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分级过滤杀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3204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分级过滤杀菌装置。



背景技术:

水是维系生命与健康的基本需求,地球虽然有71%的面积为水所覆盖,但是淡水资源却极其有限。在全部水资源中,97.47%是无法饮用的咸水。在余下的2.53%的淡水中,有8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高山冰川和永冻地带的冰雪。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而且分布不均。因此,世界上有超过十四亿的儿童、妇女及男人无法获取足量而且安全的水来维持他们的基本需求。在许多层面,水资源和健康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所做的每项决策事实上都和水、以及水对健康所造成的影响有关。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水污染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特别是流域内有比较大的城市的河流、河水不同程度被污染。《2010 年全国水环境质量状况》报告长江、珠江水质良好,松花江、淮河为轻度污染,黄河、辽河为中度污染,海河为重度污染,因此,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和处理技术仍然是当前我们所面临的主要任务。2010年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10262 万立方米,城市污水处理率在76.9%。至2011 年9 月底,全国设市城市、县累计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3077 座,处理能力达到1.36亿立方米/日。污水处理设备是污水处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污水处理设备发展前景广阔,而污水处理设备国产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污水处理设备能有效处理城区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避免污水及污染物直接流入水域,对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有技术中的污水处理装置,体积大,效率低,能耗高,造成了过滤的成本高,无法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污水分级过滤杀菌装置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污水分级过滤杀菌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有效提高污水的过滤效率和质量,降低了污水处理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污水分级过滤杀菌装置,包括支架、出料阀门、出料管、出料加热筒、第二传输管、第一滤网、第一滤网安装架、第一传输管、进料阀门、进料管、进料加热筒、第二滤网、第二滤网安装架和第三传输管,其中:所述支架上端安装有第三传输管,所述所述第三传输管的上端通过第二滤网安装有第二传输管,所述第二传输管远离第三传输管的一端通过第一滤网安装有第一传输管,所述第一传输管远离第二传输管的一端安装有进料加热筒,所述进料加热筒远离第一传输管的一端安装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上安装有进料阀门,所述第三传输管远离第二传输管的一端安装有出料加热筒,所述出料加热筒远离第二传输管的一端安装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设有出料阀门,所述第二传输管和第一传输管之间安装有第一滤网安装架,所述第一滤网安装在第一滤网安装架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传输管和第三传输管之间安装有第二滤网安装架。

优选地,所述第二滤网安装在第二滤网安装架。

优选地,所述第一传输管、第二传输管和第三传输管之间形成“S”型过滤管。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有效提高污水的过滤效率和质量,降低了污水处理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污水分级过滤杀菌装置的主视图;

图中,1、支架;2、出料阀门;3、出料管;4、出料加热筒;5、第二传输管;6、第一滤网;7、第一滤网安装架;8、第一传输管;9、进料阀门;10、进料管;11、进料加热筒;12、第二滤网;13、第二滤网安装架;14、第三传输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污水分级过滤杀菌装置的主视图。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污水分级过滤杀菌装置,包括支架1、出料阀门2、出料管3、出料加热筒4、第二传输管5、第一滤网6、第一滤网安装架7、第一传输管8、进料阀门9、进料管10、进料加热筒11、第二滤网12、第二滤网安装架13和第三传输管14,其中:所述支架1上端安装有第三传输管14,所述所述第三传输管14的上端通过第二滤网12安装有第二传输管5,所述第二传输管5远离第三传输管14的一端通过第一滤网6安装有第一传输管8,所述第一传输管8远离第二传输管5的一端安装有进料加热筒11,所述进料加热筒11远离第一传输管8的一端安装有进料管10,所述进料管10上安装有进料阀门9,所述第三传输管14远离第二传输管5的一端安装有出料加热筒4,所述出料加热筒4远离第二传输管5的一端安装有出料管3,所述出料管3上设有出料阀门2,所述第二传输管5和第一传输管8之间安装有第一滤网安装架7,所述第一滤网6安装在第一滤网安装架7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传输管5和第三传输管14之间安装有第二滤网安装架13。

优选地,所述第二滤网12安装在第二滤网安装架13。

优选地,所述第一传输管8、第二传输管5和第三传输管14之间形成“S”型过滤管。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