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10226800阅读:来源:国知局
由于第一出风口 41和第二出风口 42形成在贯通风道3的左、右两侧,两者彼此相对,从两个出风口吹出的风相互影响、彼此对对方的出风形成风壁,使得从出风口吹出的热交换风与后方吸入的非热交换风混合的同时,将一部分风能由动能转换为势能,实现静压恢复,保证从送风口 11送出的风不仅风量大、且送风距离远,避免了因送风距离太近、送风口 11送出的风很快被再次经进风口进入到壳体内部进行热交换而导致换热效率下降的问题。
[0041]在该实施例中,贯通风道3中垂直于送风口 11的中轴线为Z1,第一出风口 41和第二出风口 42以中轴线Z1为对称轴左右对称,第一风扇51和第二风扇52也以该中轴线Z1为对称轴左右对称,进一步提尚引风、混风及送风的均勾性。
[0042]两个出风口的位置及其出风方向对送风性能的影响较为重要,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口 41和第二出风口 42被如下构造:
[0043]引风部31远离引风口 23的末端的内口径小于送风部32靠近引风口 23的始端的内口径,也即,每个出风口后端的内口径小于其前端的内口径,从而,使得每个出风口被构造成从出风口吹出的风朝向送风部32。由此,可以在引风部31前方形成负压区,并利用负压将外部的非热交换风引入到引风部31中梳理后与热交换风混合。
[0044]而且,第一出风口 41和第二出风口 42优选形成在引风口 23与送风口 11的中间位置,或者更靠近引风口 23的位置,也即,两个出风口优选形成在室内机壳体内部的中部或中部略偏后的位置。这样,能够保证具有足够长度的引风部31为引入的非热交换风进行梳理,又能留有足够长度的送风部32供非热交换风与热交换风混合均匀并进行静压恢复,保证送风均匀性和送风距离。作为更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在沿所述贯通风道中垂直于送风口 11的中轴线Z1方向上,引风部31远离引风口 23的末端与送风部32靠近引风口 23的始端之间的距离为H,也即,第一出风口 41或第二出风口 42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为H,则引风部31沿中轴线Z1方向(也即前后方向)上的长度H1为Η的2-3倍,即Hl= (2-3)Η,而送风部沿32沿中轴线Ζ1方向(也即前后方向)上的长度Η2为Η的3-4.5倍,即Η2=(3-4.5) Η。
[0045]此外,出风口前端、也即送风部32靠近引风口 23的始端处的出风方向会影响送风性能。在该实施例中,该切线方向在沿出风方向上与贯通风道中垂直于送风口 11的中轴线Ζ1沿自引风口 23向送风口 11的方向之间形成第一夹角α 1,该夹角为锐角,且其角度数不能过小也不宜过大,优选的,25° α 1 ^45°。第一夹角α 1在该角度范围内的情况下,既能保证在贯通风道内形成足够强的负压来引入较多的非热交换风,又不会减弱风速,保证送风口 11送出的风具有一定的送风距离。
[0046]对于第一风扇51和第二风扇52,优选为贯流风扇。而且,在第一出风口 41上形成有从引风部31远离引风口 23的末端311 (即第一出风口 41的上端)、以背向贯通风道3的方向而朝第一进风口 21延伸的第一风扇第一蜗壳611,以及从送风部32靠近引风口 23的始端321 (即第一出风口 41的下端)、以背向贯通风道3的方向而朝第一进风口 21延伸的第一风扇第二蜗壳612,米用贯流风扇的第一风扇51位于第一风扇第一蜗壳611和第一风扇第二蜗壳612所限定的出风风道内。同样的,在第二出风口 42上形成有从引风部31远离引风口 23的末端312 (即第二出风口 42的上端)、以背向贯通风道3的方向而朝第二进风口 22延伸的第二风扇第一蜗壳621,以及从送风部32靠近引风口 23的始端322 (即第二出风口 42的下端)、以背向贯通风道3的方向而朝第二进风口 22延伸的第二风扇第二蜗壳622,采用贯流风扇的第二风扇52位于第二风扇第一蜗壳621和第二风扇第二蜗壳622所限定的出风风道内。其中,每个风扇的第一蜗壳也是贯流风扇的后蜗壳,而第二蜗壳是贯流风扇的前蜗壳。
