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固定床和浮动床复合功能的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1300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带有固定床和浮动床复合功能的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设施;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固定床和浮动床复合功能的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人们生活、工作所用的热水,在加热过程中水中含有的钙、镁离子极易沉淀吸附在加热容器的内腔表面形成水垢,如加热壶、锅炉内腔表面的水垢。产生的水垢一是影响了人们饮用水的口感和身体健康;二是沉积在加热壶体、锅炉内腔表面的水垢层,影响热传递,平均增加热能耗在15%左右;三是水垢易腐蚀加热壶和锅炉的加热部位使其爆裂,造成安全隐患。为便于对含有钙、镁离子的原水进行软化,以减小加热容器内腔表面水垢的形成。现有技术中一是采用单一功能的固定床软化水处理设备,其设备主要有两个特点:1、树脂用量大,利用率较低,当交换床运行时,只有工作层树脂在工作,其余树脂则经常充当“支撑”作用,当床内树脂需要再生前,其上部树脂已呈失效状态。2、固定床运行不连续,呈周期性工作,从失效到再生合格前这段时间不能供水,需要配备专用的供水设施,造成水处理设备整体结构复杂,操作麻烦步骤多。二是采用单一功能的浮动床软化水处理设备,其设备主要有四个特点:1、单室阳阴浮动床后的出水质比固定床除盐水质要好。2、出水流速大、阻力小。固定床水运行流速通常控制在15-20M/H,而浮动床水运行流速可控制在50M/H。由于进水水流是从滤料的下部进入,即被交换水是先进入颗粒较大的树脂层,水流顺畅进入阻力小。3、再生剂用量少,能获得高再生度的保护层。由于浮动床在运行时,被交换水是从滤料下部进入交换层,再生时,再生液是自上而下流动,上层的离子交换树脂层吸附的被交换离子少,每次再生时接触的都是新的再生液,因此能够获得较高的再生度。这层高再生度的树脂层在运行过程中完全达到了保护除盐水水质的目的,因此浮动床可以获得高纯度的除盐水。4、由于水处理设备没有反洗空间,工作时要在该设备的外侧增设反洗装置,造成设备体积结构庞大,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固定床和浮动床复合功能的水处理装置,旨在实现结构紧凑体积小,操作方便快捷并降低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这种带有固定床和浮动床复合功能的水处理装置,包括罐体顶端连有的阀体;它是在相对所述罐体的内腔表面间隔套装连有密封筒构成环形滤料腔,该环形滤料腔与所述阀体的第一水孔连通;在所述密封筒内设有筒形滤料腔,该筒形滤料腔的上端设有通孔,该通孔通过密封筒上端的连接管与所述阀体的第二水孔相通;所述密封筒的下端设有水流道,该水流道与所述环形滤料腔和筒形滤料腔的底部连通。

优选地,在所述罐体的顶部端孔内直接连有阀体。

优选地,在所述罐体的顶部端孔内套装连有密封筒的上端,在该密封筒上端的通孔内连有阀体。

优选地,在所述阀体第一水孔的出水口处环套连有第一滤网。

优选地,在所述筒形滤料腔上端的通孔连有第二滤网。

优选地,在所述筒形滤料腔的底部向上间隔连有网状滤料隔板与密封筒相接。

优选地,所述罐体是由上、下半罐体组合对接或整体连接构成。

本发明综合采用现有技术固定床和浮动床水处理软化设备的优点结构,通过将密封筒与罐体内腔安装连接构成环形滤料腔和筒形滤料腔,可完成水处理固定床和浮动床两次复合离子交换软化。如工作中,既可控制原水通过阀体的第一水孔自上而下进入罐体的环形滤料腔中,对环形滤料腔中的滤料层,亦称固定床滤料层进行第一次离子交换成软化水,并经过密封筒下端的进水流道自下而上进入筒形滤料腔,对筒形滤料腔中悬浮的滤料层,亦称浮动床滤料层进行软化水的二次离子交换处理。又可控制原水通过阀体的第二水孔自上而下进入密封筒的筒形滤料腔中,对静止的固定床滤料层进行第一次离子交换成软化水,并经过密封筒下端的进水流道自下而上进入环形滤料腔中,对悬浮的浮动床滤料层进行软化水的二次离子交换处理。实现了水处理设备结构紧凑体积小,操作方便快捷,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水处理工作状态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水处理工作状态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图2中A—A向网状滤料隔板12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三种实施例水处理工作状态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详述。应当说明: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不构成对本发明范围的具体限定。

