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加热式制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98664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框架加热式制冷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冷装置,具有一个壳体和至少一个门,它 们相互限定了隔热内室。
背景技术
对于制冷装置,冷凝物能够收集在橡胶成型件的外部上,橡 胶成型件连接在门和面对门的壳体框架之间,这是因为隔热功能 最差的位置点就在这里。
为了防止水珠的形成,必须加热框架区域。制冷装置10实现 了冷却和冷冻的合并,如德国专利公开文献DE 29504901U1中所 述,例如该装置的两个隔可以通过独立的门被密封,所述门的 边缘上包括周向布置的磁性密封件。框架上的门的邻接区域具有 由铁磁材料制成的把手,在把手的后侧设有加热管,向所述加热 管施加热气以防止在把手上形成冷凝物。
可选择地,为此目的,电热丝可以设置在框架区域中。当壳 体的双重包层(dual cladding)被发泡成型时,这些电热丝被局部 发泡。可互换的电热丝已经在德国专利公开文献DE 3505759中 被提出,所述电热丝位于壳体的中空部分中,所述中空部分用于 在门的密封边缘上支承橡胶成型件。
两个门密封相连的内室的制冷或冷藏装置正在越来越流行。 大多数门不仅在打开装置时是实用的,而且在能量消耗方面也是 有利的,这是因为在只有一个门被打开时比在所有门都被打开时
热量输入小。因为非发泡的中间柱也是被电加热的,其中所述中 间柱相应地作为止挡元件连接在两个门之间,所以这种有利的能 量平衡被减小,另外还在壳体的框架区域加热,以防止在该部件 上形成冷凝物。通过加热管的方式给中间柱加热也就是在能量消 耗方面是更有利的,因为压缩机的多余热量可以被用于此,当然 加热管在中间柱中的定位使得组装明显复杂,所以显著增加了制 冷装置的制做成本和生产时间。
所期望的是,不仅对于具有两个或多个门的冰箱或冰柜,而 且对于所有的制冷装置,如果为了加热壳体的框架区域或者如果 也必须在门上加热,则不必在具有良好能量平衡的加热元件或者 易于装配的加热元件中做出选择。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制冷装置,对于所述制冷 装置,框架加热是高效能的,并且同时可以容易组装,从而防止 形成冷凝物。
根据本发明这一目标得以实现,即制冷装置包括壳体和至少 一个门,它们相互限定隔热的内室,面对门的壳体的框架设有电
框架加热器,框架加热器包括至少一个珀尔帖元件(Peltier element )o
与加热管相比,珀尔帖元件的优点在于它是电驱动的,因此 恰好能以与电热丝相同的方式被装配在框架区域内。与电热丝相 比,它表现出相当好的能量平衡。
珀尔帖元件是一种基于以JeanPeltier命名的珀尔帖效应的电 子元件。珀尔帖元件大体上包括两个薄瓷板,它们之间布置不同
掺杂的半导体,这些半导体前后相连,从而所有的半导体隔离层 都位于第一瓷板附近,在其上,电流从一个第一掺杂型半导体流 到一个第二掺杂型半导体中,而在隔离层上,电流从一个第二掺 杂型半导体流向一个第一掺杂型半导体,隔离层靠近第二瓷板。 电流流过半导体时,热量从一个瓷板传递至另一个,因此取决于 电流的方向, 一个板被冷却而另一个板被加热,这就称为珀尔帖 效应。板与板之间的热传递附加地发展成珀尔帖元件中的电阻性 热流,与电热丝相比,改善了珀尔帖元件的能量平衡,而前者只 是释放电阻性热量。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制冷装置的内室被隔离体划分成 两个区域,这两个区域可以分别被门密封,并且珀尔帖元件设置 在隔离体中,这是因为在这样的隔离体应用加热管是特别困难的。
所述隔离体可以是两个区域之间的连续隔离壁,在这种情况 中,这两区域可以在不同的储藏温度被操作。
然而隔离体还可以只是具有条的形式,其形成了壳体的框架 的一部分并且在其后两区域彼此相连。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隔 离体可以与至少一个门一起移动,从而防止隔离体妨碍使用者, 所述使用者同时打开两个门,从而装入、清空或者清理制冷装置。
