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45094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冰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储藏室内冷却保存食品等的冰箱,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利用一个冷却器高效地对冷藏室和冷冻室进行冷却的冰箱。

背景技术:
一种现有技术的冰箱,其能够迫使由一个冷却器冷却的空气在例如冷藏室和冷冻室等多个冷藏温度不同的收纳室(储藏室)内循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1-58689号,第8-11页,图6)。在这种冰箱中,利用送风机将冷却器冷却的空气送出,并分别供给到冷藏室和冷冻室等各收纳室内。供给到各收纳室内的冷气的供应量由风门等控制机构控制。例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冰箱具有冷藏室冷却风门(R风门)和冷冻室冷却风门(F风门),其中,冷藏室冷却风门(R风门)用于控制供给到冷藏室的冷气量;冷冻室冷却风门(F风门)用于控制供给到冷冻室的冷气量。另外,通过开闭这些风门可控制向各收纳室供给的送风量。另外,还提出了多种操作方法(即利用风门等控制机构来控制风路的切换顺序、时间等或者控制压缩机或送风机的启停条件等),以将各个冷藏温度不同的收纳室分别维持在适当温度。由于这些操作方法可对冷藏室的总体能耗产生较大影响,因而采用适当的操作方法还可实现节能。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冰箱中,依次进行在R风门打开、F风门关闭的状态下仅向冷藏室供给冷气的冷却操作(R操作),在R风门和F风门均打开的状态下同时向冷藏室和冷冻室供给冷气的冷却操作(FR操作),以及在R风门关闭、F风门打开的状态下仅向冷冻室供给冷气的冷却操作(F操作)。另外,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冰箱中,当由R操作或FR操作切换至F操作时,在开始进行F操作时,并不运转送风机,而是使送风机的运转动作延迟一规定时间。这是因为,冷却器在R操作或FR操作中会产生温升,使送风机的运转动作延迟可在冷却器温度降低之后再进行送风,从而能够防止热气流入冷冻室内。在上述现有技术的冰箱中,通过控制储藏室内温度的上升,使冰箱内的温度维持在规定的范围内且进一步提高冷却效率以降低能耗,然而,在这一方面,现有技术的冰箱仍有改进的余地。具体而言,例如,当将用于对温度较高的冷藏室等进行冷却的冷却操作切换为用于对温度较低的冷冻室等进行冷却的冷却操作时,存在如下问题,即:在切换操作后,冷却器周围或供给风路内的比冷冻室内温度高的空气会立即流入温度较低的冷冻室等内。当比冷冻室内温度高的空气流入冷冻室内时,应该保持为低温的冷冻室内的温度会上升,从而导致冷却该冷冻室所需的耗电量增大。当然,从防止冷冻室内保存的食品等的质量变差的角度而言,冷冻室内的温度上升也是不利的。为了防止出现这种操作切换后冷冻室内温度上升的问题,在前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冰箱中,对送风机的启动进行了延迟。但是,在送风机停止的状态下进行冷却操作,其不但冷却效率较低,而且抑制冷冻室温度上升的效果也不明显。也就是说,在送风机停止运转的状态下,由于冷却器的空气侧将通过自然对流进行的热交换,因而不能有效地冷却空气,滞留在冷却器上方的空气或供给风路内的空气不能被充分冷却。结果,在启动送风机时,那些未被充分冷却的空气仍然会以温度较高的状态流入冷冻室。另外,若在冷却器上方或供给风路内的空气温度充分降低前不启动送风机而进行冷却,那么送风开始前的冷却时间会变长。因此,由于在此期间无法对储藏室内进行冷却,因而来自外部的热量侵入会导致储藏室内的温度上升。另外,与送风机处于启动状态下的强制对流所进行的热交换相比,在送风机处于停止状态下的自然对流所进行的热交换的传热效率要低得多。因此,冷却器的换热效率降低,无法有效冷却空气,从而使得通过冷却器进行热交换的空气与冷却剂的温差变大。也就是说,冷却器内部的冷却剂的蒸发压力将会变低。结果使得,制冷循环的效率降低,从而使耗电量增大。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箱,该冰箱的节能性能优良,其能够将储藏室的温度上升控制在较低水平,从而降低耗电量。