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离式高效热管换热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978739阅读:来源:国知局
(41 ;42 ;43)拥有自己独立的输入输出端;所述蒸汽管(51 ;52 ;53)的一端连通蒸发器(31 ;32;33)的顶部,另一端与冷凝器(41 ;42 ;43)的顶部连通;所述液体管(61 ;62 ;63)的一端连通冷凝器(41 ;42 ;43)的底部,另一端与蒸发器(41 ;42 ;43)的底部连通;冷凝器(41;42 ;43)位于蒸发器(31 ;32 ;33)的上部,且二者之间有一定高度差,能够使用重力来完成系统内制冷工质的循环,在系统不工作时,大部分制冷工质位于蒸发器蒸发器(31 ;32 ;33)里面;此系统工作时,蒸发器风扇(I)以及冷凝器风扇(2)同时开启,各级热管单元开始运转工作,蒸发和冷凝是连续进行的,从原理上分为以下几个环节:气化一一冷凝一一回液——再气化。
[0023]I)、液态工质在各级热管组的蒸发器(31 ;32 ;33)内受热气化:
[0024]热流体经各级热管组的蒸发器(31 ;32 ;33)的外壁后,各级热管组的蒸发器(31 ;32 ;33)内工作介质吸热由液态工质变为气态工质,并充满整个蒸发器(31 ;32 ;33),蒸汽膨胀扩散经蒸汽管(51 ;52 ;53)至各级热管组的冷凝器(41 ;42 ;43);
[0025]2)、蒸汽在各级热管组的冷凝器(41 ;42 ;43)内凝结:
[0026]各级热管组的冷凝器(41 ;42 ;43)在冷流体作用下,气态工质冷凝至冷却成液态为止;
[0027]3)、冷凝后的工作液体回流到蒸发区:
[0028]各级热管组的冷凝器(41 ;42 ;43)内工质在冷流体作用冷凝成为液滴或液膜,在重力、毛细力等作用经每一级的液体管(61 ;62 ;63)回流至各级热管组的蒸发器(31 ;32 ;33);
[0029]4)、各级热管组的蒸发器(31 ;32 ;33)内工质受热再气化:
[0030]各级热管组的蒸发器(31 ;32 ;33)内的工质受热再气化,循环往复。
[0031]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二结构示意图,主要由蒸发器(31 ;32 ;33)、冷凝器(41 ;42 ;43)、蒸汽管(51 ;52 ;53)、液体管(61 ;62 ;63)、二相流泵(71 ;72 ;73)、储液稳流器(81 ;82 ;83)、蒸发器风扇(I)以及冷凝器风扇(2)八个部分组成;所述蒸汽管(51;52 ;53)的一端连通蒸发器(31 ;32 ;33)的顶部,另一端与冷凝器(41 ;42 ;43)的顶部连通;所述液体管(61 ;62 ;63)的一端连通冷凝器(41 ;42 ;43)的底部,另一端与蒸发器(41;42 ;43)的底部连通;二相流泵(71 ;72 ;73)和储液稳流器(81 ;82 ;83)均位于液体管(61;62 ;63)上,二相流泵(71 ;72 ;73)的输入端连接储液稳流器(81 ;82 ;83),其输出端连接与蒸发器(31 ;32 ;33)的输入端;此系统工作时,二相流泵(71 ;72 ;73)、蒸发器风扇(I)以及冷凝器风扇(2)同时开启,各级热管单元开始运转工作;二相流泵(71 ;72 ;73)从储液稳流器(81 ;82 ;83)抽取制冷工质送入到蒸发器(31 ;32 ;33)中,蒸发器(31 ;32 ;33)与高温热源接触,液态工作介质在蒸发器(31 ;32 ;33)内受高温热源的加热而蒸发为气体,并吸收热量,蒸发形成的气体和部分没有蒸发的液体中间介质在高速流动中相互混合形成气液二相流体,它们从蒸发器(31 ;32 ;33)经蒸汽管(51 ;52 ;53)进入到冷凝器(41 ;42 ;43)中,冷凝器(41 ;42 ;43)与低温热源接触,气态工作介质在冷凝器(41 ;42 ;43)内受低温热源的冷却而部分冷凝为液体制冷工质,并放出热量,制冷工质在二相流泵(71 ;72 ;73)动力的带动下,从冷凝器(41 ;42 ;43)进入储液稳流器(81 ;82 ;83)中,气液制冷中间介质根据各自物理性质在储液稳流器内分离,这样就完成了整个循环。
[003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分离式高效热管换热器,包括一级热管组、二级热管组以及三级热管组,所述每一级热管组主要由蒸发器(31 ;32 ;33)、冷凝器(41 ;42 ;43)、蒸汽管(51 ;52 ;53)以及液体管(61 ;62 ;63)四个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31 ;32 ;33)是多级的蒸发器,其相互并排摆放,组装于同一个壳体内,位于蒸发器风机(I)形成的风道内,共用一个蒸发器风机(1),各蒸发器(31 ;32 ;33)拥有自己独立的输入输出端;所述冷凝器(41 ;42 ;43)是单级的冷凝器,冷凝器(41 ;42 ;43)之间左右紧邻摆放,相互不挡风,组装于同一个壳体内,位于冷凝器风机(2)形成的风道内,共用一个冷凝器风机(2),各冷凝器(41 ;42 ;43)拥有自己独立的输入输出端;所述蒸汽管(51 ;52 ;53)的一端连通蒸发器(31 ;32 ;33)的顶部,另一端与冷凝器(41 ;42 ;43)的顶部连通;所述液体管(61 ;62 ;63)的一端连通冷凝器(41 ;42 ;43)的底部,另一端与蒸发器(41 ;42 ;43)的底部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式高效热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相流泵(71 ;72 ;73)和储液稳流器(81 ;82 ;83),所述二相流泵(71 ;72 ;73)和储液稳流器(81 ;82 ;83)均位于液体管(61 ;62 ;63)上,所述二相流泵(71 ;72 ;73)的输入端连接储液稳流器(81 ;82 ;83),其输出端连接与蒸发器(31 ;32 ;33)的输入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式高效热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能够被连接到网络,其控制整个换热器工作的开启与停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式高效热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31;32 ;33)和冷凝器(41 ;42 ;43)为微通道换热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式高效热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41;42 ;43)是一个微通道换热器经过在其上下集流管内对称放置隔流板而分割出来的拥有独立工作区域的冷凝器(41 ;42 ;4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离式高效热管换热器,包括一级热管组、二级热管组以及三级热管组,可以根据需要做成N 级热管组,所述每一级热管组主要由蒸发器、冷凝器、蒸汽管以及液体管四个部分组成;蒸发器是多级的蒸发器,冷凝器是单级的冷凝器,冷凝器之间左右紧邻摆放,相互不挡风,蒸汽管的一端连通蒸发器的顶部,另一端与冷凝器的顶部连通;所述液体管的一端连通冷凝器的底部,另一端与蒸发器的底部连通;本实用新型的热管换热器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热能利用率,解决了现有热管换热温差损失大和总换热效率低的问题。
【IPC分类】F28D15/02
【公开号】CN204630441
【申请号】CN201520171090
【发明人】祝长宇, 丁式平, 何慧丽
【申请人】北京德能恒信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