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冷凝器压板定位的集液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05418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便于冷凝器压板定位的集液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便于冷凝器压板定位的集液管结构,包括一个集液管,集液管的管壁中设置有一个冷媒进出孔,冷媒进出孔的一个端口处设置有翻边,翻边凸出于集液管的外壁。翻边呈圆弧状,其外径大于冷媒进出孔的直径。集液管的外侧设置有一个压板,压板中设置有连接孔,翻边延伸到连接孔内,翻边与连接孔过盈配合。集液管上的冷媒进出孔及其翻边由模具一次冲压成型。本实用新型在集液管的冷媒进出孔的外端口处设置翻边,翻边凸出集液管外壁一个高度,翻边与压板中的连接孔过盈配合,可以确保压板与翻边装配时不会偏斜,保证了压板和集液管焊接质量。
【专利说明】便于冷凝器压板定位的集液管结构
[0001]【技术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空调冷凝器,特别是一种便于冷凝器压板定位的集液管结构。
[0003]【背景技术】:
[0004]冷凝器是制冷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冷凝器的进出口压板是冷凝器与其他零部件实现连接固定的重要构件。现有技术中,汽车空调平行流冷凝器在生产过程中,进出口压板与集液管之间的安装定位普遍采用氩弧焊点焊方式,容易产生定位偏差,且外观不美观,导致焊接后的进出口压板不符合设计要求,并影响到产品的最终安装状态。
[0005]
【发明内容】
: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冷凝器压板定位的集液管结构,所述的这种便于冷凝器压板定位的集液管结构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冷凝器的集液管和进出口压板连接时容易产生定位偏差的技术问题。
[0007]本实用新型的这种便于冷凝器压板定位的集液管结构,包括一个集液管,所述的集液管的管壁中设置有一个冷媒进出孔,其中,所述的冷媒进出孔的一个端口处设置有翻边,所述的翻边凸出于集液管的外壁。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翻边呈圆弧状,其外径大于冷媒进出孔的直径。
[0009]进一步的,集液管的外侧设置有一个压板,所述的压板中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的翻边延伸到所述的连接孔内,翻边与连接孔过盈配合。
[0010]具体的,集液管上的冷媒进出孔及其翻边由模具一次冲压成型。
[0011]本实用新型和已有技术相比较,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实用新型在集液管的冷媒进出孔的外端口处设置翻边,翻边凸出集液管外壁一个高度,翻边与压板中的连接孔过盈配合,可以确保压板与翻边装配时不会偏斜,保证了压板和集液管焊接质量。
[0012]【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便于冷凝器压板定位的集液管结构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便于冷凝器压板定位的集液管结构与压板装配后的示意图。
[0015]【具体实施方式】:
[0016]实施例1:
[0017]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便于冷凝器压板定位的集液管结构,包括一个集液管1,所述的集液管I的管壁中设置有一个冷媒进出孔,其中,所述的冷媒进出孔的一个端口处设置有翻边2,所述的翻边2凸出于集液管I的外壁。
[0018]进一步的,所述的翻边2呈圆弧状,其外径大于冷媒进出孔的直径。
[0019]进一步的,集液管I的外侧设置有一个压板3,所述的压板3中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的翻边2延伸到所述的连接孔内,翻边2与连接孔过盈配合。
[0020]具体的,集液管I上的冷媒进出孔及其翻边2由模具一次冲压成型。
[0021]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翻边2与压板3中的连接孔过盈配合,确保压板3与翻边2装配时不会偏斜,保证了压板3和集液管I焊接质量。
【权利要求】
1.一种便于冷凝器压板定位的集液管结构,包括一个集液管,所述的集液管的管壁中设置有一个冷媒进出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媒进出孔的一个端口处设置有翻边,所述的翻边凸出于集液管的外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冷凝器压板定位的集液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边呈圆弧状,其外径大于冷媒进出孔的直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冷凝器压板定位的集液管结构,其特征在于:集液管的外侧设置有一个压板,所述的压板中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的翻边延伸到所述的连接孔内,翻边与连接孔过盈配合。
【文档编号】F25B39/04GK203572299SQ201320725012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5日
【发明者】谢俊 申请人:上海双桦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