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48183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式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 BAF )是从国外引入的 新型污水处理技术,该工艺具有停留时间短,常用的氧化沟工艺处理污水 停留时间在18小时以上,而曝气生物滤池工艺的停留时间约5~6小时; 处理效果好,经处理后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 — 2002 ),即一级A标;占地面积小,氧化沟工艺通常日处理1万吨污水占地 至少在15亩以上,而该工艺则仅需7~10亩;无污泥回流、污泥膨胀管理 简便等优点,但由于国情之间的差异及水质特性的不同,滤池的进水水质 往往达不到要求。从而导致了滤池堵塞、处理效果低下、反冲洗频繁等种 种弊端,滤池的处理效果不能得到稳定高效的发挥。
而曝气生物滤池究其工艺本身,如果预处理能够达到预期要求,基本 可实现上面所说的各种优点,但是,悬浮物(SS)浓度不能够稳定达到城 镇污水处理厂一级A排放标准。
而无动力泥渣回流高密度澄清池由于充分利用了接触絮凝、沉淀网捕 的理论,所以出水悬浮物(SS)浓度控制比较好,完全可以稳定的满足曝 气生物滤池对进水悬浮物(SS)控制的要求。但就污水处理而言,水中悬 浮物(SS)浓度的降低但以溶解状态存在的有机污染物仍然存在,必须要 经过生化处理设施才能将污染物质去除彻底,以达到预期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曝气生物滤池进水水质达不到要求,达不到城镇污水处理厂 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式污水处理装置。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
组合式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无动力泥渣回流高密度澄清池、上向流曝气 生物滤池和下向流曝气生物滤池;所述无动力泥渣回流高密度澄清池上部的澄清区通过出水管连通着上
向流曝气生物滤池的陶粒滤料层的下部;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上部的清水 区通过一级出水管连通着下向流曝气生物滤池上部的配水渠,下向流曝气 生物滤池的近底部一侧设有二级出水管。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无动力泥渣回流高密度澄清池、两级曝气生物滤池 进行的组合及优化,可使这三个单体工艺装置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回避 了各自的缺点,提高了水处理效果,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一般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纳污能力强,但由于曝气的搅动作用和气体 的提升作用,出水悬浮物浓度往往不能稳定达到10mg/L (城镇污水处理厂 一级A标准悬浮物(SS)浓度为10mg/L),而下向流曝气生物滤池由于流态 的不同,过滤效果更好,完全可达到新排放标准。且可根据液位变化情况 实现自动反沖洗。因此为使最终出水水质更好, 一级滤池采用纳污能力强 的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二级滤池采用过滤效果好的下向流曝气生物滤池。
当进水COD浓度在500mg/L以下,氨氮(NH3-N )浓度在50mg/L以下, 悬浮物(SS)浓度在250mg/L以下时(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工业废水所占比 例在60°/。以下的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浓度均在此范围内),通过组合污水处 理装置的净化作用,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主 控指标为COD<50mg/L, SS《10mg/L, NH3-N《5mg/L )或经过消毒后可作 为冲厕、绿化等杂用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一级滤池的反冲洗周期可延长至72 ~ 96小时(而过去预处理达不到要求时一级滤池的反沖洗周期通常为24小时 甚至都不到),二级滤池的反冲洗周期可延长至72 ~ 240小时(而在过去二 级滤池的反沖洗周期为24 ~ 48小时)。
反冲洗周期延长了 ,既节省了反冲洗用水(以1万吨污水处理厂为例, 每天约节省反沖洗用水约600m3),又节约了电能(反冲洗需启动反沖洗鼓 风机和水泵)。
采用无动力泥渣回流高密度澄清池,不但可省去了泥渣回流泵,还可 做到免维护之功效。由于无动力泥渣回流高密度澄清池污水和混凝药剂、 泥渣混合接触效果好,所以用药量也比常规加药混凝工艺省,药剂使用量仅为常规用量的1/2不到。
由于污水中的悬浮物在澄清池去除效果好,进曝气生物滤池的悬浮物 (SS)浓度低,从而充分发挥曝气生物滤池去除溶解性污染物效果好的优 点,而且由于悬浮物(SS)低,滤池反冲洗频次也相应减少,节省了能耗, 减轻了操作强度,出水也更好更稳定。
本实用新型较适合城镇污水处理及回用水项目,与传统污水处理工艺 相比较,其占地面积仅为传统工艺的1/2左右,由于用药量省、负荷可达 到传统工艺的2倍以上,所以运行费用、建设费用仅为传统工艺的1/2 ~ 3/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l中澄清池进水管l,无动力泥渣回流高密度澄清池2,第二絮凝反 应室与澄清区间的隔墙3,第一絮凝反应室4,第二絮凝反应室5,泥渣回 流区6,斜管7,澄清区8,喷嘴9,排泥管IO,出水管ll (一级曝气生物 滤池进水管),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12,滤池支撑柱13滤板14陶粒滤料层 15, —级曝气生物滤池出水渠16,清水区17, —级出水管18 (二级曝气生 物滤池进水管),下向流级曝气生物滤池19, 二级出水管2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
