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压器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62834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增压器单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升压用压缩机的增压器单元。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具有空调系统部和冷却系统部的冷冻系统的方案被提出(例如专利文献1),空调系统部是在便利店等店铺进行室内空调,冷却系统部是对设置在店铺内的作为冷却储藏设备的冷藏箱和冷冻箱等进行冷却。
由于冷冻箱的制冷剂的蒸发压力低于冷藏箱的制冷剂的蒸发压力,因此利用一个制冷剂回路对冷藏箱和冷冻箱进行冷却的情况下,需要使冷冻箱后的制冷剂压力上升到冷藏箱后的制冷剂压力,与冷藏箱后的制冷剂合流。因此,可以考虑在冷冻系统部上设置冷却用压缩机(第一压缩机)和升压用压缩机(第二压缩机),冷却用压缩机的主要作用是使制冷剂循环;升压用压缩机是使冷冻箱后的制冷剂压力升压。
专利文献1特开2002-174470号公报作为上述的一例,可以考虑将冷却用压缩机收存在室外单元,而将升压用压缩机收存在室外单元以外的其他单元的增压器单元内。这种情况下,增压器单元被设置在便利店等店铺的室内或室外的墙面上的情况居多。
但是,由于在被收存于该增压器单元内的升压用压缩机的吸入管等上产生结露,因此,往往有以下问题,即该结露水向增压器单元外流出时,将店内弄湿或溅在店员身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目的是提供防止结露水向外部流出的增压器单元。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是一种收存为了将经过冷冻箱的制冷剂压力升压到经过冷藏箱的制冷剂压力的升压用压缩机的增压器单元,其特征在于,具有设置有上述升压用压缩机的单元底座和面板,该面板是边缘部紧靠着该单元底座的外周部、覆盖上述升压用压缩机,在该面板和单元底座的外周部之间设置第一密封件,并且,在上述单元底座的上周边设置第二密封件。
这种情况下,在上述单元底座上也可以具有位于升压用压缩机下方的排水口。
并且,上述第二密封件的构成也可以是具有独立气泡的海绵部件。
并且,上述单元底座的构成也可以是将钢板的周围向下方弯曲形成。
本发明可以防止结露水向增压器单元的外部流出。


图1是表示包含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冷冻系统的制冷剂回路的系统构成图。
图2是表示室外单元的外观侧视图。
图3是将室外单元的上面板卸下后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增压器单元的内部构成的俯视图。
图5是单元底座的剖面图。
图6是表示单元底座弯曲状态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就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冷冻系统1的系统构成图。该冷冻系统1进行例如便利店的店铺内2(室内)的室内空调和设置在该处的作为冷却储藏设备的冷藏箱3和冷冻箱4的箱内冷却。并且,冷藏箱3是,箱内被冷却到冷藏温度(+3℃~+10℃),陈列饮料和冷藏食品,冷冻箱4是,箱内被冷却到冷冻温度(-10℃~-20℃),陈列冷冻食品或冷冻糕点等。
冷冻系统1具有进行店铺内2空调的空调系统部6和进行冷藏箱3或冷冻箱4的箱内冷却的冷却系统部8。该空调系统部6具有设置在店铺内2的顶棚等上的室内单元11和设置在店铺外的室外单元12。在该室内单元11和室外单元12之间用配管构成有空调用制冷剂回路7。该空调用制冷剂回路7是利用设置在室内单元11内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7、设置在室外单元12内的热源侧交换器16以及空调压缩机13A、13B进行冷暖循环。
