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10591586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包括:压缩机;换向组件;室外换热器;节流装置;设在同一个室内机内的并联连接的第一室内换热器和第二室内换热器;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在制冷模式且需要停止使用第二室内换热器时,关闭第一控制阀,经过设定时间段后第二控制阀处于截止冷媒流向第二室内换热器的状态,在制热模式且需要停止使用第二室内换热器时,切换成制冷模式,然后关闭第一控制阀,经过设定时间段后切换至制热模式且第二控制阀处于截止冷媒流向第二室内换热器的状态。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可解决室内换热器的换热面积过大的问题,还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被屏蔽的部分室内换热器内冷媒积存的问题。
【专利说明】
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空调器的室内换热器在制热运行时,随着室外环境温度降低或者空调器处于部分负荷运行状态时,室内换热器的换热面积过大,虽然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增强,但也降低了压缩机的排气压力,继而降低回气压力,回气压力的下降造成冷媒吸气比容上升、密度下降,相应的冷媒质量流量下降。同时因为冷媒的排气压力的下降,对应的冷媒的饱和压力下降,这导致冷媒与室外环境温度的换热温差降低,影响了空调器整机的换热量。
[0003]相关技术中通过屏蔽部分室内换热器以解决上述室内换热器的换热面积过大的问题,但被屏蔽的部分室内换热器内积存有一定量的冷媒,这造成空调器整机运行时,冷媒的减少。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空调器,可有效地解决空调器制热运行,室外环境温度降低或者空调器处于部分负荷运行状态时,室内换热器的换热面积过大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被屏蔽的部分室内换热器内冷媒积存的问题。
[0005]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上述的空调器。
[0006]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具有排气口和回气口;换向组件,所述换向组件包括第一阀口至第四阀口,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排气口相连,所述第四阀口与所述回气口相连,制冷时第一阀口与第二阀口连通且第三阀口与第四阀口连通,制热时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三阀口连通且所述第二阀口和所述第四阀口连通;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阀口相连;节流装置,所述节流装置的一端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相连,设在同一个室内机内的并联连接的第一室内换热器和第二室内换热器,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和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分别与所述节流装置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和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分别与所述第三阀口相连;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与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串联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的邻近所述室外换热器的一侧,所述第二控制阀与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串联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的邻近所述第三阀口的一侧,其中在制冷模式且需要停止使用第二室内换热器时,首先关闭第一控制阀,经过设定时间段后第二控制阀处于截止冷媒流向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的状态,在制热模式且需要停止使用第二室内换热器时,首先切换成制冷模式,然后关闭第一控制阀,经过设定时间段后切换至制热模式且所述第二控制阀处于截止冷媒流向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的状态。