本发明的冰箱,,包括:储藏室,其至少划分为冷藏室和冷冻室;冷却器,用于对供给到所述储藏室内的空气进行冷却;冷却室,用于收纳所述冷却器;供给风路,用于连接所述冷却室和所述储藏室;送风机,将所述冷却器冷却的空气从所述冷却室送出至所述供给风路;第一风路开闭器,设置在与所述冷藏室连通的供给风路内;第二风路开闭器,设置在与所述冷冻室连通的供给风路内;和第三风路开闭器,配置成使所述供给风路与所述冷却室连通,且使所述送风机送出的空气经由所述供给风路返回至所述冷却室内。在使所述第一风路开闭器和所述第二风路开闭器关闭、使所述第三风路开闭器打开的状态下,进行使空气在所述冷却室与所述供给风路之间循环并冷却的预冷操作;而且在进行了所述预冷操作后,在使所述第一风路开闭器和所述第二风路开闭器打开、使所述第三风路开闭器关闭的状态下,进行将所述冷却器冷却的空气供给到所述冷藏室和所述冷冻室的冷藏室冷冻室同时冷却操作。根据本发明的冰箱,在使连通冷藏室的第一风路开闭器和连通冷冻室的第二风路开闭器皆关闭、使连通供给风路与冷却室的第三风路开闭器打开的状态下,进行使空气在冷却室与供给风路之间循环并冷却的预冷操作;之后,在使第一风路开闭器和第二风路开闭器皆打开、使第三风路开闭器关闭的状态下,进行将冷却器所冷却的空气供给到冷藏室和冷冻室的冷藏室冷冻室同时冷却操作。这样,通过在进行冷藏室冷冻室同时冷却操作前进行预冷操作,能够高效地对冷却器及其周围或者供给风路内的空气进行冷却。由此,当切换到冷藏室冷冻室同时冷却操作时,能够防止热气流入冷冻室等。藉此,能够控制冷冻室等的温度上升,并且能够降低后续冷却所需的电量。另外,由于在所述预冷操作中,会通过送风机迫使空气在冷却室和供给风路之间循环,因而冷却器中的热交换效率较高,改善了制冷循环的效率。因此,能够进行高效的冷却,从而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地冷却空气,降低预冷所需的耗电量。另外,在进行所述预冷操作之前,可在使第一风路开闭器打开、使第二风路开闭器和第三风路开闭器关闭的状态下,进行将冷却器所冷却的空气供给到冷藏室内的冷藏室冷却操作。由此,可对温度变高的冷却室及供给风路进行冷却,控制冷冻室的温度上升,并进一步降低冷却所需的能耗。另外,可在开始冷藏室冷却操作且经过一规定时间后,结束冷藏室冷却操作,并开始预冷操作;也可在开始预冷操作且经过一规定时间后,结束预冷操作,开始冷藏室冷冻室同时冷却操作。从而,通过以各自的操作时间为标准来切换冷藏室冷却操作和预冷操作,无需另外设置用于检测冷却状态的温度传感器等,通过简单的控制就能获得良好的节能效果。另外,在冷藏室冷却操作中,可将送风机的送风能力控制为,使其低于冷藏室冷冻室同时冷却操作中送风机的送风能力。由此,能够进一步降低送风机的耗电量以及之后冷却操作中冰箱的耗电量。另外,可在进行了冷藏室冷冻室同时冷却操作后,在使第一风路开闭器和第三风路开闭器关闭、使第二风路开闭器打开的状态下,进行将冷却器所冷却的空气供给到冷冻室的冷冻室冷却操作。在进行冷藏室冷冻室同时冷却操作且冷却器的温度降低的状态下,开始冷冻室冷却操作,因而能够控制冷冻室的温度上升,从而降低冷却所需的耗电量。另外,可在进行预冷操作或冷藏室冷却操作之前,在使第一风路开闭器打开、使第二风路开闭器和第三风路开闭器关闭、使冷却器的冷却操作停止的状态下,进行使送风机运转的加湿操作。由此,能够利用进行冷冻室冷却操作而变成低温的冷却器及附结于其上的霜作为冷源(利用显热及用于融解霜的潜热)对冷藏室进行冷却,从而能够实现进一步的节能。另外,在冷冻室冷却操作结束时,可在冷却器停止冷却且经过一规定时间后,停止运转送风机。由此,能够利用进行冷冻室冷却操作后变成低温的冷却器作为冷源来冷却冷冻室,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冷却所需的耗电量。另外,在冷冻室冷却操作结束且经过一规定时间后,可开始加湿操作。由此,无需另外设置温度传感器等,即可通过简单的控制就能够获得良好的节能效果。进一步地,在开始加湿操作且冷冻室的温度上升至规定值后,可结束加湿操作,开始预冷操作或者冷藏室冷却操作。由此,能够防止储藏室内的温度上升至超过允许范围的温度,并能够减少压缩机的运转时间,从而降低冷却所需的耗电量。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冰箱的外观前视图。图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冰箱的示意性结构的侧剖视图。图3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冰箱的供给风路的前视图。