[0047]而且,在采用贯流风扇后,两个风扇的位置优选满足下述的构造条件:
[0048]以中轴线Ζ1左侧部分结构为例,参见图4所示,位于第一出风口 41处的引风部31远离引风口 23的末端与该出风口对应的第一风扇51的中轴线间的距离为L1,该距离L1是第一风扇51的半径的1.4-2倍,即Ll= (1.4-2)r,r为第一风扇51的半径;而位于第一出风口 41处的送风部32靠近引风口 23的始端与该出风口对应的第一风扇51的风扇边缘间的距离为 L2,L2= (1.1-1.6) r0
[0049]通过将距离L1作上述限定,使得作为第一风扇51后蜗壳的第一风扇第一蜗壳611形成较短的扩压段,使得第一出风口 41送出的热交换风具有较高的初速度,动能大,在壁面效应的作用下,送出的热交换风沿着第一风扇第二蜗壳612及送风部32的壁面向前流动时,能够进一步降低贯通风道3中的负压,从而能够通过引风口 23和引风部31引入外部较多的非热交换风。而通过将距离L2作上述限定,能够将第一出风口 41送出的风更多、更快地沿着送风部32的壁面向前流动,也有利于负压的形成。
[0050]在沿贯流通道3垂直于送风口 11的中轴线Z1方向上,贯流风扇优选形成在壳体内、更靠近引风口 23位置处。也即,贯流风扇优选形成在壳体的中后部位置。仍以中轴线Z1左侧部分结构为例,参见图4所示,在沿中轴线Z1方向上,第一风扇51的中轴线与送风口 11所在直线的距离为L3,第一风扇51的中轴线与引风口 23所在直线的距离为L4,L3=(1.4-2)L4。由此,更有利于提高热交换风与非热交换风的混合均匀度。
[0051]位于中轴线Z1右侧部分的结构与上述位于左侧部分的结构以中轴线Z1为对称轴左右对称形成即可。
[0052]而且,对于引风部31,优选其内口径自引风口 23向送风口 11方向渐缩,也即,自后向前,引风部31的内口径渐缩,增加混风前非热交换风的风速,提高混风效率。对于送风部32,至少在靠近送风口 11的部分自引风口 23向送风口 11方向内口径渐扩,也即,送风部32至少其靠近送风口 11的前部分自后向前内口径渐扩。更优选的,送风部32自引风口23向送风口 11方向内口径先渐缩再渐扩。在图4中,采用贯流风扇的第一风扇51和第二风扇52的中轴线间的连线为Z2,在沿Z2方向上,引风部31内口径最窄处为引风部31远离引风口 23的末端,引风部31内口径最窄处的宽度W1 (也即两个出风口后边缘的在水平方向上的开口宽度)为贯流风扇半径r的1.2-2倍,即Wl= (1.2-2)r ;送风部32内口径从后向前先渐缩再渐扩,其内口径最窄处的宽度W2为贯流风扇半径r的1.5-2.5倍,即W2=(1.5-2.5)r;而送风部32靠近引风口 23的始端所在处的内口径的宽度W3 (也即两个出风口前边缘在水平方向上的开口宽度)为贯流风扇半径的2.1-3倍,即W3= (2.1-3) r0
[0053]此外,在引风部31内形成有风量调节部,用来对从引风口 23引入到贯通风道3的引风量进行调节。具体来说,在该实施例中,风量调节部形成在引风部31内、靠近引风部31远离引风口 23的末端位置处。而且,风量调节部包括转轴91、可绕转轴91转动的挡板92。在引风部31内壁上形成有向内突出的凸台313,转轴91形成在凸台313上。挡板92的长度与引风部31的长度相适配。此处的相适配,是指在挡板92完全闭合时,能够完全关闭引风部31而不会引入非热交换风。而且,结合图4示出的在挡板92完全打开状态、图6示出的在挡板92完全关闭状态及图7示出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