[0007]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在同一个室内机内设置并联连接的第一室内换热器和第二室内换热器,并使第一控制阀与第二室内换热器串联连接且使其位于第二室内换热器的邻近室外换热器的一侧,使第二控制阀与第二室内换热器串联连接且使其位于第二室内换热器的邻近第三阀口的一侧,当在制冷模式且需要停止使用第二室内换热器时,可首先关闭第一控制阀,并经过设定时间段后使第二控制阀处于截止冷媒流向第二室内换热器的状态,当在制热模式且需要停止使用第二室内换热器时,可首先切换成制冷模式,然后关闭第一控制阀,且在经过设定时间段后切换至制热模式且使第二控制阀处于截止冷媒流向第二室内换热器的状态,由此,当空调器制热运行,室外环境温度降低或者空调器处于部分负荷运行状态时,可有效地解决室内换热器的换热面积过大的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压缩机的排气压力和回气压力的降低,继而避免了回气压力的下降造成的冷媒吸气比容上升、密度下降和相应的冷媒质量流量下降的问题以及排气压力的下降造成的冷媒的饱和压力下降,冷媒与室外环境温度的换热温差降低,空调器整机的换热量低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被屏蔽的部分室内换热器内冷媒积存的问题。
[0008]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节流装置为一个节流元件,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分别与所述节流元件的另一端相连。
[0009]具体地,所述第一控制阀为电磁阀。
[0010]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节流装置包括两个节流元件,所述两个节流元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和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串联连接。
[0011]具体地,与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串联的节流元件和所述第一控制阀集成为一体。
[0012]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控制阀为在从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到所述第三阀口的方向上单向导通的单向阀。
[0013]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控制阀为电磁阀。
[0014]可选地,所述设定时间段为5?lOmin。
[0015]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器包括组成冷媒循环流路的压缩机、室外换热器、换向组件、并联连接的第一室内换热器和第二室内换热器、节流装置,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的两侧分别串联有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邻近所述室外换热器设置,所述第二控制阀邻近所述换向组件设置,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当需要停止使用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时,检测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当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首先关闭所述第一控制阀,经过设定时间段后所述第二控制阀处于截止冷媒流向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的状态;当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首先将所述空调器切换成制冷模式,然后关闭所述第一控制阀,接着再经过设定时间段后切换成制热模式且使得所述第二控制阀处于截止冷媒流向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的状态。
[0016]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通过设置上述的空调器,且当需要停止使用第二室内换热器时,检测空调器的运行模式,若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首先关闭第一控制阀,经过设定时间段后第二控制阀处于截止冷媒流向第二室内换热器的状态;若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首先将空调器切换成制冷模式,然后关闭第一控制阀,接着再经过设定时间段后切换成制热模式且使得第二控制阀处于截止冷媒流向第二室内换热器的状态,由此,当空调器制热运行,室外环境温度降低或者空调器处于部分负荷运行状态时,可有效地解决室内换热器的换热面积过大的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压缩机的排气压力和回气压力的降低,继而避免了回气压力的下降造成的冷媒吸气比容上升、密度下降和相应的冷媒质量流量下降的问题以及排气压力的下降造成的冷媒的饱和压力下降,冷媒与室外环境温度的换热温差降低,空调器整机的换热量低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被屏蔽的部分室内换热器内冷媒积存的问题。
[0017]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控制阀为电磁阀,在关闭所述第一控制阀且经过设定时间后关闭所述第二控制阀以使得所述第二控制阀处于截止冷媒流向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的状态。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图;
