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75669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使压缩机中得到压缩的制冷剂的热量利用于热水供给后能蓄热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热泵是利用制冷剂的发热或冷凝热,将低温的热源传递给高温,或是将高温的热源传递给低温的制冷制热装置。热泵包括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膨胀机构、室内热交换器,最近,趋于开发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其用压缩机中得到压缩的制冷剂加热水并利用于热水供给,使得化石燃料的消耗变得最少。JP 2001-263857A(2001.9. 26)中公开了一种制冷制热热水供给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其中,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依次通过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室外热交换器、膨胀机构、 空气调节用热交换器后回收到压缩机,或是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依次通过空气调节用热交换器、膨胀机构、室外热交换器后回收到压缩机。但是,在根据现有技术的制冷制热热水供给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存在着压缩机压缩的制冷剂只利用于热水供给和空气调节,不能多样地充分利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将制冷剂的热利用于热水供给后,能够蓄热,从而提高效率和蓄热温度。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中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包括制冷循环回路,其包括第一制冷剂所循环的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膨胀机构、室内热交换器,用于进行空气调节运转;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其与上述制冷循环回路相连接,使得从上述压缩机排出的第一制冷剂利用于热水供给中;级联热交换器,其与上述制冷循环回路相连接,使得通过了上述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的第一制冷剂使第二制冷剂蒸发后,在上述制冷循环回路内得以冷凝、膨胀、蒸发;蓄热压缩机,其压缩在上述级联交换机蒸发的第二制冷剂;蓄热槽,其使被上述蓄热压缩机压缩的第二制冷剂对水进行加热;蓄热膨胀机构,其使在上述蓄热槽冷凝的第二制冷剂膨胀。上述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经由热水供给用流入流路与上述制冷循环回路相连接; 上述级联热交换器经由级联流出流路与上述制冷循环回路相连接;上述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和级联热交换器经由热水供给用流出流路相连接。上述制冷循环回路还包括制冷/制热切换阀,该制冷/制热切换阀用于在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之间进行切换;上述热水供给用流入流路连接在上述压缩机和制冷/制热切换阀之间;上述级联流出流路用于连接上述级联热交换器和上述制冷/制热切换阀。还包括水-制冷剂热交换器,该水-制冷剂热交换器经由水-制冷剂热交换器连接流路连接在上述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和级联热交换器之间。
4
还包括水-制冷剂热交换器制冷剂调节部,该水-制冷剂热交换器制冷剂调节部对通过了上述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的第一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调节,使得通过了上述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的第一制冷剂通过或绕过上述水-制冷剂热交换器。还包括地板取暖管道,其经由上述制热循环流路与上述水-制冷剂热交换器相连接;地板取暖用泵,其设置在上述制热循环流路上。上述蓄热槽经由蓄热管与上述制热循环流路相连接。还包括制冷剂调节部,该制冷剂调节部对从上述压缩机排出的第一制冷剂的流动方向进行调节,使得从上述压缩机排出的第一制冷剂通过或绕过上述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和级联热交换器。还包括热交换器旁通流路,该热交换器旁通流路连接成将通过了上述级联热交换器的第一制冷剂引导到上述室外热交换器和室内热交换器之间,使得通过上述级联热交换器的第一制冷剂绕过上述室外热交换器和室内热交换器之一。上述膨胀机构包括室内膨胀机构和室外膨胀机构;上述热交换器旁通流路连接在上述室内膨胀机构和室外膨胀机构之间。还包括辅助制冷剂调节部,该辅助制冷剂调节部对通过了上述级联热交换器的第一制冷剂的流动方向进行调节,使得通过了上述级联热交换器的第一制冷剂通过或绕过上述热交换器旁通流路。还包括热交换器旁通阀,该热交换器旁通阀设置在上述热交换器旁通流路上,用于约束第一制冷剂的流动。还包括液态制冷剂阀,该液态制冷剂阀设置在上述热交换器旁通流路和室内膨胀机构之间,用于约束第一制冷剂的流动。上述膨胀机构包括室内膨胀机构和室外膨胀机构;上述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还包括气液分离器,其设置在上述室内膨胀机构和室外膨胀机构之间;喷射管路,其将上述气液分离器的气态制冷剂喷射到上述压缩机。包括喷射制冷剂调节部,该喷射制冷剂调节部设置在上述喷射管路,用于调节向上述压缩机喷射的气态制冷剂。该喷射制冷剂调节部在启动运转时关闭,并在稳定后开放。


参照本发明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和以下的附图能够好地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 在上述附图中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一实施例的概略图。图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图。图3是表示图2中示出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一实施例在热水供给运转时的制冷剂流动的结构图。图4是表示图2中示出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一实施例在热水供给运转过程中进行地板制热运转时的制冷剂流动的结构图。图5是表示图2中示出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一实施例在地板制热运转的同时热水供给/蓄热运转时的制冷剂流动的结构图。
5
