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8470955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制冷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制冷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空调器的需求越来越大。一般家庭住宅具有2到3个生活房间,除客厅外,新建住宅购买1-1.5匹挂壁式空调器的数量一般会超过I套,购买多套空调也成了家庭一笔不小的开支。目前市场上的一拖多空调虽然满足多个房间的需求,但其需要满足一定的制冷负荷需求,并且均为变频空调器,系统控制难度很大,材料和制造成本也不低于普通多套空调,购买一拖多空调成本比较高。
[0003]同时,在大多数购买住户中,由于房间用途的限制,多数房间作为卧室使用,而卧室在白天全部开空调的情况少之又少,只有夜晚休息时,各个卧室才基本都需要一定的制冷效果,但是夜晚环境温度低,制冷负荷需求小,大部分空调器的制冷能力远大于房间冷负荷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的变频空调器,压缩机基本为低频运行,使用的定速空调器,产品会出现频繁启停,造成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制冷装置,可以采用一个室外机满足两个室内机的运行需求,解决了制冷资源的匹配浪费现象。
[0006]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制冷装置的控制方法。
[0007]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装置,包括一个室外机、主室内机和辅室内机,所述主室内机和所述辅室内机适于设在不同的室内环境内,所述主室内机具有第一室内换热器,所述辅室内机具有第二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外机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具有排气口和回气口;换向组件,所述换向组件具有第一阀口至第四阀口,所述第一阀口与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中的其中一个连通,所述第四阀口与所述第二阀口和所述第三阀口中的另一个连通,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排气口相连,所述第四阀口与所述回气口相连;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阀口相连,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另一端与节流元件相连;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阀口相连,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与节流元件之间连接有并联连接的第一冷媒流路和第二冷媒流路,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串联在所述第一冷媒流路上;所述第一冷媒流路和所述第二冷媒流路分别连接至控制阀组件以由所述控制阀组件控制所述第一冷媒流路和所述第二冷媒流路中的其中一个导通。
[0008]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装置,通过控制阀组件控制第一冷媒流路和第二冷媒流路中的其中一个导通,当夜晚环境温度较低,制冷负荷需求小,控制阀组件控制第一冷媒流路导通,使得一台室外机可以同时对两台室内机提供制冷,而在夏季制冷负荷需求大的白天,可以主要对主室内机提供制冷,以满足主室内机的使用房间的制冷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制冷资源的匹配浪费现象,同时极大地降低了消费者购买多台空调或一拖多空调器的成本,符合用户的使用需求。
[0009]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阀组件被构造成常截止所述第一冷媒流路。
[0010]优选地,所述控制阀组件设在所述辅室内机内且与所述辅室内机内的控制组件连接。
[0011]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阀组件可以为三通换向阀,所述三通换向阀具有第一接口至第三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或第三接口连通,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节流元件或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相连,所述第二接口和所述第三接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冷媒流路和所述第二冷媒流路相连。
[0012]优选地,所述三通换向阀为两位三通电磁阀。
[0013]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阀组件可以包括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串联在所述第一冷媒流路上,所述第二控制阀串联在所述第二冷媒流路上O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一控制阀为常闭电磁阀,所述第二控制阀为常开电磁阀。
[0015]优选地,所述换向组件为四通阀。
[0016]可选地,所述节流元件为毛细管、电子膨胀阀或热力膨胀阀。
[0017]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制冷装置为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制冷装置,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当需要主室内机运行且辅室内机关机时,所述控制阀组件控制所述第一冷媒流路处于截止状态且第二冷媒流路导通,所述室外机排出的冷媒流入主室内机进行制冷/制热;当需要主室内机和所述辅室内机同时运行时,所述控制阀组件控制所述第一冷媒流路导通且所述第二冷媒流路处于截止状态,所述室外机排出的冷媒先流入辅室内机后再流入主室内机进行制冷/制热。
[0018]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装置的控制方法,通过控制阀组件控制冷媒的流向,从而达到控制冷媒向一个室内机提供制冷/制热或者同时向两个室内机提供制冷/制热的效果,制冷资源的分配机制更加合理化。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制冷装置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制冷装置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制冷装置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制冷装置的控制流程图;
[0023]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制冷装置的控制流程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100:制冷装置;
[0026]1:第一室内换热器;2:第二室内换热器;3:压缩机;4:换向组件;
[0027]5:室外换热器;6:节流元件;7:两位三通电磁阀;8:第一冷媒流路;
[0028]9:第二冷媒流路;10:第一控制阀;11:第二控制阀;
[0029]12:第一室内机控制器;13:第一风机;14:室外风机;15:第二室内机控制器;
[0030]16:第二风机;17:室外控制器;
[0031]H:压缩机的排气口 ;1:压缩机的回气口 ;
[0032]A:换向组件的第一阀口;B:换向组件的第二阀口 ;
[0033]C:换向组件的第三阀口;D:换向组件的第四阀口;
[0034]E:三通换向阀的第一接口 ;F:三通换向阀的第二接口 ;
[0035]G:三通换向阀的第三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37]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 “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