[0019]图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图;
[0020]图3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图;
[0021 ]图4是根据本发明再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图;
[0022]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0023]附图标记:
[0024]空调器100;
[0025]压缩机I;排气口11;回气口 12;
[0026]换向组件2 ;第一阀口 21 ;第二阀口 22 ;第三阀口 23;第四阀口 24;
[0027]室外换热器3;节流元件4;第一室内换热器5;第二室内换热器6;第一控制阀7;第二控制阀8;
[0028]气液分离器9;进口 91;气体出口 92。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30]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3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2]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33]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空调器100可以用于调节室内温度。例如,空调器100为热栗空调器。
[0034]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可以包括:压缩机1、换向组件2、室外换热器3、节流装置、设在同一个室内机内的并联连接的第一室内换热器5和第二室内换热器6、第一控制阀7和第二控制阀8。
[0035]具体地,如图1-图4所示,压缩机I具有排气口11和回气口 12,冷媒从压缩机I的回气口 12进入到压缩机I内,经压缩机I压缩后形成高温高压的冷媒,从排气口 11排出。需要说明的是,压缩机I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已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0036]换向组件2包括第一阀口 21至第四阀口 24。其中,第一阀口 21可与第二阀口 22和第三阀口 23中的其中一个连通,第四阀口 24可与第二阀口 22和第三阀口 23中的另一个连通。具体地,当空调器100制冷时第一阀口 21与第二阀口 22连通且第三阀口 23与第四阀口 24连通,当空调器100制热时第一阀口 21与第三阀口 23连通且第二阀口 22和第四阀口 24连通。另外,第一阀口 21与排气口 11相连,第四阀口 24与回气口 12相连,从而将换向组件2连接在冷媒流路中以便于实现空调器100的制冷和制热功能。
[0037]优选地,换向组件2为四通阀,当四通阀断电时,第一阀口 21与第二阀口 22连通,第四阀口 24与第三阀口 23连通;当四通阀通电时,第一阀口 21与第三阀口 23连通,第四阀口 24与第二阀口 22连通。但是可以理解的是,换向组件2也可以形成为其它元件,只要具有第一阀口 21至第四阀口 24且可实现换向即可。
[0038]室外换热器3的第一端(例如,图1-图4中示出的左端)与第二阀口22相连,节流装置的一端(例如,图1-图4中示出的左端)与室外换热器3的第二端(例如,图1-图4中示出的右端)相连。
[0039]第一室内换热器5和第二室内换热器6分别与节流装置的另一端相连,第一室内换热器5和第二室内换热器6分别与第三阀口 23相连,由此,不但可将第一室内换热器5和第二室内换热器6连接在冷媒流路中以便于第一室内换热器5和第二室内换热器6分别与室内环境进行换热,而且当空调器100制热运行室外环境温度降低或者空调器100处于部分负荷运行状态时,可切断第二室内换热器6的冷媒流通以屏蔽第二室内换热器6,仅依靠第一室内换热器5与室内环境进行换热,从而减少室内换热器的换热面积,有效地解决室内换热器的换热面积过大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压缩机的排气压力和回气压力的降低,继而避免了回气压力的下降造成的冷媒吸气比容上升、密度下降和相应的冷媒质量流量下降的问题以及排气压力的下降造成的冷媒的饱和压力下降、冷媒与室外环境温度的换热温差降低和空调器整机的换热量低的问题。
[0040]具体地,如图1-图4所示,第一控制阀7与第二室内换热器6串联连接且位于第二室内换热器6的邻近室外换热器3的一侧,第二控制阀8与第二室内换热器6串联连接且位于第二室内换热器6的邻近第三阀口 23的一侧。其中在制冷模式且需要停止使用第二室内换热器6时,首先关闭第一控制阀7,经过设定时间段后第二控制阀8处于截止冷媒流向第二室内换热器6的状态,在制热模式且需要停止使用第二室内换热器6时,首先切换成制冷模式,然后关闭第一控制阀7,经过设定时间段后切换至制热模式且第二控制阀8处于截止冷媒流向第二室内换热器6的状态。
[0041]具体而言,在制冷模式且需要停止使用第二室内换热器6时,通过首先关闭第一控制阀7可阻止冷媒继续流向第二室内换热器6,以使冷媒流向第一室内换热器5,在冷媒流向第一室内换热器5的过程中,第二室内换热器6内积存的冷媒在空调器100的抽吸力的作用下从第二室内换热器6并经过第二控制阀8流出,经过设定时间段例如5-1 Omin后可使第二控制阀8处于截止冷媒流向第二室内换热器6的状态以避免冷媒在第三阀口 23到第二室内换热器6的方向上流向第二室内换热器6。由此,可在停止使用第二室内换热器6后,使积存在第二室内换热器6内的冷媒排出,避免在该工作状态下,空调器100的冷媒流路中冷媒流量的减少。
