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污水改良型MBR一体化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3773阅读:52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小型污水改良型MBR一体化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申请CN 201410800760.0公开了一种好氧兼氧厌氧三体合一的生化池,包括好氧处理区、兼氧处理区、厌氧处理区以及污泥沉淀区;好氧处理区、兼氧处理区和厌氧处理区联合形成污水处理区,好氧处理区设置在污水处理区的上部区域,兼氧处理区设置在污水处理区的中部区域,厌氧处理区设置在污水处理区的下部区域,污泥沉淀区设置污水处理区的底端。

中国专利ZL 201420629743.0公开了一种一体化兼氧MBR膜生物反应器。主体呈长方体形,由厌氧池和兼氧池构成。所述厌氧池由改进型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构成。所述兼氧池内布置球形悬浮填料,采用浸没结合方式,将中空纤维膜组件置于兼氧池中,并对膜组件底部进行射流曝气。膜组件外部加格栅网罩,以防球形悬浮填料损伤中空纤维膜组件。

上述技术方案仅机械的将厌氧池、兼氧池或者厌氧池、兼氧池、好氧池简单的机械组合。无法实现厌氧池、兼氧池、好氧池三者高效工作的目的,净化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污水改良型MBR一体化处理设备,该小型污水改良型MBR一体化处理设备可以有效的对污水净化,并且能够适应生产条件的变化进行调节,强化净化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小型污水改良型MBR一体化处理设备,包括罐体,所述的罐体内依次设有缺氧区、兼氧区、设有膜组件的好氧反应区,所述的罐体内还设有进水配水堰和清水区,所述的缺氧区、兼氧区底部连通,所述的兼氧区、好氧反应区顶部连通,所述的缺氧区与进水配水堰连通,所述的好氧反应区与清水区连通。

在上述的小型污水改良型MBR一体化处理设备中,所述的缺氧区、兼氧区之间设有隔墙,所述的隔墙的底部设有开口。

在上述的小型污水改良型MBR一体化处理设备中,还包括一用于将好氧反应区内的混合液抽提到进水配水堰内的混合液气提管,所述的混合液气提管的一端延伸至好氧反应区的 下部,所述的混合液气提管的另一端与进水配水堰连通。

在上述的小型污水改良型MBR一体化处理设备中,所述的缺氧区的底部的边缘设有第一坡面。

在上述的小型污水改良型MBR一体化处理设备中,所述的兼氧区的底部的边缘设有第二坡面。

在上述的小型污水改良型MBR一体化处理设备中,还包括一用于将缺氧区和兼氧区底部的污泥抽提到好氧反应区的污泥气提管。

在上述的小型污水改良型MBR一体化处理设备中,所述的污泥气提管的一端延伸至兼氧区底部的最低处,所述的污泥气提管的另一端与好氧反应区连通。

在上述的小型污水改良型MBR一体化处理设备中,所述的进水配水堰上连接有进水管,所述的进水管上设有过滤器,所述的好氧反应区与清水区通过出水管连通,所述的出水管的一端延伸至好氧反应区的上部。

在上述的小型污水改良型MBR一体化处理设备中,所述的好氧反应区与清水区通过出水管连通,所述的好氧反应区内设有延伸至膜组件底部的曝气管。

在上述的小型污水改良型MBR一体化处理设备中,还包括设备区,所述的设备区、进水配水堰、设备区设置在罐体的上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方案通过缺氧区、兼氧区、好氧反应区的设置,使缺氧区、兼氧区的底部形成一层污泥层,在保持液体具有较长的流动路径的情况下,通过污泥层吸收消除缺氧区多余的溶氧和硝酸盐,有助于兼氧区形成更好的兼氧环境,便于气化除磷,脱氮除磷效果优,出水水质好且稳定。

进一步地,通过混合液气提管的设置,可以将混合液自好氧区回流至缺氧区,完成反硝化氮过程。

进一步地,通过污泥气提管的设置,可以根据需要定期将多余污泥提升至好氧区进行处理,系统基本不产生有机污泥。

进一步地,通过第一坡面和第二坡面的设置可以引导活性污泥更好的流入兼氧区,防止局部积泥。

进一步地,本方案的设备区、进水配水堰、设备区的设置位置方便检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各标号如下:1、罐体;2、缺氧区;3、兼氧区;4、好氧反应区;5、膜组件;6、进水配水堰;7、清水区;8、隔墙;9、混合液气提管;10、第一坡面;11、第二坡面;12、污泥气提管;13、进水管;14、过滤器;15、过滤器;16、设备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小型污水改良型MBR一体化处理设备,包括罐体1,所述的罐体1内依次设有缺氧区2、兼氧区3、设有膜组件5的好氧反应区4,所述的罐体1内还设有进水配水堰6和清水区7,所述的缺氧区2、兼氧区3底部连通,所述的兼氧区3、好氧反应区4顶部连通,所述的缺氧区2与进水配水堰6连通,所述的好氧反应区4与清水区7连通。优选地,所述的缺氧区2、兼氧区3之间设有隔墙8,所述的隔墙8的底部设有开口

