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水循环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12281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冰水循环池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通过速冻使物料冻结,以便进行后续的处理工艺。但是常温下物料进行速冻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及能源,不利于批量生产,同时速冻前的冷却温度不可控,为此,需要一种用于物料预先降温的冰水循环池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水循环池装置,不仅结构紧凑,方便用于实现冰水的制备以便用于物料的降温冷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冰水循环池装置,包括与自来水进水管相连接的纯水处理机构,所述纯水处理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有高压泵,所述高压泵的输出端经电源控制箱与一容积箱上端的进水口相连接,所述容积箱上端还设置有氨气制冷进气管,容积箱下部设置有通往冰水冷却池的冰水出管。

进一步地,所述纯水处理机构包括与自来水进水管相连接的不锈钢卫生泵,所述不锈钢卫生泵经进水管路与若干相串联的纯水处理器相连接,所述纯水处理器的输出端经出水管路与一高压泵相连接,所述高压泵的输出端与电源控制箱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路与出水管路之间设置有并联管,所述并联管上设置有水阀,所述高压泵和电源控制箱上分别设置有压力表,所述电源控制箱经纯水出管与进水口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容积箱的冰水出管上设置有第二不锈钢卫生泵,冰水出管的出水端上设置有通往第一道冰水冷却池的第一出水管,冰水出管的出水端上还设置有通往第二道冰水冷却池的第二出水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出水管架设于第二道冰水冷却池上侧并设置有喷淋管,所述第二道冰水冷却池的下部还设置有排水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该水循环池装置不仅结构紧凑,方便用于实现冰水的制备以便用于物料的冷却;同时使物料能够在设定温度下到达速冻机前,使产品能够批量生产,解决了速冻前的冷却温度达到可控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纯水处理机构 11-不锈钢卫生泵 12-进水管路 13-纯水处理器 14-出水管路 15-并联管 20-高压泵 30-电源控制箱 31-纯水出管 40-容积箱 41-氨气制冷进气管 42-冰水出管 43-第二不锈钢卫生泵 44-第一出水管 45-第二出水管 46-喷淋管 51-第一道冰水冷却池 52-排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参考图1

一种冰水循环池装置,包括与自来水进水管相连接的纯水处理机构10,所述纯水处理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有高压泵20,所述高压泵的输出端经电源控制箱30与一容积箱40上端的进水口相连接,所述容积箱上端还设置有氨气制冷进气管41,以便将容积箱内的水冷却,容积箱下部设置有通往冰水冷却池的冰水出管42,以便将冷却后的水收集。所述容积箱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以便控制冰水的温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纯水处理机构包括与自来水进水管相连接的不锈钢卫生泵11,所述不锈钢卫生泵经进水管路12与若干相串联的纯水处理器13相连接,以便进行纯水处理。所述纯水处理器的输出端经出水管路14与一高压泵20相连接,所述高压泵的输出端与电源控制箱30相连接,以便通过电源控制箱控制纯水的通断。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管路与出水管路之间设置有并联管15,以便根据需要,直接将自来水通入高压泵,所述并联管上设置有水阀,所述高压泵和电源控制箱上分别设置有压力表,所述电源控制箱经纯水出管31与容积箱的进水口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容积箱的冰水出管42上设置有第二不锈钢卫生泵43,以便将冰水泵出,冰水出管的出水端上设置有通往第一道冰水冷却池51的第一出水管44,冰水出管的出水端上还设置有通往第二道冰水冷却池的第二出水管45,以便为第一、第二道冰水冷却池分别提供冰水。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出水管架设于第二道冰水冷却池上侧并设置有喷淋管46,所述第二道冰水冷却池的下部还设置有排水口52。

该冰水循环池装置的工作原理:通过纯水处理机构对自来水进行处理并输入容积箱内,同时压缩机输入制冷氨气使容积箱内的水冷却至所需温度值,由第二不锈钢卫生泵抽入冰水冷却池对物料进行冷却,冰水冷却池上部还有一根水管喷淋冷水做加强,随着冷却的渐进,冷却水从出水口排出,所述容积箱内有温度感应器,在设定温度值以上时,压缩机起动制冷,达到制冷温度的水由下部的冰水出管进入冷却池,如此冷却,使物料能够在设定温度下到达速冻机前,使产品能够批量生产,解决了速冻前的冷却温度达到可控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