[0042]在制热模式且需要停止使用第二室内换热器6时,通过将空调器100首先切换成制冷模式,然后在制冷模式下关闭第一控制阀7,随后利用制冷模式下冷媒流路中的抽吸力使积存在第二室内换热器6内的冷媒经过第二控制阀8排出,经过设定时间段例如5-10min后使第二控制阀8处于截止冷媒流向第二室内换热器6的状态并使空调器100切换至制热模式,从而将积存在第二室内换热器6内的冷媒排出,避免在制热模式且需要停止使用第二室内换热器6的工况下,空调器100的冷媒流路中冷媒的减少。
[0043]由此,当空调器100制热运行,室外环境温度降低或者空调器100处于部分负荷运行状态时,可有效地解决室内换热器的换热面积过大的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压缩机的排气压力和回气压力的降低,继而避免了回气压力的下降造成的冷媒吸气比容上升、密度下降和相应的冷媒质量流量下降的问题以及排气压力的下降造成的冷媒的饱和压力下降、冷媒与室外环境温度的换热温差降低和空调器100整机的换热量低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被屏蔽的部分室内换热器内冷媒积存的问题。
[0044]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通过在同一个室内机内设置并联连接的第一室内换热器5和第二室内换热器6,并使第一控制阀7与第二室内换热器6串联连接且使其位于第二室内换热器6的邻近室外换热器3的一侧,使第二控制阀8与第二室内换热器6串联连接且使其位于第二室内换热器6的邻近第三阀口 23的一侧,当在制冷模式且需要停止使用第二室内换热器6时,可首先关闭第一控制阀7,并经过设定时间段后使第二控制阀8处于截止冷媒流向第二室内换热器6的状态,当在制热模式且需要停止使用第二室内换热器6时,可首先切换成制冷模式,然后关闭第一控制阀7,且在经过设定时间段后切换至制热模式且使第二控制阀8处于截止冷媒流向第二室内换热器6的状态,由此,当空调器100制热运行,室外环境温度降低或者空调器100处于部分负荷运行状态时,可有效地解决室内换热器的换热面积过大的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压缩机的排气压力和回气压力的降低,继而避免了回气压力的下降造成的冷媒吸气比容上升、密度下降和相应的冷媒质量流量下降的问题以及排气压力的下降造成的冷媒的饱和压力下降、冷媒与室外环境温度的换热温差降低和空调器100整机的换热量低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被屏蔽的部分室内换热器内冷媒积存的问题。
[0045]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图4所示,空调器100还包括气液分离器9,气液分离器9包括进口 91和气体出口 92,进口 91与第四阀口 24相连,气体出口 92与回气口 12相连,由此,从第四阀口24流出的冷媒可经过进口91流入气液分离器9内,冷媒在气液分离器9内可实现液态冷媒和气态冷媒的分离,分离出的液态冷媒储液在气液分离器9内,分离出的气态冷媒可经过气体出口92并经过压缩机I的回气口 12返回到压缩机I,从而可避免压缩机I产生液击现象,有利于提高压缩机I的使用寿命。
[0046]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节流装置为一个节流元件4,第一控制阀7和第一室内换热器5分别与节流元件4的另一端相连。由此,结构简单可靠。可选地,上述一个节流元件4可以为电子膨胀阀、热力膨胀阀或毛细管以对流经其的冷媒进行节流降压。
[0047]具体地,第一控制阀7为电磁阀,从而起到控制冷媒流路开闭的功能,由此不但结构简单,而且反应灵敏。当然,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控制阀7还可以为其它结构,只要能够实现控制冷媒流路通断的作用即可。
[004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4所示,节流装置包括两个节流元件4,两个节流元件4分别与第一室内换热器5和第二室内换热器6串联连接。也就是说,节流装置包括两个节流元件4,其中一个节流元件4与第一室内换热器5串联连接,另一个节流元件4与第二室内换热器6串联连接。由此,结构简单可靠。
[0049]具体地,与第二室内换热器6串联的节流元件4和第一控制阀7集成为一体,例如与第二室内换热器6串联的节流元件4和第一控制阀7集成为电子膨胀阀或热力膨胀阀以同时具有节流降压和开闭的功能。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与第二室内换热器6串联的节流元件4和第一控制阀7也可以为两个单独的结构,例如与第二室内换热器6串联的节流元件4、第一控制阀7、第二室内换热器6和第二控制阀8之间串联连接,且与第二室内换热器6串联的节流元件4为毛细管。
[0050]可选地,与第一室内换热器5串联的节流元件4可以为电子膨胀阀、热力膨胀阀或毛细管以实现节流降压的功能。
[0051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控制阀8为在从第二室内换热器6到第三阀口 23的方向上单向导通的单向阀。由此,不但结构简单,可靠,而且单向阀可保证第二室内换热器6内的冷媒只能从第二室内换热器6流出并经过单向阀流向第三阀口23,而不能倒流,当空调器100制热运行,室外环境温度降低或者空调器100处于部分负荷运行状态时,可有效地屏蔽第二室内换热器6,解决室内换热器的换热面积过大的问题。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控制阀8为具有开闭功能的电磁阀。由此简单可靠。
