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方式室内空气调节系统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978149阅读:来源:国知局
出气控制器17与出气挡板18通过机械控制方式相联,绝热墙移动控制器21装设在移动绝热墙6的下方,移动绝热墙6与绝热墙移动控制器21通过机械传动方式相联,上窗控制器24与上玻璃窗22通过机械连轴控制方式相连,下窗控制器25与下玻璃窗23通过机械连轴控制方式相连;
[0024]主控制器I与通风控制器15、出气控制器17、进气控制器19、上窗控制器24、下窗控制器25通过机械动作控制信号方式相连,风速传感处理器12通过数据电平信号与主处理器I相联,主处理器I与空调4、排气控制器16通过电气动作控制信号相联。
[0025]其中,排气盖13的尺寸大于排气扇3的尺寸且结构上紧配合,出气口 8的尺寸与进气口 9的尺寸相同,出气挡板18的尺寸与进气挡板20相同,出气挡板18的跨度大于出气口 8的尺寸,移动绝热墙6的底端为与绝热墙移动控制器21相匹配的机械辊轮结构,上玻璃窗22与下玻璃窗23的尺寸相同而结构关于水平对称。
[0026]装置中的吸热墙5是一种依靠墙体独特的构造设计,无机械动力、无传统能源消耗、仅仅依靠被动式收集太阳能为建筑内的空气运动提供动能的集热墙体。
[0027]在不同的季节和时段,整个建筑的通风方式各不相同,下面以冬季白天为例进行简单的介绍说明:
[0028]如图2所示,在冬季的白天时段,外界天气较冷,此时关闭通风窗2、排气扇3、上玻璃窗22、下玻璃窗23,同时打开移动绝热墙6、进气口 19、出气口 20,太阳的辐射热量使得吸热墙5和玻璃墙7之间的空气与室内的空气形成热空气循环,这样就升高了室内的温度,同时吸热墙5也吸收循一部分热量,为夜间的热量福射积攒热量。
[0029]在不同的外界通风条件中,整个系统的控制方式为:
[0030]如图6(a)所示,当外界条件满足自然通风条件时,优先采用自然通风;
[0031]如图6(b)所示,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风速需求时,可利用机械排气扇来增强自然通风的效果;
[0032]如图6(c)所示,若室外环境恶劣,仍不能满足室内热舒适和空气质量需求时,开启空调系统。
【主权项】
1.一种多方式室内空气调节系统装置,包括散热墙部分、通风装置部分、通风控制部分以及主控制器(I),整体结构的外围上方为上顶围护(10),整体结构的后方为后护墙(11),其特征在于: 散热墙部分包括吸热墙(5)、移动绝热墙¢)、玻璃墙(7),所述吸热墙(5)的上部设有出气口(8),所述吸热墙(5)的下部设有进气口(9),所述移动绝热墙(6)位于吸热墙(5)的外侧,所述玻璃墙(7)位于移动绝热墙(21)的外侧,所述玻璃墙(7)的上部设有上玻璃窗(22),所述玻璃墙(7)的下部设有下玻璃窗(23),所述吸热墙(5)、移动绝热墙¢)、玻璃墙(7)的上方都与上顶围护(10)相连; 通风装置部分包括通风窗(2)、排气扇(3)、空调(4)、排气盖(13)、出气挡板(18)、进气挡板(20),所述通风窗⑵位于后护墙(11)的中部,所述排气扇(3)位于通风窗(2)的上方,所述排气盖(13)轴联在排气扇(3)的外侧上方,所述出气挡板(18)位于出气口(8)的一侧,所述进气挡板(20)位于与出气挡板(18)同侧的进气口(9)侧; 通风控制部分包括风速传感探头(12)、风速传感处理器(14)、通风控制器(15)、排气控制器(16)、进气控制器(19)、出气控制器(17)、绝热墙移动控制器(21)、上窗控制器(24)、下窗控制器(25),所述风速传感探头(12)装设在通风窗(2) 口的内侧边,所述风速传感探头(12)通过转速传感方式与风速传感处理器(14)相连,所述通风控制器(15)通过机械连轴控制方式与通风窗⑵相连,所述排气控制器(16)通过电气控制方式与排气扇(3)相联,所述进气控制器(19)与进气挡板(20)通过机械控制方式相联,所述出气控制器(17)与出气挡板(18)通过机械控制方式相联,所述绝热墙移动控制器(21)装设在移动绝热墙(6)的下方,所述移动绝热墙(6)与绝热墙移动控制器(21)通过机械传动方式相联,所述上窗控制器(24)与上玻璃窗(22)通过机械连轴控制方式相连,所述下窗控制器(25)与下玻璃窗(23)通过机械连轴控制方式相连; 所述主控制器⑴与通风控制器(15)、出气控制器(17)、进气控制器(19)、上窗控制器(24)、下窗控制器(25)通过机械动作控制信号方式相连,所述风速传感处理器(12)通过数据电平信号与主处理器(I)相联,所述主处理器(I)与空调(4)、排气控制器(16)通过电气动作控制信号相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方式室内空气调节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盖(13)的尺寸大于排气扇(3)的尺寸且结构上紧配合,所述出气口(8)的尺寸与进气口(9)的尺寸相同,所述出气挡板(18)的尺寸与进气挡板(20)相同,所述出气挡板(18)的跨度大于出气口(8)的尺寸,所述移动绝热墙(6)的底端为与绝热墙移动控制器(21)相匹配的机械辊轮结构,所述上玻璃窗(22)与下玻璃窗(23)的尺寸相同而结构关于水平对称。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方式室内空气调节系统装置,涉及建筑通风系统领域。为了达到民用建筑通风的合理高效化,本实用新型中:包括散热墙部分、通风装置部分、通风控制部分以及主控制器,散热墙部分包括特朗伯墙、移动绝热墙、玻璃墙;通风装置部分包括通风窗、排气扇、空调、排气盖、出气挡板、进气挡板;通风控制部分包括风速传感探头、风速传感处理器、通风控制器、排气控制器、进气控制器、出气控制器、绝热墙移动控制器、上窗控制器、下窗控制器。本实用新型采用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空调调节的配合的方式,同时利用处理器对各个装置部件的控制,实现了利用智能控制系统实现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的自由切换,大大节约了电力资源。
【IPC分类】F24F11/00, F24F11/02
【公开号】CN204629927
【申请号】CN201520342015
【发明人】潘文秋, 申茂良, 单荣国, 代超, 李毅博, 朱亚林
【申请人】安徽理工大学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