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体内壁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6763阅读:2002来源:国知局
罐体内壁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罐体内壁清洗设备。



背景技术:

罐体是食品机械中常见的一种设备,一般的罐体均呈圆柱形,罐体顶部设有进料管道,底部设有出料口和排水口。

用于暂时存放液体物料的罐体,在将物料从罐体内转移走以后,物料会残留在罐体的内壁上,所以需要进行清洗,以便后续的再次使用。

现有的清洗方式可参考申请号为201420735222.3的中国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酒罐内壁旋转伸缩式清洗装置,该酒罐内壁旋转伸缩式清洗装置通过设置在酒罐的罐体内可伸缩、与酒罐内壁抵接的刷头对罐体内壁进行清洗,该酒罐内壁旋转伸缩式清洗装置,通过与罐体内壁抵接的毛刷,在罐体内旋转实现了对酒罐内壁的清洗,相比于人工清洗,提高了清洗效率。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另一种提高清洗效率的罐体内壁清洗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清洗效率的罐体内壁清洗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罐体内壁清洗装置,包括排水口、架设在罐体上方的支撑板,支撑板上固接有悬挂装置,支撑板上开设有与罐体同轴心的通孔,通孔内插接有空心轴,水流通过空心轴内侧进入罐体,空心轴外壁设置有驱动空心轴转动的驱动装置,空心轴侧壁开设有出水孔,空心轴深入罐体的部分对称固接相处于同一平面的左支撑件和右支撑件,左支撑件和右支撑件的两侧均插接有与空心轴平行且与罐体内壁抵接以清洗罐体内壁的毛刷。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在需要清洗罐体内壁时,打开供水装置,使水流通过空心轴流入从出水口喷向罐体内壁,对罐体内壁进行冲洗;然后启动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带动空心轴转动,左支撑件和右支撑件在空心轴的带动下同步转动,毛刷同时也随着转动,由于毛刷与罐体内壁抵接,所以毛刷可以对罐体内壁进行刷洗,刷洗与冲洗的同时进行,提高力工作效率,且达到了良好的清洗效果,清洗完毕后,通过悬挂装置将空心轴从罐体内移走,避免了放置在罐体内的物料对空心轴造成污染。

较佳的,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套设在空心轴外壁上端的第一齿轮以及通过电机控制的与第一齿轮咬合的第二齿轮。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配合实现了从空心轴外侧驱动空心轴转动,这样就实现了水流从空心轴的顶部流入空心轴内侧进而进入罐体,空心轴转动时进水管不会随着转动,避免了进水管设置在空心轴的侧壁上随空心轴转动不方便的问题。

较佳的,毛刷包括毛刷柄,左支撑件和右支撑件平行于空心轴的边缘均开设有放置毛刷柄的第一卡槽,毛刷柄与第一卡槽通过螺栓固接。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毛刷通过螺栓可以稳定的固定在第一卡槽上,避免了随着空心轴转动时会掉落,可以更稳定的抵接住罐体内壁进而对罐体内壁进行清洗。

较佳的,所述空心轴的底部密封,所述出水孔的外侧连接有水平的过水管,过水管远离空心轴的一侧固接有第二卡槽,毛刷柄通过螺栓固接在第二卡槽内,第二卡槽以及毛刷柄开设有与过水管相对应的喷水孔。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水流流入空心管后通过过水管然后通过喷水孔,进而通过毛刷一部分流进罐体内部,一部分随着毛刷一起对罐体内部进行清洗,实现了刷洗和冲洗的共同进行,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只需调整螺栓就可以将毛刷柄从第二卡槽内拆卸下来,进行更换。

较佳的,所述支撑板上固接有伸入空心轴内的进水管,进水管的底部设有旋转喷头。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旋转喷头喷出的水通过出水孔喷向罐体内,对罐体进行冲洗的同时,可以将毛刷刷洗过的部分残留的杂物冲洗至罐体底部,然后流出罐体,达到了良好的清洗效果。

较佳的,所述进水管包括伸入空心轴内侧的金属软管。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金属软管有较好的伸缩性,不僵硬,可以较容易的伸入空心轴内部,金属软管的承压能力强,可以承受较高压的水,这样就满足了水流可以冲洗管体侧壁的需求。

较佳的,所述进水管还包括与金属软管顶部通过弯头连接的橡胶软管,弯头的上端固接有供进水管被吊起以移走旋转喷头的第一吊环。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橡胶软管设置在外部,适应性强,可以根据需要较方便的调节橡胶软管的位置,占用的工作空间小,第一吊环的设置,便于将旋转喷头从空心轴里移除来进行检修。

