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型溴化锂机组余热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8971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汽型溴化锂机组余热利用系统,是一种能够充分利用余热进行补水作业的系统,属于余热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蒸汽型溴化锂机组是一种使用蒸汽做为驱动热源,制备冷/热水的机器,适用于蒸汽热源充足的地区。当使用蒸汽型溴化锂机组进行制冷时,机组的冷凝热往往直接排放到大气中。蒸汽型机组使用的蒸汽工作完成后变成凝水,因为在流动过程中凝水可能会受到污染,而且凝水出口温度过高,不能直接进行净化处理,因此凝水往往不返回锅炉而直接排掉。这些行为既浪费能量,又会造成热污染。锅炉所用的补水处理装置温度在30℃左右出水效率最高,温度过低则降低出水效率,温度过高则损坏机组设备,为提高出水效率常常采用对蒸汽加热的方法提升原水温度至合适值。目前对蒸汽型溴化锂机组的余热利用手段较少,锅炉补水处理存在能量高质低用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充分利用蒸汽型溴化锂机组冷凝器废热和凝水废热,保证补水品质,提升系统经济效益的蒸汽型溴化锂机组余热利用系统。本实用新型第一回收一部分蒸汽型溴化锂机组冷凝器的废热,提高了软化水装置的出水效率;第二回收了蒸汽凝水的废热,降温后的凝水能立即进行净化处理,避免了凝水浪费;第三废热被回收利用,从而减少了对大气的热污染,第四提高了锅炉补水温度,减少了锅炉燃料耗量,提高了系统经济收益。本实用新型的余热利用系统能源利用效率高,经济效益好,既能充分利用蒸汽型溴化锂机组的各类余热,又能给锅炉提供高品质低成本的补水。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蒸汽型溴化锂机组余热利用系统包括蒸汽型溴化锂机组,其结构特点在于:还包括冷却水排出管道、冷却塔、冷却水回流管道、锅炉、蒸汽管道和高温凝水管道,所述蒸汽型溴化锂机组的冷却水出口通过冷却水排出管道与冷却塔的冷却水进口连接,所述冷却塔的冷却水出口通过冷却水回流管道与蒸汽型溴化锂机组的冷却水进口连接,所述锅炉的蒸汽出口通过蒸汽管道与蒸汽型溴化锂机组的蒸汽进口连接,所述蒸汽型溴化锂机组的凝水出口连接于高温凝水管道。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补水阀、1#软化水装置、软化水管道、凝水热交换器、补水管道、低温凝水管道、2#软化水装置和凝水回流管道,所述补水阀的进口旁接于冷却水排出管道,所述补水阀的出口与1#软化水装置的进口连接,所述1#软化水装置的出口通过软化水管道与凝水热交换器的低温水侧进口连接,所述凝水热交换器的低温水侧出口通过补水管道与锅炉的补水进口连接,所述高温凝水管道与凝水热交换器的高温水侧进口连接,所述凝水热交换器的高温水侧出口通过低温凝水管道与2#软化水装置的进口连接,所述2#软化水装置的出口通过凝水回流管道旁接于补水管道。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补水阀为自动控制补水阀。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1#软化水装置和2#软化水装置均为反渗透膜水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回收一部分蒸汽型溴化锂机组冷凝器的废热,提高了软化水装置的出水效率;(2)回收了蒸汽凝水的废热,降温后的凝水能立即进行净化处理,避免了凝水浪费;(3)废热被回收利用,从而减少了对大气的热污染;(4)提高了锅炉补水温度,减少了锅炉燃料耗量,提高了系统经济收益;(5)结构设计合理,构思独特,运行平稳,可靠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蒸汽型溴化锂机组余热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蒸汽型溴化锂机组;2、冷却水排出管道;3、冷却塔;4、冷却水回流管道;5、补水阀;6、1#软化水装置;7、软化水管道;8、凝水热交换器;9、补水管道;10、锅炉;11、蒸汽管道;12、高温凝水管道;13、低温凝水管道;14、2#软化水装置;15、凝水回流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的蒸汽型溴化锂机组余热利用系统包括蒸汽型溴化锂机组1、冷却水排出管道2、冷却塔3、冷却水回流管道4、补水阀5、1#软化水装置6、软化水管道7、凝水热交换器8、补水管道9、锅炉10、蒸汽管道11、高温凝水管道12、低温凝水管道13、2#软化水装置14和凝水回流管道15。

本实施例中的蒸汽型溴化锂机组1的冷却水出口通过冷却水排出管道2与冷却塔3的冷却水进口连接,冷却塔3的冷却水出口通过冷却水回流管道4与蒸汽型溴化锂机组1的冷却水进口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锅炉10的蒸汽出口通过蒸汽管道11与蒸汽型溴化锂机组1的蒸汽进口连接,蒸汽型溴化锂机组1的凝水出口连接于高温凝水管道12。

本实施例中的补水阀5的进口旁接于冷却水排出管道2,补水阀5的出口与1#软化水装置6的进口连接,1#软化水装置6的出口通过软化水管道7与凝水热交换器8的低温水侧进口连接,凝水热交换器8的低温水侧出口通过补水管道9与锅炉10的补水进口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高温凝水管道12与凝水热交换器8的高温水侧进口连接,凝水热交换器8的高温水侧出口通过低温凝水管道13与2#软化水装置14的进口连接,2#软化水装置14的出口通过凝水回流管道15旁接于补水管道9。

本实施例中的补水阀5通常为自动控制补水阀,1#软化水装置6和2#软化水装置14通常均为反渗透膜水处理装置。

本实施例中的蒸汽型溴化锂机组余热利用系统包括以下通道:冷却水从蒸汽型溴化锂机组1中流出,经过冷却塔3后返回蒸汽型溴化锂机组1形成冷却水循环,冷却水从冷却水排出管道2流入补水阀5,随后进入1#软化水装置6,再进入凝水热交换器8,最后进入锅炉10形成补水通道;蒸汽从锅炉10中流出,经过蒸汽型溴化锂机组1,随后进入凝水热交换器8,再进入2#软化水装置14后流入补水管道9形成锅炉蒸汽凝水通道。

本实施例中的蒸汽型溴化锂机组余热利用系统的运行步骤如下。

(1)锅炉10提供合适参数的抽汽给蒸汽型溴化锂机组1,机组开始工作,冷却水开始循环带走冷凝器的余热,蒸汽工作完成后变成凝水流出机组。

(2)锅炉10需要实时提供补水,但各个时段的补水流量并不一致,此时依靠补水阀5接受控制信号,自动进行补水流量控制,部分冷却水流入1#软化水装置6进行软化处理,随后进入凝水热交换器8升温后流入锅炉10。

(3)蒸汽型溴化锂机组1工作时不断产生凝水,凝水经过凝水热交换器8降温到适宜温度后送入2#软化水装置14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凝水便可以返回锅炉10继续工作。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