图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冰箱的冷却室附近的结构的侧剖视图。图5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冰箱的操作控制时序及储藏室温度变化的图。图6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冰箱的操作控制的变型例的时序图。图7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冰箱的变型例的侧剖视图,其中,图7中的(A)示出了冷冻风门附近的情况,图7中的(B)示出了旁路风门附近的情况。图8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冰箱的变型例的冷却室附近的结构的侧剖视图。图中使用的附图标记如下:1:冰箱;2:隔热箱体;3:冷藏室;4:制冰室;5:上层冷冻室;6:下层冷冻室;7:蔬菜室;13:冷却室;14~16:供给风路;18:冷藏风门;19:冷冻风门;20:旁路风门;30:送风机;31:压缩机;32:冷却器;S0:送风机延迟;S1:全停操作;S2:加湿操作;S3:R冷却;S4:预冷操作;S5:FR冷却;S6:F冷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冰箱。图1是表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冰箱1的示意性结构的前视图。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冰箱1具有作为冰箱主体的隔热箱体2,在隔热箱体2的内部形成有用于储藏食品等的储藏室。按照保存温度及用途的不同,储藏室的内部可分为多个冷藏室等。最上层为冷藏室3,其下层左侧为制冰室4,右侧为上层冷冻室5,再下层为下层冷冻室6,最下层为蔬菜室7。另外,鉴于制冰室4、上层冷冻室5和下层冷冻室6均为处于冷冻温度范围的收纳室,因此在下面的说明中,将制冰室4、上层冷冻室5及下层冷冻室6统称为冷冻室4~6。隔热箱体2的前表面开口,各个具有隔热性能的可开闭的门8a、8b、9、10、11、12设置于各收纳室3~7相应的开口部。门8a、8b用于分隔和封闭冷藏室3的前表面,因此门8a的左侧上下部和门8b的右侧上下部可转动地支承于隔热箱体2。另外,门9~12分别与各个将于后文描述的收纳容器组合成一体,门9~12分别支承于隔热箱体2上,且能够向冰箱1的前方拉出。图2是冰箱1的侧剖视图。如图2所示,作为冰箱1主体的隔热箱体2由外箱2a、内箱2c及隔热材料2b构成,其中,外箱2a由钢板制成,且在前表面具有开口部;内箱2c由合成树脂制成,其与外箱2a的内侧间隔开,且在其前表面上也具有开口部。隔热材料2b由发泡型聚氨酯制成,该聚氨酯通过发泡工艺填充于外箱2a与内箱2c之间的空隙中。另外,隔热箱体2的背面壁部分具有真空隔热材料2d。冷藏室3与位于其下层的制冰室4及上层冷冻室5之间由隔热分隔壁34隔开。另外,制冰室4与上层冷冻室5之间由分隔壁(图中未示出)隔开,该分隔壁上形成有允许冷气流通的通气孔。另外,制冰室4及上层冷冻室5与设置于它们下层的下层冷冻室6之间以允许冷气流通的方式互相连通。而且,下层冷冻室6与蔬菜室7之间由隔热分隔壁36隔开。进一步地,在冷藏室3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收纳食品等的搁物架42和收纳容器43。另外,在门8a、8b的面向箱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收纳饮料容器等的收纳盒44、45。另外,在其他各收纳室4~7内设置有与各门9~12形成为一体且可拉出的收纳容器46、47a、47b、48(附图中未示出设置于制冰室4内的收纳容器)。另外,储藏室内的各收纳室3~7还可具有附图中未示出的其他收纳搁物架或收纳容器等。另外,在冰箱1的下部后侧设置有机械室49。在机械室49内设置有用于压缩冷却剂的压缩机31以及散热器(未图示)、散热扇(未图示)等部件。压缩机31、散热器、未图示的减压机构(例如毛细管或膨胀阀)和冷却器32由冷却剂配管依次连接在一起,构成作为冷却装置的蒸发压缩式制冷循环回路。另外,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冰箱1中,使用异丁烷(R600a)作为冷却剂。还可使用其他形式的冷却装置来替代上述冷却装置。