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排放处理含硫酸盐和高硬废水的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865739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零排放处理含硫酸盐和高硬废水的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处理及中水回用领域,具体是一种零排放处理含硫酸盐和高硬废水的装置,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原水池、原水泵、第一反应池、电絮凝、第一沉淀池、过滤池、第一清水池、第一增压泵、砂滤器、离子交换器、反渗透、浓水箱、第二增压泵、纳滤,纳滤输出端分别连接去硫酸根装置及纳滤产水处理装置,所述原水泵及第一反应池之间设置有第一加碱泵及第二加碱泵。本实用新型尽量增大废水的浓缩倍数,减少废水的蒸发量,可将废水的量大大减少。
【专利说明】零排放处理含硫酸盐和高硬废水的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处理及中水回用领域,具体是一种零排放处理含硫酸盐和高硬废水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废水处理领域,排放要求越来越严格,有些区域甚至不允许排放,这就要求企业要做到零排放。零排放传统的办法是采用反渗透将水的含盐量浓缩到8%左右,再经过蒸发浓缩,然而蒸发浓缩设备投资大,运行费用高,成为零排放技术推广的制约因素。
[0003]因此,需要一种能尽量增大废水的浓缩倍数,减少废水蒸发量,尽量做到废水零排放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零排放处理含硫酸盐和高硬废水的装置,尽量增大废水的浓缩倍数,减少废水的蒸发量,可将废水的量大大减少,既减少了蒸发设备的投资,又节省了运行费用。
[000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零排放处理含硫酸盐和高硬废水的装置,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原水池、原水泵、第一反应池、电絮凝、第一沉淀池、过滤池、第一清水池、第一增压泵、砂滤器、离子交换器、反渗透、浓水箱、第二增压泵、纳滤,所述原水泵及第一反应池之间设置有第一加碱泵及第二加碱泵,所述反渗透产水输出端连接外部容器,纳滤输出端分别连接去硫酸根装置及纳滤产水处理装置。
[0007]所述去硫酸根装置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加石灰乳装置、第二反应池、第三反应池、第二沉淀池、第二清水池、第三增压泵,第二反应池及第三反应池之间设置有加碱装置。
[0008]所述去硫酸根装置的另外一种结构,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换热器、冷冻装置、结晶罐、清水箱。
[0009]所述纳滤产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通过管路连接的纳滤水箱、第四增压泵、膜浓缩装置、蒸发装置。
[0010]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及有益效果为:
[0011]本实用新型经过多次过滤浓缩,并将硫酸盐与氯化物等其他物质分开处理,使废水整体浓缩倍数大大提高,剩余废水量减少,从而节省了蒸发设备的投资和运行。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原水池2-原水泵3-第一加碱泵4-第二加碱泵5-第一反应池6-电絮凝7-第一沉淀池8-过滤池9-第一清水池10-第一增压泵11-砂滤器12-离子交换器13-反渗透14-浓水箱15-第二增压泵16-纳滤17-加石灰乳装置18-第二反应池19-加碱装置20-第三反应池21-第二沉淀池22-第二清水池23-第三增压泵24-纳滤水箱25-第四增压泵26-膜浓缩装置27-蒸发装置28-换热器29-冷冻装置30-结晶罐31-清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一种零排放处理含硫酸盐和高硬废水的装置,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原水池1、原水泵2、第一反应池5、电絮凝6、第一沉淀池7、过滤池8、第一清水池9、第一增压泵10、砂滤器11、离子交换器12、反渗透13、浓水箱14、第二增压泵15、纳滤16,纳滤16输出端分别连接去硫酸根装置及纳滤产水处理装置,所述原水泵2及第一反应池5之间设置有第一加碱泵3及第二加碱泵4,所述反渗透13产水输出端连接外部管道,将反渗透13产水回收利用。
[0016]所述去硫酸根装置分别有两种结构:其一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加石灰乳装置17、第二反应池18、第三反应池20、第二沉淀池21、第二清水池22、第三增压泵23,第二反应池18及第三反应池20之间设置有加碱装置19 ;其二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换热器28、冷冻装置29、结晶罐30、清水箱31。
[0017]所述纳滤产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通过管路连接的纳滤水箱24、第四增压泵25、膜浓缩装置26、蒸发装置27。
[0018]下列结合实例对零排放处理含硫酸盐和高硬废水的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0019]实施例1
[002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为:首先将浓度为500卯III硫酸根废水流入原水池1中,通过原水泵2输送,用第一加碱泵3和第二加碱泵4加入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到达第一反应池5后搅拌反应10-30分钟,形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沉淀,经过电絮凝6形成大的絮体,到达第一沉淀池7进行沉淀,上清液进入过滤池8进行过滤,进一步去除悬浮物,过滤后的清水进入第一清水池9,经第一增压泵10加压后进入砂滤器11过滤,然后经过离子交换器12进一步去除水中的钙镁离子,处理后的清水进入到反渗透13进行浓缩,可使硫酸根的浓度达到10000卯!II以上,反渗透的产水可以回用,浓水进入浓水箱14,经第二增压泵15进入纳滤16进行分离并浓缩硫酸根,浓缩液主要含硫酸钠,浓度可达到50000卯!II以上,该高浓度硫酸钠溶液经加石灰乳装置17加入石灰乳后,进入第二反应池18,搅拌反应30分钟后形成硫酸钙,经加碱装置19加入碳酸钠,进入第三反应池20,搅拌反应30分钟,形成碳酸钙进入第二沉淀池21进行沉淀,上清液流入到第二清水池22,经第三增压泵23加压后返回系统中作为氢氧化钠循环使用。透过液主要含氯化钠,进入纳滤水箱24,经增压泵进入膜浓缩装置26,进一步浓缩后进入蒸发装置27蒸发浓缩。
[0021]实施例2
[0022]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只是去硫酸根装置不同:浓缩液主要含硫酸钠,浓度可达到50000卯!II以上,该高浓度硫酸钠溶液经换热器28初步降温后经冷冻装置29降温后进入结晶罐30,结晶形成芒硝,结晶后的母液进入清水箱31,经换热器28升温后进入纳滤水箱24,与纳滤产水混合,经第四增压泵25加压后进入膜浓缩装置26浓缩,浓缩后的液体进入蒸发装置27进行蒸发。
【权利要求】
1.一种零排放处理含硫酸盐和高硬废水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原水池、原水泵、第一反应池、电絮凝、第一沉淀池、过滤池、第一清水池、第一增压泵、砂滤器、离子交换器、反渗透、浓水箱、第二增压泵、纳滤,所述原水泵及第一反应池之间设置有第一加碱泵及第二加碱泵,所述反渗透产水输出端连接外部管道,纳滤输出端分别连接去硫酸根装置及纳滤产水处理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排放处理含硫酸盐和高硬废水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去硫酸根装置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加石灰乳装置、第二反应池、第三反应池、第二沉淀池、第二清水池、第三增压泵,第二反应池及第三反应池之间设置有加碱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排放处理含硫酸盐和高硬废水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去硫酸根装置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换热器、冷冻装置、结晶罐、清水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排放处理含硫酸盐和高硬废水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纳滤产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通过管路连接的纳滤水箱、第四增压泵、膜浓缩装置、蒸发装置。
【文档编号】C02F9/10GK204162557SQ201420663939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7日
【发明者】房军贤 申请人:淄博泰禾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