本实施例通过缺氧区2、兼氧区3、好氧反应区4的设置,使缺氧区2、兼氧区3的底部形成一层污泥层,在保持液体具有较长的流动路径的情况下,通过污泥层吸收消除缺氧区2多余的溶氧和硝酸盐,有助于兼氧区3形成更好的兼氧环境,便于气化除磷。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一用于将好氧反应区4内的混合液抽提到进水配水堰6内的混合液气提管9,所述的混合液气提管9的一端延伸至好氧反应区4的下部,所述的混合液气提管9的另一端与进水配水堰6连通,所述的缺氧区2的底部的边缘设有第一坡面10,所述的兼氧区3的底部的边缘设有第二坡面11。通过混合液气提管9的设置,可以将混合液自好氧区回流至缺氧区2,完成反硝化氮过程。通过第一坡面10和第二坡面11的设置可以引导活性污泥更好的流入兼氧区3,防止局部积泥。

为了实现本实施例实现有机污泥消化的目的,本实施例还包括一用于将缺氧区2和兼氧区3底部的污泥抽提到好氧反应区4的污泥气提管12,所述的污泥气提管12的一端延伸至兼氧区3底部的最低处,所述的污泥气提管12的另一端与好氧反应区4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进水配水堰6上连接有进水管13,所述的进水管13上设有过滤器14,所述的好氧反应区4与清水区7通过出水管连通,所述的出水管的一端延伸至好氧反应区4的上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好氧反应区4内设有延伸至膜组件5底部的曝气管15。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设备区16,设备区16设有罗茨风机和抽吸泵,预留化学清洗的设备位置或者接口,便于拓展功能;所述的设备区16、进水配水堰6、设备区16设置在罐体1的上部。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污水处理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污泥通过外设的动力设备经过过滤器14过滤后抽至进水配水堰6中;

步骤2:进水配水堰6中的污水进入到缺氧区2中,进行缺氧反应;

步骤3:将步骤2处理后的污水从兼氧区3下部导入兼氧区3,并且在缺氧区2和兼氧区3产生污泥层,该污泥层主要用于吸收消除缺氧区2多余的溶氧和硝酸盐,有助于兼氧区3形成更好的兼氧环境,便于气化除磷;当污泥层较多时,将多余的污泥抽提至好氧反应区4内消化;

步骤4:将兼氧区3处理后的污水从兼氧区3的上部导入到好氧反应区4中进行好氧反应,清水排出;其中,经过好氧反应区4反应后的部分液体导入到进水配水堰6中,进行反硝化脱氮。

在使用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曝气管15对曝气模式进行优化,在曝气时候,通过强度控制在空间上形成局部缺氧以及兼氧区3,强化脱氮除磷效果;且可以通过曝气时间和间隔,在时间上形成好氧、缺氧以及兼氧区3交替出现的情况,进一步提高脱氮除磷效果。

本实施例采用混合液气提管9和污泥气提管12,通过与曝气管15同用一套气体产生装置,降低设备的复杂程度。

本实施例的缺氧区2、兼氧区3、好氧反应区4三个处理功能区独立,功能区独立,互不串扰;混合液自好氧区通过混合液气提管9回流至缺氧区2,完成反硝化氮过程;兼氧区3底部设置污泥层,消除缺氧区2过流液的溶解氧和硝酸盐的影响,形成更好的兼氧环境,污水中的磷在兼氧区3磷化氢还原菌的作用下,转化为磷化氢释放,并好氧反应区4曝气系统吹脱下进入大气得以去除;大部分有机物在好氧区得以去除,硝化作用也在好氧反应区4完成。整个系统完成脱氮、除磷、降解有机物的过程。并且通过在好氧反应区4设置膜组件5,提高了系统的污泥浓度,增强了系统的处理能力和抗冲击负荷能力,处理效果稳定,出水水质好。系统处于低有机负荷状态,提高污泥自身消化速率,通过整个系统优化设计,有机污泥可系统自身消解,不累积,无排放。

本实施例中,可以在三个处理功能区投加特种菌种或将特种菌种固化在安装在反应区的填料中,并将填料设置在三个处理功能区内增强系统的对某种污染物的处理效果,并适用于其余类型的废水处理。

整个装置可以有效的对污水净化,并且能够适应生产条件的变化进行调节,强化净化功能。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范围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