[0052]下面参考图1-图4对本发明一些具体实施例的空调器100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0053]实施例1
[005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器100包括压缩机1、换向组件2、室外换热器3、一个节流元件4、设在同一个室内机内的并联连接的第一室内换热器5和第二室内换热器6、第一控制阀7和第二控制阀8。其中,第一控制阀7和第二控制阀8均为电磁阀。节流元件4为电子膨胀阀。
[0055]具体地,压缩机I具有排气口11和回气口 12,换向组件2包括第一阀口 21至第四阀口 24,当空调器100制冷时第一阀口 21与第二阀口 22连通且第三阀口 23与第四阀口 24连通,当空调器100制热时第一阀口 21与第三阀口 23连通且第二阀口 22和第四阀口 24连通。第一阀口 21与排气口 11相连,第四阀口 24与回气口 12相连,从而将换向组件2连接在冷媒流路中以便于实现空调器100的制冷和制热功能。
[0056]室外换热器3的第一端与第二阀口22相连,节流元件4的一端与室外换热器3的第二端相连。第一室内换热器5和第二室内换热器6分别与节流元件4的另一端相连,第一室内换热器5和第二室内换热器6分别与第三阀口 23相连。
[0057]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一控制阀7与第二室内换热器6串联连接且位于第二室内换热器6的邻近室外换热器3的一侧,第二控制阀8与第二室内换热器6串联连接且位于第二室内换热器6的邻近第三阀口 23的一侧,第一控制阀7和第一室内换热器5分别与节流元件4的另一端相连。
[0058]在制冷模式且需要停止使用第二室内换热器6时,首先关闭第一控制阀7,经过设定时间段后第二控制阀8处于截止冷媒流向第二室内换热器6的状态,在制热模式且需要停止使用第二室内换热器6时,首先切换成制冷模式,然后关闭第一控制阀7,经过设定时间段后切换至制热模式且第二控制阀8处于截止冷媒流向第二室内换热器6的状态。
[0059]具体而言,当空调器100处于制冷模式时,压缩机I的排气口11排出的冷媒经过排气口 11排出压缩机I,并经过第一阀口21和第二阀口22流向室外换热器3,冷媒在室外换热器3内与室外环境进行换热,换热后的冷媒经过节流元件4节流降压后,冷媒的流向分成两种情况:
[0060]当第一室内换热器5和第二室内换热器6同时运行时,第一控制阀7和第二控制阀8处于打开状态,节流元件4节流降压后的冷媒分成两路冷媒流路,一路冷媒流向第一室内换热器5并在第一室内换热器5内与室内环境进行换热,随后从第一室内换热器5流出,另一路冷媒经过第一控制阀7流向第二室内换热器6并在第二室内换热器6内与室内环境进行换热,随后经过第二控制阀8流出,从第一室内换热器5和第二控制阀8分别流出的两路冷媒同时流向第三阀口 23,并经过第四阀口 24以及压缩机I的回气口 12返回到压缩机I。
[0061]当需要停止使用第二室内换热器6时,空调器100可高频运转例如运转频率为60Hz,然后首先关闭第一控制阀7以防止从节流元件4节流后的冷媒流向第二室内换热器6,以使得节流元件4节流后的冷媒只流向第一室内换热器5,在此过程中第二室内换热器6内积存的冷媒在空调器100的抽吸力的作用下,从第二室内换热器6并经过第二控制阀8流出,经过设定时间例如5-10min后,第二控制阀8处于截止冷媒流向第二室内换热器6的状态以避免冷媒再次积存在第二室内换热器6内。流向第一室内换热器5的冷媒在第一室内换热器5内与室内环境进行换热后,经过第三阀口 23和第四阀口 24,以及压缩机I的回气口 12返回到压缩机I。
[0062]当空调器100处于制热模式时,从压缩机I的排气口11排出的冷媒经过第一阀口 21流入换向组件2,经过第三阀口 23从换向组件2流出。从第三阀口 23流出的冷媒的流向分成两种情况:
[0063]当第一室内换热器5和第二室内换热器6同时运行时,第一控制阀7和第二控制阀8处于打开状态,从第三阀口 23流出的冷媒分成两路流路,一路流路流向第一室内换热器5,并在第一室内换热器5内与室内环境进行换热,另一路流路经过第二控制阀8流向第二室内换热器6并在第二室内换热器6内与室内环境进行换热,随后经过第一控制阀7流出,从第一室内换热器5和第一控制阀7流出的冷媒流向节流元件4,经节流元件4节流降压后流向室外换热器3,随后冷媒经过第二阀口 22和第四阀口 24,并经过压缩机I的回气口 12返回到压缩机I。
[0064]当需要停止使用第二室内换热器6时,首先将空调器100的运行模式切换成制冷模式,并关闭第一控制阀7以防止制冷模式下从节流元件4节流后的冷媒流向第二室内换热器6,以使得制冷模式下节流元件4节流后的冷媒只流向第一室内换热器5,在此过程中第二室内换热器6内积存的冷媒在空调器100的抽吸力的作用下,从第二室内换热器6并经过第二控制阀8流出,经过设定时间例如5-10min后,使第二控制阀8处于截止冷媒流向第二室内换热器6的状态并将空调器100切换至制热模式。此时,从第三阀口 23流出的冷媒流向第一室内换热器5并在第一室内换热器5内与室内环境进行换热,换热后的冷媒流向节流元件4,经节流元件4节流降压后流向室外换热器3,随后冷媒经过第二阀口 22和第四阀口 24,并经过压缩机I的回气口 12返回到压缩机I。
[0065]实施例2
[0066]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控制阀8为在从第二室内换热器6到第三阀口 23的方向上单向导通的单向阀。该实施例中空调器100在制冷模式时的工作原理与上述实施例1中相同。