空调压缩机13A是变换器控制用的压缩机,空调压缩机13B是定速运转用的压缩机。空调压缩机13A、13B被并联,各空调压缩机13A和13B的排出侧通过止回阀5A、5B合流,通过分油器10与四通阀14的一个入口连接。并且,四通阀14的一个出口与热源侧交换器16的入口连接。该热源侧交换器16由入口侧16A和出口侧16B构成,入口侧16A是由多个并列配管构成、流路阻力较小;出口侧16B是多个并列配管被汇总成少数的并列配管或单数的配管。并且,该热源侧交换器16的出口侧16B的出口是通过并联的止回阀5C和膨胀阀17,与膨胀阀18的入口连接,膨胀阀18的出口遍及室内单元11、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7入口连接。
利用侧热交换器27的出口遍及室外单元12、与四通阀14的另一个入口连接,四通阀14的一个出口通过止回阀5D与储能器23连接。并且,该储能器23的出口与空调用压缩机13A、13B的吸入侧连接。另外,止回阀5D与储能器23侧是顺方向。另外,膨胀阀17和18之间的配管与膨胀阀19的入口连接,膨胀阀19的出口与阶式热交换器21的空调侧通道21A的入口连接。该阶式热交换器21的空调侧通道21A的出口通过储能器23与空调用压缩机13A、13B的吸入侧连接。
室外侧空调控制器26由通用的微型计算机构成,根据外部气温或制冷剂压力控制室外单元12侧的空调系统部6的机器。另外,室内侧空调控制器28由通用的微型计算机构成,根据从遥控器(无图示)传送来的、通过接收部(无图示)输入的使用者的指示,控制室内单元11侧的机器,将对应使用者指示的信息等向室外侧空调控制器26进行数据传送。另外,鼓风机24是向热源侧热交换器16输送外部空气的鼓风机,鼓风机15是向利用侧热交换器27输送室内空气的鼓风机。
一方面,冷却系统部8具有作为冷却储藏设备的冷藏箱3或冷冻箱4和设置在与室外单元12之间的冷却用制冷剂回路9。该制冷剂回路9通过以下部分进行冷冻循环,即设置在冷藏箱3上的冷藏用蒸发器43、设置在冷冻箱4上的冷冻用蒸发器49、设置在室外单元1 2内的冷凝器(热交换器)38以及冷却用压缩机37(第一压缩机)以及升压用压缩机54(第二压缩机)。
冷却用压缩机37的主要作用是制冷剂循环,该冷却用压缩机37的排出侧通过分油器31与四通阀39的一个入口连接,该四通阀39的一个出口与冷凝器38的入口连接。该冷凝器38由流路阻力比较小的入口侧38A和出口侧38B构成,入口侧38A是有多个并列配管形成,出口侧38B将多个并列配管汇总成少数并列配管或单数配管。并且,该冷凝器38的出口侧38B的出口与储气罐36的入口连接,该储气罐36的出口与四通阀41的一个入口连接。即,储气罐36与冷凝器38的制冷剂下游侧连接。
另外,四通阀41的一个出口与阶式热交换器21的箱侧通道21B的入口连接。另外,阶式热交换器21是使制冷剂相互进行热交换,该制冷剂分别通过在内部构成的空调侧通道21A和箱侧通道21B,这样,空调用制冷剂回路7的低压侧和冷却用制冷剂回路9的高压侧被进行热连接。
阶式热交换器21的箱侧通道21B的出口与四通阀39的另一个入口连接,该四通阀39的另一个出口与四通阀41的另一个入口连接。并且,该四通阀41的另一个出口从室外单元12伸出进入室内2(店内)分岔。分岔后的一个配管通过电磁阀46和膨胀阀44与冷藏用蒸发器43的入口连接。另一个配管通过电磁阀52和膨胀阀51与冷冻用蒸发器49的入口连接。
冷冻用蒸发器49的出口通过止回阀30与升压用压缩机54的吸入管63连接(止回阀30与升压用压缩机54侧是顺方向)。该升压用压缩机54为了将经过冷冻箱4的制冷剂压力升压到经过冷藏箱3的制冷剂压力,与冷却用压缩机37相比,是输出小、制冷剂排出量少的压缩机。因此,混入该制冷剂向机器外流出的机油量也少。该升压用压缩机54的排出管65通过分油器45与四通阀42的一个入口连接,四通阀42的一个出口与冷藏用蒸发器43的出口侧连接后,与冷却用压缩机37的吸入侧连接。即升压用压缩机54和冷却用压缩机37在制冷剂回路上是串联。另外,四通阀42的另一个入口与升压用压缩机54的入口侧的管线连接,四通阀42的另一个出口通过逆止阀61与阶式热交换器21的箱侧通道21B的入口侧的管线合流。并且,逆止阀61与阶式热交换器21侧是顺方向。
在上述构成中,在冷却系统部8的各构成零件中,升压用压缩机54、止回阀30、分油器45和四通阀42被收存于增压器单元22中,该增压器单元22与收存冷却用压缩机37的室外单元12分开。该增压器单元22被设置在便利店的外壁或地面等任意的位置。另外,收存于增压器单元22内的四通阀42的构成是,通过对其进行切换,可以形成旁通路径,即,将来自冷藏用蒸发器43和冷冻用蒸发器49的制冷剂(冷却用制冷剂)不经过冷却系统部8的各压缩机(冷却用压缩机37或升压用压缩机54)而导入阶式热交换器21的入口。这样,冷却用压缩机37和升压用压缩机54的一个发生故障的情况下,通过切换四通阀42,从冷藏用蒸发器43和冷冻用蒸发器49流出的制冷剂可以经过没有故障的压缩机导入阶式热交换器21的入口。