图6是表示图2中示出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一实施例在空间制冷运转时的制冷剂流动的结构图。图7是表示图2中示出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一实施例在空间制冷运转的同时热水供给运转时的制冷剂流动的结构图。图8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具体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以下进行的说明中,对于相同的结构将使用相同名称及标号,并省去与此相关的附加说明。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一实施例的概略图,图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图。本实施例中的空调机,其包括制冷循环回路2,其使第一制冷剂对室内进行空气调节;热水供给回路6,其使第一制冷剂利用于热水供给;蓄热回路10,其使第一制冷剂和第二制冷剂利用于蓄热。制冷循环回路2形成低温制冷循环,蓄热回路10形成与低温制冷循环进行热交换的高温制冷循环。第一制冷剂和第二制冷剂由冷凝温度及蒸发温度相互不同的制冷剂构成。例如, 在第一制冷剂为冷凝温度及蒸发温度低的R410a的情况下,第二制冷剂由其冷凝温度及蒸发温度高于第一制冷剂的构成。制冷循环回路2包括第一制冷剂通过的压缩机12、室外热交换器14、膨胀机构16、 17、室内热交换器18,能进行空气调节运行。制冷循环回路2对室内进行制冷空气调节或者制热空气调节,制冷循环回路2的空气调节运转包括吸入室内的空气并进行制热空气调节的空间制热运转以及吸入室内的空气并进行制冷空气调节的空间制冷运转。在制冷循环回路2中,在压缩机12的吸入流路22设置储液器24,以防止液态制冷剂流入到压缩机12,并在压缩机12的排出流路沈设置机油分离器28,以在从压缩机12排出的第一制冷剂和机油中分理出机油并回收到压缩机12。室外热交换器14用于冷凝或蒸发第一制冷剂,其由室外空气与第一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构成,也能由冷却水与第一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水-制冷剂热交换器构成。在室外热交换器14由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构成的情况下,其设置室外风扇30, 以向室外热交换器14吹送室外空气。室外热交换器14经由热交换器连接管32与室内热交换器18连接。膨胀机构16、17设置在热交换器连接管32。膨胀机构16、17包括室外膨胀机构16,其设置成在室外热交换器14和室内热交换器18中靠近于室外热交换器14 ;室内膨胀机构17,其设置成在室外热交换器14和室内热交换器18中靠近于室内热交换器18。热交换器连接管32包括室外热交换器-室外膨胀机构连接管34,其连接有室外热交换器14和室外膨胀机构16 ;膨胀机构连接管36,其连接有室外膨胀机构16和室内膨
6胀机构17 ;室内膨胀机构-室内热交换器连接管38,其连接有室内膨胀机构17和室内热交换器18。室内热交换器18使室内空气与第一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以对室内进行制冷或制热,其设置有室内风扇39,以向室内热交换器18循环室内空气。制冷循环回路2能由制冷用空调机构成,其连接为压缩机12压缩的第一制冷剂依次通过室外热交换器14、膨胀机构16、17、室内热交换器18后回收到压缩机12,从而对室内空气进行冷却。制冷循环回路2能由制热用空调机构成,其连接为压缩机12压缩的第一制冷剂依次通过室内热交换器18、膨胀机构16、17、室外热交换器14后回收到压缩机12,从而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制冷循环回路2能由具有制冷制热功能的空调机构成,在制热运转时,压缩机12 压缩的制冷剂依次通过室外热交换器14、膨胀机构16、17、室内热交换器18后回收到压缩机12,在制冷运转时,压缩机12压缩的制冷剂依次通过室内热交换器18、膨胀机构16、17、 室外热交换器14后回收到压缩机12。制冷循环回路2优选地设置为使室内热交换器18对室内进行制冷或制热,以下, 以其由切换制冷制热运转的具有制冷制热功能的空调机构成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制冷循环回路2还包括制冷/制热切换阀40,其使第一制冷剂以压缩机12、室外热交换器14、膨胀机构16、17、室内热交换器18的顺序流动,或是以压缩机12、室内热交换器18、膨胀机构16、17、室外热交换器14的顺序流动。制冷/制热切换阀40经由压缩机吸入流路22及压缩机排出流路沈与压缩机12 连接,经由室外热交换器连接管42与室外热交换器14连接,并经由室内热交换器连接管44 与室内热交换器18连接。热水供给回路6使从压缩机12排出的第一制冷剂对利用于热水供给的水进行加热,热水供给回路6包括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0,其与制冷循环回路2连接,使压缩机12 排出的第一制冷剂利用于热水供给。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0为从压缩机12过热的第一制冷剂与利用为热水供给的水产生热交换后冷凝的减温器。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0经由热水供给用流入流路52与制冷循环回路2连接,使第一制冷剂通过热水流入流路52流入到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0。热水供给用流入流路52的一端连接在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0,另一端连接在压缩机22和制冷/制热切换阀40之间。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0具有使加热的第一制冷剂通过的制冷剂流路以及使利用于热水供给的水通过的水流路。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0连接热水供给用流出流路M,其流出通过制冷剂流路的第一制冷剂。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0能由制冷剂流路和水流路在其之间设置热传递部件并位于内外的双重管热交换器构成,也能由制冷剂流路和水流路在其之间设置热传递部件并交替地形成的板形交换机构成。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0经由热水供给槽56和热水供给循环流路58连接,在热水循环流路58中设置有热水供给泵60。 热水供给槽56装入利用于热水供给的水并对水进行加热。热水供给槽56连接有 热水供给部62,其使外部的水供给到热水供给槽56 ;出水部64,其使热水供给槽56的水流
出ο在热水供给槽56中也能够构成为,在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0中加热后,流入到热水供给槽56的水直接流出到出水部64。热水供给槽56在其内部设置有与热水供给循环流路58连接的热水供给线圈,使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中加热的水在通过热水供给线圈时加热热水供给槽56内部,流入到热水供给部62的水由热水供给线圈加热并流出到出水部64。蓄热回路10使第一制冷剂和第二制冷剂的热量得以蓄热。蓄热回路10包括级联热交换器70,其与制冷循环回路2连接,使从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通过的第一制冷剂和第二制冷剂蒸发后,在制冷循环回路中得到冷凝、膨胀、蒸发;蓄热压缩机72,其使级联热交换器72中蒸发的第二制冷剂得到压缩;蓄热槽74,其使蓄热压缩机72中压缩的第二制冷剂使水从中加热;蓄热膨胀机构76,其使蓄热槽74中冷凝的第二制冷剂得到膨胀。级联热交换器70具有使加热的第一制冷剂通过的第一制冷剂流路以及使利用于热水供给的第二制冷剂通过的第二制冷剂流路。