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污水回收处理再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4071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市政给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活污水回收处理再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仅2002年,全国淡水取用量达到5497亿立方米,大约占世界年取用量的13%。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开始闹水荒,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80年代以来,中国的水荒由局部逐渐蔓延至全国,情势越来越严重,对农业和国民经济已经带来了严重影响。

据统计,我国每年的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排放总量已达到 631 亿吨,这相当于我们每人每年排放 40 多吨的废污水,而其中大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了江河湖海。地表水不够用或地表水受到污染不能用,人们就转向地下水。但是,长期超量开采地下水却引发地面沉降等环境恶果。

目前,针对废水及生活污水的回收处理及循环利用,已经有很多的解决方案,很多大中型污染型企业依国家要求,必须配备有废水及生活污水的回收处理及循环使用系统。这类的回收处理及循环使用系统大多投资巨大、设施复杂、功能特定,具有定制的特点,并不适合大规模大范围跨行业推广使用。而市场虽然有很多企业针对家庭或小型居民楼的生活污水回收处理系统或提供了一些有针对的解决方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以及普遍性,但有的回收处理及循环使用系统实施方案相对复杂,易用性不强;有的有的回收处理及循环使用系统是只是针对家庭或物业所有者现有管道系统进行改进或加装,需要家庭或物业所有者承担实施费用,推广起来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污水回收处理再利用系统实施方案相对复杂,易用性不强,需要家庭或物业所有者承担实施费用,推广起来难度较大,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活污水回收处理再利用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生活污水回收处理再利用系统,包括用于收集生活污水的污水回收管,污水回收管的上端连接建筑物各层的生活污水排水管,污水回收管的下端与人工湿地池的第一进水管连接,人工湿地池的第一出水管与中水储存池的第二进水管连接;中水储存池为由内层和外层组成的夹层式箱体,内层和外层之间设有保温层,保温层上面设有一层可对中水储存池内的液体进行加热的电热膜,电热膜的开启和关闭均由控制器控制,中水储存池上端通过输气管路连通蒸馏水储存罐;蒸馏水储存罐通过输送管道与埋在小区绿化带地面下的导流管连接,导流管上开设有供净化水流出的开口;人工湿地池的位置高于中水储存池;所述第一进水管、第一出水管、第二进水管和输气管路上均开设有阀门;所述人工湿地池从上往下依次为水生植物、有机织物和鹅卵石。

所述生活污水回收处理再利用系统还设置有雨水收集装置,雨水收集装置的出水口与中水储存池的第二进水管连接。

所述水生植物为鸢尾、狐尾藻或空心菜。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污水回收处理再利用系统,技术应用简单,实施成本低廉,尤其适合新建住宅小区。在水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水资源的使用成本越来越高,现实迫使我们必须要重视并尽可能的加强水的循环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说是提供了一个易于实施的、实施成本低廉的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方向,实施成本和难度都相对较低,如果在新建住宅小区就使用该系统,则仅增加极少建筑成本,就可以长期使用,如此可以给国家和社会节约大量的水资源使用成本,既减少了水资源的无谓浪费,又降低了社会使用水资源的成本,有较大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应用前景,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是污水回收管;2是生活污水排水管;3是人工湿地池;4是第一进水管;5是第一出水管;6是中水储存池;7是第二进水管;8是输气管路;9是蒸馏水储存罐;10是导流管;11是开口;12是阀门;13是水生植物;14是有机织物;15是鹅卵石;16是雨水收集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生活污水回收处理再利用系统,包括用于收集生活污水的污水回收管1,污水回收管1的上端连接建筑物各层的生活污水排水管2,污水回收管1的下端与人工湿地池3的第一进水管4连接,人工湿地池3的第一出水管5与中水储存池6的第二进水管7连接;中水储存池6为由内层和外层组成的夹层式箱体,内层和外层之间设有保温层,保温层上面设有一层可对中水储存池6内的液体进行加热的电热膜,电热膜的开启和关闭均由控制器控制,中水储存池6上端通过输气管路8连通蒸馏水储存罐9;蒸馏水储存罐9通过输送管道与埋在小区绿化带地面下的导流管10连接,导流管10上开设有供净化水流出的开口11;人工湿地池3的位置高于中水储存池6;所述第一进水管4、第一出水管5、第二进水管7和输气管路8上均开设有阀门12;所述人工湿地池3从上往下依次为水生植物13、有机织物14和鹅卵石15。

所述生活污水回收处理再利用系统还设置有雨水收集装置16,雨水收集装置16的出水口与中水储存池6的第二进水管7连接。

所述水生植物13为鸢尾、狐尾藻或空心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污水回收管1连通生活污水排水管2,将居民生活污水统一回收至人工湿地池3内,生活污水经过水生植物13的净化、有机织物14除去毛发、污垢等污染物,下降到鹅卵石15层中,再通过人工湿地池3的第一出水管5和中水储存池6的第二进水管7进入中水储存池6中,电热膜对中水储存池6中的中水进行加热,水蒸气通过输气管路8进入蒸馏水储存罐9并冷凝成净化水。蒸馏水储存罐9中的净化水通过输送管道被输送到小区绿化带,通过小区绿化带地面下的导流管10上的开口11慢慢渗透到土壤中,使植物根部充分吸收水分,滋润较大范围内的景观和园林,起到灌溉的作用。

还包括雨水收集装置16,用于收集雨水,雨水与经过人工湿地池3净化的中水通过中水储存池6的第二进水管7一起进入中水储存池6中进行蒸馏。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污水回收处理再利用系统,技术应用简单,实施成本低廉,尤其适合新建住宅小区。在水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水资源的使用成本越来越高,现实迫使我们必须要重视并尽可能的加强水的循环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说是提供了一个易于实施的、实施成本低廉的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方向,实施成本和难度都相对较低,如果在新建住宅小区就使用该系统,则仅增加极少建筑成本,就可以长期使用,如此可以给国家和社会节约大量的水资源使用成本,既减少了水资源的无谓浪费,又降低了社会使用水资源的成本,有较大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应用前景,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将生活污水和雨水回收,经过简单处理后的净化水,用于小区绿化带的灌溉,既能节约水资源,避免浪费,又能减少小区绿化带的灌溉费用,降低小区物业收费,一举两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