室外侧冷却控制器32由通用的微型计算机构成,根据外部气温或制冷剂压力控制室外单元12侧的冷却系统部8的机器。另外,冷藏箱控制器50由通用的微型计算机构成,是根据冷藏用储藏设备(冷藏箱3)的箱内温度控制冷却系统部8的机器。另外,冷冻箱控制器55由通用的微型计算机构成,是根据冷冻用储藏设备(冷冻箱4)的箱内温度,控制冷却系统部8的机器。另外,鼓风机35是向冷凝器38输送外部空气的鼓风机,鼓风机20是向冷凝器38输送冷藏箱3的箱内空气的鼓风机,鼓风机25是向冷冻用蒸发器49输送冷冻箱4的箱内空气的鼓风机。
该冷冻系统1具有主控制器56。主控制器56由通用的微型计算机构成,通过与室外侧空调控制器26、室内侧空调控制器28、室外侧冷却控制器32、冷藏箱控制器50以及冷冻箱控制器55进行数据通信,进行冷冻系统1整体的控制。并且,在该冷冻系统1中,在空调用制冷剂回路7和冷却用制冷剂回路9中使用不同的制冷剂,例如,在空调用制冷剂回路7中使用R410A,在冷却用制冷剂回路9中使用沸点高于R410A的R404A。这样,由于该冷冻系统1可以分别使用最适合各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因此,可以提高回路设计的自由度。
以下,就该冷冻系统1在进行室内2的冷气以及冷藏箱3、冷冻箱4的冷却时的冷冻系统1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主控制器56在进行上述运转时,将有关最合适的运转方式的数据向室外侧空调控制器26、室内侧空调控制器28、室外侧冷却控制器32、冷藏箱控制器50以及冷冻箱控制器55传送。
根据来自该主控制器56的传送数据,如图1所示,室外侧空调控制器26将四通阀14的上述一个入口与一个出口连通,将另一个入口与另一个出口连通。另外,膨胀阀17完全打开。并且,运转空调用压缩机13A、13B。并且,室外侧空调控制器26调整空调用压缩机13A的运转频率,进行能力控制。
空调用压缩机13A、13B运转后,从这些空调用压缩机13A、13B的排出侧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过四通阀14,进入热源侧热交换器16的入口侧16A。外部空气通过鼓风机24被向该热源侧热交换器16通风,制冷剂在此处进行散热、冷凝液化。即,这种情况下,热源侧热交换器16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该液体制冷剂从热源侧热交换器16的入口侧16A经过出口侧16B、从该出口侧16B流出。并且,通过膨胀阀17后进行分岔。分岔后的一方到达膨胀阀18,在此,被节流变成低压后(减压)后,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7,在此进行蒸发。
室内2(店内)的空气通过鼓风机15被向该利用侧热交换器27通风,室内2(店内)的空气通过制冷剂蒸发而产生的吸热作用被冷却。这样,室内2(店内)的制冷被进行。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7流出的低温气体制冷剂重复以下循环,即依次经过四通阀14、逆止阀5D、储能器23,被吸入空调用压缩机13A、13B的吸入侧。
室内侧空调控制器28根据利用侧热交换器27的温度或被吸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7的空气温度控制鼓风机15,该鼓风机15向利用侧热交换器27通风,使室内2(店内)的温度达到事先设定的设定温度。来自室内侧空调控制器28的信息被传送到主控制器56,室外侧空调控制器26根据该信息,控制空调用压缩机13A、13B运转。
通过逆止阀5C分岔的另一方制冷剂到达膨胀阀19,在此被压挤降压(减压)后流入阶式热交换器21的空调侧通道21A,在此进行蒸发。通过该空调用制冷剂回路7的制冷剂蒸发产生的吸热作用,阶式热交换器21被冷却,温度降低。从阶式热交换器21流出的低温气体制冷剂重复以下循环,即经过储能器23被吸入空调用压缩机13A、13B的吸入侧。
为了使室内2(店内)的温度达到使用者利用遥控操作装置(遥控器)设定的设定温度,室外侧空调控制器26根据室温、利用侧热交换器27出入口的制冷剂温度或利用侧热交换器27的温度,调整空调用压缩机13A的运转频率或膨胀阀18的开度。另外,室外侧空调控制器26调整膨胀阀19的阀开度、控制冷却过度,使阶式热交换器21的箱侧通道21B的入口温度TC1和出口温度TC2的差达到事先设定的设定温度差(例如20℃)。