[0067]可以理解的是,当空调器100处于制热模式时,由于第二控制阀8为单向阀,因此在从第三阀口 23到第二室内换热器6的方向上,始终没有冷媒流向第二室内换热器6即第二室内换热器6始终处于屏蔽状态。具体而言,当空调器100需要开启制热模式时,首先将空调器100的运行模式切换成制冷模式,并关闭第一控制阀7以防止制冷模式下从节流元件4节流后的冷媒流向第二室内换热器6,以使得制冷模式下节流元件4节流后的冷媒只流向第一室内换热器5,在此过程中第二室内换热器6内积存的冷媒在空调器100的抽吸力的作用下,从第二室内换热器6并经过第二控制阀8流出,经过设定时间例如5-10min后,使空调器100切换至制热模式。可以理解的是,当空调器100处于制热模式时,第一控制阀7始终处于关闭状
??τ O
[0068]实施例3
[0069]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器100包括压缩机1、换向组件2、室外换热器3、两个节流元件4、设在同一个室内机内的并联连接的第一室内换热器5和第二室内换热器6、第一控制阀7和第二控制阀8。第二控制阀8为电磁阀。
[0070]具体地,压缩机I具有排气口11和回气口 12,换向组件2包括第一阀口 21至第四阀口 24,当空调器100制冷时第一阀口 21与第二阀口 22连通且第三阀口 23与第四阀口 24连通,当空调器100制热时第一阀口 21与第三阀口 23连通且第二阀口 22和第四阀口 24连通。第一阀口 21与排气口 11相连,第四阀口 24与回气口 12相连,从而将换向组件2连接在冷媒流路中以便于实现空调器100的制冷和制热功能。
[0071]室外换热器3的第一端与第二阀口22相连,室外换热器3的第二端分别连接至两个节流元件4,两个节流元件4分别与第一室内换热器5和第二室内换热器6串联连接,第一室内换热器5和第二室内换热器6分别与第三阀口 23相连。
[0072]具体地,如图3所示,第一控制阀7与第二室内换热器6串联连接且位于第二室内换热器6的邻近室外换热器3的一侧,第二控制阀8与第二室内换热器6串联连接且位于第二室内换热器6的邻近第三阀口 23的一侧。与第二室内换热器6串联的节流元件4和第一控制阀7集成为具有节流降压和开闭功能的电子膨胀阀。
[0073]在制冷模式且需要停止使用第二室内换热器6时,首先关闭电子膨胀阀,经过设定时间段后第二控制阀8处于截止冷媒流向第二室内换热器6的状态,在制热模式且需要停止使用第二室内换热器6时,首先切换成制冷模式,然后关闭电子膨胀阀,经过设定时间段后切换至制热模式且第二控制阀8处于截止冷媒流向第二室内换热器6的状态。
[0074]具体而言,当空调器100处于制冷模式时,压缩机I的排气口11排出的冷媒经过排气口 11排出压缩机I,并经过第一阀口21和第二阀口22流向室外换热器3,冷媒在室外换热器3内与室外环境进行换热,换热后的冷媒的流向分成两种情况:
[0075]当第一室内换热器5和第二室内换热器6同时运行时,电子膨胀阀和第二控制阀8处于打开状态,从室外换热器3流出的冷媒分成两路冷媒流路,一路冷媒经过与第一室内换热器5串联的节流元件4的节流降压后流向第一室内换热器5并在第一室内换热器5内与室内环境进行换热,随后从第一室内换热器5流出,另一路冷媒经过电子膨胀阀的节流降压后流向第二室内换热器6并在第二室内换热器6内与室内环境进行换热,随后经过第二控制阀8流出,从第一室内换热器5和第二控制阀8分别流出的两路冷媒同时流向第三阀口 23,并经过第四阀口 24以及压缩机I的回气口 12返回到压缩机I。
[0076]当需要停止使用第二室内换热器6时,可首先关闭电子膨胀阀以防止冷媒从室外换热器3流向第二室内换热器6,以使得冷媒经过与第一室内换热器5串联的节流元件4后流向第一室内换热器5,在此过程中第二室内换热器6内积存的冷媒在空调器100的抽吸力的作用下,从第二室内换热器6并经过第二控制阀8流出,经过设定时间例如5-10min后,第二控制阀8处于截止冷媒流向第二室内换热器6的状态以避免冷媒再次积存在第二室内换热器6内。流向第一室内换热器5的冷媒在第一室内换热器5内与室内环境进行换热,随后从第一室内换热器5流出,并经过第三阀口23和第四阀口24,以及压缩机I的回气口 12返回到压缩机I。
[0077]当空调器100处于制热模式时,从压缩机I的排气口11排出的冷媒经过第一阀口 21流入换向组件2,经过第三阀口 23从换向组件2流出。从第三阀口 23流出的冷媒的流向分成两种情况:
[0078]当第一室内换热器5和第二室内换热器6同时运行时,电子膨胀阀和第二控制阀8处于打开状态,从第三阀口 23流出的冷媒分成两路流路,一路流路流向第一室内换热器5,并在第一室内换热器5内与室内环境进行换热,然后流向与第一室内换热器5串联的节流元件4,经与第一室内换热器5串联的节流元件4节流降压后流向室外换热器3,另一路流路经过第二控制阀8流向第二室内换热器6并在第二室内换热器6内与室内环境进行换热,随后流向电子膨胀阀,经电子膨胀阀节流降压后流向室外换热器3,随后冷媒经过第二阀口 22和第四阀口 24,并经过压缩机I的回气口 12返回到压缩机I。
[0079]当需要停止使用第二室内换热器6时,首先将空调器100的运行模式切换成制冷模式,并关闭电子膨胀阀以防止制冷模式下从室外换热器3流出的冷媒流向第二室内换热器6,以使得冷媒只流向第一室内换热器5,在此过程中第二室内换热器6内积存的冷媒在空调器100的抽吸力的作用下,从第二室内换热器6并经过第二控制阀8流出,经过设定时间例如5-10min后,第二控制阀8处于截止冷媒流向第二室内换热器6的状态并使空调器100切换至制热模式。此时,从第三阀口 23流出的冷媒流向第一室内换热器5并在第一室内换热器5内与室内环境进行换热,换热后的冷媒流向与第一室内换热器5串联的节流元件4,经与第一室内换热器5串联的节流元件4节流降压后流向室外换热器3,随后冷媒经过第二阀口 22和第四阀口 24,并经过压缩机I的回气口 12返回到压缩机I。
[0080]实施例4,
[0081]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控制阀8为单向阀。该实施例中空调器100在制冷模式时,空调器100的工作原理与上述实施例3相同。
