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河流的水力曝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98012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河流的水力曝气系统。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是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然而现有的污水处理手段,都需要将污水集中至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所以对于天然河流的富营养化没有很有效的治理手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对于天然河流的富营养化没有很有效的治理手段,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河流的水力曝气系统,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河流的水力曝气系统,包括:设置于河道上的曝气装置;设置于曝气装置下游2~5m的河道上的第一含氧量检测装置;设置于曝气装置上游2~5m的河道上的第二含氧量检测装置;设置于曝气装置上,并用于接收第一含氧量检测装置和第二含氧量检测装置检测的含氧量数据的控制模块;用于储存信息的储存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测试状态下,开启曝气装置和第一含氧量检测装置10~15min,然后接收第一含氧量检测装置的含氧量数据,并将此含氧量数据作为含氧量零点储存入储存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使用状态下,当第二含氧量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含氧量数据大于含氧量零点时,关闭曝气装置;当第二含氧量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含氧量数据小于含氧量零点时,开启曝气装置。

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污水处理手段,都需要将污水集中至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所以对于天然河流的富营养化没有很有效的治理手段。本发明应用时,先将曝气装置设置于河道上,再在曝气装置下游2~5m的河道上设置第一含氧量检测装置,在曝气装置上游2~5m的河道上设置第二含氧量检测装置;然后控制模块开启测试状态,在测试状态下,控制模块开启曝气装置和第一含氧量检测装置10~15min,然后读取第一含氧量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含氧量数据,并将此含氧量数据作为含氧量零点储存入储存模块,由于上游的曝气装置开启了10~15min,即认为下游的第一含氧量检测装置处的含氧量已达到饱和,所以以此时的含氧量数据作为含氧量零点;控制模块在使用状态下,当第二含氧量检测装置的含氧量数据大于含氧量零点时,即认为含氧量已经饱和,关闭曝气装置;当第二含氧量检测装置的含氧量数据小于含氧量零点时,即认为含氧量不足,开启曝气装置,从而实现了河道水流含氧量的实时监控和实时曝气,有效的对河道水流进行氧气补充,进而实现了对河道富营养化的有效治理。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包括:用于和远程端进行远程通信的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远程端发送测试信号时,控制整个装置进入测试状态;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远程端发送使用信号时,控制整个装置进入使用状态。

本发明应用时,远程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向控制模块发送测试信号或者使用信号,从而实现了本装置的远程控制。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包括:用于检测水流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水流温度低于10℃时关闭曝气装置、第一含氧量检测装置和第二含氧量检测装置。

本发明应用时,水温低于10℃时,曝气效果不明显,所以控制模块在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水流温度低于10℃时关闭曝气装置、第一含氧量检测装置和第二含氧量检测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曝气装置的出口绝对压力采用130~140kpa。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含氧量检测装置和第二含氧量检测装置采用双电极薄膜传感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用于河流的水力曝气系统,实现了河道水流含氧量的实时监控和实时曝气,有效的对河道水流进行氧气补充,进而实现了对河道富营养化的有效治理。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用于河流的水力曝气系统,包括:设置于河道上的曝气装置;设置于曝气装置下游2~5m的河道上的第一含氧量检测装置;设置于曝气装置上游2~5m的河道上的第二含氧量检测装置;设置于曝气装置上,并用于接收第一含氧量检测装置和第二含氧量检测装置检测的含氧量数据的控制模块;用于储存信息的储存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测试状态下,开启曝气装置和第一含氧量检测装置10~15min,然后接收第一含氧量检测装置的含氧量数据,并将此含氧量数据作为含氧量零点储存入储存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使用状态下,当第二含氧量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含氧量数据大于含氧量零点时,关闭曝气装置;当第二含氧量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含氧量数据小于含氧量零点时,开启曝气装置。还包括:用于和远程端进行远程通信的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远程端发送测试信号时,控制整个装置进入测试状态;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远程端发送使用信号时,控制整个装置进入使用状态。还包括:用于检测水流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水流温度低于10℃时关闭曝气装置、第一含氧量检测装置和第二含氧量检测装置。所述曝气装置的出口绝对压力采用130~140kpa。所述第一含氧量检测装置和第二含氧量检测装置采用双电极薄膜传感器。

本实施例实施时,曝气装置的出口绝对压力优选为133.7kpa,第一含氧量检测装置和第二含氧量检测装置优选为jg-do-485;控制模块优选为cortex-a7;无线通信模块优选为gprs模块;先将曝气装置设置于河道上,再在曝气装置下游2~5m的河道上设置第一含氧量检测装置,在曝气装置上游2~5m的河道上设置第二含氧量检测装置;然后控制模块开启测试状态,在测试状态下,控制模块开启曝气装置和第一含氧量检测装置10~15min,然后读取第一含氧量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含氧量数据,并将此含氧量数据作为含氧量零点储存入储存模块,由于上游的曝气装置开启了10~15min,即认为下游的第一含氧量检测装置处的含氧量已达到饱和,所以以此时的含氧量数据作为含氧量零点;控制模块在使用状态下,当第二含氧量检测装置的含氧量数据大于含氧量零点时,即认为含氧量已经饱和,关闭曝气装置;当第二含氧量检测装置的含氧量数据小于含氧量零点时,即认为含氧量不足,开启曝气装置,从而实现了河道水流含氧量的实时监控和实时曝气,有效的对河道水流进行氧气补充,进而实现了对河道富营养化的有效治理。远程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向控制模块发送测试信号或者使用信号,从而实现了本装置的远程控制。水温低于10℃时,曝气效果不明显,所以控制模块在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水流温度低于10℃时关闭曝气装置、第一含氧量检测装置和第二含氧量检测装置。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