级联热交换器70能由第一制冷剂流路和第二制冷剂流路在其之间设置热传递部件并位于内外的双重管热交换器构成,也能由第一制冷剂流路和第二制冷剂流路在其之间设置热传递部件并交替位置形成的板形热交换器构成。在级联热交换器70中,第二制冷剂流路经由压缩机吸入流路71与蓄热压缩机52 连接。压缩机吸入流路71中设置有储液器78,其用于积蓄液态制冷剂,以防止液态制冷剂流入到蓄热压缩机72。级联热交换器70经由热水供给用流出流路M与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0连接,并经由级联流出流路79与制冷循环回路2连接。级联流出流路79设置成连接级联热交换器70和制冷制热交换阀40。蓄热压缩机72经由压缩机排出流路73与蓄热槽74连接。蓄热槽74在夜间等供电单价低时或者热水供给负荷、地板制热负荷、空间制热负荷中至少一个较小时,对第一制冷剂和第二制冷剂的热量进行畜热,并在白昼等供电单价高时,将热量供给到热水供给或地板取暖管道或空间制热。对于蓄热槽74的蓄热利用,将在后面详细说明。蓄热槽74经由蓄热槽-蓄热膨胀机构连接管75与蓄热膨胀机构76连接。蓄热槽74在其内部设置有与压缩机排出流路73及蓄热槽_蓄热膨胀机构连接管 75连接的蓄热线圈,对蓄热槽74内部的水进行加热。这里的蓄热线圈作为第二制冷剂通过的一种蓄热热交换器,设置在蓄热槽74内部。蓄热膨胀机构76经由蓄热膨胀机构-级联热交换器连接管77与级联热交换器70 连接。
8
S卩,在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中,压缩机12压缩的第一制冷剂在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0中得到第一次冷凝后,在级联热交换器70第二次冷凝,这时在蓄热膨胀机构76中得到膨胀的第二制冷剂在级联热交换器70中使第一制冷剂冷凝的同时,第二制冷剂将会蒸发。另一方面,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使加热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0的第一制冷剂及时流动到级联热交换器70,也能利用于制热室内地板后,流动到级联热交换器70。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还包括水-制冷剂热交换器80,其连接在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0和级联热交换器70之间。在水-制冷剂热交换器80经由水-制冷剂热交换器连接流路82与热水供给用流出流路M连接,从而使通过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0的第一制冷剂选择性地通过。水-制冷剂热交换器连接流路82包括地板制热流入流路84,其使热水供给用流出流路M的制冷剂流入到水-制冷剂热交换器80 ;地板制热流出流路86,其使通过水-制冷剂热交换器80的制冷剂流出到热水供给用流出流路M。地板制热流出流路76中设置有止回阀88,其防止热水供给用流出流路M的制冷剂通过地板制热流出流路76逆流到水-制冷剂热交换器72。水-制冷剂热交换器80是在级联热交换器50第一次冷凝的制冷剂与水进行热交换而进一步冷凝的冷凝热交换器。水-制冷剂热交换器80具有使通过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0的第一制冷剂通过的制冷剂流路以及使被利用于地板制热的水通过的水流路。水-制冷剂热交换器80能由制冷剂流路和水流路在其之间设置热传递部件并位于内外的双重管热交换器构成,也能由冷剂流路和水流路在其之间设置热传递部件并交替地形成的板形热交换器构成。在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中,水-制冷剂热交换器80由制热循环流路92与设置在室内的地板的地板取暖管道90连接,在制热循环流路92中设置有地板取暖用泵94的情况下,通过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0的第一制冷剂的热量被追加利用于室内的地板制热。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中包括水-制冷剂热交换器制冷剂调节部96,其调节制冷剂的流动,使得通过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0的第一制冷剂通过或绕过水-制冷剂热交换器 80。水-制冷剂热交换器80直接与热水供给用流出流路M连接,使得通过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4的制冷剂始终利用于地板制热,但是,其优选地被设置为使用户等选择性地执行地板制热运转。水-制冷剂热交换器制冷剂调节部96是一种地板制热阀,其在用户等选择地板制热时,使制冷剂通过水-制冷剂热交换器80。水-制冷剂热交换器制冷剂调节部96在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的运转包括地板制热运转的情况下,调节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使得制冷剂流动到水-制冷剂热交换器80,在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的运转不包括地板制热运转的情况下,调节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使得第一制冷剂绕过水-制冷剂热交换器80。水-制冷剂热交换器制冷剂调节部96在地板制热运转时,在地板制热运转和热水供给运转的同时运转时,在地板制热运转和热水供给运转及空气调节运转的同时运转时,调节制冷剂流动到水-制冷剂热交换器80。水-制冷剂热交换器制冷剂调节部96由一个三通阀构成,其设置在热水供给用流出流路54,以选择制冷剂的流出方向。在水-制冷剂热交换器制冷剂调节部96为三通阀的情况下,其入口部和第一出口部与热水供给用流出流路M连接,第二出口部与地板制热流入流路84连接。水-制冷剂热交换器制冷剂调节部96包括第一阀,其被设置在地板制热流入流路84中,在地板制热运行时开放且在地板制热没有运行时关闭;第二阀,其设置在热水供给流出流入M中,在地板制热运行时关闭且在地板制热没有运行时开放。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中还包括制冷剂调节部100,其调节从压缩机12排出的第一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使得从压缩机12排出的第一制冷剂通过或绕过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 50及级联热交换器70。制冷剂调节部100在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的运转包括热水供给运转和地板制热运转中的至少一个运转的情况下,调节成压缩机12压缩的第一制冷剂动到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0,在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的运转不包括热水供给运转和地板制热运转的情况下, 调节成压缩机12压缩的第一制冷剂绕过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0及级联热交换器70。制冷剂调节部100在热水供给运转时,调节成第一制冷剂流动到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0。制冷剂调节部100在热水供给运转和空气调节运转的同时运转时,调节成第一制冷剂流动到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0。