在冷藏室3的后壁和顶壁上形成有供给风路15,该供给风路15用于将冷却器32冷却的空气引导至冷藏室3内。供给风路15是介于合成树脂制成的分隔体37与隔热箱体2的内箱2c之间的空间。另外,在分隔体37上形成吹出口21,该吹出口21用于将流入供给风路15内的冷气供给到冷藏室3内。同样,在制冰室4和上层冷冻室5的后壁及顶壁、以及下层冷冻室6的后壁上也形成有与冷冻室4~6连通的供给风路16。供给风路16与冷冻室4~6之间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分隔体39隔开。另外,在分隔体39上形成有向制冰室4供给冷气的吹出口22、向上层冷冻室5供给冷气的吹出口23以及向下层冷冻室6供给冷气的吹出口24。另外,各吹出口22~24设置在能够高效地向收纳于收纳容器46、47a、47b中的食品等供给冷气的位置上。另外,在供给风路16的背面(即后侧)形成有与供给风路16隔开的空间,即供给风路14。供给风路16与供给风路14之间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分隔体40隔开。另外,在与冷藏室3连通的供给风路15内设置有作为第一风路开闭器的冷藏风门18。即,供给风路15与供给风路14之间通过冷藏风门18互相连通。冷藏风门18可为电动风门,其由作为开闭盖的板状体和驱动电机构成,其中,板状体的一个侧部以可转动的方式被枢支。当然,第一风路开闭器的具体形式并不限于此,还可利用例如采用滑动式开闭板等其他形式的开闭装置作为第一风路开闭器。通过开闭冷藏风门18,可控制是否允许将来自供给风路14的空气流入供给风路15。另外,通过适当地开闭冷藏风门18,可对供给到冷藏室3内的冷气流量进行调节。另外,在下层冷冻室6的下部设置有用于供空气返回到冷却室13内的返回口27,在蔬菜室7的上部设置有相同作用的返回口28。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冰箱1的冷却风路结构。如图3所示,向冷藏室3供给冷气的供给风路15被配置成:在冷藏室3的中央部将冷气送至最上部,然后使冷气从两侧下沉。藉此,可有效地向整个冷藏室3的内部供给冷气。另外,对应于形成在收纳容器43(参照图2)上部附近的相应吹出口21,供给风路15也可具有从中央部向左右两侧分支的分支风路。藉此,可有效地冷却收纳容器43的内部。另外,根据本实施例的冰箱1具有连接风路17,该连接风路17用于供冷气由冷藏室3的内部流向蔬菜室7。连接风路17的靠近冷藏室3的一侧形成有返回口26,该返回口26供来自冷藏室3的冷气流入,在连接风路17的靠近蔬菜室7的一侧设置有吹出口25,该吹出口25用于向蔬菜室7供给冷气。图4是表示冰箱1的冷却室13附近结构的侧剖视图。如图4所示,冷却室13在隔热箱体2的内部设置于供给风路14的后侧。另外,冷却室13与供给风路14之间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分隔体38隔开。在冷却室13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循环的空气进行冷却的冷却器32。根据本实施例的冷却器32是以换热管的圆管内部作为制冷剂的流通通路、以圆管外部作为空气的流通通路的热交换器,即为所谓的翅管式热交换器。冷却器32通过在所述换热管的内部蒸发液态的制冷剂来冷却圆管外的空气。当然,冷却器32也可采用其他形式的热交换器,例如使用扁平状多孔管或异形管的热交换器等来实现。另外,在冷却器32的下方设置有除霜加热器33,该除霜加热器33是用于融化和除去附着于冷却器32上的霜的除霜机构。除霜加热器33是由玻璃管保护的电阻加热式加热器。另外,除霜装置也可采用例如不使用电气加热器的热气解冻等其他除霜方式来实现。另外,在冷却室13上方的前表面,即位于供给风路14一侧的侧表面形成有送风口13a,该送风口13a用于送出冷却器32所冷却的冷气。另外,在冷却室13的下方形成有返回口13b,该返回口13b用于供来自冷藏室的返回冷气吸入冷却室13内。另外,返回口13b通过返回风路29(29a、29b)与下层冷冻室6的返回口27及蔬菜室的返回口28连通。另外,在送风口13a处安装有用于使冷气循环的送风机30。送风机30是由旋转式螺旋桨风扇、风扇电机(未图示)及带有风洞的风扇罩(未图示)构成的轴流送风机。并且,送风机30也可采用例如不带有机罩的螺旋桨送风机及电机的组合或多翼送风机等其他形式的送风机来实现。这里,如前所述,分隔体40用于隔开供给风路16与供给风路14,其中,供给风路16与冷冻室4~6连通;供给风路14经由送风口13a与冷却室13连通。