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酶催化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1417阅读:80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属于环境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生物酶催化反应器。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工业科技的不断发展,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越来越多;水污染已经成为我国目前最为严重和突出的环境问题,水体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工业废水,工业废水中大部分是有机废水,在制药、制革、食品加工等多数行业,这些工业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有机物;如果这些污染水不经过净化处理,会对水环境产生污染,从而影响人类的生活与健康;很多具有致癌致畸作用的有机物,如果长期不加处理,势必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控制水污染,保护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和海洋等地面水以及地下水水质的良好状态,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国民经济和城乡建设的发展,制定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规定了69种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及部分行业最高允许排水量,由此可见治理有机废水是水污染治理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目前,有机废水处理主要方法:

(1)水解酸化法:主要是利用兼性厌氧的水解和产酸细菌可以使有机废水中的难以溶解的有机物水解为溶解性小分子有机物,使难降解的大分子进一步转化为易降解的小分子物质;水解酸化的生化反应过程须控制在厌氧发酵的第二阶段完成前,但是与厌氧发酵相比,其氧化还原电位不同、pH 值不同、优势菌群不同;烃类物质等在好氧条件下降解相对比较缓慢或不可以被降解,而在缺氧条件下却能被有效降解;不同条件下的废水经水解酸化反应后,出水中BOD5 /CODCr比值均有所提高,从20%~50% 左右,即生化性有所提高;

(2)厌氧池的建设需要占用较大空间,且很多难溶的有机物对于厌氧菌来说,也较为难处理;处理效果一般;

此外,还有物化法、萃取法、浓缩法、超声波降解法、氧化吸附法、生物法等,这些方法及其装置处理工艺都较为复杂,处理效果都一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生物酶催化反应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生物酶催化反应器,包括罐体I、设置于罐体I内的多个平行管式生物酶催化反应通道、设置于罐体I内的多个平行管式生物酶催化反应通道下方的布水器,所述布水器径向长度与所述罐体I直径匹配设置;所述罐体I底部设有进水口I,所述进水口I与所述布水器相通连接;所述罐体I一侧设有出水口I,所述出水口I位于所述多个平行管式生物酶催化反应通道上方;所述罐体I的顶部设有出气口I。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多个平行管式生物酶催化反应通道呈圆柱体排列,所述多个平行管式生物酶催化反应通道与所述罐体I内侧壁密封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罐体I内底部径向圆周位置设有多个防水增压泵,所述增压泵设于所述布水器与所述罐体I内侧壁之间;所述增压泵的增压出口与所述布水器出水口同向。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布水器为自旋转式布水器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还包括一个罐体II、设置于罐体II内的多个平行管式生物酶催化反应通道II;所述罐体II一侧设有进水口II,所述进水口II位于所述多个平行管式生物酶催化反应通道II下方;所述罐体II另一侧设有出水口II,所述出水口II位于所述多个平行管式生物酶催化反应通道II上方;所述罐体II的顶部设有出气口II;所述罐体I的出水口I与所述罐体II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罐体I和所述罐体II均为钢构罐体。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方案提供生物酶催化反应器,提供一种生物酶催化降解有机废水、提高废水可生化性的处理装置;布水器的设置可有效预防废水流入罐体内瞬时靠成的流速和压差对多个平行管式生物酶催化反应通道内生物催化酶填料的冲击;进一步,通过在罐体内设置的增压泵,有效提高当罐内未处理废水位低于罐外未处理废水的水位时,通过增压泵提高废水处理效率;进一步,设置可自旋转式布水器,可以较好的起到布水效果的同时兼具搅拌效果,提高废水的均化处理效果,有效提高废水可生化率;通过特殊高效的生物酶降解效果对目前难以处理的有机废水进行催化降解;最终降解大分子物质,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具效率高,成本低等特点;降解有机废水的效率高,可有效提高废水的可生化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生物酶催化反应器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附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生物酶催化反应器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包括钢构罐体I1、设置于钢构I内1的多个平行管式生物酶催化反应通道2、设置于钢构罐体I1内的多个平行管式生物酶催化反应通道2下方的布水器3,布水器3径向长度与钢构罐体I1直径匹配设置;钢构罐体I1底部设有进水口I4,进水口I4与布水器3相通连接;钢构罐体I1一侧设有出水口I5,出水口I5位于多个平行管式生物酶催化反应通道2上方;钢构罐体I1的顶部设有出气口I6;多个平行管式生物酶催化反应通道2呈圆柱体排列,多个平行管式生物酶催化反应通道2与钢构罐体I径向圆周内侧壁密封连接;钢构罐体I1内底部径向圆周位置设有多个防水增压泵7,防水增压泵7设于布水器3径向与钢构罐体I1内侧壁之间;防水增压泵7的增压出口与布水器3出水口同向;布水器3为自旋转式布水器结构;还包括一个钢构罐体II8、设置于钢构罐体II8内的多个平行管式生物酶催化反应通道II9;钢构罐体II8一侧设有进水口II10,水口II10位于多个平行管式生物酶催化反应通道II9下方;钢构罐体II8一侧设有出水口II11,出水口II11位于多个平行管式生物酶催化反应通道II9上方;钢构罐体II8的顶部设有出气口II12;钢构罐体I1的出水口I5与钢构罐体II8进水口II10通过管道13连接;钢构罐体I1的底部与钢构罐体II8底部均均设有底座14。