制冷剂调节部100在热水供给运转和地板制热运转的同时运转时,调节成第一制冷剂流动到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0。制冷剂调节部100在热水供给运转和地板制热运转及空气调节运转的同时运转时,调节成第一制冷剂流动到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0。制冷剂调节部100在地板制热运转时,调节成第一制冷剂流动到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0。制冷剂调节部100在空气调节运转时,调节成第一制冷剂绕过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0及级联热交换器70。即,制冷剂调节部100在空间制冷运转时,调节成第一制冷剂绕过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0及级联热交换器70,在空间制热运转时,调节成第一制冷剂绕过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0及级联热交换器70。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中包括热交换器旁通流路102,其被连接为使通过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0及级联热交换器70的第一制冷剂引导到室外热交换器14和室内热交换器 18之间,使得通过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0及级联热交换器70的第一制冷剂绕过室外热交换器14和室内热交换器18之一。热交换器旁通流路102的一端连接在级联流出流路79,另一端连接在室内膨胀机构17和室外膨胀机构16之间,使得级联流出流路79的第一制冷剂引导到室内膨胀机构17 和室外膨胀机构16之间。被引导到热交换器旁通流路102的第一制冷剂在室内膨胀机构17中膨胀后,在室内热交换器18中蒸发并回收到压缩机12,或是在室外膨胀机构16中膨胀后,在室外热交换器14中蒸发并回收到压缩机12。
10CN 102235776 A
说明书
8/15 页 S卩,在第一制冷剂通过热交换器旁通流路102引导到室内膨胀机构17和室外膨胀机构16之间时,在制冷循环回路2中不发生冷凝过程,而是只发生膨胀过程和蒸发过程,级联热交换器58和水-制冷剂热交换器72的热传递量将增大,热水供给效率和地板制热效
率将提高。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中包括辅助制冷剂调节部104,其调节通过级联热交换器70 的第一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使得通过级联热交换器70的第一制冷剂通过或绕过热交换器旁通流路102。辅助制冷剂调节部104在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的运转包括热水供给运转和空气调节运转的两个运转时,调节成通过级联热交换器70的第一制冷剂绕过热交换器旁通流路 102。辅助制冷剂调节部104在热水供给运转和空气调节运转的同时运转时,调节成通过级联热交换器70的第一制冷剂绕过热交换器旁通流路102。辅助制冷剂调节部104在热水供给运转和地板制热运转及空气调节运转的同时运转时,调节成通过级联热交换器70的第一制冷剂绕过热交换器旁通流路102。辅助制冷剂调节部104在空气调节运转时,调节成通过级联热交换器70的第一制冷剂流动到热交换器旁通流路102。辅助制冷剂调节部104在热水供给运转时,调节成通过级联热交换器70的第一制冷剂流动到热交换器旁通流路102。辅助制冷剂调节部104在地板制热运转和热水供给运转同时运转时,调节成通过级联热交换器70的第一制冷剂流动到热交换器旁通流路102。辅助制冷剂调节部104在地板制热运转时,调节成通过级联热交换器70的第一制冷剂流动到热交换器旁通流路102。辅助制冷剂调节部104在热水供给运转的过程中达到除霜条件时,调节成通过级联热交换器58的制冷剂绕过热交换器旁通流路102,此时,制冷循环回路2为了室外热交换器14的除霜,从制热运转切换为制冷运转,由于室外热交换器14中流入通过级联热交换器 70的第一制冷剂而加热室外热交换器,所以室外热交换器14得以除霜。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还包括热交换器旁通阀106,其设置在热交换器旁通流路 102,并约束第一制冷剂的流动;液态制冷剂阀108,其设置在热交换器旁通流路102和室内膨胀机构17之间,并约束第一制冷剂的流动。热交换器旁通阀106在热水供给运转和地板制热运转的同时运转或是地板制热运转或是热水供给运转时开放,在空气调节运转或是空气调节运转和热水供给运转的同时运转或是空气调节运转和热水供给运转及地板制热运转的同时运转时关闭。液态制冷剂阀108在空气调节运转或是空气调节运转和热水供给运转的同时运转或是空气调节运转和热水供给运转及地板制热运转的同时运转时开放,在热水供给运转和地板制热运转的同时运转或是地板制热运转或是热水供给运转时关闭。下面对蓄热槽74的蓄热进行说明。在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中,在蓄热槽74经由蓄热管120与热水供给循环流路58、 制热循环流路92、室内热交换器18中的至少一个连接。畜热槽74与供给热水循环流路58和制热循环流路92和室内热交换器18中的至
11CN 102235776 A
说明书
9/15 页
少一个连接,以在热水供给运转或地板制热运转和空间制热运转中的至少一个运转时能够积蓄第一制冷剂热量的一部分和第二制冷剂的热量,也根据热水供给运转或地板制热运转之外的蓄热运转,积蓄第一制冷剂和第二制冷剂的热量。其中,畜热运转是向畜热槽74积蓄第一制冷剂和第二制冷剂的热量的运转,其与热水供给运转相同地运转而驱动蓄热压缩机72,或者与地板制热运转相同地运转而驱动蓄热压缩机72。畜热槽100与热水供给循环流路58连接,没有与制热循环流路92连接,使得在第一制冷剂通过级联热交换器70时积蓄第一制冷剂和第二制冷剂的热量,并随后向热水供给槽56传递畜热。畜热槽100不与热水供给循环流路58连接,并与制热循环流路92连接,使得第一制冷剂通过水-制冷剂热交换器72时积蓄第一制冷剂和第二制冷剂的热量,并随后向地板取暖管道90传递畜热。畜热槽100只与热水供给循环流路58和制热循环流路92之一连接的情况下,因第一制冷剂的热量在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0中进行蓄热,所以与相对少吸收第一制冷剂的热量的制热循环流路92连接时,有效进行热水供给和地板制热。下面以连接到制热循环流路92进行说明。如图1及图2所示,在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中,制冷循环回路2构成具有室外机0 和室内机I的分体式空调机,热水供给单元H与室外机0连接,蓄热单元S与热水供给单元 H及室外机0连接。压缩机12、制冷/制热切换阀40、室外热交换器14、室外膨胀机构16及室外风扇 30设置在室外机0。室内膨胀机构17和室内热交换器18设置在室内机I。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0和热水泵60设置在热水供给单元H。水-制冷剂热交换器80、地板取暖用泵94及水-制冷剂热交换器制冷剂调节部 96设置在热水供给单元H。级联热交换器70和蓄热压缩机72和蓄热膨胀机构76设置在蓄热单位S。制冷剂调节部100、热交换器旁通流路102、辅助制冷剂调节部104、热交换器旁通阀106及液态制冷剂阀108优选地设置在室外机0。以下,说明如上述构成的本发明作用,说明时热水供给运转和蓄热运转的同时运转简称热水供给/蓄热运转。图3是表示图2中示出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一实施例在热水供给/蓄热运转时的制冷剂流动的结构图。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在热水供给/蓄热运转时,按下面内容进行运转。压缩机12和蓄热压缩机82进行驱动,制冷剂调节部100调节成第一制冷剂向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0流动,水-制冷剂热交换器制冷剂调节部96调节热水供给用流出流路M的第一制冷剂绕过水-制冷剂热交换器80,辅助制冷剂调节部104调节成级联流出流路79的第一制冷剂通过热交换器旁通流路102,室外风扇30进行旋转,室内风扇39不进行旋转,制冷/制热切换阀40以制热模式进行驱动,热交换器旁通阀106开放,液态制冷剂阀 108关闭,热水供给泵60进行驱动,地板取暖用泵84不进行驱动。
