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控制系统和方法

文档序号:9824705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控制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空调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控制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空调作为制冷或者制热设备已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在酒店、医院、商场、办公楼、写字楼等公共场合都会安装多台空调,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0003]为了实现对多台空调的控制,目前主要采用485总线构造的单主多从的总线型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采用485总线构造的空调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本地上位机、N个主控制器和N组终端控制器,每个主控制器与一组终端控制器连接,每组终端控制器中包括至少一个终端控制器;其中,本地上位机只与主控制器I相连。当主控制器I接收到本地上位机发送的控制命令时,主控制器I判断该控制命令是否与其连接的终端控制器有关,若是,则将该控制命令发送给目的终端控制器,若否,则将控制命令发送给主控制器2,主控制器2按照主控制器I的判断方法,依次类推,直至找到与该控制命令相关的终端控制器。
[0004]从上述方案可以看出,本地上位机与主控制器、终端控制器进行通信时,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轮询,导致通信速度减低,同时,当增加或者移除某一主控制器时,需要对整个系统进行重新配置,使得系统扩展能力低。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控制系统,用以解决单主多从系统中轮询时间长、通信速度慢的问题,同时,提高系统的扩展能力。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控制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控制子系统;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子系统中每个控制子系统包括:本地上位机、至少两个主控制器、至少两组终端控制器;其中,每组终端控制器包括至少一个终端控制器;
[0008]所述至少两个主控制器中每个主控制器与一组终端控制器连接,所述主控制器之间采用第一对等网络总线连接,所述本地上位机与所述第一对等网络总线连接。
[0009]—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上述所述的空调控制系统,该方法包括:
[0010]控制子系统中的本地上位机通过第一对等网络总线将第一控制命令发送给所述控制子系统中的主控制器;
[0011]所述控制子系统中的主控制器解封装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控制命令;判断所述第一控制命令中是否包含关于与其连接的终端控制器的命令数据;若包含,主控制器将解封装后的第一控制命令传输至目的终端控制器。
[001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控制系统和方法,其中,空调控制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控制子系统,每个控制子系统包括本地上位机、至少两个主控制器、至少两组终端控制器,每组终端控制器包括至少一个终端控制器;至少两个主控制器中每个主控制器与一组终端控制器连接,主控制器之间采用第一对等网络总线连接,本地上位机与第一对等网络总线连接。这样,本地上位机可以直接与任何一个主控制器进行通信,而无需经过其他主控制器的传递,解决了单主多从系统中轮询时间长、通信速度慢的问题;同时,主控制器之间采用对等网络总线连接,即各个主控制器工作在对等网络中,为对等节点,无主从限制,因此,当根据需求增加或者移除某一主控制器时,无需对整个系统进行重新配置,提高了系统的扩展能力。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现有技术中采用485总线构造的空调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空调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空调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空调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空调控制系统中各层的数据封装格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控制子系统,至少一个控制子系统中每个控制子系统包括:本地上位机、至少两个主控制器和至少两组终端控制器;其中,每组终端控制器包括至少一个终端控制器。具体的,至少两个主控制器中每个主控制器与一组终端控制器连接,主控制器之间采用第一对等网络总线连接,本地上位机与第一对等网络总线连接。