通过附图1所示,废水通过进水口注入罐体内,经过布水器的分散作用使废水均匀进入到固定化生物酶填料中,固定化的生物酶是特选的环保用酶,水体自下而上的流经这一调料,其中的有机物会固定在填料上的各种生物酶发生反应,达到降解的目的,每一种酶的产物同时也是另一种酶的底物,大分子将会不断的分解,降解为小分子物质,然后经过出水口流入下一级反应器中,依次降解,直到达到生化池的可生化性要求即可。

根据废水的生化性,安装不同数量的催化反应器,对废水进行逐级降解,对于单个反应器来说,罐体低端为废水进水口,废水由下往上经过固定化生物酶填料后,由上方的出水口流出进入下一个反应器,然后依次过滤;罐体上部为排气口。

本装置工作原理:主要通过高效特制的生物酶催化,对有机废水进行降解,可减少生化池的降解压力,改善当前有机废水可生化性预处理的时设备占地面积大,费用过高的缺点;降解效率高,有效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该净化装置净化处理速度快,处理量大,设备设计合理简单,运行方便;基于生物酶技术的净化装置使用范围广、对不同种类的有机废水可有效处理,弹性大;处理及运行成本低;设备的维修量较小,且维护成本基本忽略;由于采用高效的固定化生物酶药剂可对有机废水等中的污染物进行催化降解,生物酶通过参与进行蛋白分解反应、淀粉分解反应和氧化反应。可有效分解难以降解的大分子物质,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以便进一步对废水进行处理。

本实用新型装置中设计有高效的生物酶催化固定化填料,利用生物酶的催化技术,该技术是采用不同微生物菌种的优秀系列酶、菌体结合技术,通过酶的作用使难以降解的大分子物质开环断链,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生物酶通过共价结合、分子间的引力等方式把一系列特选酶固定在多孔陶瓷空隙及层板中,从而使底物与酶在这一反应平台上进行一系列的分子转换,同时不至使酶流失,使生物酶保持了很好的稳定性,减少酶的流失量,达到降低运行成本的目的。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方案提供生物酶催化反应器,提供一种生物酶催化降解有机废水、提高废水可生化性的处理装置;布水器的设置可有效预防废水流入罐体内瞬时靠成的流速和压差对多个平行管式生物酶催化反应通道内生物催化酶填料的冲击;进一步,通过在钢构罐体内设置的增压泵,有效提高当罐内未处理废水位低于罐外未处理废水的水位时,通过增压泵提高废水处理效率;进一步,设置可自旋转式布水器,可以较好的起到布水效果的同时兼具搅拌效果,提高废水的均化处理效果,有效提高废水可生化率;通过特殊高效的生物酶降解效果对目前难以处理的有机废水进行催化降解;最终降解大分子物质,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具效率高,成本低等特点;降解有机废水的效率高,可有效提高废水的可生化度。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