12
在热水泵60驱动时,热水供给槽56的水通过热水供给循环流路58流动到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0,在通过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0后循环到热水供给槽56。在蓄热压缩机72进行驱动时,在蓄热压缩机72压缩的第二制冷剂在蓄热槽74中冷凝后,在蓄热膨胀机构76中膨胀,在通过级联热交换器70时蒸发,并回收到蓄热压缩机 72。在压缩机12的驱动时,在压缩机12中得到压缩的第一制冷剂通过制冷剂调节部 100和热水供给用流入流路52后,流动到热水供给交换机50,在通过热水供给交换机50 时,压缩机12中过热的第一制冷剂与水进行热交换而冷凝。在供给热水热交换器50中冷凝的第一制冷剂流入到水-制冷剂热交换器制冷剂调节部96,绕过水-制冷剂热交换器80, 流入到级联热交换器70。第一制冷剂在通过级联热交换器70时,与第二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再次冷凝。在通过级联热交换器70的第一制冷剂流入到辅助水制冷剂调节部104,并流动到热交换器旁通流路102,通过热交换器旁通阀106后在室外膨胀机构16中膨胀。在室外膨胀机构16中膨胀的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14中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蒸发,通过制冷 /制热切换阀40回收到压缩机12。S卩,从压缩机12排出的第一制冷剂依次通过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0、级联热交换器70、热交换器旁通流路102、室外膨胀机构16、室外热交换器14、制冷/制热切换阀40后, 回收到压缩机12。在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中,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0使第一制冷剂冷凝并加热,热水泵60使热水供给槽56的水循环到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0和热水供给槽56,并加热热水供给槽56的水。在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中,级联热交换器70使第一制冷剂再次冷凝并加热,第二制冷剂因为热水供给用压缩机72的驱动,循环级联热交换器70和蓄热槽74,并加热蓄热槽 74的水。即,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在热水供给/蓄热运转时,第一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 14蒸发,吸收的热量向传递到热水供给槽56和蓄热槽74。在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中,在第一制冷剂利用于加热热水供给槽56的水后,再次利用于加热蓄热槽74的水,第二制冷剂被利用于加热蓄热槽74的水,所以能在提高热水供给槽56的水温的同时,积蓄蓄热槽74的热量。另一方面,在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中,热水供给运转时,在如上述热水供给/蓄热运转中热水泵60不会驱动;蓄热运转时,在如上述热水供给/蓄热运转中蓄热压缩机82不会驱动。图4是表示图2中示出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一实施例为在地板制热运转过程中制冷剂流动的结构图。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在地板制热运转时,按以下内容运转。压缩机12进行驱动,蓄热压缩机82不进行驱动,制冷剂调节部100调节成第一制冷剂向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0流动,水-制冷剂热交换器制冷剂调节部96调节成热水供给用流出流路M的第一制冷剂向水-制冷剂热交换器80流动,辅助制冷剂调节部104调节成热水供给用流出流路79的第一制冷剂通过热交换器旁通流路102,室外风扇30进行旋
13转,室内风扇39不进行旋转,制冷/制热切换阀40以制热模式进行驱动,热交换器旁通阀 106开放,液态制冷剂阀108关闭,热水供给泵60不进行驱动,地板取暖用泵84进行驱动。在地板取暖用泵84进行驱动时,地板取暖管道90的水通过地板制热循环流路92 流动到水-制冷剂热交换器80,在通过水-制冷剂热交换器80后循环到地板取暖管道90。在压缩机12进行驱动时,压缩机12中压缩的第一制冷剂在通过制冷剂调节部100 和热水供给用流入流路52后,流动到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0,此时,无热交换地通过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0。通过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0的第一制冷剂流入到水-制冷剂热交换器制冷剂调节部96,流动到水-制冷剂热交换器80,通过水-制冷剂热交换器时冷凝。通过水-制冷剂热交换器80的第一制冷剂,在无热交换地通过级联热交换器70, 并流入辅助制冷剂调节部104,流动到热交换器旁通流路103,通过热交换器旁通阀106之后,在室外膨胀机构16膨胀。室外膨胀机构16中膨胀的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14中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蒸发,并通过制冷/制热切换阀40回收到压缩机12。S卩,从压缩机12排出的第一制冷剂依次通过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0、水-制冷剂热交换器80、级联热交换器70、热交换器旁通流路102、室外膨胀机构16、室外热交换器14、 制冷/制热切换阀40后回收到压缩机12。在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中,水-制冷剂热交换器80使第一制冷剂冷凝并得到加热,地板取暖用泵94使地板取暖管道90的水循环到水-制冷剂热交换器80和地板取暖管道90中,从而加热地板取暖管道90的水。S卩,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在地板制热运转时,水-制冷剂热交换器80使第一制冷剂冷凝,室外热交换器14使第一制冷剂蒸发,第一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14中蒸发,从而吸收的热量传递到地板取暖管道90。图5是表示图2中示出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一实施例在地板制热运转的同时热水供给/蓄热运转时的制冷剂流动的结构图。