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769156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空调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分体壁挂式空调器上下导风的导风机构主要是由设置在出风口附近的导风板组成,为保证导风板的旋转,一般在出风口上部或/和下部留有较大的缝隙,影响空调器外观;伸缩式的大导风板虽实现了出风口的封闭,但由于运动机构复杂,导致整机成本的增加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旨在解决现有的空调器的导风板与壳体之间存在较大缝隙的技术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出风口,所述空调器还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壳体上,用于打开和闭合所述出风口的第一导风板与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包括远离所述第二导风板的第一端与靠近所述第二导风板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导风板包括远离所述第一导风板的第三端与靠近第一导风板的第四端,当所述出风口打开时,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端位于所述出风口内,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端位于所述出风口外,当所述出风口闭合时,所述第一端与第二端均抵靠于壳体上,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端相互抵靠以使得所述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与所述壳体之间无缝连接。
[0005]优选地,所述第一端具有第一斜面,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斜面相适配的第二斜面,当所述出风口闭合时,所述第一斜面抵靠于所述第二斜面上。
[0006]优选地,所述第三端具有第三斜面,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三斜面相适配的第四斜面,当所述出风口闭合时,所述第三斜面抵靠于所述第四斜面上。
[0007]优选地,所述第二端上设有第一抵靠部,所述第四端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抵靠部相适配的第二抵靠部,当所述出风口闭合时,所述第一抵靠部与所述第二抵靠部相互抵靠。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抵靠部为由所述第二端的端面朝向所述第三端延伸的第一支臂,所述第一支臂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导风板的厚度,所述第二抵靠部为由第四端的端面朝向所述第一端延伸的第二支臂,所述第二支臂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导风板的厚度,所述第一导风板的厚度等于所述第二导风板的厚度,且所述第一支臂与所述第二支臂的厚度之和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导风板的厚度。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抵靠部设于所述第二端的外表面侧,所述第二抵靠部设于所述第四端的内表面侧。
[0010]优选地,所述空调器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内的风轮。
[0011]优选地,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导风板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及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导风板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
[0012]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实现了导风板与壳体的无缝连接,有效提升了空调器的美观性,且结构简单,成本相对较低。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的出风口处于闭合状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的出风口处于制冷状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的出风口处于制热状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的出风口处于送风状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7]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器,参照图1及图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包括壳体100,所述壳体100上开设有出风口 120,所述空调器还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壳体100上,用于打开和闭合所述出风口 120的第一导风板200与第二导风板300,所述第一导风板200包括远离所述第二导风板300的第一端220与靠近所述第二导风板300的第二端240,所述第二导风板300包括远离所述第一导风板200的第三端320与靠近第一导风板200的第四端340,当所述出风口 120打开时,所述第一端220与所述第三端320位于所述出风口 120内,所述第二端240与所述第四端340位于所述出风口 120外,当所述出风口 120闭合时,所述第一端220与第二端240均抵靠于壳体100上,所述第二端240与所述第四端340相互抵靠以使得所述第一导风板200、第二导风板300与所述壳体100之间无缝连接。相比现有的空调器,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实现了导风板与壳体的无缝连接,有效提升了空调器的美观性,且结构简单,成本相对较低。
[0020]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220具有第一斜面(未标示),所述壳体100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斜面相适配的第二斜面(未标示),当所述出风口 120闭合时,所述第一斜面抵靠于所述第二斜面上。优选地,所述第二斜面设于所述壳体100的出风口 120位置,由于在出风口 120关闭时,所述第一斜面由所述出风口 120内向外旋转,则优选所述第一斜面由所述第一端220的端面朝向第二端240倾斜向下设置,所述第二斜面由所述壳体100朝向所述出风口 120倾斜向下设置,使得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能相适配,以实现第一导风板200与壳体100的无缝连接。
[0021 ]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端320具有第三斜面(未标示),所述壳体100上设有与所述第三斜面相适配的第四斜面(未标示),当所述出风口 120闭合时,所述第三斜面抵靠于所述第四斜面上。优选地,所述第四斜面设于所述壳体100的出风口 120位置,由于在出风口 120关闭时,所述第三斜面由所述出风口 120外向内旋转,则优选所述第三斜面由所述第三端320的端面朝向第四端340倾斜向上设置,且当所述出风口 120闭合时,所述第三斜面成水平设置,所述第四斜面为水平面,使得所述第三斜面与所述第四斜面能相适配,以实现第二导风板300与壳体100的无缝连接。
[002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端240上设有第一抵靠部242,所述第四端340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抵靠部242相适配的第二抵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