[0022]需要说明的是,主控制器之间采用第一对等网络总线连接中的“第一”,仅仅是为了描述方便,便于后续撰写。其中,连接在对等网络总线上的主控制器处于对等网络中,每个主控制器的地位平等,无主从之分,且主控制器之间可以直接通信,协同工作。
[0023]对于任意一个控制子系统而言,其本地上位机通过第一对等网络总线与与每个主控制器连接,因此,本地上位机可以直接与任何一个主控制器进行通信,而无需经过其他主控制器的传递,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单主多从系统中轮询时间长、通信速度慢的问题;同时,由于主控制器之间采用对等网络总线连接,即各个主控制器工作在对等网络中,为对等节点,无主从限制,因此,当根据需求增加或者移除某一主控制器时,无需对整个系统进行重新配置,提高了系统的扩展能力。
[0024]为了更加清楚地对上述空调控制系统进行描述,如图2所示,以该系统包括一个控制子系统为例,该控制子系统包括I个本地上位机、3个主控制器和3组终端控制器,其中,本地上位机I分别与主控制器1、主控制器2、主控制器3连接,主控制器1、主控制器2和主控制器3之间采用对等网络总线连接,主控制器I分别与终端控制器11、终端控制器12连接,主控制器2与终端控制器21连接,主控制器3分别与终端控制器31、终端控制器32连接。
[0025]这样,本地上位机I可以直接与主控制器1、主控制器2和主控制器3进行通信,提高通信速率,同时,由于主控制器1、主控制器2和主控制器3采用对等网络连接,因此,主控制器1、主控制器2和主控制器3为对等节点,无主从限制,那么,当移除主控制器I时,只需将主控制器I及其连接的终端控制器11和终端控制器12移除即可,不会影响到其他主控制器以及所连接的终端控制器,无需对整个系统进行重新配置,或者,如图3虚框部分所示,当增加某一主控制器M及其所连接的终端控制器Ml时,只需将添加到主控制器M所在的对等网络总线中,无需对整个系统进行重新配置。
[0026]进一步的,由于主控制器1、主控制器2、主控制器3为对等节点,因此,主控制器1、主控制器2、主控制器3之间可以利用对等网络总线进行相互通信,这样,任意一个主控制器不仅可以控制各自连接的终端控制器,也可以通过其他主控制器控制其他终端控制器,例如,主控制器I不仅可以控制与其连接的终端控制器11和终端控制器12,也可以通过主控制器2对终端控制器21进行控制;主控制器2不仅可以控制与其连接的终端控制器21,也可以通过主控制器I控制终端控制器11和终端控制器12,提高通信效率。
[0027]可选的,在图2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当空调控制系统包括一个控制子系统时,该控制子系统还包括:网络控制器;网络控制器与第一对等网络总线连接。进一步的,空调控制系统还包括:远程上位机,远程上位机与控制子系统中的网络控制器连接。
[0028]可选的,当空调控制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控制子系统时,每个控制子系统还包括网络控制器,每个控制子系统的网络控制器与各自控制子系统中的第一对等网络总线连接;空调控制系统中的网络控制器之间采用第二对等网络总线连接。由于网络控制器之间采用对等网络总线连接,因此,各网络控制器的地位平等,无主从之分,且网络控制器之间可以直接通信,协同工作。进一步的,空调控制系统还包括远程上位机,远程上位机与第二对等网络总线连接。
[0029]需要说明的是,网络控制器之间采用第二对等网络总线连接中的“第二”,仅仅是为了描述方便,便于后续撰写。
[0030]示例的,如图5所示,以空调控制系统包括两个控制子系统为例,控制子系统Pl包括网络控制器Al、本地上位机A2、主控制器1、主控制器2和主控制器3,主控制器1、主控制器2和主控制器3之间采用第一对等网络总线连接,主控制器I与终端控制器11连接,主控制器2分别与终端控制器21、终端控制器22、终端控制器23连接,主控制器3与终端控制器31连接;控制子系统P2包括网络控制器B1、本地上位机B2、主控制器4和主控制器5,主控制器4和主控制器5之间采用第一对等网络总线连接,主控制器4分别与终端控制器41、终端控制器42连接,主控制器5与终端控制器51连接;网络控制器Al和网络控制器BI之间采用第二对等网络总线连接,远程上位机与第二对等网络总线连接。
[0031]按照图5所示的空调控制系统,对于任意一个本地上位机下达控制命令时的方法包括:控制子系统中的本地上位机通过第一对等网络总线将第一控制命令发送给控制子系统中的主控制器;主控制器解封装接收到的第一控制命令,判断第一控制命令中是否包含关于与其连接的终端控制器的命令数据;若包含,主控制器将解封装后的第一控制命令传输至目的终端控制器。
[0032]对于远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