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在地板制热运转和热水供给/蓄热运转的同时运转时,按如下进行运转。压缩机12和蓄热压缩机82进行驱动,制冷剂调节部100调节成第一制冷剂向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0流动,水-制冷剂热交换器制冷剂调节部96调节成热水供给用流出流路M的第一制冷剂向水-制冷剂热交换器80流动,辅助制冷剂调节部104调节成级联流出流路79的第一制冷剂通过热交换器旁通流路102,室外风扇30进行旋转,室内风扇39 不进行旋转,制冷/制热切换阀40以制热模式进行驱动,热交换器旁通阀106开放,液态制冷剂阀108关闭,热水供给泵60和地板取暖用泵84进行驱动。在热水泵60进行驱动时,热水供给槽56的水通过热水供给循环流路58流动到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0,在通过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0后循环到热水供给槽56。在地板取暖用泵84进行驱动时,地板取暖管道90的水通过地板制热循环流路92 流动到水-制冷剂热交换器80,在通过水-制冷剂热交换器80后循环到地板取暖管道90。在蓄热压缩机72进行驱动时,蓄热压缩机72中压缩的第二制冷剂在蓄热槽74冷凝后,在蓄热膨胀机构76膨胀,在通过级联热交换器70时蒸发,回收到蓄热压缩机72。在压缩机12进行驱动时,压缩机12中压缩的第一制冷剂在通过制冷剂调节部100和热水供给用流入流路52后,流动到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0,在通过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 50时在压缩机过热的第一制冷剂与水进行热交换后冷凝。在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0冷凝的第一制冷剂流入到水-制冷剂热交换器制冷剂调节部96,通过水-制冷剂热交换器80时再次冷凝,随后通过级联热交换器70时冷凝。通过级联热交换器70的第一制冷剂流入辅助制冷剂调节部104,并流动到热交换器旁通流路102,随后通过热交换器旁通阀106后,在室外膨胀机构16膨胀。在室外膨胀机构16膨胀的制冷剂将在室外热交换器14中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蒸发,随后通过制冷 /制热切换阀40回收到压缩机12。即,从压缩机12排出的第一制冷剂依次通过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0、水-制冷剂热交换器80、级联热交换器70、热交换器旁通流路102、室外膨胀机构16、室外热交换器14、 制冷/制热切换阀40后回收到压缩机12。在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中,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0使第一制冷剂冷凝后在其中加热,热水泵60使热水供给槽56的水循环到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0和热水供给槽56中, 并加热热水供给槽56的水。在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中,地板取暖用泵94使地板取暖管道90的水循环到水-制冷剂热交换器80和地板取暖用泵94后,加热地板取暖用泵94的水。在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中,级联热交换器70使第一制冷剂再次冷凝并在其中加热,第二制冷剂通过热水供给用压缩机72的驱动,循环到热交换器70和蓄热槽74,并加热蓄热槽74的水。S卩,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在地板制热运转和热水供给/蓄热运转的同时运转时, 第一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14中蒸发时吸收的热量传递到热水供给槽56和地板取暖管道 90和蓄热槽74。在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中,第一制冷剂利用于加热热水供给槽56的水,利用于加热地板取暖管道90的水,利用于加热蓄热槽74的水,而第二制冷剂利用于加热蓄热槽74 的水,所以能在提高热水供给槽56水温和地板取暖管道90的水温的同时,这蓄热槽74积
蓄热量。图6是表示图2中示出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一实施例在空间制冷运转时的制冷剂流动的结构图。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在空间制冷运转时,按如下进行运转。压缩机12进行驱动,蓄热压缩机82不进行驱动,制冷剂调节部100调节成第一制冷剂绕过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0、级联热交换器70,辅助制冷剂调节部104调节成使级联流出流路79的第一制冷剂通过热交换器旁通流路102,室外风扇30和室内风扇39进行旋转,制冷/制热切换阀40以制冷模式进行驱动,热交换器旁通阀106关闭,液态制冷剂阀 108开放,热水泵60和地板取暖用泵84不进行驱动。在压缩机12进行驱动时,在压缩机12压缩的第一制冷剂在通过制冷剂调节部100 后,流动到制冷/制热切换阀40,随后流动到室外热交换器14中而冷凝。在室外热交换器 14中冷凝的第一制冷剂通过室外膨胀机构16和室内膨胀机构17中的至少一个并膨胀,流动到室内热交换器18并蒸发,通过制冷/制热切换阀40后回收到压缩机12。即,从压缩机12排出的第一制冷剂依次通过制冷/制热切换阀40、室外热交换器14、室外膨胀机构16、室内膨胀机构17、室内热交换器18、制冷/制热切换阀40后回收到压缩机12。在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中,室外热交换器14使第一制冷剂冷凝,室内热交换器18 使第二制冷剂蒸发,室内热交换器14使室内空气冷却。图7是表示图2中示出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一实施例在空间制冷运转的同时热水供给/蓄热运转时的制冷剂流动的结构图。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在空间制冷运转和热水供给/蓄热运转的同时运转时,按如下进行运转。压缩机12和蓄热压缩机82进行驱动,制冷剂调节部100调节成使第一制冷剂向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0流动,水-制冷剂热交换器制冷剂调节部96调节成使热水供给用流出流路M的第一制冷剂绕过水-制冷剂热交换器80,辅助制冷剂调节部104调成使节级联流出流路79的第一制冷剂绕过热交换器旁通流路102并流动到制冷/制热切换阀40,室外风扇30进行旋转,室内风扇39进行旋转,制冷/制热切换阀40以制冷模式进行驱动,热交换器旁通阀106关闭,液态制冷剂阀108开放,热水泵60进行驱动,地板取暖用泵84不进行驱动。热水泵60进行驱动时,热水供给槽56的水通过热水供给循环流路58流动到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0中,并通过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0后,循环到热水供给槽56。