实施例一,图1所示。这种带有固定床和浮动床复合功能的水处理装置,包括在罐体的顶部端孔内直接连有阀体;它是在相对所述罐体6的内腔表面间隔套装连有密封筒8构成环形滤料腔9,该环形滤料腔与所述阀体的第一水孔5连通;在所述密封筒内设有筒形滤料腔10,该筒形滤料腔的上端设有通孔2,该通孔通过密封筒8上端的连接管与所述阀体的第二水孔相通;在所述密封筒8的下端面间隔连有若干开口状通孔11构成水流道,该水流道与所述环形滤料腔9和筒形滤料腔10的底部连通(图1所示)。

为进一步提高进、出阀体水质的滤清质量,在所述阀体第一水孔5的出水口处环套连有第一滤网7,该第一滤网的上端与阀体相接,下端与所述密封筒8的上端相连。在所述筒形滤料腔10上端通孔2上连有第二滤网1(图1所示)。

为便于在罐体内腔安装密封筒8,通常将所述罐体6通过工程塑料注塑分成上、下半罐体,在所述上、下半罐体的端口对应设有内、外螺纹相互对接(图1所示)。当安装密封筒8时,转动罐体6的上、下半罐体进行拆卸分离,在密封筒的筒形滤料腔10的上端通孔2内连有第二滤网1,并将密封筒8上端的连接管与阀体的第二水孔插接连通后,再将所述上、下半罐体通过螺纹对接连成一体。当然,所述罐体6也可以是整体连接构成(图中未示出)。

工作时,控制原水通过阀体进水孔4进入阀体内腔流道,经阀体第一水孔5和第一滤网7,自上而下进入罐体6内的环形滤料腔9中(图1中箭头方向所示),对环形滤料腔中静止的滤料层,亦称固定床滤料层进行第一次离子交换成软化水,并经密封筒8下端面间隔设有若干开口状通孔11构成的水流道,进入筒形滤料腔10的底部,再自下而上经过筒形滤料腔中悬浮的滤料层,亦称浮动床滤料层进行软化水的二次离子交换处理。先后经过固定床和浮动床两次离子交换处理的软化水,通过第二滤网1经筒形滤料腔8上端通孔2进入阀体的第二水孔,沿阀体内的流道从出水孔3向外排出(图1所示)。

实施例二,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同上述实施例一相同之处不在赘述。不同的是,在所述筒形滤料腔10的底部向上间隔一定的高度距离设有网状滤料隔板12与密封筒8相连,以便于对置于筒形滤料腔10内的滤料层进行承托(图2、图3所示)。

工作时,控制原水通过阀体进水孔4进入阀体内流道,经阀体第二水孔和筒形滤料腔上端通孔2以及第二滤网1,自上而下进入筒形滤料腔10中(图2中箭头方向所示),对静止的固定床滤料层进行第一次离子交换成软化水,并经密封筒8下端面开口通孔11构成的水流道,进入环形滤料腔9的底部,再自下而上经过环形滤料腔中悬浮的浮动床滤料层进行二次离子交换软化处理。先后经过固定床和浮动床两次离子交换处理的软化水,通过第一滤网7经阀体第一水孔5,沿阀体内的流道从出水孔3向外排出(图2、图3所示)。

实施例三,图4所示。本实施例同上述实施例一相同之处不在赘述。不同的是,为便于安装连接密封筒8,所述罐体6采用工程塑料整体注塑连接构成(图4所示)。在所述罐体6的顶部端孔内通过螺纹套装连有密封筒8的上端,在该密封筒上端的螺纹通孔内连有阀体。当进水的原水水质较好时,在所述阀体第一水孔5的出水口处不安装第一滤网7(图4所示)。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实现基本相同的功能,达到基本相同的效果,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就显而易见联想到的其它技术特征,还可以替换做出若干种基本相同方式的变型和/或改进,这些变化应当视为等同特征,均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