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型雨水过滤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8842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一种U型雨水过滤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净化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进行雨水过滤净化的U型管路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城市建设解决雨水排放问题的思路是快排块放,通过地面雨水口收集将其排水市政雨水管网系统,最终引流至自然水域。这种处理方法并未考虑雨水的收集再利用,浪费了自然资源,并且未设置调蓄与净化设施,在强降雨环境下被雨水卷入管路系统的垃圾与杂物不仅容易堵塞管路,同样会对自然水域造成环境污染。

为了解决上问题,国家提出了“海绵城市”这一概念,即针对现代化城市设计的新型雨洪管理概念,使城市基础设施能够适应环境变化,能够弹性应对雨水带来的冲击,在降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在必要时将存储并处理后的雨水释放利用。

在雨水进入最终收集容器前,必须对雨水进行过滤,在常规的过滤装置中,由于整个管路设置在地面以下,过滤装置滤出的杂质与垃圾无法迅速有效地得到清理,导致装置到后期过滤效率降低,维护非常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进行雨水过滤净化的U型管路装置,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U型雨水过滤净化装置,所述U型管路一端设置有入水口,另一端设置有收集口,收集口下方设置有逆向过滤部件,U型管底部设置有排污口和排污管道,顶部设置有检修口。

作为选择,排污管道上设置有单向阀。

作为选择,入水口面积大于排污口面积。

作为选择,排污口上方设置有浮球阀,浮球阀包括浮球、连接杆和球塞。

作为选择,球塞上设置有漏液口。

作为选择,所述逆向过滤部件包括框架和过滤模块,框架内部设置有数层过滤格,过滤模块设置在过滤格内。

作为选择,过滤模块内设置有过滤芯体,过滤模块的尺寸、大小均相等,互相之间可替换。

作为选择,所述过滤芯体为石英砂、活性炭、滤网或滤布。

作为选择,所述框架内设置有三层过滤格,按雨水过滤方向,下层过滤模块内设置的过滤芯体为50目的石英砂,中间层为100目的石英砂,顶层为活性炭。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

1.采用了U型管路设计,能灵活运用于各种复杂环境,方便施工;

2.过滤部件采用同一尺寸、大小的过滤模块,互相间可随时替换,在维护或调整过滤需求时将过滤模块从过滤格内抽出替换即可;

3.过滤芯体采用多种材质,根据过滤需求可随时更换;下层与中层将雨水中的杂质及大型颗粒物过滤,顶层活性炭将细小颗粒物吸附,以达到雨水净化目的;

4.排污口上设置有浮球阀,当液位积蓄至一定程度后,浮球阀将排污口关闭,进一步提高液位积蓄速度;

5.球塞上设置有漏液口,当入水口停止进水后,管路内的雨水从漏液口排出,液位下降至一定阶段后浮球阀开启排污口,管路内剩余雨水从排污口排出,同时带走部分过滤剩余的杂质,装置复位,等待下一次过滤;

6.排污管道上设置有单向阀,防止市政排污管路内的污水进入装置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灵活,采用逆向过滤方案,有效地解决了过滤残渣的自动清洗排放问题,过滤效率高,便于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排污口与浮球阀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逆向过滤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入水口,2为收集口,3为逆向过滤部件,4为排污口,5为排污管道,6为单向阀,7为检修口,8为连接杆,9为球塞,10为漏液口,11为浮球,12为过滤格,13为顶层过滤模块,14为中间层过滤模块,15为底层过滤模块,16为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考图1-图3所示,一种U型雨水过滤净化装置,所述U型管路一端设置有入水口1,另一端设置有收集口2,收集口2下方设置有逆向过滤部件3,U型管底部设置有排污口4和排污管道5,入水口1面积大于排污口4面积,排污管道5上设置有单向阀6,顶部设置有检修口7,排污口4上方设置有浮球阀,浮球阀包括浮球11、连接杆8和球塞9,球塞上设置有漏液口10,逆向过滤部件包括框架16和设置在过滤格12内的过滤模块,过滤模块的尺寸、大小均相等,互相之间可替换。底层过滤模块15内设置的过滤芯体为50目的石英砂,中间层过滤模块14为100目的石英砂,顶层过滤模块13为活性炭。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为:

1.雨水从入水口1进入,将上一次过滤后剩余的杂质从排污口4冲出,由于排污口4面积小于入水口1,因此雨水在U型管路底部积蓄;

2.当液位积蓄到一定位置后,浮球阀将排污口4关闭,进一步提高液位积蓄速度;

3.雨水通过逆向过滤部件3,被过滤后的雨水通过收集口2进入雨水收集管路;

4.当入水口1停止进水后,U型管路内积蓄的雨水从浮球阀球塞上的漏液口缓慢排出;

5.当液位下降至一定阶段后,浮球阀打开,剩余雨水从排污口排出,同时带走部分过滤剩余的杂质,装置复位,等待下一次过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