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0382阅读:276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循环水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生物制品领域,生物反应器培养过程中外加水的循环水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物制药行业中,生物反应器培养技术是比较前沿的技术。生物反应器是利用酶或生物体所具有的生物功能,在体外进行生化反应的装置系统,是一种生物功能模拟机。大规模培养过程中,生物反应器采用的循环水装置多采用管道式循环水,由于受到厂房、环境、材料、价格等条件的制约,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浪费水资源,存在着诸多不便,并且管道式循环水不可移动位置。管道式循环水对于大规模生产是比较适用的,对于中试生产或项目前期研究就会带来了一定的制约性,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给出一种经济适用型的生物反应器的循环水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管道式循环水的高成本,操作复杂等诸多问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价格低廉、节约用水的特点;同时本实用新型还能够去除在通过生物反应器的水循环过程中产生的杂质、确保进入生物反应器的水纯净,而且保证了生物反应器所需的适宜水温。

本实用新型所给出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一种循环水装置,包括进水管、水槽、出水管、第一循环水泵、生物反应器、回流管、第二循环水泵,其结构要点是:所述进水管与水槽的进水口相连,所述水槽的出水口连接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连接第一循环水泵的一端,所述第一循环水泵的另一端通过出水管连接生物反应器的进水口;所述第一循环水泵与生物反应器相连之间的出水管上依次设置有水过滤器、热管换热器、温度调节阀;所述的生物反应器的出水口通过回流管连接有过滤池,所述过滤池的出水口通过回流管连接水槽的回流口,在过滤池的出水口与水槽的回流口之间的回流管上设置第二循环水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进水管上设置有进水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水槽出水口与第一循环水泵之间的出水管上设置有出水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进水管、出水管、回流管均为硅胶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水过滤器采用Y型水过滤器。

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的循环水泵底盘带有可固定用的螺孔,便于拆卸或固定。

与现有管道式循环水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易,节约用水,降低成本,容易拆卸及移动;同时本实用新型所设置的水过滤器及过滤池还能够去除在通过生物反应器的水循环过程中产生的微小颗粒杂质、确保进入生物反应器的水纯净,并且由热管换热器与温度调节阀来保证生物反应器所需的适宜水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为进水阀门、2为进水管、3为水槽、4为出水阀门、5为第一循环水泵、6为出水管、7为水过滤器、8为热管换热器、9为温度调节阀、10为生物反应器、11为回流管、12为过滤池、13为第二循环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进水管2、水槽3、出水管6、第一循环水泵5、生物反应器10、回流管11、第二循环水泵13,其结构要点是:所述进水管2与水槽3的进水口相连,所述水槽3的出水口连接出水管6,所述出水管6的一端连接第一循环水泵5的一端,所述第一循环水泵5的另一端通过出水管6连接生物反应器10的进水口;所述第一循环水泵5与生物反应器10相连之间的出水管6上依次设置有水过滤器7、热管换热器8、温度调节阀9;所述的生物反应器10的出水口通过回流管11连接有过滤池12,所述过滤池12的出水口通过回流管11连接水槽3的回流口,在过滤池12的出水口与水槽3的回流口之间的回流管11上设置第二循环水泵13。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热管换热器8适用于中试生产或项目前期研究中,非常经济、成本低,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进水管2上设置有进水阀门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所述的水槽3出水口与第一循环水泵5之间的出水管6上设置有出水阀门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所述的进水管2、出水管6、回流管11均为硅胶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所述的水过滤器7采用Y型水过滤器;所述的Y型水过滤器具有高效的过滤效果。

结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附图阐述工作过程:使用时,通过打开进水阀门1,将进水放入到水槽3中,水槽3中放入的水量要高于水槽3出水口的高度;然后打开出水阀门4和启动第一循环水泵5,使进水通过水过滤器7进行过滤,再通过热管换热器8与温度调节阀9对进水进行调温,调节到生物反应器10所需温度后进入生物反应器10内;最后生物反应器10的出水通过过滤池12的进一步过滤后,启动第二循环水泵13,使出水回流到水槽3中,完成生物反应器循环水的供应。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