参见图1,组合式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无动力泥渣回流高密度澄清池2、 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12和下向流曝气生物滤池19。
无动力泥渣回流高密度澄清池2上部的澄清区8通过出水管ll连通着 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12的陶粒滤料层15的下部;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12 上部的清水区17通过一级出水管18连通着下向流曝气生物滤池19上部的 配水渠,下向流曝气生物滤池19的近底部一侧设有二级出水管20。
投加少量混凝药剂(投药量具体视进水浓度高低而变化,通常投加量 约15~30mg/L)的污水进入无动力泥渣回流高密度澄清池2后;进水是带 有流速(约3~6m/s)的,由于惯性作用,在进水口周围形成负压区,通过 负压作用吸入澄清池澄清下来的高浓度泥渣,将其带入到反应室中反应,在反应室中污水与混凝药剂充分反应,由于高浓度泥渣回流的作用,从而 增加了脱稳后胶体颗粒的碰撞机会,同时高浓度泥渣也充分发挥其沉淀网 捕脱稳胶体杂质的作用。
原水在絮凝筒内混合后,进入第一絮凝反应室4、第二絮凝反应室5, 第一絮凝反应室4形状如同倒锥体形,由下而上直径逐渐变大,水流形成 沿筒壁切线方向的旋流及向上的推流,水流速度逐渐变小,速度梯度也逐 渐变小,形成极好的絮凝条件。原水经充分絮凝反应后进入泥水分离区, 在泥水分离区进行澄清固液分离。
澄清池出水流入到一级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12,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C0D、 B0D、 NHfN等)被滤池内滤料上生长的生物膜所吸附降解,残存的 污染物流入到第二级下向流曝气生物滤池19,在这里污染物质完成了彻底 的降解,污水得到了净化。
在滤池结构选取上,由于澄清池出水尚有一定的悬浮物存在,同时由 于污水中有机污染物浓度较高,净化过程中微生物新陈代谢较旺盛,脱落
生物膜也较多,所以在工艺选取上一级滤池选择了纳污能力较强的上向流 曝气生物滤池。由于一级滤池出水悬浮物较低且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在一级 滤池已得到了降解,残存有机污染物数量并不多,所以二级滤池主要起保 障出水水质作用。因此在二级滤池采用了过滤效果更好且反冲洗更易控制
的下向流曝气生物滤池,由于进二级滤池的悬浮物和有机污染物浓度都很 低,所以用在此处不需频繁反冲洗,不增加操作工作量。
经过无动力污泥回流高密度澄清池预处理后的水质通常可达到 COD《250mg/L, SS《50mg/L,氨氮几乎无去除效率。
经过一级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后的主要污染物浓度分别为C0D《 80mg/L, SS<30mg/L, NHHK25mg/L
而经过第二级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后污染物浓度可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 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
权利要求1、组合式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无动力泥渣回流高密度澄清池、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和下向流曝气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动力泥渣回流高密度澄清池上部的澄清区通过出水管连通着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的陶粒滤料层的下部;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上部的清水区通过一级出水管连通着下向流曝气生物滤池上部的配水渠,下向流曝气生物滤池的近底部一侧设有二级出水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组合式污水处理装置,解决了现有曝气生物滤池进水水质达不到要求。且达不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由无动力泥渣回流高密度澄清池、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和下向流曝气生物滤池依次串联组成。本实用新型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采用无动力泥渣回流高密度澄清池,不但可省去泥渣回流泵,还可做到免维护之功效,药剂使用量仅为常规用量的1/2不到;反冲洗周期延长了,既节省了反冲洗用水,又节约了电能;其占地面积仅为传统工艺的1/2左右,由于用药量省、负荷可达到传统工艺的2倍以上,所以运行费用、建设费用仅为传统工艺的1/2~3/4。
文档编号C02F9/14GK201258285SQ20082018549
公开日2009年6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8日
发明者何晓锋, 俊 刘, 杨兴华, 金志宏 申请人:安徽亚泰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