在蓄热压缩机72进行驱动时,在蓄热压缩机72中得到压缩的第二制冷剂在蓄热槽74中得到冷凝后,在蓄热膨胀机构76中得到膨胀,在通过级联热交换器70时蒸发,并回收到蓄热压缩机72。在压缩机12进行驱动时,在压缩机12中压缩的第一制冷剂通过制冷剂调节部100 和热水供给用流入流路52后,流动到热水供给交换机50,在通过热水供给交换机50时,在压缩机12中过热的第一制冷剂与水进行热交换而冷凝。在热供给水热交换器50中冷凝的第一制冷剂流入到水-制冷剂热交换器制冷剂调节部96,并绕过水-制冷剂热交换器80, 流入到级联热交换器70。第一制冷剂在通过级联热交换器70时,与第二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冷凝。在通过级联热交换器70的第一制冷剂流入辅助水制冷剂调节部104,并流动到制冷/制热切换阀40,并流动到室外热交换器14后冷凝,在室外热交换器14中冷凝的第一制冷剂通过室外膨胀机构16和室内膨胀机构17中至少一个时膨胀,并流动到室内热交换器 18中并蒸发,随后通过制冷/制热切换阀40回收到压缩机12。S卩,从压缩机12排出的第一制冷剂依次通过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0、级联热交换器70、制冷/制热切换阀40、室外热交换器14、室外膨胀机构16、室内膨胀机构17、室内热交换器18、制冷/制热切换阀40后回收到压缩机12。在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中,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0使第一制冷剂冷凝并加热,热水供给泵60使热水供给槽56的水循环到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0和热水供给槽56而加热热水供给槽56的水。在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中,级联热交换器70使第一制冷剂再次冷凝并加热,第二制冷剂因为热水供给用压缩机72的驱动,循环热交换器70和蓄热槽74,并加热蓄热槽74 的水。
S卩,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在热水供给/蓄热运转和空间制冷运转的同时运转时, 第一制冷剂分别在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0和级联热交换器70冷凝,依次加热热水供给槽 56的水和热水供给槽56的水后,在室外热交换器14冷凝,在室内热交换器18蒸发,从而使室内热交换器对室内空气进行制冷。图8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由压缩机12对制冷剂进行多级压缩的多级压缩机构成。压缩机12包括低压侧压缩部12a ;高压侧压缩部12b,其与低压侧压缩部12a连接,并使低压侧压缩部12a中进行压缩的制冷剂的压缩。在压缩机12中,低压侧压缩部1 和高压侧压缩部12b串联连接,在低压侧压缩部1 连接压缩机的吸入流路22,在高压侧压缩部12b连接压缩机的排出流路沈。在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中,在室外膨胀机构16和室内膨胀机构17之间设置有气液分离器110,在气液分离器110中连接用于将气态制冷剂喷射到压缩机12的喷射管路 112。气液分离器110设置在热交换器旁通流路102和室外膨胀机构16之间,使在热水供给运转和制热运转的同时运转或是热水供给运转或是制热运转时,向压缩机12喷射气态制冷剂。在喷射管路112中设置有喷射制冷剂调节部114,其调节向压缩机12喷射的制冷剂。喷射制冷剂调节部114用于调节从气液分离器110流出的气态制冷剂,其由通过开/关控制而开放/关闭的开闭阀构成,也能由通过开度控制而调节开度的电子膨胀阀构成。喷射制冷剂调节部114在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的启动运转时关闭,并在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的稳定后根据室外热交换器14的温度而开放。室外热交换器14中设置有用于检测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18,喷射制冷剂调节部 114在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的稳定后,在由温度传感器118检测出的温度为设定温度以下时开放。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中包括电子膨胀阀,其在热水供给运转和制热运转的同时运转或是热水供给运转或是制热运转时,避免气液分离器110内部的液态制冷剂流动到喷射管路112,并将由喷射管路112喷射的制冷剂的压力降低为冷凝压和蒸发压之间的中间压。电子膨胀阀优选地设置在辅助制冷剂调节部104和气液分离器100之间,其能设置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热交换器旁通阀106和气液分离器110之间,也能设置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辅助制冷剂调节部104和热交换器旁通阀106之间。在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中,在热交换器旁通阀106由电子膨胀阀构成的情况下, 在热水供给/蓄热运转和地板制热运转的同时运转或是热水供给/蓄热运转或是地板制热运转时,能将通过热交换器旁通流路102的制冷剂的压力降低为冷凝压和蒸发压之间的中间压,在空气调节运转和热水供给运转的同时运转或是空气调节运转和热水供给运转及地板制热运转的同时运转或是空气调节运转时,关闭。除了压缩机12、热交换器旁通阀106、气液分离器110、喷射管路112、喷射制冷剂调节部114以外的其它结构及作用与本发明一实施例相同或类似,故将使用相同标号并省去与之对应的详细说明。以下,以热水供给/蓄热运转为例进行说明。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在热水供给/蓄热运转时,如本发明一实施例相同地进行运转,在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启动后稳定的状态下,当室外热交换器14为设定温度以下时, 热交换器旁通阀106将以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0的冷凝压和室外热交换器14的蒸发压之间的压力使制冷剂膨胀,喷射制冷剂调节部114开放。在热交换器旁通阀106的制冷剂膨胀和喷射制冷剂调节部114的开放时,在压缩机12的低压侧压缩部1 和高压侧压缩部12b之间流入通过喷射管路112喷射的中间压的制冷剂,因中间压的制冷剂流入减少的压缩机12的压缩期,因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50的冷凝容量增大和级联热交换器70的冷凝容量增大而具有能实现寒冷地区或室外低温时的有效的热水供给/蓄热,并降低压缩机12最高管理温度的优点。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在地板制热运转和热水供给/蓄热运转的同时运转或是地板制热运转时,也能向压缩机12注入如上所述的中间压的制冷剂,并能够实现有效的运转。此外,本发明并非限定于如上所述的实施例,蓄热压缩机52由多级压缩机构成, 在蓄热回路10的蓄热槽74和蓄热膨胀工具76之间设置电子膨胀阀和气液分离器110,在气液分离器110中能连接利用蓄热压缩机72将气态制冷剂喷射到压缩机12的喷射管路 112,在喷射管路112中能设置喷射制冷剂调节部114,当然能在本发明所属的技术范围内进行多种实施方式。根据本发明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能提高蓄热温度,利用于热水供给和蓄热的制冷剂能进一步利用于空间空气调节中,从而具有效率高的优点。并且,具有能一同执行热水供给和地板制热及空间空气调节的优点。并且,在热水供给运转时,向压缩机喷射冷凝压和蒸发压之间的中间压的制冷剂, 具有能防止在室外低温环境下热水供给性能或者蓄热性能降低,提高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和级联热交换器的冷凝性能并提高热水供给效率和蓄热效率的优点。
