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装置的壳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57916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过滤装置的壳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滤装置的壳体结构,包括壳体、底座、底座下端设置有多个支撑杆,底座底端还设置有进水管、出水管,壳体与底座通过固定装置连接,壳体的内部顶端设置有弹簧,壳体的上部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在壳体上位置高度与滤芯在壳体内部的高度一致,排水管的出水端设置有控制阀Ⅰ,出水管的出水端设置有控制阀Ⅱ。本发明通过设置排水管来判断壳体内的水是否浸没滤芯,通过设置控制阀Ⅰ、控制阀Ⅱ来调节过滤水的流出,克服了现有过滤外壳使内部滤芯不能充分利用,降低滤芯的过滤效率的问题。
【专利说明】一种过滤装置的壳体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医药过滤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过滤装置的壳体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生物制药行业,在生产药物的过程中,对其所使用的水具有较高的要求,一般生物制药用水都是采用医用纯化水,但是为了避免纯化水有制备纯化水的设备经管路输送到使用设备时被污染,所以生产的纯化水经管路到达使用端时,在使用端设置一个滤芯式的小型过滤器,进一步对使用过的纯化水进行过程,确保使用的纯化水的洁净度。
[0003]滤芯式过滤器是高精度的过滤装置,主要由滤芯、壳体及固定装置构成,纯化水从过滤器入口流入滤芯后,杂质截留在滤芯表面积及深层,过滤后的纯化水从出口处流出。现有过滤器的外壳一般都是包括壳体,支座,固定架,在支座的底端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将滤芯安装在进水口处,从而对进入过滤器的纯化水进行过滤,由于这样结构的过滤器内的滤芯是垂直方式放置的,进入壳体的纯化水不能充分将滤芯浸泡,减小了滤芯的过滤面积,使滤芯不能充分利用,从而降低了滤芯的过滤效率。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过滤装置的壳体结构,以克服现有过滤外壳使内部滤芯不能充分利用,降低滤芯的过滤效率的问题。
[0005]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过滤装置的壳体结构,包括壳体、底座、底座下端设置有多个支撑杆,底座底端还设置有进水管、出水管,壳体与底座通过固定装置连接,壳体的内部顶端设置有弹簧,壳体的上部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在壳体上位置高度与滤芯在壳体内部的高度一致,排水管的出水端设置有控制阀I,出水管的出水端设置有控制阀II。壳体为不锈钢材料制成的中空的圆柱体结构,其顶部设置有安装弹簧的平面,弹簧用于固定滤芯,出水管的的入水口处于底座的向平齐,进水管与底座连接端的管口高于底座,高出的部分内壁上设置有配合有密封圈的凹槽,用于固定滤芯,排水管为管径小于进水管和出水管的细管,其出水口处设置的控制阀I用于控制排水阀的开启与闭合,排水管在壳体上位置高度与滤芯在壳体内部的高度一致是为了使过滤时滤芯能够完全被水浸没,控制阀II的设置是为了在过滤开始阶段用于封闭出水管,避免壳体内的水还没有完全浸没滤芯出水管就直接流出过滤后的水,这样壳体内的水就一直不会完全浸没滤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首先,将滤芯的封闭端顶在弹簧下端,将滤芯的开口端插入进水管的端口,并且确保进水管内壁与滤芯的外壁密封完全,安装好滤芯后,关闭控制阀II,开启控制阀I,然后向进水管内的通入所要过滤的水,水进入到滤芯膜孔内,水由膜孔内部渗透到膜夕卜,进入到壳体,由于出水管处于关闭状态,过滤后的水无法排出,进水管一直保持通水,直到水从排水管溢出,此时壳体内的水已经浸没到整个滤芯,这时,关闭控制阀I,开启闭控制阀II,如此,过后的水经出水管流出,实现过滤;本发明通过设置排水管来判断壳体内的水是否浸没滤芯,通过设置控制阀1、控制阀II来调节过滤水的流出,克服了现有过滤外壳使内部滤芯不能充分利用,降低滤芯的过滤效率的问题。
[0006]进一步地,固定装置为卡箍。卡箍的结构既能确保壳体与底座之间的连接完好,且操作简单方便。
[0007]进一步地,支撑杆设置为三个。支撑杆的设置是为了确保过滤外壳能够竖直的放置于地面上,将支撑杆设置为三个既能保证过滤外壳的稳定性,同时避免了设置更多的支撑杆浪费材料和资源。
[0008]进一步地,底座下端设置为弧面结构。弧面结构便于将过滤水的疏导至出水口处。
[0009]综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设置排水管来判断壳体内的水是否浸没滤芯,通过设置控制阀1、控制阀II来调节过滤水的流出,克服了现有过滤外壳使内部滤芯不能充分利用,降低滤芯的过滤效率的问题。
[0010]2、本发明的安装方便快捷。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过滤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0012]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
I一壳体,2—固定装置;3—底座;4一进水管;5 —支撑杆;6 —出水管;7 —排水管;61一控制阀II ;71一控制阀I。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14]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过滤装置的壳体结构,包括壳体1、底座3、底座3下端设置有3个支撑杆5,底座3底端还设置有进水管4、出水管6,进水管4的进水口处连接在所需过滤水的出口端,出水管6的出水端连接在需要洁净水的装置,底座3下端设置有弧面结构,为壳体I与底座3通过卡箍连接,壳体I的内部顶端设置有弹簧,壳体I的上部设置有排水管7,排水管7在壳体I上位置高度与滤芯在壳体内部的高度一致,排水管7的出水端设置有控制阀I 71,出水管6的出水端设置有控制阀II 61。
[0015]本发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首先,将滤芯的封闭端顶在弹簧下端,将滤芯的开口端插入进水管4端口,并且确保进水管4内壁与滤芯的外壁密封完全,安装好滤芯后,关闭控制阀II 61,开启控制阀I 71,然后向进水管4内的通入所要过滤的水,水进入到滤芯膜孔内,水由膜孔内部渗透到膜外,进入到壳体I内,由于出水管6处于关闭状态,过滤后的水无法排出,进水管4 一直保持通水,直到水从排水管7溢出,此时壳体I内的水已经浸没到整个滤芯,这时,关闭控制阀I 71,开启闭控制阀II 61,如此,过后的水经出水管6流出,实现过滤。
[0016]如上所述,可较好的实现本发明。
【权利要求】
1.一种过滤装置的壳体结构,包括壳体(1)、底座(3)、底座(3)下端设置有多个支撑杆(5),底座(3)底端还设置有进水管(4)、出水管(6),壳体(1)与底座(3)通过固定装置(2 )连接,壳体(1)的内部顶端设置有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上部设置有排水管(7),排水管(7)在壳体(1)上位置高度与滤芯在壳体内部的高度一致,排水管(7)的出水端设置有控制阀I (71),出水管(6)的出水端设置有控制阀II (6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滤装置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2)为卡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过滤装置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5)设置为三个。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一种过滤装置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下端设置为弧面结构。
【文档编号】C02F1/44GK104307374SQ201410622398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7日
【发明者】陈元芬, 游正梅 申请人:成都欧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