为此,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隔离体连接在壳体的一侧 壁上。该实施例的特征在于,隔离体可以利用铰链被组装,铰链 在制冷装置领域里是常用的,利用铰链,门也可以被固定在壳体 上。这些大体上包括支撑安装销的臂,销被紧固至框架;以及匹 配的安装销套,套是连在门和/或隔离体上。隔离体可以像门那样, 可选择地具有右或左铰链。
如果隔离体和门能够绕同一轴线枢转,那么门和隔离体的组
装和运动控制是特别简单的。隔离体和门的共同枢转过程仅仅是 利用门与隔离体之间的简易固定装置来实现的。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隔离体连接在一个门上。实施 例的改型特别适合于门上下布置的制冷装置。在这种情况中,所 述的隔离体可以绕轴线转动,该轴线平行于彼此相对的门的边缘 中的一个边缘。


参照附图,本发明的更多的特点和优点如以下实施例的详述,
其中;
图1示出了如本发明所述的双门制冷装置的透视图,其中两 个门是打开的;
图2示出了同一制冷装置的透视图,其中只有一个门是开的;
图3示出了图1和2的制冷装置的隔离体的垂直剖视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制冷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5示出了图4的制冷装置的隔离体与门之间的铰链连接件 的水平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看图1至3,根据本发明的制冷装置的第一实施例描述如下。
在图1中,根据本发明的制冷装置被指定为附图标记1。透 视图示出了制冷装置1的壳体2,具有上下布置并且彼此相连处 于打开位置的门3a和3b。门3a和3b通过铰链10、 11连接至壳 体2的前侧(其被称为框架6)。每个门3a和3b在内侧上设有周
向弹性磁性成型密封件5。传统地,每个磁性成型密封件5包括 四个直的密封部,在图中可见三个密封部,它们在门3a和3b关 闭时坐靠在壳体的框架6上。两个门3a和3b的第四密封部磁性 附着至梁形隔离体9,处于图1中的位置,所述的隔离体以可枢 转的方式悬置在彼此相邻的两个门3a和3b的铰链11上。门3a 和3b与隔离体9具有同一枢转轴线,并且在门3a和3b打开或关 闭时实现同一枢转运动。在门3a和3b处于关闭位置时,隔离体 9伸入壳体2的冷冻室4中。
三个搁板7将冷冻室4分成四个冷冻隔室8。
如图1所示,门3a和3b可以被一起打开,所以冷冻室4易 于进入。为了使门3a和3b能用一个单手运动被打开,门的横向 边缘设有底切部12。该底切部横贯门3a和3b的整个高度延伸, 从而可以在任何高度抓住门;尤其是可以用一只手同时抓住两个 门,以便打开它们。
还可以单独打开门3a和3b,如图2所示。
图2示出了制冷装置1的透视图,其中上侧门3a打开,而下 侧门3b关闭。如果只有一个门被打开,如图2中的门3a,则对 应的另一个门3b阻止了隔离体9跟随着打开运动。隔离体9仍然 保持在门关闭时所在的相同的位置,它的前侧仍与壳体2的框架 6平齐。 一方面,制冷装置的部分打开减少了内室4中冷空气的 损失,并且另一方面还减少了在打开较大的制冷装置门时使用者 必须施加的相对较大的力。
图3示出了隔离体9的垂直剖视图。隔离体9包括由隔热材 料制成的方形体,其中嵌入铁磁板(ferromagnetic plate) 13,门 3a和3b的磁性密封件5附着在所述铁磁板上。所述铁磁板13竖
直延伸覆盖两个门的密封件5之间的整个中间空间,而只是横贯 所述密封件5宽度的一部分。
珀尔帖元件14容纳在隔离体9中,这里所示的珀尔帖元件如 所熟悉的形式具有两个瓷板15、 16,并且在它们之间设有多个不 同渗杂的半导体部件17、 18。 一个瓷板15接触铁磁板13,另一 个瓷板16靠近隔离体9的后侧。因此,瓷板15、 16分别紧密热 耦合至环境和/或冷冻室4。珀尔帖元件14因而施加有直流电, 从而瓷板15起到暖侧作用,而瓷板16起到冷侧作用,也就是, 珀尔帖元件14输出到铁磁板13的热量包括由元件14中的电流所 释放的电阻性热量以及由珀尔帖效应所产生的从冷冻室4流向外 面的热量。