权利要求
1.一种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循环回路,其包括第一制冷剂所循环的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膨胀机构、室内热交换器,用于进行空气调节运转;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其与所述制冷循环回路相连接,使得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第一制冷剂利用于热水供给中;级联热交换器,其与所述制冷循环回路相连接,使得通过了所述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的第一制冷剂使第二制冷剂蒸发后,在所述制冷循环回路内得以冷凝、膨胀、蒸发; 蓄热压缩机,其压缩在所述级联交换机蒸发的第二制冷剂; 蓄热槽,其使被所述蓄热压缩机压缩的第二制冷剂对水进行加热; 蓄热膨胀机构,其使在所述蓄热槽冷凝的第二制冷剂膨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经由热水供给用流入流路与所述制冷循环回路相连接; 所述级联热交换器经由级联流出流路与所述制冷循环回路相连接; 所述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和级联热交换器经由热水供给用流出流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循环回路还包括制冷/制热切换阀,该制冷/制热切换阀用于在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之间进行切换;所述热水供给用流入流路连接在所述压缩机和制冷/制热切换阀之间; 所述级联流出流路用于连接所述级联热交换器和所述制冷/制热切换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制冷剂热交换器,该水-制冷剂热交换器经由水-制冷剂热交换器连接流路连接在所述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和级联热交换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制冷剂热交换器制冷剂调节部,该水-制冷剂热交换器制冷剂调节部对通过了所述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的第一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调节,使得通过了所述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的第一制冷剂通过或绕过所述水-制冷剂热交换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地板取暖管道,其经由所述制热循环流路与所述水-制冷剂热交换器相连接; 地板取暖用泵,其设置在所述制热循环流路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槽经由蓄热管与所述制热循环流路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制冷剂调节部,该制冷剂调节部对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第一制冷剂的流动方向进行调节,使得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第一制冷剂通过或绕过所述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和级联热交换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交换器旁通流路,该热交换器旁通流路连接成将通过了所述级联热交换器的第一制冷剂引导到所述室外热交换器和室内热交换器之间,使得通过所述级联热交换器的第一制冷剂绕过所述室外热交换器和室内热交换器之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机构包括室内膨胀机构和室外膨胀机构;所述热交换器旁通流路连接在所述室内膨胀机构和室外膨胀机构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制冷剂调节部,该辅助制冷剂调节部对通过了所述级联热交换器的第一制冷剂的流动方向进行调节, 使得通过了所述级联热交换器的第一制冷剂通过或绕过所述热交换器旁通流路。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交换器旁通阀,该热交换器旁通阀设置在所述热交换器旁通流路上,用于约束第一制冷剂的流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态制冷剂阀, 该液态制冷剂阀设置在所述热交换器旁通流路和室内膨胀机构之间,用于约束第一制冷剂的流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机构包括室内膨胀机构和室外膨胀机构;所述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还包括气液分离器,其设置在所述室内膨胀机构和室外膨胀机构之间;喷射管路,其将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气态制冷剂喷射到所述压缩机。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射制冷剂调节部,该喷射制冷剂调节部设置在所述喷射管路,用于调节向所述压缩机喷射的气态制冷剂, 该喷射制冷剂调节部在启动运转时关闭,并在稳定后开放。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中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其包括制冷循环回路,包括第一制冷剂所循环的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膨胀机构、室内热交换器,进行空气调节运转;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与制冷循环回路相连接,使得从压缩机排出的第一制冷剂利用于热水供给中;级联热交换器,与制冷循环回路相连接,使得通过了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的第一制冷剂使第二制冷剂蒸发后,在制冷循环回路内得以冷凝、膨胀、蒸发;蓄热压缩机,压缩在级联交换机蒸发的第二制冷剂;蓄热槽,使被蓄热压缩机压缩的第二制冷剂对水进行加热;蓄热膨胀机构,其使在蓄热槽冷凝的第二制冷剂膨胀。提高蓄热温度,利用于热水供给和蓄热的制冷剂还用于空间空气调节中,从而具有效率高的优点。
文档编号F25B41/04GK102235776SQ20111007108
公开日2011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3日
发明者朴熙雄, 朴鲁马, 沈智燮 申请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