具体而言,分隔体40以周缘部与分隔体38相抵接的方式安装在分隔体38的前表面上,其中,该分隔体40由合成树脂制成,且其朝向冷却室13的一面形成规定的凹形形状。而且,在分隔体40的前方,分隔体39也以周缘部与分隔体38相抵接的方式安装,其中,该分隔体39由树脂制成,且形成规定的形状。由此,在冷冻室4~6的后侧形成了供给风路16,该供给风路16介于分隔体39与分隔体40之间,另外,在冷冻室4~6更靠后的位置上形成有供给风路14,该供给风路14介于分隔体40与分隔体38之间。这样,在冰箱1中,冷冻室4~6与冷却室13之间具有隔开的供给风路16和供给风路14,因而能够降低由冷却室13向冷冻室4~6的热传递。另外,对于分隔体38~40的抵接部分或连接方式还可进行多种变型。例如还可采用如下结构:使各分隔体38~40的周缘部与隔热箱体2的内箱2c(参照图2)内侧面和隔热分隔壁34的下表面相抵接。另外,在分隔体38~40上还可贴附例如发泡聚苯乙烯(PS)片状部件或发泡聚乙烯(PE)片状部件等隔热部件(未图示)。由此,能够使冷却室13与冷冻室4~6之间的热阻变大,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由冷却室13向冷冻室4~6的热传递。另外,在供给风路16与供给风路14之间的分隔体40上设置有可开闭的冷冻风门19作为第二风路开闭器,以使供给风路16与供给风路14连通。另外,在供给风路14和返回风路29的分隔区域内设置有可开闭的旁路风门20作为第三风路开闭器,以使供给风路14与冷却室13连通。在本实施例中,与冷藏风门18相同,冷冻风门19和旁路风门20也采用所谓的电动风门。另外,也可采用其他形式的开闭装置作为冷冻风门19和旁路风门20。这样,根据本实施例的冰箱1具有供给风路14、冷藏风门18、冷冻风门19和旁路风门20,其中,供给风路14与冷却室13的送风口13a连通;冷藏风门18设置于连通供给风路14与冷藏室3的通路内;冷冻风门19设置于供给风路14与冷冻室4~6相连通的通路内;旁路风门20用于使供给风路14与冷却室13的返回口13b连通。由此,通过使冷冻风门19和冷藏风门18同时处于关闭的状态,使旁路风门20处于打开的状态,能够形成供送出口13a流出的空气依次流过供给风路14、旁路风门20、返回风路29及返回口13b,并返回冷却室13的空气通路。即,在冰箱1中,使通过送风机30由冷却室13吹送至供给风路14内的空气不经由储藏室而直接返回冷却室13,从而能够使空气在冷却室13与供给风路14之间循环。另外,根据本实施例的冰箱1具有通过进行规定的运算来控制各部件的未图示的控制装置以及其他未图示的各种传感器或显示器、照明装置等。下面将参照图5、图2及图4,对冰箱1的冷却动作进行详细说明。图5是表示冰箱1的示意性操作控制时序及储藏室温度变化的图。如图5所示,冰箱1重复地进行如下冷却操作循环:从全停操作S1开始,依次进行加湿操作S2、冷藏室冷却操作S3(以下称为“R冷却S3”)、预冷操作S4、冷藏室冷冻室同时冷却操作S5(以下称为“FR冷却S5”)、冷冻室冷却操作S6(以下称为“F冷却S6”),并返回全停操作S1。参照图2和图4,在全停操作S1中,使压缩机31和送风机30停止,使冷藏风门18、冷冻风门19和旁路风门20处于关闭状态。即,在全停操作S1中,不对储藏室进行冷却。因此,如图5所示,在全停操作S1中,冷藏室3和下层冷冻室6的温度稍有上升。在进行F冷却S6后(时间T0)、开始进行加湿操作S2(时间T2)之前,通过进行全停操作S1,能够降低冰箱1进行整个冷却操作循环的耗电量。具体而言,进行F冷却S6后进行全停操作S1,与立即开始进行加湿操作S2相比,会使冷冻室4~6的温度上升变慢;之后,压缩机31的启动(时间T3)推迟。因此,通过进行全停操作S1,能够确保压缩机31的停机时间(由T0到T3的时间)较长,因而可减少冰箱1进行整个冷却操作的耗电量。在冰箱1中,通过时间进行控制,以规定的时间进行全停操作S1。具体地,当开始进行全停操作S1(时间T1)且经过规定时间之后,使全停操作S1结束,并开始加湿操作S2(时间T2)。全停操作S1所持续的时间(由T1到T2的时间)例如为7分钟。这样,通过时间控制方式来控制全停操作S1的时间,无需另外设置用于检测冷却状态等的温度传感器等,从而能够通过简单的控制达到良好的节能效果。另外,例如还可以根据设置于冷藏室3或冷冻室4~6的温度传感器(未图示)或者设置于冷却室13的温度传感器(未图示)等所检测出的温度,对进行全停操作S1的时间进行控制。具体地,若冷藏室3、冷冻室4~6或者冷却室13的温度上升至规定数值,则可以结束全停操作S1,并开始加湿操作S2。