[0082]可以理解的是,当空调器100处于制热模式时,由于第二控制阀8为单向阀,因此在从第三阀口 23到第二室内换热器6的方向上,始终没有冷媒流向第二室内换热器6即第二室内换热器6处于屏蔽状态。具体而言,当空调器100需要开启制热模式时,首先将空调器100的运行模式切换成制冷模式,并关闭电子膨胀阀以防止制冷模式下从室外换热器3流出的冷媒流向第二室内换热器6,以使得冷媒经过与第一室内换热器5串联连接的节流元件4只流向第一室内换热器5,在此过程中第二室内换热器6内积存的冷媒在空调器100的抽吸力的作用下,从第二室内换热器6并经过第二控制阀8流出,经过设定时间例如5-10min后,使空调器100切换至制热模式。可以理解的是,当空调器100处于制热模式时,第一控制阀7始终处于关闭状态。
[0083]下面结合图5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的空调器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空调器。空调器包括组成冷媒循环流路的压缩机、室外换热器、换向组件、并联连接的第一室内换热器和第二室内换热器、节流装置,第二室内换热器的两侧分别串联有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第一控制阀邻近室外换热器设置,第二控制阀邻近换向组件设置。
[0084]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85]当需要停止使用第二室内换热器时,检测空调器的运行模式;
[0086]当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首先关闭第一控制阀,经过设定时间段后第二控制阀处于截止冷媒流向第二室内换热器的状态。由此,在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通过首先关闭第一控制阀可阻止冷媒继续流向第二室内换热器,以使冷媒流向第一室内换热器,在冷媒流向第一室内换热器的过程中,第二室内换热器内积存的冷媒在空调器的抽吸力的作用下从第二室内换热器流出,经过设定时间段例如5-10min后可使第二控制阀处于截止冷媒流向第二室内换热器的状态以避免冷媒流向第二室内换热器,从而实现在停止使用第二室内换热器后,使积存在第二室内换热器内的冷媒排出,避免该工作状态下,空调器的冷媒流路中冷媒的减少。
[0087]当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首先将空调器切换成制冷模式,然后关闭第一控制阀,接着再经过设定时间段后切换成制热模式且使得第二控制阀处于截止冷媒流向第二室内换热器的状态。由此,通过将空调器首先切换成制冷模式,然后关闭第一控制阀,利用制冷模式下冷媒流路中的抽吸力排出积存在第二室内换热器内的冷媒,然后经过设定时间段例如5-10min后使第二控制阀处于截止冷媒流向第二室内换热器的状态并使空调器切换至制热模式,从而在空调器制热之前将积存在第二室内换热器内的冷媒排出,避免在制热模式且需要停止使用第二室内换热器的工况下,空调器的冷媒流路中冷媒的减少。
[0088]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通过设置上述的空调器,且当需要停止使用第二室内换热器时,检测空调器的运行模式,若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首先关闭第一控制阀,经过设定时间段后第二控制阀处于截止冷媒流向第二室内换热器的状态;若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首先将空调器切换成制冷模式,然后关闭第一控制阀,接着再经过设定时间段后切换成制热模式且使得第二控制阀处于截止冷媒流向第二室内换热器的状态,由此,当空调器制热运行,室外环境温度降低或者空调器处于部分负荷运行状态时,可有效地解决室内换热器的换热面积过大的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压缩机的排气压力和回气压力的降低,继而避免了回气压力的下降造成的冷媒吸气比容上升、密度下降和相应的冷媒质量流量下降的问题以及排气压力的下降造成的冷媒的饱和压力下降、冷媒与室外环境温度的换热温差降低和空调器整机的换热量低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被屏蔽的部分室内换热器内冷媒积存的问题。
[0089]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第二控制阀为电磁阀,在关闭第一控制阀且经过设定时间后关闭第二控制阀以使得第二控制阀处于截止冷媒流向第二室内换热器的状态,简单可靠。
[0090]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0091]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主权项】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具有排气口和回气口; 换向组件,所述换向组件包括第一阀口至第四阀口,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排气口相连,所述第四阀口与所述回气口相连,制冷时第一阀口与第二阀口连通且第三阀口与第四阀口连通,制热时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三阀口连通且所述第二阀口和所述第四阀口连通;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阀口相连; 节流装置,所述节流装置的一端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相连, 