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0461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实验室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实验室废水因水量小、污染物种类复杂等原因常稀释后排放,对其综合处理的相关研究较少。实验室废水的处理不同于工业污水处理,只能采用多单元处理系统进行分类处理,才能降低处理难度和处理费用,简化操作。常见废水处理技术包括生物法和物化法,对有机物浓度高、毒性强、水质水量不稳定的实验室废水,生物法处理效果不理想,物化法具有明显的优势。物化法可实现实验室废弃物分类处理和可用物质的回收循环再利用,不仅减少化学药品的浪费,更重要的是减轻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选择性好、稳定性好、寿命长、成本较低的可去除重金属、有机物等的新型水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实验室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废水池、酸性池、碱性池、排污池,所述废水池设置于酸性池、碱性池上方,所述酸性池、碱性池设置于排污池上方,所述废水池顶部设置有入水口,内部设置有第一探针,底部外侧设置有排水口一、排水口二,所述排水口一设置于酸性池中,所述排水口二设置于碱性池中,所述酸性池中设置有电解装置一、第二探针,所述碱性池中设置有电解装置二、第三探针,所述酸性池、碱性池底部外侧分别设置有排水口三,所述排水口三设置于排污池中,所述排污池底部外侧设置有排污口。

所述第一探针用于对废水池中废液进行分类判定,判定完毕之后将对应废液通过排水口一、排水口二排入酸性池或碱性池中,所述第二探针、第三探针分别用于对酸性池、碱性池中废液经电解后溶液金属浓度进行检测判定,若达到排放标准,电解废液经排水口三排入排污池中,若未达到排放标准,废液将在酸性池或碱性池中继续电解处理,直到达标为准。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废水池内侧设置有液位传感器,外侧设置有报警器,所述液位传感器用于对废水池中液位的监测,当液位超过预设值时,报警器将自动报警。

进一步,所述入水口中设置有多层过滤网,用于防止实验废液中固定物质进入处理装置,引起装置堵塞或损坏。

进一步,所述电解装置一使用的电极为碳棒、铁棒,用于对酸性金属离子的筛选。

进一步,所述电解装置二使用的电极为铁板、铝板,用于对碱性金属离子的筛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选择性好、稳定性好、寿命长、成本较低的可去除重金属、有机物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验室污水处理装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实验室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废水池1、酸性池7、碱性池8、排污池15,所述废水池1设置于酸性池7、碱性池8上方,所述酸性池7、碱性池8设置于排污池15上方,所述废水池1顶部设置有入水口2,内部设置有第一探针6,底部外侧设置有排水口一11、排水口二12,所述排水口一11设置于酸性池7中,所述排水口二12设置于碱性池8中,所述酸性池7中设置有电解装置一13、第二探针9,所述碱性池8中设置有电解装置二14、第三探针10,所述酸性池7、碱性池8底部外侧分别设置有排水口三16,所述排水口三16设置于排污池15中,所述排污池15底部外侧设置有排污口17。

所述第一探针6用于对废水池1中废液进行分类判定,判定完毕之后将对应废液通过排水口一11、排水口二12排入酸性池7或碱性池8中,所述第二探针9、第三探针10分别用于对酸性池7、碱性池8中废液经电解后溶液金属浓度进行检测判定,若达到排放标准,电解废液经排水口三16排入排污池15中,若未达到排放标准,废液将在酸性池7或碱性池8中继续电解处理,直到达标为准。

所述废水池1内侧设置有液位传感器5,外侧设置有报警器4,所述液位传感器5用于对废水池1中液位的监测,当液位超过预设值时,报警器4将自动报警。所述入水口2中设置有多层过滤网3,用于防止实验废液中固定物质进入处理装置,引起装置堵塞或损坏。所述电解装置一13使用的电极为碳棒、铁棒,用于对酸性金属离子的筛选。所述电解装置二14使用的电极为铁板、铝板,用于对碱性金属离子的筛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