另外,根据用于检测冰箱箱体外部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未图示)所检测出的冷藏室1外部的温度,可对延长或缩短全停操作S1所持续的时间进行控制。在进行全停操作S1后,冰箱1在冷藏风门18打开、冷却室32的冷却功能停止的状态下,低速运转送风机30,开始加湿操作S2(时间T2)。使冷却器32的冷却功能停止是指使冷却装置停止工作的状态,具体地,是指压缩机31停止工作的状态。换言之,在加湿操作S2中,压缩机31、冷冻风门19及旁路风门20维持与全停操作S1中相同的状态。即,压缩机31处于停止状态,冷冻风门19及旁路风门20处于关闭状态。通过进行加湿操作S2,能够将由冷却器32及附着于其上的霜所冷却的空气供给到冷藏室3内。空气的流动情况如图2和图4所示,由冷却器32冷却的空气通过送风机30由冷却室30的送出口13a排出至供给风路14。进一步地,排出至供给风路14的冷却空气通过处于打开状态的冷藏风门18流向供给风路15,由吹出口21供给到冷藏室3内。由此,如图5中的曲线图所示,冷藏室3的温度降低,可对储藏于其内的食品等进行冷却。供给到冷藏室3内的冷气由返回口26流入连接风路17(参照图3),并由吹出口25供给到蔬菜室7内。也就是说,蔬菜室7也被冷却。另外,在蔬菜室7内循环的冷气由返回口28经由返回风路29b、冷却室13的返回口13b,返回至冷却室13内(参照图4)。之后,其在冷却室13内再次被冷却器32冷却。这样,在冰箱1中,利用进行F冷却S6而变成低温的冷却器32的冷量(显热)及附着于冷却器32上的霜的冷量(显热及霜融解的潜热),无需运转压缩机31,就能对冷藏室3(及蔬菜室7)进行冷却(参照图5中的曲线图)。由此,能够降低冷却所需的耗电量。另外,通过进行加湿操作S2能够融解附着于冷却器32上的霜,因而能够减少除霜所需的加热热量,从而能够降低除霜加热器33的耗电量。另外,在加湿操作S2中,能够通过附着于冷却器32上的霜的融解水获得加湿效果。由此,能够使含有湿气的湿润空气在冷藏室3(及蔬菜室7)内循环,从而能够防止保存于冷藏室3(及蔬菜室7)内的食品等变干燥。另外,在加湿操作S2中,是使送风机30低速运转。即,在加湿操作S2中,送风机30的转速即送风能力比进行FR冷却S5或F冷却S6时送风机30的送风能力低。由此,与高速运转送风机30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送风机30的耗电量及冰箱1进行整个冷却操作循环的耗电量。然后,若冰箱1的冷冻室4~6的温度上升至规定温度,则结束加湿操作S2,并开始进行R冷却S3(时间T3)。通过根据冷冻室4~6的温度来决定是否开始进行R冷却S3,能够防止冷冻室4~6的温度上升至允许范围之上,也能减少压缩机31的操作时间,从而降低冷却所需的耗电量。当R冷却S3开始时(时间T3),会启动压缩机31,但送风机30、冷藏风门18、冷冻风门19及旁路风门20维持与加湿操作S2相同的状态。即,在R冷却S3中,使冷藏风门18处于打开状态,冷冻风门19及旁路风门20处于关闭状态,并且使压缩机31及送风机30运转,以将冷却器32所冷却的空气供给到冷藏室3(及蔬菜室7)。另外,冷却器32所冷却的空气在冷藏室3和蔬菜室7内循环的通路与前述加湿操作S2中的循环通路相同。在此将详细说明R冷却S3中的冷却器32所进行的冷却动作,即蒸发压缩式制冷循环回路所进行的冷却动作:首先,利用如图2所示的压缩机31将低温低压的冷却剂蒸气压缩至高温高压的状态,通过未图示的散热器散热。另外,在散热器中失去热量而凝固的液体冷却剂被用作冷却机构的未图示的毛细管节流膨胀,流向冷却器32内。在冷却器32中,低温低压的液体冷却剂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并蒸发。结果使得,冷却室13内的空气通过冷却剂的蒸发潜热而冷却。在冷却器32中蒸发的蒸气冷却剂被再次吸入压缩机31,且被压缩机31压缩。连续地重复进行上述说明的动作,通过冷却器32对空气进行冷却。如上所述,通过在启动压缩机31之后首先进行R冷却S3,能够对加湿操作S2中温度变高的冷却室13及供给风路14、15进行冷却,从而防止温度较高的空气流入冷冻室4~6。由此,能够抑制冷冻室4~6的温度上升,从而降低冷却所需的能耗量。另外,在R冷却S3中,送风机30低速操作。即,使R冷却S3中送风机30的转速即送风能力比进行FR冷却S5时的送风能力低。由此,能够进一步降低送风机30的耗电量及其后冷却操作中冰箱1的耗电量。在开始R冷却S3(时间T3)且经过规定时间后,结束R冷却S3(时间T4)。在此,R冷却S3所持续的规定时间(由T3到T4的时间)例如为2分钟。