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藻类附着基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876298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藻类附着基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藻类附着基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藻类附着基片单体(1)及基片固定支架(3);所述的藻类附着基片单体(1)通过串接螺栓(2)与底部固定立架(3)构成单列形态的藻类附着基板,并通过另设的横向底架(7)构成阵型整体型藻类附着基装置;所述的藻类附着基片单体(1)为竹质片材。该装置同时适用于硬质及泥质底质的水体中,用于为底栖藻类及附着藻类提供栖息场所,进而提高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提高水环境质量,今后在景观水体、生态河道及湖泊等水体生态治理中可得到广泛应用。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藻类附着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体净化处理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藻类附着基装置,适用于对景观水体和生态河道及湖泊生态净化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经济及水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水处理的方式由工程治水逐步转变为生态治水。近年来,藻类尤其是附着藻类对于水体的净化能力引起了专家和学者的一致兴趣,研究发现:附着藻类对于水体的N、P去除率分别达到了 80%、60%以上,因此,在水体生态修复中藻类的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多数生态修复工程中,难以找到藻类的接种介质或者附着物质,成为藻类净水应用的一大难题,寻找合适的附着基质及安装装置成为了藻类在生态水处理得以应用的突破点。
实用新型内容
[0003]这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藻类附着基装置,包括藻类附着基片单体I及基片固定支架3 ;所述的藻类附着基片单体I通过穿接螺栓2与基片固定支架3构成单列形态的藻类附着基板,并通过另设的横向底架7构成阵型整体型藻类附着基装置;
[0004]B.所述的藻类附着基片单体I为竹质片材。
[0005]所述的藻类附着基片单体I的竹质片材的两面刻画有不规则的接种槽4,所述的接种槽4的凹槽深度为2 - 10mm。
[0006]所述的藻类附着基片单体I为厚度1cm、高度20cm、宽度30cm的片材。
[0007]所述的阵型整体型藻类附着基装置,其相邻两列藻类附着基片之间的间隔距离为IOcm0
[0008]所述的横向底架7通过底架固定件8固定在景观水体硬质基底5上。
[0009]所述的横向底架7通过埋设在泥土内的泥内固定支架9固定在景观水体泥质基底6上。
[0010]这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藻类附着装置,在实际使用中具有以下优点:
[0011]1、可迅速增大附着藻类的栖息场所,增加水体中有益藻类的生物量,起到快速净化水质的目的。
[0012]2、所述装置也可用于在水体外接种然后置于需要修复的水体内,可增加水体中藻类的种类及生物量,为新开挖水体提供有效的藻类栽培手段。
[0013]3、所述装置为藻类净水作用在生态修复中利用提供了先驱性技术手段,为今后相关领域的提供了契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硬质基地景观水体附着基的结构示意图;[0016]图3为泥质基地景观水体附着基的结构不意图。
[0017]图中:1-藻类附着基片2-串接螺栓3-基片固定支架4-附着藻类接种槽5-景观水体硬质基底6-景观水体泥质基底7 -横向底架8 -底架固定件9-泥内固定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所示的这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藻类附着基装置,其特征在于:
[0019]A.它包括藻类附着基片单体I及基片固定支架3 ;所述的藻类附着基片单体I通过串接螺栓2与基片固定支架3构成单列形态的藻类附着基板,并通过另设的横向底架7构成阵型整体型藻类附着基装置;
[0020]B.所述的藻类附着基片单体I为竹质片材。
[0021]所述的藻类附着基片单体I的竹质片材的两面刻画有不规则的接种槽4,所述的接种槽4的凹槽深度为2 -10mm。作为对该技术的深化,所述的竹质片材也可以采用小规格的竹片编织而成。
[0022]所述的藻类附着基片单体I为厚度1cm、高度20cm、宽度30cm的片材。
[0023]所述的阵型整体型藻类附着基装置,其相邻两列藻类附着基片之间的间隔距离为IOcm左右。
[0024]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景观水体、生态河道或者湖泊的基底类型不同采取以下两种不同的藻类附着基装置结构类型。
[0025]对于属于硬质基底的景观水体、生态河道或者湖泊,所述的横向底架7通过底架固定件8固定在水体底部硬质基底5上。
[0026]对于属于泥质基底的景观水体、生态河道或者湖泊,所述的横向底架7通过埋设在泥土内的泥内固定支架9固定在景观水体泥质基底6上。
[0027]此外,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这种装置,在静水水系中安装时,不同列藻类附着基片采用相垂直的安装方式布局,以便增加水体的滞留时间,增加藻类的附着量;在流动水体中安装时,藻类附着基片的应按与水流方向一致方式布局,保证装置的牢固性。
[0028]经实践表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这种装置用于水体中可迅速增大附着藻类的栖息场所,增加水体中有益藻类的生物量,起到快速净化水质的目的。而且,所述装置也可用于在水体外接种然后置于需要修复的水体内,可增加水体中藻类的种类及生物量,为新开挖水体提供有效的藻类栽培手段。更为重要的是:所述装置为藻类净水作用在生态修复中利用提供了先驱性技术手段,为今后相关领域水体净化提供了契机。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藻类附着基装置,其特征在于:A.它包括藻类附着基片单体(I)及基片固定支架(3);所述的藻类附着基片单体(I)通过串接螺栓(2)与基片固定支架(3)构成单列形态的藻类附着基板,并通过另设的横向底架(7)构成阵型整体型藻类附着基装置;B.所述的藻类附着基片单体(I)为竹质片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藻类附着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藻类附着基片单体(I)的竹质片材的两面刻画有不规则的接种槽(4),所述的接种槽(4)的凹槽深度为2 - 10_。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藻类附着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藻类附着基片单体(I)为厚度1cm、高度20cm、宽度30cm的片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藻类附着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阵型整体型藻类附着基装置,其相邻两列藻类附着基片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0c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藻类附着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底架(7 )通过底架固定件(8 )固定在景观水体硬质基底(5 )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藻类附着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底架(7)通过埋设在泥土内的泥内固定支架(9)固定在景观水体泥质基底(6)上。
【文档编号】C02F3/32GK203411395SQ201320401789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8日
【发明者】赵风斌, 徐后涛, 季高华, 郑小燕, 王丽卿, 陈萍萍 申请人:上海海洋大学, 上海水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