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水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48731阅读:1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净水剂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净水剂。
背景技术
:水资源作为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对其的保护已经越来越收到世人的关注。我国的人均淡水资源比较匮乏,而与此同时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工业的大力发展必然引起排放与环境保护两者之间的矛盾。我国近年来不断出台各种政策和法律条文,对工业排放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如何提高污水在排放前的处理效果,降低成本已经成为关乎我国工业及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净水剂可以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反应两类。物理吸附常采用活性炭等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材料作为载体,将颗粒污染物吸附在其表面。但由于其不能反复使用,而且吸附后的活性炭材料一般也只能做废弃处理,成本较高,不适合工业大规模使用。化学净水剂主要采用絮凝剂对污水中的一些重金属离子及有机大分子进行凝固沉淀。目前常用的絮凝剂包括有机絮凝剂和无机絮凝剂。本发明提出一种净水剂,其具有良好的净水功能,使用范围广泛,并且价格低廉,适用于工业大规模使用,易于推广。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净水剂。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净水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氧化镁30~42%、氧化钙12~36%、矽卡岩10~30%、二氧化钛6~16%。进一步地,氧化镁的尺寸为200~1250目,氧化钙钙的尺寸为200~600目,二氧化硅的尺寸为400~800目,二氧化钛的尺寸为400~1250目。进一步地,二氧化钛为金红石型或锐钛矿型晶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净水效果明显;(2)使用寿命长,可反复多次使用;(3)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可用于各种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湖水、河水及自来水的净化。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净水剂的照片;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净水剂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例旨在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实施例1将30g氧化镁、30g氧化钙、30g矽卡岩和10g二氧化钛混合均匀,压合得到净水剂。其中,二氧化钛为锐钛矿晶型,氧化镁的尺寸为800目,氧化钙的尺寸为400目,二氧化硅的尺寸为800目,二氧化钛的尺寸为800目。图1实施例1制备的污水净化剂照片。实施例2将33g氧化镁、22g氧化钙、30g矽卡岩和15g二氧化钛混合均匀,压合得到净水剂。其中,二氧化钛为金红石晶型,氧化镁的尺寸为600目,氧化钙的尺寸为600目,二氧化硅的尺寸为800目,二氧化钛的尺寸为1250目。图2为实施例2制备的净水剂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分别取实施例1和2所制备净水剂对污水进行净化,1小时后水中污染物变化情况示于表1中。产品表现使用前实施例1实施例2大肠杆菌(个/L)16064细菌(个/ml)100005078重金属去除率(%)097.196.2上表可以看到本发明所述的净水剂净水效果明显,氧化镁和二氧化钛能分解大部分有机污染物,氧化钙能中和酸性污染物,矽卡岩对重金属污染物的沉淀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