从而,通过以时间为标准对R冷却S3进行时间控制,无需设置其他传感器等,而且能够在不被温度检测的误差影响的情况下通过简单的控制获得良好的节能效果。当R冷却S3结束后,冰箱1进行预冷操作S4,即:使压缩机31处于持续工作的状态,使冷藏风门18和冷冻风门19处于关闭状态,使旁路风门20处于打开状态,并且使送风机30高速运转。在预冷操作S4中,通过送风机30的运转迫使空气在冷却室13和供给风路14之间循环,且通过进行蒸发压缩式制冷循环,使循环的空气通过冷却器32而被冷却。这里,利用蒸发压缩式制冷循环系统的冷却器32所进行的冷却动作与R冷却S3中的冷却动作相同。藉此,通过在R冷却S3之后进行预冷操作S4,能够高效地对通过进行R冷却S3而使温度与F冷却S6时相比增高的冷却器32及其周围以及供给风路14内的空气进行冷却。由此,当切换至FR冷却S5时,能够防止热气流入冷冻室4~6内。因此,可防止冷冻室4~6的温度上升,并且能够降低之后的冷却所需的耗电量。另外,由于预冷操作S4将通过送风机30迫使空气在冷却室13与供给风路14之间循环,因而不但冷却器32中的热交换效率较高,而且制冷循环的效率也较高。由于能够进行这样的高效冷却,因而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有效地冷却空气,从而降低预冷所需的耗电量。在此,通过时间控制,以规定的时间进行预冷操作S4。例如,预冷操作S4所持续的规定时间(由T4到T5的时间)例如为1分钟。这样,通过以该操作时间为标准从预冷操作S4切换成FR冷却S5,无需另外设置用于检测冷却状态的温度传感器等,而且能够在不受温度检测误差等影响的情况下,通过简单的控制获得节能的效果。另外,可在冷却室13或供给风路14内设置用于检测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未图示),如果该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出的温度低于规定的目标温度,则可结束预冷操作S4。另外,根据安装于冷却器32的配管上的除霜用温度传感器(未图示)所检测出的温度,也可判断是否结束预冷操作S4。然后,在开始进行预冷操作S4(时间T4)且经过规定的时间之后,结束预冷操作S4,并开始FR冷却S5(时间T5)。具体地,在进行预冷操作S4之后,使压缩机31和送风机30处于持续工作状态,将冷藏风门18和冷冻风门19切换为打开状态,将旁路风门20切换为关闭状态。由此,能够将冷却器32所冷却的空气供给到冷藏室3(及蔬菜室7)以及冷冻室4~6内。也就是说,在FR冷却S5中,可同时对储藏室内的全部收纳室3~7进行冷却。这里,FR冷却S5中冷却器32的冷却动作,即由蒸发压缩式制冷循环系统进行的冷却动作与R冷却S3及预冷操作S4中的冷却动作相同。另外,冷却器32所冷却的空气在冷藏室3及蔬菜室7内循环的通路也与R冷却S3中空气的循环通路相同。在FR冷却S5中,除了冷藏室3和蔬菜室7外,还可以使冷却后的空气在冷冻室4~6内循环。下面,将参照图2和图4来说明冷冻室4~6内的冷气循环情况。排出至供给风路14内的冷却空气的一部分通过冷冻风门19流入供给风路16内,并通过吹出口22、23分别供给到制冰室4和上层冷冻室5。而且,该冷气会流入与制冰室4和上层冷冻室5连通的下层冷冻室6内。同时,通过冷冻风门19流入供给风路16内的一部分冷却空气也会经由吹出口24供给到下层冷冻室6。并且,下层冷冻室6内的空气将从返回口27通过返回风路29a,再通过冷却室13的返回口13b,流入冷却室13内。这样,冷却器32所冷却的空气在冷冻室4~6内循环,对食品等进行冷却保存。接下来,通过进行FR冷却S5使冷藏室3的温度降低到规定的目标温度后,结束FR冷却S5,开始F冷却S6(时间T6)。具体地,在压缩机31持续操作的状态下,关闭冷藏风门18,降低送风机30的功率,使其以适当的速度工作。即,在F冷却S6中,将使冷藏风门18和旁路风门20处于关闭状态,使冷冻风门19处于打开状态,并且将冷却器32所冷却的空气仅供给到冷冻室4~6内。另外,关于蒸发压缩式制冷循环系统的冷却器3的冷却动作和冷冻室4~6内所冷却的空气的循环通路,均与已描述的FR冷却S5中的相同。在F冷却S6中,由冷却器32冷却的空气并不供给到冷藏室3内,而是仅仅供给到冷冻室4~6内。这样,由于先进行了FR冷却S5,以在冷却器32温度降低的状态下开始进行F冷却S6,因而能够抑制冷冻室4~6的温度上升,以降低冷却所需的耗电量。接下来,通过进行F冷却S6,使冷冻室4~6的温度降低到规定的目标温度后,结束F冷却S6(时间T0)。