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692961阅读:来源:国知局
侧的一个/多个太阳能收集器(2;2’;2”)和/或一个/多个热交换器与另一侧的所述热存储器(8;8 ’ ; 8”)或温水容器和/或所述冷存储器(25; 25 ’ ; 25” )或冷水容器之间的管路(10、11; 10 ’、1Γ;10”、11”)是热隔绝的。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管理系统(1;1’ ; 1”),其特征在于,在一侧的一个/多个太阳能收集器(2;2’;2”)和/或一个/多个热交换器与另一侧的所述热存储器(8;8’ ; 8”)或温水容器和/或所述冷存储器(25; 25 ’ ; 25” )或冷水容器之间的管路(10、11; 10 ’、11’; 10”、11”)闭合成回路,在其中循环有热传递介质,优选是液态的热传递介质,尤其是水。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管理系统(1;1’ ; 1”),其特征在于,在用于热传递介质的循环回路中布置有至少一个栗(12、31; 12’、31’; 12”、31”)和/或至少一个压缩机。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管理系统(1;1’ ; 1”),其特征在于,在用于热传递介质的循环回路中布置有至少一个减压阀(39、40)。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温度管理系统(1;1’ ; 1”),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多个太阳能收集器(2; 2 ’ ; 2”)和/或所述一个/多个热交换器抗压力地构造,例如针对直至5atm或更大的过压,优选针对直至lOatm或更大的过压,尤其是针对直至20atm或更大的过压。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管理系统(1;1’ ; 1”),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存储器(8;8’;8”)或温水容器和/或所述冷存储器(25;25’;25”)或冷水容器以与环境尽可能少地热交换的方式构造,尤其是具有加强的热隔绝地设计。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管理系统(1;1’ ; 1”),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存储器(8; 8 ’ ; 8”)或温水容器和/或所述冷存储器(25; 25 ’ ; 25” )或冷水容器设有压力补偿 阀。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管理系统(1;1’ ; 1”),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存储器(8; 8 ’ ; 8”)或温水容器和/或所述冷存储器(25; 25 ’ ; 25” )或冷水容器装备有再供给装置和/或填充高度调节装置。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管理系统(1;1’ ; 1”),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存储器(8; 8 ’ ; 8”)或温水容器和/或所述冷存储器(25; 25 ’ ; 25” )或冷水容器装备有温度调节装置。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温度管理系统(1;1’; 1”),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装置作用到作为调整机构的栗(12、31)或压缩机上。1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管理系统(1;1’ ; 1”),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存储器(8;8’ ;8”)或温水容器和/或所述冷存储器(25;25’ ;25”)或冷水容器具有加热螺旋件或冷却螺旋件(9、26;9’、26’;9”、26”),在循环回路中受引导的热传递介质循环穿过所述加热螺旋件或冷却螺旋件。1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管理系统(1;1’ ; 1”),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存储器(8;8’ ;8”)或温水容器具有加热螺旋件(9;9’ ;9”),所述加热螺旋件布置在所述热存储器或温水容器的下部区域中。1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管理系统(1;1’ ; 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存储器(25; 25’ ; 25”)或冷水容器具有冷却螺旋件(26; 26’ ;26” ),所述冷却螺旋件布置在所述冷存储器或冷水容器的上部区域中。2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管理系统(1;1’; 1”),其特征在于,栗(12、31; 12 ’、31’ ; 12”、31”)或压缩机的输送方向朝着热存储器(8; 8 ’; 8”)或温水容器取向。