另外,室内侧空调控制器28根据利用侧热交换器27的温度或被利用侧热交换器27吸入的空气温度控制鼓风机15,该鼓风机15向利用侧热交换器27通风,使室内2(店内)的温度达到事先设定的设定温度。
一方面,室外侧冷却控制器32使冷却系统部8的冷却用制冷剂回路9的四通阀39的上述一个入口与一个出口连通,另一个入口与另一个出口连通。另外,使四通阀41的上述一个入口与一个出口连通,另一个入口与另一个出口连通。并且,运转冷却用压缩机37和升压用压缩机54。从冷却用压缩机37排出的高温高压气体制冷剂被在分油器31分离出机油后,经过四通阀39进入冷凝器38的入口侧38A。外部空气通过鼓风机35也被向该冷凝器38通风,流入冷凝器38的制冷剂在该处散热,进行冷凝。并且,电磁阀47被全部打开。
通过该冷凝器38的入口侧38A的制冷剂到达出口侧38B,从该处流出。从冷凝器38流出的制冷剂从储气罐36的入口侧进入该储气罐36内,被暂时储存在此处,进行气体/液体分离。被分离的液体制冷剂从储气罐36的出口流出,通过四通阀41后进入阶式热交换器21的箱侧通道21B。进入该箱侧通道21B的冷却用制冷剂回路9的制冷剂被阶式热交换器21冷却,进一步增强冷却过度状态,该阶式热交换器21如上所述通过空调用制冷剂回路7的制冷剂的蒸发成为低温。更具体地说,如上所述,通过室外侧空调控制器26只冷却到事先设定的设定温度差(例如20℃)。并且,由于在冷凝器38的后面直接设置储气罐36,因此,可以消除冷却过度时的热损失,并且,也可以进行制冷剂量的调整。
在该阶式热交换器21被冷却过度的制冷剂依次通过四通阀39、四通阀41后分岔,一方通过电磁阀46到达膨胀阀44,在此被挤压后(减压)流入冷藏用蒸发器43,在此进行蒸发。在冷藏用蒸发器43,冷藏箱3的箱内空气通过鼓风机20被分别进行通风·循环,箱内空气通过制冷剂蒸发的吸热作用被冷却。通过这样进行冷藏箱3的箱内冷却。从冷藏用蒸发器43流出的低温气体制冷剂到达升压用压缩机54的分油器45的出口侧。
从阶式热交换器21流出后分岔的另一方制冷剂通过电磁阀52到达膨胀阀51,在此被挤压后(减压)流入冷冻用蒸发器49,在此进行蒸发。在该冷冻用蒸发器49,冷冻箱4的箱内空气也通过鼓风机25被分别进行通风·循环,箱内空气通过制冷剂蒸发的吸热作用被冷却,进行冷冻箱4的箱内冷却。
从冷冻用蒸发器49流出的低温气体制冷剂被分岔,一方经过单向阀30到达升压用压缩机54,在此被压缩、升压到冷藏用蒸发器43的出口侧的压力后,从升压用压缩机54排出,在分油器45将机油分离后,通过四通阀42与来自冷藏用蒸发器43的制冷剂合流。合流后的该制冷剂重复被压缩机37的吸入侧吸入的循环。另外,另一方制冷剂通过四通阀42、单向阀61流入阶式热交换器21。
冷藏箱控制器50根据以下温度分别控制各膨胀阀44的阀开度,即冷藏箱3的箱内温度或经过冷藏用蒸发器43的排出冷气温度或向冷藏用蒸发器43的吸入冷气温度以及冷藏用蒸发器43的出口侧的制冷剂温度或冷藏用蒸发器43的温度。这样,一面将冷藏箱3的箱内冷却维持在上述冷藏温度,一面形成适当的过热度(过热度一定)。
另外,冷冻箱控制器55根据以下温度控制膨胀阀51的阀开度,即冷冻箱4的箱内温度或经过冷冻用蒸发器49的排出冷气温度或向冷冻用蒸发器49的吸入冷气温度以及冷冻用蒸发器49的出口侧的制冷剂温度或冷冻用蒸发器49的温度。这样,一面将冷冻箱4的箱内冷却维持在上述冷冻温度,一面形成适当的过热度(过热度一定)。
根据吸入侧的压力(冷却用制冷剂回路9的低压压力),冷却用压缩机37的运转频率被控制。并且,所有的膨胀阀44、51全关闭时被停止,并且,任何一个被打开时进行运转。
这样,由于可以通过流入阶式热交换器21的空调侧通道21A的空调用制冷剂回路7的低压侧制冷剂,使冷却用制冷剂回路9的高压侧制冷剂冷却过度,因此,可以改善冷藏箱3和冷冻箱4的蒸发器43、49的冷却能力以及冷却用制冷剂回路9的工作效率。另外,这种情况下,由于冷却用制冷剂回路9的高压侧的制冷剂通过冷凝器38流入阶式热交换器21的箱侧通道21B,因此,也可以将空调用制冷剂回路7的过热度维持在适当的范围。
另外,从冷却用制冷剂回路9的冷冻用蒸发器49流出的制冷剂的压力是,由于其蒸发温度降低而低于来自冷藏蒸发器43的制冷剂,但是由于在与从冷藏蒸发器43流出的制冷剂合流之前,被升压用压缩机54压缩、升压,因此,可以一面通过各蒸发器43、49分别平稳地冷却冷藏箱3和冷冻箱4的箱内,一面调整被吸入冷却用制冷剂回路9的冷却用压缩机37的制冷剂的压力,进行无障碍运转。