在此,当F冷却S6结束时,在冷冻风门19处于打开的状态,送风机30处于持续操作的状态下,使压缩机31停止运转,从而停止冷却器32所进行的冷却(时间T0)。即,使压缩机31停止运转后,让送风机30继续保持运转(送风机延迟S0)。这样通过进行送风机延迟S0,可利用进行F冷却S6后变为低温的冷却器32的冷量对冷冻室4~6进行冷却(参照图5中的图)。由此,可进一步降低冷却所需的耗电量。另外,送风机延迟S0所持续的时间,即从停止冷却(时间T0)到使冷冻风门关闭、送风机30停止(时间T1)所持续的时间(由T0到T1的时间),例如为1分钟。之后,冰箱1变为全停操作S1的状态;反复进行上述说明的冷却操作循环,可实现耗电量减小的高效冷却。下面将参照图6来说明冰箱1的冷却操作的变型例。图6是表示冰箱1的操作控制的变型例的时序图。另外,对于已参照图5描述了的结构或动作等,在图6中以相同符号标示,这里对其将不予详述。在图6所示的操作控制的例子中,不进行R冷却S3(参见图5)。这一点与参照图5描述的操作控制的例子不同。即,如图6所示,在该变型例中,冰箱1重复进行如下冷却操作循环:从全停操作S1开始,依次进行加湿操作S2、预冷操作S4、FR冷却S5、F冷却S6,返回至全停操作S1。具体地,冰箱1进行加湿操作S2(时间T2~时间T3),在该加湿操作S2中,使冷藏风门18处于打开状态,冷冻风门19和旁路风门20处于关闭状态,并使冷却器32(参见图2)的冷却操作处于停止状态,使送风机30低速运转。在进行了加湿操作S2之后(时间T3),冰箱1进行预冷操作S4,在该预冷操作S4中,使冷冻风门19处于与加湿操作S2相同的状态(即保持关闭状态),使冷藏风门18处于关闭状态,使旁路风门20处于打开状态,启动压缩机31,并且使送风机30高速运转,。在预冷操作S4中,通过送风机30的运转迫使空气在冷却室13(参见图2)和供给风路14(参见图2)之间循环,且使蒸发压缩式制冷循环系统工作,通过冷却器32对循环的空气进行冷却。这样,通过在进行加湿操作S2之后进行预冷操作S4,能够高效地对在加湿操作S2中使其温度与F冷却S6时相比增高的冷却器32及其周围以及供给风路14内的空气进行冷却。这样,当切换至FR冷却S5时,能够防止热气进入冷冻室4~6(参照图2)内,防止冷冻室4~6的温度上升,从而能够降低之后的冷却过所需的电量。下面将参照图7和图8对根据本实施例的冰箱1的变型例进行详细说明。图7是表示冰箱1的变型例的侧剖视图,其中,图7中的(A)示出了冷冻风门19附近的情况,图7中的(B)示出了旁路风门20附近的情况。如图7中的(A)所示,冷藏风门18可以不设置在供给风路15内,而是设置在供给风路14与供给风路15的分隔区域内。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将分隔体40或分隔体38的一部分加工成规定形状而形成该分隔区域,也可以使用另外的分隔部件来形成该分隔区域。另外,如图7中的(B)所示,可以将旁路风门20设置在作为供给风路14与冷却室13之间的分隔区域的分隔体38上。采用这种结构,通过使旁路风路20处于打开状态,也可使空气由供给风路14流入冷却室13。图8是表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冰箱1的冷却室13附近的结构的侧剖视图。如图8所示,在下层冷冻室6的返回风路29a中,在其上游侧(即位于下层冷冻室6的一侧)设置有与旁路风门20对应的返回风门50用作第四风路开闭器。返回风门50与前述冷藏风门18和冷冻风门19相同,都是所谓的电动风门。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可采用多种开闭装置作为返回风门50。返回风门50与冷冻风门19同时开闭。即,在进行图5所示的FR冷却S5、F冷却S6和送风机延迟S0时,返回风门50处于打开状态,在进行全停操作S1、加湿操作S2、R冷却S3和预冷操作S4时,返回风门50处于关闭状态。通过控制返回风门50使其处于关闭状态,可封闭返回风路29a,这在加湿操作S2、R冷却S3和预冷操作S4中,能够防止在冷却室13和供给风路14内循环的热气经由返回口27流入(逆流)至下层冷冻室6内。由此,能够防止冷冻室4~6的温度上升,从而能够实现进一步的节能。上文描述了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冰箱1,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对其进行多种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