较佳的,所述悬挂装置包括对称固定在空心轴两侧的第二吊环。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在不进行清理时,为了避免空心轴等会被物料污染,可以利用起吊装置勾住第二吊环以实现将空心轴、左、右支撑件从罐体内移走,支撑板以及设置在支撑板上的装置也一起被移走的需求,避免了罐体内存放有物料时罐体内的空心轴以及毛刷等 被物料污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刷洗和冲洗的配合,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达到了良好的清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罐体内壁清洗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实施例1中体现旋转喷头及第一卡槽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中的剖视图;

图4是实施例2中毛刷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支撑板;11、底架;12、固定板;13、电机;131、第二齿轮;14、吊环底座;15、第二吊环;2、罐体;21、脚座;22、排水口;221、阀门;3、空心轴;31、第一齿轮;32、出水孔;4、进水管;41、金属软管;411、旋转喷头;42、橡胶软管;43、左管;44、右管;45、第二喷水孔;5、弯头;51、第一吊环;6、左支撑架;61、竖架;611、第二卡槽;62、第一卡槽;63、螺栓;7、右支撑架;8、毛刷;81、毛刷柄;811、第一喷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罐体内壁清洗装置,包括圆柱形的罐体2,通过焊接在罐体2底部的脚座21固定在地面,罐体2的底部开设有带阀门221的排水口22,罐体2的上方架设有支撑板1,支撑板1包括焊接在支撑板1底部的底架11,支撑板1的两侧以空心轴3为中心,对称焊接有两个第二吊环底座14,第二吊环底座14上焊接有第二吊环15,支撑板1上开设有与罐体2同轴心的通孔,空心轴3穿过通孔,伸入罐体2内部。

支撑板1上焊接有垂直支撑板1的固定板12,电机13竖直固定在固定板12上,电机13底部连接有第二齿轮131,第二齿轮131的右侧设置有与第二齿轮131咬合的第一齿轮31,第一齿轮31套设在空心轴3上端的外壁上。

进水管4包括伸入空心轴3内部的金属软管41,和金属软管41顶部通过弯头5连接有的橡胶软管42,弯头5的上侧焊接有第一吊环51,金属软管41的下部连接有旋转喷头411。

结合图2,空心轴3伸入罐体2的部分侧壁开设有出水孔32,空心轴3外壁固接有处于同一平面、对称设置在空心轴3两侧的左支撑架6和右支撑架7,左支撑架6和右支撑架7均包括水平方向的横架竖直方向的竖架61,左支撑架6和右支撑架7的平行于空心轴3的边缘均向空心轴3轴线方向凹陷形成有第一卡槽62,第一卡槽62内卡接有毛刷8,具体为毛刷柄81卡进第一卡槽62内,第一卡槽62以及毛刷柄81上开设有同心的螺纹孔,螺栓63与螺纹孔配合将毛刷8固定在第一卡槽62上。

其中,在清洗罐体2时,打开进水管4,水流依次流过橡胶软管42、金属软管41,通过旋转喷头411喷出的水穿过出水孔32,喷射至罐体2内壁,启动电机13,驱动第二齿轮131转动,第二齿轮131和第一齿轮31校对好,带动第一齿轮31转动从而带动空心轴3同步转动,此时,左支撑架6和右支撑架7同步转动,毛刷8对罐体2的内部进行全面的刷洗,同时喷射至罐体2内部的水流一部分与毛刷8配合进行对罐体2内壁进行清洗,同时冲刷掉罐体2内壁上被刷洗掉的杂物;另一部分落至罐体2底部对罐体2内壁进行清洗,清洗后的水流通过排水口22排出。

实施例2:结合图3,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空心轴3底部封闭,伸入罐体2内的空心轴3上焊接有水平的过水管,过水管包括对称设置在空心轴3两侧的左管43和右管44,左管43和右管44靠近罐体2内壁的一侧焊接有第二卡槽611,毛刷柄81卡接在第二卡槽611内,通过螺栓63与第二卡槽611固定。

结合图4和图5,第二卡槽611和毛刷柄81上开设有与左管43以及右管44连通的喷水孔,第二卡槽611上开设的为第二喷水孔45,毛刷柄81上开设的为第一喷水孔811。

其中,水流通过进水管4进入空心轴3、流过左管43和右管44、通过第二喷水孔45和第一喷水孔811一部分到达毛刷8处,与毛刷8配合进行侧壁的清洗,另一部分自然流向罐体2内,对罐体2底部进行冲洗,最后从排水口22排出。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