2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管理系统(1;1’; 1”),其特征在于,栗(12、31; 12’、31’ ; 12”、31”)或压缩机的输送方向从冷存储器(25; 25’ ; 25”)或冷水容器离去地取向。2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管理系统(1;1’ ; 1”),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热栗(41),其输入端和输出端能够有选择地与所述热存储器(8”)中或所述温水容器中的加热螺旋件(9”)联接,并且/或者与所述冷存储器(25”)中或温水容器中的冷却螺旋件(26” )联接,并且/或者与通向(来自)一个(多个)太阳能收集器(2;2’;2”)的出流管路和回流管路(10,,、11,,)联接。2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管理系统(1;1’ ; 1”),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白天)运行,其中,发生从一个或多个太阳能收集器(2;2’;2”)和/或热交换器至所述热存储器(8;8’ ;8”)或温水容器的热传输。2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管理系统(1;1’ ; 1”),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夜间)运行,其中,发生从所述冷存储器(25;25’;25”)或冷水容器至一个或多个太阳能收集器(2;2’ ;2”)和/或热交换器的热传输。2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管理系统(1;1’ ; 1”),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混合)运行,其中,发生直接从所述冷存储器(25;25’;25”)或冷水容器至所述热存储器(8;8’ ;8”)或温水容器的热传输。2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管理系统(1;1’ ; 1”),其特征在于,一个或多个加热体(24;24’;24”)连在所述热存储器(8;8’;8”)或温水容器上,尤其是经由布置在所述热存储器(8;8’;8”)或温水容器中的热交换器盘管(15;15’;15”)连在所述热存储器(8;8’;8”)或温水容器上,优选是液态的热传递介质循环穿过所述布置在所述热存储器(8;8’;8”)或温水容器中的热交换器盘管,以便将热从所述热存储器(8;8’;8”)或温水容器分配到一个或多个加热体(24;24’ ;24”)上。2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管理系统(1;1’ ; 1”),其特征在于,一个或多个加热体(24;24’ ;24”)连在所述冷存储器(25;25’ ;25”)或冷水容器上,尤其是经由布置在所述冷存储器(25; 25 ’ ; 25” )或冷水容器中的热交换器盘管(32; 32 ’ ; 32”)连在所述冷存储器(25; 2525”)或冷水容器上,优选是液态的热传递介质循环穿过所述布置在所述冷存储器(25;25’;25”)或冷水容器中的热交换器盘管,以便将从所述加热体(24;24’;24”)吸收的热传输到所述冷存储器(25; 25’ ; 25”)或冷水容器中。2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管理系统(1;1’ ; 1”),其特征在于,一个或多个温水消耗器连在所述热存储器(8;8’;8”)或温水容器上,尤其是经由布置在所述热存储器(8;8’;8”)或温水容器中的热交换器盘管连在所述热存储器(8;8’;8”)或温水容器上,优选是液态的热传递介质循环穿过所述布置在所述热存储器(8;8’;8”)或温水容器中的热交换器盘管,以便将热从所述热存储器(8;88”)或温水容器分配到一个或多个温水消耗器,例如分配到温水淋浴设备上。2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管理系统(1;1’ ; 1”),其特征在于,一个或多个冷水消耗器连在所述冷存储器(25; 25 ’ ; 25”)或冷水容器上,尤其是经由布置在所述冷存储器(25; 25’; 25”)或冷水容器中的热交换器盘管连在所述冷存储器(25; 25’; 25”)或冷水容器上,优选是液态的热传递介质循环穿过所述布置在所述冷存储器(25;25’;25”)或冷水容器中的热交换器盘管,以便将热从一个或多个冷水消耗器,例如从冷水淋浴设备引导至所述冷存储器(25; 25’ ; 25”)或冷水容器。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私人家庭或公共建筑的温度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热存储器和冷存储器,为了加热或冷却相应的储存器的目的,所述热存储器和冷存储器与至少一个布置在室外的太阳能收集器或热交换器联接或能联接。
【IPC分类】F24F5/00, F24D11/02, F24D11/00
【公开号】CN105452776
【申请号】CN201480043201
【发明人】扬·弗兰克
【申请人】扬·弗兰克
【公开日】2016年3月30日
【申请日】2014年7月29日
【公告号】CA2919554A1, EP3027971A1, US20160161130, WO2015015244A1, WO2015015273A1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