图2是表示室外单元12外观的侧视图,图3是表示将室外单元12的上面板12A卸下状态的俯视图。室外单元12设置有以下零件,即空调系统部6中,设置在室内单元11上的零件以外的空调系统侧构成零件(空调用压缩机13A、13B、储能器23、分油器10、热源侧热交换器16、鼓风机24、室外侧空调控制器26等)以及,冷却系统部8中,设置在冷藏箱3、冷冻箱4以及增压器单元22上的零件以外的冷却系统侧构成零件(压缩机37、分油器31、储气罐36、冷凝器38、鼓风机35、室外侧冷却控制器32等)。
更具体地说,如图3所示,室外单元12是,从正面看,鼓风机24被设置在左侧,鼓风机24以外的空调系统侧构成零件被设置在该鼓风机24的周围,并且,从正面看,鼓风机35被设置在右侧,鼓风机35以外的冷却系统侧构成零件被设置在该鼓风机35的周围。在鼓风机24和鼓风机35之间的正面侧的空间,空调用压缩机13A、13B被设置在下方的稍左侧,压缩机37被设置在下方的稍右侧,并且,室外侧空调控制器26被设置在上方左侧,室外侧冷却控制器32被设置在上方右侧。即,在室外单元12上,空调系统侧构成零件和冷却系统侧构成零件被左右分开设置,通过这样将各系统侧构成零件左右分开设置,可以容易地进行空调系统侧和冷却系统侧的组装和保养,并且,可以缩短空调系统侧的配管长度和冷却系统侧的配管长度。
以下,就增压器单元22的构成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增压器单元22具有单元底座71,在该单元底座71上设置有上述升压用压缩机54、分油器45、四通阀42等的构成机器。在该单元底座71上构成有将钢板的周围向下方弯曲的外周部73,这样,一面保持将各构成机器可以装载在单元底座71上的强度,一面可以使单元底座71轻量化。
另外,如图5所示,覆盖升压用压缩机等构成机器的面板75的边缘部75A紧靠在单元底座71上的外周部73上,在这些面板75的上部设置上面板(无图示)。并且,在面板75的边缘部75A和单元底座71的外周部73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77。该第一密封件77被设置在面板75的整个边缘部75A,防止滴在单元底座71上的结露水通过上述面板75和单元底座71的外周部73之间、向增压器单元22的外部流出。
但是,如上所述,单元底座71是为了轻量化而将钢板的周围向下方弯曲形成,因此,如果在该单元底座71上设置升压用压缩机54等构成机器,如图6所示,由于这些机器的重量,单元底座71弯曲。由于单元底座71的弯曲而在单元底座71的外周部73和面板75之间产生间隙的情况下,即使是设置有第一密封件77的状态,结露水也往往通过该间隙向增压器单元22的外部流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第一密封件77之外,在单元底座71的上周边设置第二密封件79,防止滴在单元底座71上的结露水通过上述间隙向增压器单元22的外部流出。即,通过将第二密封件79设置在单元底座71的上周边,即使由于单元底座71的弯曲而在单元底座71的外周部73和面板75之间产生间隙的情况下,通过第二密封件79围住单元底座71上的上周边,来防止滴在单元底座71上的结露水向增压器单元22的外部流出。
该第二密封件79由具有独立气泡的海绵部件形成,利用第二密封件79吸收滴在单元底座71上的结露水。被吸收的该结露水通过升压用压缩机54的废热蒸发。另外,由于第二密封件79是具有独立气泡的构造,因此,被第二密封件79吸收的结露水通过穿过气泡,不会向增压器单元22的外部流出。
如图4所示,在单元底座71上形成有位于升压用压缩机54下方的排水口83。该排水口83是为了将滴在单元底座71上的结露水向增压器单元22的外部排出,排出管85与该排水口83连接。如图6所示,单元底座71由于承受升压用压缩机54的重量而向下方弯曲,结露水被导入弯曲的单元底座71、到达排水口83,通过该排水口83和排出管85被向增压器单元22的外部排出。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升压用压缩机54设置在单元底座71的中间附近,增加了单元底座71的弯曲,容易将结露水导入排水口83。