设在同一个室内机内的并联连接的第一室内换热器和第二室内换热器,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和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分别与所述节流装置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和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分别与所述第三阀口相连; 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与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串联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的邻近所述室外换热器的一侧,所述第二控制阀与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串联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的邻近所述第三阀口的一侧,其中在制冷模式且需要停止使用第二室内换热器时,首先关闭第一控制阀,经过设定时间段后第二控制阀处于截止冷媒流向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的状态,在制热模式且需要停止使用第二室内换热器时,首先切换成制冷模式,然后关闭第一控制阀,经过设定时间段后切换至制热模式且所述第二控制阀处于截止冷媒流向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的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装置为一个节流元件,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分别与所述节流元件的另一端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阀为电磁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装置包括两个节流元件,所述两个节流元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和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串联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串联的节流元件和所述第一控制阀集成为一体。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阀为在从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到所述第三阀口的方向上单向导通的单向阀。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阀为电磁阀。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时间段为5?lOmin。9.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组成冷媒循环流路的压缩机、室外换热器、换向组件、并联连接的第一室内换热器和第二室内换热器、节流装置,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的两侧分别串联有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邻近所述室外换热器设置,所述第二控制阀邻近所述换向组件设置,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当需要停止使用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时,检测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 当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首先关闭所述第一控制阀,经过设定时间段后所述第二控制阀处于截止冷媒流向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的状态; 当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首先将所述空调器切换成制冷模式,然后关闭所述第一控制阀,接着再经过设定时间段后切换成制热模式且使得所述第二控制阀处于截止冷媒流向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的状态。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阀为电磁阀,在关闭所述第一控制阀且经过设定时间后关闭所述第二控制阀以使得所述第二控制阀处于截止冷媒流向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的状态。
【文档编号】F25B43/04GK105953360SQ201610292800
【公开日】2016年9月21日
【申请日】2016年5月4日
【发明人】李洪生, 许永锋, 梁伯启, 吴孔祥, 卢健洪, 肖俊钊, 邵亚西
【申请人】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