的函数,如此即可达成怕热程度越高的人,降温越快,升温越慢的效果。此方式可应用于任意连续温度调节,使连续温度调节可根据人的怕热程度进行优化。
[0084]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怕热程度,动态调整用户交互界面。比如在使用智能设备APP操作空调时,越怕热的人,制冷控制交互介面(User Interface)可动态调大,让越怕热的人越方便制冷。此外亦可从降温的程度进行调整,一般空调降温为0.5度至I度,可根据怕热的程度,调整降温刻度范围。以上基于怕热程度的空调控制,会根据实施方式与用户偏好的不同,而选择性使用。
[0085]—种基于基础代谢率的空调控制系统,包括设定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基础代谢率计算模块、怕热程度计算模块和空调控制模块,
[0086]所述设定模块用于根据统计数据设定体重范围、身高范围和年龄范围;
[0087]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户的身体数据,所述身体数据包括用户身高、用户体重和用户年龄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
[0088]所述基础代谢率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身体数据,计算用户的基础代谢率BMRu;以及用于根据所述体重范围、身高范围和年龄范围,计算出基础代谢率范围[BMR1,BMR2];
[0089]所述怕热程度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基础代谢率范围和所述用户的基础代谢率,计算用户的怕热程度;
[0090]所述空调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的怕热程度,调整空调的运行方式。
[0091]本实施中,所述系统还包括数值填补模块与数据转换模块,所述数值填补模块用于当采集到的用户身体数据缺乏用户身高时,采用默认身高进行填补;当采集到的用户身体数据缺乏用户年龄时,采用默认年龄进行填补;当采集到的用户身体数据缺乏用户体重时,采用默认体重进行填补;
[0092]所述数据转换模块用于当采集的用户体重、用户身高和用户年龄为数值范围时,将所述数值范围转换为单一数值。
[0093]如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一种基于基础代谢率的空调,包括上述的基于基础代谢率的空调控制系统。
[0094]以下通过一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步骤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中,用户仅提供身高176公分,体重60?65公斤,年龄30岁,用户性别未知。
[0095]用户提供的体重为数值范围,首先将其转换为单一数值:用户体重(W)=(60+65)/2 = 62.5KG。
[0096]然后计算基础代谢率范围:本实施例采用如下Mifflin公式,
[0097]男性BMR: (9.99x 体重 kg) + (6.25x 身高 cm) — (4.92x 年龄)+5 ;
[0098]女性BMR: (9.99叉体重1^) + (6.25叉身高011) —(4.92叉年龄)-161;
[0099]首先设定一般人的体重范围为[0,150];一般人的身高范围为[0,220];一般人的年龄范围为[0,100],将以上各范围带入Mifflin公式中,计算得到男性与女性的BMR范围:
[0100]男性BMR 范围:[BMRln, BMR2J = [5, 2386.5]
[0101]女性BMR 范围:[BMRlfiBMR2f] = [-161,2220.5]
[0102]由于此用户没有提供性别数据,因此将此男性基础代谢范围和女性基础代谢范围进行加权平均计算:
[0103]设男女统计比例设定为0.5,所述基础代谢率范围
[0104][BMR1, BMR2]
[0105]= [ (A*BMRln) + (B*BMRlf),(A*BMR2n) + (B*BMR2f)]
[0106]= [(-161+5)/2, (2386.5+2220.5)/2]
[0107]= [-78, 2303.5]
[0108]计算怕热程度:用户体重(w) = 62.5kg、用户身高(h) = 176cm、用户年龄(a)=30,基础代谢下界(BMR1) = -78、基础代谢上界(BMR2) = 2303.5,
[0109]首选计算用户的基础代谢率BMRu:由于用户未提供性别,因此将男性与女性BMR公式带入后求均值,得到 BMRu= 9.99x62.5+6.25x176 - (4.92x30) + (5-161)/2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