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将第一密封件77设置在升压用压缩机54等的构成机器的面板75的边缘部75A和单元底座71的外周部73之间,并且,在该单元底座71的上边缘设置第二密封件79,即使由于单元底座71的弯曲而在单元底座71的外周部73和面板75之间产生间隙,仅靠第一密封件77、面板75与单元底座71的外周部73之间的密封不充分的情况下,通过用第二密封件79围住单元底座71的上周边,来防止滴在单元底座71上的结露水向增压器单元22的外部流出。这样,即使将增压器单元22设置在便利店等店铺室内或室外的墙壁上,结露水也不会向增压器单元22的外部流出,可以对结露水弄湿店内或溅到店员身上等事态防患于未然。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单元底座71上形成有位于升压用压缩机54下方的排水口83,因此,滴在单元底座71上的结露水可以通过该排水口83和排出管85排出,因此,可以防止结露水通过上述面板75和单元底座71的外周部73之间向增压器单元22的外部流出。
另外,由于第二密封件79是由具有独立气泡的海绵部件形成,因此,被该第二密封件79吸收的结露水通过穿过气泡,可以防止穿过第二密封件79,进而可以防止结露水向增压器单元22的外部流出。并且,由于被该第二密封件79吸收的结露水通过升压用压缩机54的废热蒸发,因此可以防止向增压器单元22的外部流出。
另外,由于单元底座71是将钢板的周围向下方弯曲而形成,因此,在保持将升压用压缩机54等各构成机器可以装载的强度的状态下,可以使单元底座71轻量化,进而使增压器单元22轻量化。
以上就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本发明不仅限于此。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就将本发明用于适用于便利店等的冷冻系统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也可以广泛地适用于进行空调和冷藏箱3或冷冻箱4以外的被冷却设备的冷却。而且,上述实施方式中所示的配管构成等不仅限于此,可以在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有适当的变更。
权利要求
1.一种增压器单元,该增压器单元收存为了将经过冷冻箱的制冷剂压力升压到经过冷藏箱的制冷剂压力的升压用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具有设置有上述升压用压缩机的单元底座和面板,该面板是边缘部紧靠着该单元底座的外周部、覆盖上述升压用压缩机,在该面板和单元底座的外周部之间设置第一密封件,并且,在上述单元底座的上周边设置第二密封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器单元,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单元底座上具有位于升压用压缩机下方的排水口。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增压器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密封件是由具有独立气泡的海绵部件形成。
4.如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增压器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单元底座是将钢板的周围向下方弯曲形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防止结露水向外部流出的增压器单元。收存为了将经过冷冻箱的制冷剂压力升压到经过冷藏箱的制冷剂压力的升压用压缩机的增压器单元,其特征在于,具有设置有上述升压用压缩机的单元底座(71)和面板(75),该面板(75)是边缘部(75A)紧靠着该单元底座(71)的外周部(73)、覆盖上述升压用压缩机(54),在该面板(75)和单元底座(71)的外周部(73)之间设置第一密封件,并且,在上述单元底座(71)的上周边设置第二密封件(79)。
文档编号F25B5/02GK1648557SQ20041008818
公开日2005年8月3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29日
发明者关根信次, 石上信一 申请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