图4和5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透视图示出了制冷 装置21,它具有壳体22、门23a和23b、以及冷冻室24。门23a 和23b横贯壳体22的整个高度延伸,并且连接至壳体22的相反 侧。传统地,门23a的内侧设有周向弹性磁性成型密封件25。在 另一个门23b上,磁性成型密封件25的四个密封部中的一个密封 部由气密性铰链代替,所述铰链将形式为竖直梁的隔离体与门 23b相连。
图5示出了隔离体29和它的围绕物的水平剖视图。为了阐明 在打开和关闭门时隔离体的功能,隔离体的多个位置被示出,如 果门23b被关闭和/或如果它被打开隔离体将采用这些位置。
为了简化图形,隔离体29的内部结构没有示出。它大体上对 应于图3所示的隔离体9的结构。珀尔帖元件具有暖侧,所述暖 侧接触铁磁板,在门处于关闭位置时,门23a的磁性密封件25 的一部分附着至所述铁磁板。冷侧热学耦合至冷冻室24。
珀尔帖元件的供电线被引导通过铰链30和门23b。
在隔离体29的上侧和下侧上分别形成凹槽40,在门23b被 关闭时销41接合在所述凹槽中,与冷冻室的底部和顶部相隔一定 距离。
当门23b被关闭,隔离体29的位置如闭合线所围的阴影所示。 销41位于凹槽40的一端,嵌入铁磁板(未示出)的隔离体20 的前侧与壳体22的前侧平齐,从而关闭的门23a的金属成型密封 件25的整个长度紧密抵靠着壳体22或隔离体29。
门23a可以按照传统的方式被打开或者关闭,无需进一步解释。
图中门23b被示出处于两个位置,即关闭的位置的空轮廓线 以及局部打开位置的填充轮廓线。如果门23b被打开,则隔离体 29通过铰链30被拉出,而销41沿凹槽40滑动并与其一起枢转 隔离体29。门23a的磁性成型密封件25所靠的隔离体29的前侧 所在的区域先枢转进入冷冻室24的内部,并且本身从密封件25 上松开。枢转运动使得隔离体29被向上推动越过门23a。这样, 隔离体29最终到达空轮廓线所示的位置,其中隔离体的侧缘42 抵接门23b的后侧。在该位置,销41从凹槽40中显露出来,而 门23b可以再次自由打开。
如果门23b又被关闭,则凹槽40的开放端再次接触销41, 销滑进凹槽40中,并且因而引导隔离体29进行枢转运动,隔离 体回到了最初的与壳体22平齐的位置。
权利要求
1、一种制冷装置(1;21)包括壳体(2;22)和至少一个门(3a,3b;23a,23b),它们相互限定隔热的内室(4;24),与所述门(3a,3b;23a,23b)相对的壳体(2;22)的框架(6,9,29)设有电框架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加热器包括至少一个珀尔帖元件(14)。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室通 过所述框架(6)的隔离体(9, 29)被划分成两个区域,所述两 个区域可分别通过门(3a, 3b; 23a, 23b)被密封,并且在所述 隔离体(9, 29)内安置所述珀尔帖元件(14)。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体 (9, 29)可与所述门(3a, 3b; 23a, 23b)中的至少一个门一起移动。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体 (9)连接至所述壳体(2)的侧壁。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体 (9)和所述门(3a, 3b)可绕同一轴线枢转。
6、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体 (29)连接至所述门(23b)中的一个门。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体(29)可绕下述轴线枢转,所述轴线与彼此相对的所述门(23a, 23b)的边缘平行。
全文摘要
一种制冷装置(1)包括壳体(2)和至少一个门(3a、3b),它们一起限定隔热的内室(4、24)。与门(3a、3b)相对的壳体(2)的框架(6、9)设有形式为珀尔帖元件的电框架加热系统。
文档编号F25D21/04GK101171477SQ200680015796
公开日2008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10日
发明者H·伊勒 申请人:Bsh博世和西门子家用器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