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整合度纺织污泥处理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0036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泥处理组件,具体涉及一种高整合度纺织污泥处理组件。



背景技术:

喷水织机是纺织业中常用的一种专用设备,在作业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清洁水进行喷射带动,每台织机日用水量一般在1.5-2吨之间,所产生的废水中主要含有油脂、胶状物、悬浮物、化学浆液、色度、微生物及有机物等,其废水的浓度约为COD500mg/l,pH约为6.5,SS为420mg/L左右,而且可生化性较差,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这些废水在经过处理后会产生一定量的污泥。

随着污水处理规模的扩大及标准的提高,污泥产生量不断增加,加之过往积累下来的污泥,中国污泥处理处置成为污水处理领域一个重大问题。从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含液率(含水和油的比率)很高,一般>80%,而且含有诸如化学浆液、油脂等有机物,因此需要对这些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最终达到还田的效果,这就需要研发新的纺织污泥处理组件。现有的纺织污泥处理组件通常占据较大的空间,导致空间利用率低,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高整合度纺织污泥处理组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整合度纺织污泥处理组件,它包括多个处理罐、安装在所述处理罐上方的行走平台、固定在所述行走平台边缘处的安全围栏以及一端与所述行走平台相连接且另一端向下延伸的爬梯、与所述处理罐底部通过阀门相连通的出液管以及设置于所述处理罐下方且延伸至与其顶部相连通的蒸汽管,所述处理罐顶部安装有入料管且其侧壁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处理罐的侧壁还安装有可与所述出料口相密封的出料盖板。

优化地,所述行走平台底面安装有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多根加强板,所述处理罐侧壁上固定有端部与所述加强板相连接的支撑杆。

优化地,所述出料盖板与所述处理罐相枢轴连接。

优化地,所述处理罐底部安装有多根支撑脚。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高整合度纺织污泥处理组件,通过将行走平台、安全围栏、爬梯等整合在处理罐的上方,而将出液管和蒸汽管等设置于处理罐的下方,这样能够能够提高设备的整合度,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实现设备的科学布局。

附图说明

附图1本实用新型高整合度纺织污泥处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处理罐;11、出料口;12、出料盖板;13、阀门;14、入料管;2、支撑脚;3、行走平台;31、加强板;32、支撑杆;4、安全围栏;5、爬梯;6、蒸汽管;7、出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的高整合度纺织污泥处理组件,主要包括处理罐1、行走平台3、安全围栏4、爬梯5、蒸汽管6和出液管7等部件。

其中,处理罐1有多个,它们处于同一平面内且等间隔设置;每个处理罐1的顶部安装有入料管14,用于向其中加入待处理的污泥;它们的侧壁开设有出料口11,用于将处理后的污泥排出;处理罐1的侧壁还安装有可与出料口11相密封的出料盖板12。行走平台3安装在处理罐1的上方,用于供使用者对处理罐1进行检修、查验或者其它需要进行的操作。安全围栏4固定在行走平台3的边缘处,确保使用者的安全,防止发生跌落等意外。爬梯5的一端与行走平台3相连接,另一端向下延伸至地面上。出液管7与每个处理罐1的底部相连通,它们之间安装有阀门13,用于进行出液的控制和出液量大小的调节。蒸汽管6设置于处理罐1的下方,它延伸至与每个蒸汽管的顶部相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行走平台3底面安装有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多根加强板31,处理罐1侧壁上固定有端部与所述加强板31相连接的多根支撑杆32。出料盖板12与处理罐1相枢轴连接。处理罐1底部安装有多根支撑脚2。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